第一百一十五章血仇三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日出崖山最新章节!
如今攻下长安,对于邱寻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题,难题在于,攻克长安以后,怎么办!
陇西,河西乃至安西,无疑都还是元廷的地盘,上郡,河套,河东也都有鞑子重兵把守,本就兵力不足的宋军想要伸开拳头打人,是完全做不到的。
无疑,拿下关中后,宋军必须也不得不修整了,可是问题是,就算要保住如今取得的成果,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如果此时有航空俯拍技术的话,可以看出宋军在西线的控制区域,就像一个斜着放置的哑铃一样,襄阳一代算是一个集团,关中算是另一个集团,而两个巨大的两极中间,却仅有一个狭长的走廊,从襄阳,沿上庸朝西北绵延,然后到达长安。
傻子都能看出来,如果元军发大兵切断这条走廊,关中就将陷入四面受敌的孤立局面,可以说宋军浴血奋战得来的成果,就将化为乌有!
可是,守卫走廊,本就是最困难的,因为走廊就是维持一个区域补给的渠道,而这条走廊还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比如河西走廊,有多处名城险要可守,而这条走廊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走廊,而是宋军军事行动所造成,因此若要维持交通线的畅通,委实很有难度。
可是,正当邱寻还在犹豫之时,突然一个斥候飞马赶到,在给邱寻行了个礼后,递上了一个竹筒。
这个竹筒上有黑漆,邱寻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那是陛下传来的密旨!仔细检查了火漆和封口。确定没有人动过之后,邱寻来到无人处,小心的打开了竹筒,取出了里面的卷帛。
上面依然是那熟悉地蝇头小楷,当然字迹比起过去还是苍劲了许多,很明显皇上的书法有了进步嘛,邱寻看了不由一笑。
“关中若取。得之不易,不可轻弃,如若万般无奈,可确保渭水以南,长安城务必坚守,不惜一切代价,必要时可从襄樊调粮”
看见这里。邱寻不由有些发怵,如果以自己现有兵力,保关中全境有困难,坚守长安孤城则有余,可是这样一来,好容易取得的战略主动权,就要拱手让人,重新变成局限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这是邱寻所不愿意看见的。
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上面接着写道:“另。襄阳根基已固,朕不日将遣军来协,伯玉可专心于西北,如有可能,伯玉当率军万余,自武都,阴平南下,为朕博取汉中。发=可呼?”
邱寻看了,眼睛不由一亮,攻取汉中,为关中和襄阳博取外势,这果然是好算盘那!这样一来。等于说从地理上将江汉和关中彻底相连,原本的狭长走廊,也不复存在,可以说能全局性的改变局势。
不过,更进一步说,夺取汉中固然在宏观上算是一步妙手,可是执行起来。却并没有纸面上那么简单。
在南北对峙比较稳定地时期。南北往往达成一种均势。双方之间的对抗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某条中间线上稳定下来。这条中间线,在东部地区通常是淮河;在西部地区。则是汉水上游。通常是,当汉中地区为南方所控制时,双方以秦岭为界;当汉中地区为北方所控制时,南方只能凭大巴山险要以作抵抗。
从全局角度来讲,汉中作为南北双方的一个中间地带,它夹在关中与四川之间。关中为北方地区的上游,秦岭为关中的南面屏障;四川为南方地区的上游,大巴山脉为四川地北面屏障。汉中就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
这样,处在两个上游地区之间的汉中所体现着的南北利害关系的胶着程度远非淮河所能比拟。淮河南北尚有广阔的地域可作回旋,汉中地区则完全没有回旋余地;南北双方在淮河一线一时的得失不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汉中地区一时的得失即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更让宋廷不敢怠慢的是,汉中对于南方地意义比起对于北方的意义来要重大太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嘉陵江和汉水的原因,汉中与南方的联系更密切,另一方面是秦岭之险峻比大巴山更甚。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越大巴山南进却较易。双方以秦岭为界,可共享秦岭之险;若以大巴山为前沿,则地理上的优势在北方,北军可以俯视南方,迅速突破,从而逼近蜀中,从右翼斩断南方的脉络。
邱寻清楚的记得,一千多年前,刘备初定益州,曹操即率大军入汉中讨张鲁,就算损兵折将,士气不振,也不惜一切,非要拿下汉中不可。而黄权恐曹操趁势侵蜀,星夜前往见刘备,对刘备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可见汉中的重要性。
果不其然,在付出了惨重地代价后,曹操击降张鲁,略定汉中。司马懿建议曹操乘势取蜀,曹操未从,留兵屯守汉中,自回北方。蜀汉法正建议刘备攻取汉中,他说: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必可克也;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按黄权、法正的看法,取汉中是一举数利的事。若能取得汉中,今后无论是进取天下,还是退保益州,都是一种有利的形势。刘备遂引军北争汉中。其间,刘备驰书留守成都的诸葛亮请兵增援。诸葛亮问从事杨洪,杨洪回答说:“汉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机,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建议火速发兵增援。刘备击斩夏侯渊,夺占汉中;曹操引军来援,不利而退,刘备遂据有汉中。这也彻底奠定了刘备一生事业地基础,为三足鼎立创造了条件。
而如今,萧统密旨里,却明确提出了,要按照曹操当年的法子,不惜一切,甚至放弃关中大部分地盘,也一定要拿下汉中,其意图也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拿下汉中后威逼蜀中,最终一统整个南方,为全面北上做铺垫!
