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概念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口吐莲花最新章节!
学佛要双管齐下,既看理论,又要实践,我就是这么干的。
实修的事儿以后谈,先说说这理论吧——呵呵,我不太相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看懂佛教的诸多理论,即使我相信有人看得懂,到了它的逻辑部分,也就是印度人用什么方法讲道理这一关键问题上,我猜绝大多数人都会止步。大家一般感兴趣的是佛教的生活哲学部分,不费脑子还看得挺好玩,就如同现代人仍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感兴趣一样——错,那是用现代思维去曲解古人。
佛经可称作古代印度百科全书中的一个支流,写作者用的是当时人的思路,里面涉及大量概念,而且是可叫人争论不休的概念。在牛顿以前,西方的本体论者曾使用过类似的表达方式,结果每一位哲学家在讲道理之前,都要把一些基本概念定义一下,连牛顿都是这么干的。比如,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分类,物质与物质的关系——我们会看到一系列形容词,什么不过相互穿过的,不过透视的,粘着的,流动的,总之,是各种物质的分类法,这方式其实已被我们扬弃了,我们渐渐形成了一种更有效率的讨论问题的方法。
可当你看佛教书的时候,这些混乱不堪的东西全回来了!你相当于回到了古代,因为佛教书也是从世界的基本元素开始讲起的,我列出一些你们看看。
五蕴:色(物质),受(感受印象),想(某种表象),行(意志或别的能力),识(纯粹感觉或是说一般人们具有的意识)。
“五蕴”被认为是存在的基本元素。
然而什么是色(物质)呢?如果你关心这个问题,想把它弄清楚点,那么最好还是落入古印度人的思维方式为好,它肯定不是你对于物质现代观念,它是别的观念,它有一种自己的分类法,而且在佛教内部也达不成一致——早期的“一切有部”认为物质是实有的,而晚期倾向于非实有。这种争论我们很难插上一嘴,因为佛教内部对立的各派讨论的问题涉及的是我们现代人很难搞懂的一些知识层面,你若想弄清楚一点,不得不看俱舍论,而俱舍论中的有关“有的问题”出自毗婆沙论,你不得不再去看,依此类推,总之,在看了三十本至一百本书后,你会莫名其妙地陷入了“唯识派”的观念论与“中观派”的某些争论,你可能会使上三五年时间,才弄清了原来中观与唯识并非截然对立,你会感到它们也许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但是古印度人所说的“色”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仍是一知半解,它与其他诸多概念早已混成了一锅粥。
比如,什么叫一切实有呢?佛陀可能这么说,一切实有便是十二处有。
十二处包括:六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的能力或意识)、形,与六尘——色、声音、香、味道、触之物、非感觉对象——你会问?我们大脑中相互放电的神经元呢?那些衰变或越迁的基本粒子呢?波函数呢?
总之,作为一个现代人,你会接着问:“就这十二处?可能么?”
但你还是接着往下看吧,反正印度人就是从这十二处说事儿,它们被认为是认识的基本元素——哎,是不是有点简单得离谱啊?古印度人与古希腊人一样,不喜欢制作工具来观察眼前事物,而更喜欢玄想,就从自己开始,就从自己的身体开始,就从自己“如何想”开始,看什么想什么,所以就发现“十二处”了!
别急啊,呵呵,这“十二处”仅是关于心与物的众多分类法之一“一切有部”便认为有七十五种这样的元素,总称为法,而其余的东西则被认为是非实在的,比如灵魂、自我之类的东西——咱还得把话扯回来“十二处”之后,你才是刚刚迈上一小级台阶,接着你就不得不面对“十八界”啦。至于什么是十八界,我就懒得说了,但你不得不了解它,呵呵,因它们是意识的基本元素,而佛教哲学便是各种力与能的分析,佛教认为,正是这些元素或力能的结合,产生出一股相续不断的事件之流——看看它们有多重要!它相当于你学了一种古代的宏观力学与量子力学,还不是数学化与物理化的,而是哲学与艺术化的,这时,你便会悄悄感谢希腊人,他们发明了一种多么清楚的讲道理的方式,一件事一件事地讲,而古印度人的方式是把很多事放在一起讲。不过,依他们那个时代的常识,他们的确是一件事一件事地讲的——错在我们走在另一条路上。
我们还是回到“色”吧,这色吧,更准确一点的叫法是“色处”是指肉眼可看见的物质,它的特性是质碍性,而质碍性又是指某种无法渗透的性质,总之,是说一个物理单位所占据的位置不能同时由别的物理元素所占据,若是运用古代思维,对这个意思我就很有意见:那盐融在水里算怎么回事儿呢?
