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奴肖像画廊续篇&mdash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波谢洪尼耶遗风最新章节!
在全体家奴中,柯隆并没有任何与众不同的特殊品德,不过,因为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众家奴那种隐秘的人生观,所以我认为给他写一篇行状,决非多余。
在我们家里,派在内室当差的男仆,为数极少,据我记忆所及,整个宅子里不过两人而已,一个是父亲身边的侍仆史吉班,另一个就是管膳事的柯隆。不用说,这两项专职并不妨碍他们二人兼做其他杂务。母亲认为,男仆和女仆比较,更加显得是吃闲饭的人物,因此她狠狠地紧缩他们的名额。我还记得,有一个时期,我家前室里曾经聚集了一大群男仆;但后来老仆逐渐减少,遗缺就没再补充。
柯隆知道得很清楚,他生来就是红果庄庄园里的家奴。此外,他记得,他们起初派他去学裁缝,因为没有学好手艺,才叫他当内室侍仆,管理膳事。不过,明天或者后天,如果忽然想到派他去放牲口,他就会变成羊棺猎枪。这便是他的全部人生观,这隐秘的人生观并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它自生自长地潜藏在人类心灵的最幽暗的角落里。
在他看来,既成事实是决不能改变的,因此,它们所以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形式,具有这种或那种内容的问题,从未引起他加以探索的兴趣。老爷呆在书房里,太太发号施令,或者大发雷霆,少爷们读书写字,丫环们绣花或编花边。他柯隆洗刀叉、摆饭桌、上菜、冬天生火炉、查看烟突门是否关得太早或太晚。全有一定之规。如果偶尔能忙里偷闲,他便走进男仆室,往大柜上一坐,摆开两腿,打一会盹儿。
“柯隆,你怎么在这儿打盹儿呀?”有人对他说“你最好去看看,案板上的油污积得那么厚,最好刮刮干净。”
“我就去刮,”他说,拿起刮刀去了,半小时后,他用围裙兜着一大堆刮下来的油垢,向女仆室的台阶走去。
要是在半路上被母亲看见,少不了挨一顿训斥:
“早就该刮了,懒鬼:你看,积了这样厚!看看都恶心。”
他总是回嘴说:
“人家又不是光干这一件活儿,太太!”
这句反驳似乎说明,他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还没有完全丧失。但这种能力未必是内心独立活动的结果,而是他听见别人这样说,他机械地重复一遍面已。
总之,他的一生好象是一场若断若续、颠三倒四的幻梦。甚至在他真正睡着了的时候,他所梦见的也不外是些与他的职务有关的事儿:生火炉啦,胁下夹个盘子站在桌旁侍候老主人用饭啦,打扫房间啦。有时他忽然在深夜里跳起来,迷迷糊糊地抓起火钩,就去捅冷炉子。
“柯隆,这是妖魔附了你的身,”有人同他开玩笑说。
“是鬼迷住了你的心窍!”
他做事没有条理,份内的事,他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地草草做完。如果额外再吩咐他干些什么,他也照办。总之,除了遵循既定的、可说已经渗透他的骨髓的生活秩序,除了十分偶然地遇到的外力的推动,他没有一点几个人的主动性。他的工作做得好坏,他所作的有无毛病,他从来不想知道,仿佛只要他形式上完成了仆役任务,便自然而然表现了主动精神,不用检查它的实际结果。
“看看你摆到桌上去的那些玻璃杯!”人们几乎每天这样提醒他。对于这种责难,他总是很自信地、一成不变地回答;
“看来,我再洗一遍”
他是个沉默得出奇的人。从他的舌头上只是偶尔又偶尔地飞出个把诸如此类意想不到的问题:“您吩咐开饭吗?”或者:“您吩咐今天生火炉吗?”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你傻了还是怎么的,这还用问?”在大多数场合下,他或者死不开口,或者语焉不详。比如,喝早茶时母亲问他:
“今天冷吗?”