细微之处,方见大局,这真的是一盘很大的棋!
如今攻下长安,对于邱寻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题,难题在于,攻克长安以后,怎么办!
陇西,河西乃至安西,无疑都还是元廷的地盘,上郡,河套,河东也都有鞑子重兵把守,本就兵力不足的宋军想要伸开拳头打人,是完全做不到的。
无疑,拿下关中后,宋军必须也不得不修整了,可是问题是,就算要保住如今取得的成果,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如果此时有航空俯拍技术的话,可以看出宋军在西线的控制区域,就像一个斜着放置的哑铃一样,襄阳一代算是一个集团,关中算是另一个集团,而两个巨大的两极中间,却仅有一个狭长的走廊,从襄阳,沿上庸朝西北绵延,然后到达长安。
傻子都能看出来,如果元军发大兵切断这条走廊,关中就将陷入四面受敌的孤立局面,可以说宋军浴血奋战得来的成果,就将化为乌有!
可是,守卫走廊,本就是最困难的,因为走廊就是维持一个区域补给的渠道,而这条走廊还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比如河西走廊,有多处名城险要可守,而这条走廊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走廊,而是宋军军事行动所造成,因此若要维持交通线的畅通,委实很有难度。
可是,正当邱寻还在犹豫之时,突然一个斥候飞马赶到,在给邱寻行了个礼后,递上了一个竹筒。
这个竹筒上有黑漆,邱寻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那是陛下传来的密旨!仔细检查了火漆和封口。确定没有人动过之后,邱寻来到无人处,小心的打开了竹筒,取出了里面的卷帛。
上面依然是那熟悉地蝇头小楷,当然字迹比起过去还是苍劲了许多,很明显皇上的书法有了进步嘛,邱寻看了不由一笑。
“关中若取。得之不易,不可轻弃,如若万般无奈,可确保渭水以南,长安城务必坚守,不惜一切代价,必要时可从襄樊调粮”
看见这里。邱寻不由有些发怵,如果以自己现有兵力,保关中全境有困难,坚守长安孤城则有余,可是这样一来,好容易取得的战略主动权,就要拱手让人,重新变成局限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这是邱寻所不愿意看见的。
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上面接着写道:“另。襄阳根基已固,朕不日将遣军来协,伯玉可专心于西北,如有可能,伯玉当率军万余,自武都,阴平南下,为朕博取汉中。发=可呼?”
邱寻看了,眼睛不由一亮,攻取汉中,为关中和襄阳博取外势,这果然是好算盘那!这样一来。等于说从地理上将江汉和关中彻底相连,原本的狭长走廊,也不复存在,可以说能全局性的改变局势。
不过,更进一步说,夺取汉中固然在宏观上算是一步妙手,可是执行起来。却并没有纸面上那么简单。
在南北对峙比较稳定地时期。南北往往达成一种均势。双方之间的对抗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某条中间线上稳定下来。这条中间线,在东部地区通常是淮河;在西部地区。则是汉水上游。通常是,当汉中地区为南方所控制时,双方以秦岭为界;当汉中地区为北方所控制时,南方只能凭大巴山险要以作抵抗。
从全局角度来讲,汉中作为南北双方的一个中间地带,它夹在关中与四川之间。关中为北方地区的上游,秦岭为关中的南面屏障;四川为南方地区的上游,大巴山脉为四川地北面屏障。汉中就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
这样,处在两个上游地区之间的汉中所体现着的南北利害关系的胶着程度远非淮河所能比拟。淮河南北尚有广阔的地域可作回旋,汉中地区则完全没有回旋余地;南北双方在淮河一线一时的得失不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汉中地区一时的得失即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更让宋廷不敢怠慢的是,汉中对于南方地意义比起对于北方的意义来要重大太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嘉陵江和汉水的原因,汉中与南方的联系更密切,另一方面是秦岭之险峻比大巴山更甚。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越大巴山南进却较易。双方以秦岭为界,可共享秦岭之险;若以大巴山为前沿,则地理上的优势在北方,北军可以俯视南方,迅速突破,从而逼近蜀中,从右翼斩断南方的脉络。
邱寻清楚的记得,一千多年前,刘备初定益州,曹操即率大军入汉中讨张鲁,就算损兵折将,士气不振,也不惜一切,非要拿下汉中不可。而黄权恐曹操趁势侵蜀,星夜前往见刘备,对刘备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可见汉中的重要性。
果不其然,在付出了惨重地代价后,曹操击降张鲁,略定汉中。司马懿建议曹操乘势取蜀,曹操未从,留兵屯守汉中,自回北方。蜀汉法正建议刘备攻取汉中,他说: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必可克也;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按黄权、法正的看法,取汉中是一举数利的事。若能取得汉中,今后无论是进取天下,还是退保益州,都是一种有利的形势。刘备遂引军北争汉中。其间,刘备驰书留守成都的诸葛亮请兵增援。诸葛亮问从事杨洪,杨洪回答说:“汉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机,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建议火速发兵增援。刘备击斩夏侯渊,夺占汉中;曹操引军来援,不利而退,刘备遂据有汉中。这也彻底奠定了刘备一生事业地基础,为三足鼎立创造了条件。
而如今,萧统密旨里,却明确提出了,要按照曹操当年的法子,不惜一切,甚至放弃关中大部分地盘,也一定要拿下汉中,其意图也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拿下汉中后威逼蜀中,最终一统整个南方,为全面北上做铺垫!
细微之处,方见大局,这真的是一盘很大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