算了,我们还是听听佛教怎么说吧。另有一种佛教见解,认为色只分成光明的和黑暗的即可,而眼睛所见的事物被说成是线条儿的差异,我靠!
还有一种见解(经量部),认为只有色是实在的,而形则是心构造的,如此,佛教中的色还能被解释成其中不含任何质料的物质构成元素。
一般来讲,这些解释就够乱的,但一点儿也没完,我东看西看,看了半天,发现我们现在说的物质,在佛教与其说是实体,不如说是力能。
但说到力能,就更晕了,不过你要是以前当过理工科学生,还是能顶着混乱往下看的,反正估计看够小半年,你会觉得能看懂“法”这个概念。这法吧,总体来讲,具有某种终极实在意义,它在物质范围里,表示感觉材料的实在性,而在心的范围里,它又表示一种分离的心理机制——总之吧,好像大概是这样,但佛教的基本概念之间也是相互阐述的,总之你总能从一个含含糊糊,转入到另一个含含糊糊。
接下来你开始在佛教的世界里努力分清到底什么是物质的基本元素,什么是心理的基本元素,然后你不得接触一个词,叫作“力”这个概念有种叫人发疯的特性,连头脑很清楚的佛教学者舍尔巴茨基都忍不住说“在佛教术语里,力与受这些影响的实体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摇摆不定。”
学佛要双管齐下,既看理论,又要实践,我就是这么干的。
实修的事儿以后谈,先说说这理论吧——呵呵,我不太相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看懂佛教的诸多理论,即使我相信有人看得懂,到了它的逻辑部分,也就是印度人用什么方法讲道理这一关键问题上,我猜绝大多数人都会止步。大家一般感兴趣的是佛教的生活哲学部分,不费脑子还看得挺好玩,就如同现代人仍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感兴趣一样——错,那是用现代思维去曲解古人。
佛经可称作古代印度百科全书中的一个支流,写作者用的是当时人的思路,里面涉及大量概念,而且是可叫人争论不休的概念。在牛顿以前,西方的本体论者曾使用过类似的表达方式,结果每一位哲学家在讲道理之前,都要把一些基本概念定义一下,连牛顿都是这么干的。比如,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分类,物质与物质的关系——我们会看到一系列形容词,什么不过相互穿过的,不过透视的,粘着的,流动的,总之,是各种物质的分类法,这方式其实已被我们扬弃了,我们渐渐形成了一种更有效率的讨论问题的方法。
可当你看佛教书的时候,这些混乱不堪的东西全回来了!你相当于回到了古代,因为佛教书也是从世界的基本元素开始讲起的,我列出一些你们看看。
五蕴:色(物质),受(感受印象),想(某种表象),行(意志或别的能力),识(纯粹感觉或是说一般人们具有的意识)。
“五蕴”被认为是存在的基本元素。
然而什么是色(物质)呢?如果你关心这个问题,想把它弄清楚点,那么最好还是落入古印度人的思维方式为好,它肯定不是你对于物质现代观念,它是别的观念,它有一种自己的分类法,而且在佛教内部也达不成一致——早期的“一切有部”认为物质是实有的,而晚期倾向于非实有。这种争论我们很难插上一嘴,因为佛教内部对立的各派讨论的问题涉及的是我们现代人很难搞懂的一些知识层面,你若想弄清楚一点,不得不看俱舍论,而俱舍论中的有关“有的问题”出自毗婆沙论,你不得不再去看,依此类推,总之,在看了三十本至一百本书后,你会莫名其妙地陷入了“唯识派”的观念论与“中观派”的某些争论,你可能会使上三五年时间,才弄清了原来中观与唯识并非截然对立,你会感到它们也许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但是古印度人所说的“色”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仍是一知半解,它与其他诸多概念早已混成了一锅粥。
比如,什么叫一切实有呢?佛陀可能这么说,一切实有便是十二处有。
十二处包括:六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的能力或意识)、形,与六尘——色、声音、香、味道、触之物、非感觉对象——你会问?我们大脑中相互放电的神经元呢?那些衰变或越迁的基本粒子呢?波函数呢?