“没留意,太太。”
“瞧你不是穿着皮衣”
“当然,冬天嘛,不是夏天。”
甚至在仆人当中他也不跟谁交谈,虽然差不多所有的家奴都跟他沾亲带故。有时,他从别人身边走过,忽然收住脚步,似乎要回想什么事,但又想不起来,于是只好说一声“你好,婶子!”便又朝前走去。谁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奇怪,因为在其余的大多数家奴身上也存在着这种沉默的烙印,它是他们不自觉地服从着的总的摸dusvivendi1的产物。
1拉丁语:生活方式。
有时,他在晚上弯到女仆室来(自然是母亲不在那里,而且空闲时间比较长一些的时候),坐在柜子边上,听安努什卡讲述基督教建立初期的苦行者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对他是否有什么影响,他是否真的听进去了,谁也没法确定。他听着听着,在人家讲到最精彩的地方时,他忽然打个哈欠,在口上划着十字,说:“耶稣基督!”便回到男仆室去打盹儿,直到主人一家于各自回到房里安息,他才去睡觉。
他的脸上露出抑郁的冷漠表情,但造成这冷漠的原因何在,他自己也未必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谁也没有在这张脸上见到过喜悦的光彩,连最平常的满意表情也看不到。好象这不是活人的面孔,而是从死人脸上拓下的石膏面模。他会看,会贬眼,会抽鼻子,会抖头发,但是在这些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活动,却役法窥察。
他一度被派作老主人的侍仆,可是父亲非常讨厌他的面部表情,老是管他叫“石面傀儡”至于母亲,她不侮辱他,甚至在她发号施令的时候,她对于这个怀抱隐秘的人生观的柯隆也比对别的奴隶来得审慎。因此可以认为:她似乎怕他。
“鬼知道他安的什么心眼儿,”她说“老是象个大兵带着刺刀在街上走着。看样子,他在本本份份地走路,可是你心里会想到:要是他灵机一动,马上就会捅你一刀。你同他慢慢去打官司吧。”
但是,她看见柯隆总在尽心竭力地干着份内的活儿,她明白了:这个人不过是一部机器,如果一旦使它脱离了预定的轨道,就不能不遭到报应,因为那时它大概会完全停止转动。尽管这样,她心里对他还是没有好感。她天生是个勤奋的女人,因此,她对奴婢们的评价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勤奋程度;她喜欢的只是那些所谓干起活儿来又快又好的人。因此,当她看见柯隆摆动手臂,莫名其妙地转动着眼珠儿,拖着地板刷子在房间里荡来荡去,与其说是擦地板,不如说是扬尘土的时候,她便说道:
“你瞧,糊涂虫又在窃来荡去!活象在梦里挂绳子一般!我真想拿刷子接你一顿,拿刷子”
然而使母亲最伤脑筋的事,莫过于偶尔出现在机隆脸上的微笑。这不是真正的笑,而是类似农奴画师的拙笔制作的肖像画上的那种笑。
“嗯,他神志正常,嗯,他在嘲笑什么!”母亲唠叨着,同时好奇地观察着这种神秘莫测的笑怎样在“糊涂虫”的两片苍白的薄嘴唇上忽而出现,忽而消失。
能不能把柯隆算作“忠”仆——谁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无疑地,他从来没有偷过东西,没有出卖过谁,甚至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一句粗话,然而这只是一些与他的内心活动无关的消极品质,因此谁也不曾表彰他在这方面的功绩。反正万万不可托他办事,因为要托他办事,便必须预先估计到完全无法进料的种种细节。如果不将细微末节事先一一交待清楚,那么,一遇到意料不到的情况,他不是束手无策,便是把事情弄得好似一团乱麻,神仙下凡也理不出头绪来。要他自己拿主意,那是办不到的,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想象能力。他是个道道地地的奴仆,如此而已。
因此,经常让他待在仆役室里,不让他到别处去。母亲是个非常器重勤奋而诚实的奴仆的人,她对他的评价是很对的:
“他固然是个诚实人,可是这又顶什么用!”
他的外表虽然无疑是个典型的奴仆,但毕竟不能说他是奴仆中的代表人物。中等的个儿,狭窄的肩膀,细长而筋肉强壮的躯干,凹陷的胸窝,当他在桌旁服侍主人用餐时,那姿态叫人看了十分可怜,而当他身穿仆役制服,冒着一经颠簸便会摔倒在雪地上的危险,侍立在马车后面的踏板上时,他那两只很不坚实的腿杆几乎支持不住他的身子。在莫斯科,当访问开始时,他的窘相表现得尤为显眼,因此姐姐在寻求夫婿的活动中遭到的失败,往往把一部分原因归咎于他。他既不会象京城的仆人那样伺候主人,也不会有板有眼地通报客人的光临,他不是丢人地说错了来客姓名,就是搞乱了街道名称,此外,他还把他在乡下的那种叫人无法忍受的不讲卫生的习气一古脑儿带到了我们在莫斯科的住宅里。总而言之,只有用习惯和极不讲究生活享受这两个理由才能解释:为什么住在大城市里竟然使用如此愚钝的乡下仆人,即使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分简朴的家庭环境中。
在乡下,平日里他穿着宽大、破旧的蓝布上衣,灰土布裤子,光脚穿着便鞋。这是我们家里男仆们通常的装束。但是每逢节日,他穿上全套蓝色呢子衣服和一双小牛皮长统靴,洋洋自得地穿堂入室,四处走动,经过穿衣镜时总要照照自己的身影,而且比平日更加频繁地往女仆室跑。显然,他的内心里孕育着爱好华丽服装的幼芽,然而,这幼芽如同他心灵深处若隐若现的其它品质一样,不知为什么没有成熟起来,因此,如果有个丫环对他说:“喂:你今天打扮得多么漂亮啊!”那么,他也象往常一样,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简单地回答一句:
“当然过节嘛!”
他每个星期日准时上教堂做弥撒。教堂打第一次钟的时候,他从家里出来,独自一人爬上山岗,他不走大路,踏着草坡斜穿过去,免得路上的尘上弄脏了他的皮靴。走进教堂里,他先在圣幛的中门前向四方鞠躬行礼,然后在左边唱诗班的台子上找个位子站着。他把手搭在栏杆上,好叫大家看见他的礼服的袖子,并且摆着这个姿势一动不动,直到弥撒结束。
“糊涂虫,做弥撒时你怎么一个十字也不划!”母亲从教堂出来时,对他喝道。
“好象是”
“‘好象是’!你们瞧,想出了多好听的理由!‘好象是’,下礼拜我不准你上教堂!坐在家里欣赏你自己去吧花花公子!”
但是,无论怎样开导全不管用,到了下个节日,他依然故我,老把戏重演一遍。鉴于这类事实,母亲不止一次疑心柯隆心怀叵测,然而经过反复考虑,她摈弃了自己的猜疑,并且相信用这样一个结论来解释他的行为更为妥当:他是个“天生的糊涂虫”这个诨名对他恰切极了防充分地概括了他的精神状态,说明了他的一切行动的由来。
经常有一些“糊涂虫”在眼前晃来晃去,当然是一种上天的惩罚。但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这样过日子,都处在同样的糊涂虫的包围之中,所以只好听之任之。你说他也罢,不说他也罢,劝他也罢,罚他也罢,反正没有用处,糊涂虫本人不能理解这些,总是我行我素。幸好他滴酒不沾,这一点总算谢天谢地。
“我听说,外国发明了一种机器,”母亲常常用羡慕的口吻说“它又能抬掇饭桌,又能端菜端饭,主人一上桌就吃!要是这种机器运到了莫斯科,我想,再贵我也要买它一架。一买来,马上打发这些糊涂虫,眼不见为净。”
但是洋机器没有运来,土生土长的糊涂虫却愈来愈叫威严的太太看不顺眼。他每天在厨房案板上积下一层新的油垢,每天往打磨餐刀用的碎砖块上吐口水,往“主人”用的茶碗里哈气。
母亲碰到他干着这种事时,厉声骂道:“你这条没灵性的公狗;我还要受你多久的闲气啊!”“这您看着办吧,太太。”
柯隆是个单身汉,但是他对女性的态度怎样,属于他私人的秘密,正如对他的一切内心活动一样,谁也不想知道它。他的心灵深处是否蕴藏着什么感情,抑或是一片空白——这又关谁的什么事呢?然而大家毕竟知道两件事实:第一件,在红果庄庄园史上有相当多关于丫环偷情的后果的记载,却从没有听说过与柯隆有什么瓜葛;第二件,我上面说过,在节日里他喜欢穿上呢子衣裳,到女仆室里去走走,可见他对人类中最美丽的半边天并非完全没有渴慕之情。
不管怎样说吧,既然在青年时代,家奴之间的通婚还相当自由的时候,他都从没有表示过娶亲成家的愿望,那么,当他至少已有五十岁的时候,便更不会提出这一类的奢望了。可是偏偏发生了这种谁也没料到的事。
一天早上,他穿上节日的衣裳(虽然那天不是节日),也不通报一声便闯进母亲房里,背着双手,站在她的写字台前。
“放明白一点!你跑到什么地方来了?有什么事?”母亲惊讶地说。
“我想结婚,”他开门见山地说。
“结婚?嚼舌根的,你嚼的什么舌根?”
“大家知道的,别人结婚,我也求您让我讨个女人。”
“怪不得你穿上呢子衣裳,打扮得这么漂亮怎么忽然想要讨女人啦?”
“我想讨,太太。”
“你也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求婚人!你想娶谁呢?”
“马特廖娜,兴许,合适。”
“哼,‘兴许’想得倒不错,糊涂虫,净说梦话!你问过她没有?”