总之,作为一个现代人,你会接着问:“就这十二处?可能么?”
但你还是接着往下看吧,反正印度人就是从这十二处说事儿,它们被认为是认识的基本元素——哎,是不是有点简单得离谱啊?古印度人与古希腊人一样,不喜欢制作工具来观察眼前事物,而更喜欢玄想,就从自己开始,就从自己的身体开始,就从自己“如何想”开始,看什么想什么,所以就发现“十二处”了!
别急啊,呵呵,这“十二处”仅是关于心与物的众多分类法之一“一切有部”便认为有七十五种这样的元素,总称为法,而其余的东西则被认为是非实在的,比如灵魂、自我之类的东西——咱还得把话扯回来“十二处”之后,你才是刚刚迈上一小级台阶,接着你就不得不面对“十八界”啦。至于什么是十八界,我就懒得说了,但你不得不了解它,呵呵,因它们是意识的基本元素,而佛教哲学便是各种力与能的分析,佛教认为,正是这些元素或力能的结合,产生出一股相续不断的事件之流——看看它们有多重要!它相当于你学了一种古代的宏观力学与量子力学,还不是数学化与物理化的,而是哲学与艺术化的,这时,你便会悄悄感谢希腊人,他们发明了一种多么清楚的讲道理的方式,一件事一件事地讲,而古印度人的方式是把很多事放在一起讲。不过,依他们那个时代的常识,他们的确是一件事一件事地讲的——错在我们走在另一条路上。
我们还是回到“色”吧,这色吧,更准确一点的叫法是“色处”是指肉眼可看见的物质,它的特性是质碍性,而质碍性又是指某种无法渗透的性质,总之,是说一个物理单位所占据的位置不能同时由别的物理元素所占据,若是运用古代思维,对这个意思我就很有意见:那盐融在水里算怎么回事儿呢?
算了,我们还是听听佛教怎么说吧。另有一种佛教见解,认为色只分成光明的和黑暗的即可,而眼睛所见的事物被说成是线条儿的差异,我靠!
还有一种见解(经量部),认为只有色是实在的,而形则是心构造的,如此,佛教中的色还能被解释成其中不含任何质料的物质构成元素。
一般来讲,这些解释就够乱的,但一点儿也没完,我东看西看,看了半天,发现我们现在说的物质,在佛教与其说是实体,不如说是力能。
但说到力能,就更晕了,不过你要是以前当过理工科学生,还是能顶着混乱往下看的,反正估计看够小半年,你会觉得能看懂“法”这个概念。这法吧,总体来讲,具有某种终极实在意义,它在物质范围里,表示感觉材料的实在性,而在心的范围里,它又表示一种分离的心理机制——总之吧,好像大概是这样,但佛教的基本概念之间也是相互阐述的,总之你总能从一个含含糊糊,转入到另一个含含糊糊。
接下来你开始在佛教的世界里努力分清到底什么是物质的基本元素,什么是心理的基本元素,然后你不得接触一个词,叫作“力”这个概念有种叫人发疯的特性,连头脑很清楚的佛教学者舍尔巴茨基都忍不住说“在佛教术语里,力与受这些影响的实体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