“没有,太太。反正她不会违抗主人的命令。”
“休想!我可不能用武力把这个丫头配给你!”
“反正无所谓,太太。马特廖娜不行,卡秋什卡也成!”
柯隆不加思索地改变他的主意。那不可言状的傻气顿时激起了母亲的怒火。她跳起来呵斥他道:
“滚出去!喂,丫头们!来人呀,是谁竟敢放他进我房里来?”
柯隆不声不响地退了出去。他那呆板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他是完成了诸如擦洗刀叉、打扫房间一类例行差事一般。既然做完了份内的事,就算交了差了。
然而母亲却沉思起来。柯隆虽然常常因为自己的糊涂惹她冒火,但同时他却十分驯顺,从来没有向她央求过什么。一个人从早到晚为主人卖命,没有说过一句不满意的话,没有叫过-声苦,可是当他提出第一个请求时便加以拒绝,良心上总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因此,她不仅没有嘲笑柯隆,象平常在类似情况下所做的那样,而且对谁也没有提起这桩事,总之,她决定审慎行事。我相信,如果柯隆再提一次,她一定会答应他。
但是,过了一周又一周,始终不见柯隆重提此事。娶妻的念头,显然是一种萦绕在他脑子里的混乱思想的产物。这混乱思想短期内便平息下来,以致他自己再也记不起他是否有过娶妻的打算,或者只是做梦时想过。他一如既往地奔忙于男仆室与餐室之间,甚至没有一丝一毫不满的表示。这种不合情理的平静引起了母亲的注意,她决定再同他谈谈。
“柯隆,你大概已经不想讨老婆了?”有一天母亲这样问他。
“这您看着办吧。”
“好生想想吧!你都靠五十边啦,想老婆不是太晚了吗?”
“当然”
“你想讨老婆,可是人家问你,哪个丫头合适,你自己也答不出。”
“干吗不合适——都合适。”
“谁合适?你说!”
“哪一个也不敢违抗主人的命令。您赏脸指定谁,谁就合适。”
“要是我谁也不指定呢?”
“这您看着办吧。”
“这才象话。再过三个月,我们要到莫斯科去过冬,我准备把你带在身边。要是你讨了老婆,就得让你留下来,可是住在莫斯科,没有你,就象没有了左右手,会把我自己累死。你想想看,天理良心,是不是这样?”
刹那间,柯隆的嘴唇上掠过一抹淡淡的微笑,母亲的“没有你,就象没有了左右手”这句话显然使他得到了满足。但是不大一会儿,他的脸又绷得象一张蜘蛛网,从他嘴里吐出那句惯常的、令人捉摸不定的回答:
“当然”
“好了,下去吧!丢掉这个怪念头,别再胡思乱想。”
柯隆娶亲的意向到此结束。但是在我们上莫斯科的行装还没打点好的时候,女仆室里出了一件大事,使大家对“糊涂虫”另眼相看。卡秋什卡忽然有孕了,盘查结果,原来卡秋什卡的犯罪行为的同谋者竟是柯隆!母亲简直气得呼天喊地。
柯隆从二十岁起在我们家当差(母亲嫁到我家时,他就是家奴),天天干着同样的奴仆工作,无论是内心世界,还是外表仪容,都没有改变。甚至他的黑发也没有一根变白,一绺浓发卷儿,象年轻小伙子那样,贴在头上,鬓发朝眼角方向杭。这经久不变的年轻人似的外貌使大家对他的态度非常随便。岁月如流,几十年过去了,可是柯隆仍然是原来那个柯隆,人们还是象往日他二十岁的时候一样,满不在乎地管他叫柯尼卡或者柯尼雅什卡1。谁也没有想到,他象别人一样,也在一天天衰老,也许,他已经不能胜任奴仆的奔忙了
1均系柯隆的小名。
这其间,周围的一切都衰老了、腐朽了。老仆人一天天少下去;有的被送到了坟场,有的躺在炕上等候死神的降临。村长费陀特死了,车夫阿连皮死了,女管家阿库丽娜得到主人的恩准,回到后沼镇后也死了;不久以前还在主人驱使下东奔西跑的小丫头们也成了残花败絮的老姑娘
父亲活到了很大的年纪,也终于去世了。他死后不久,家奴中传开了下一个该轮到谁的流言
母亲开始变得忧郁起来。她也快六十了,她感到权柄已从她日益衰弱无力的手中滑掉。有时,她料到人们在欺骗她,并且意识到自己再也无力对付那些心怀贰志的奴隶们的诡计。而最使她惶惶不安的,自然是外面的一种传说:农奴制已经取得了它能取得的一切,必然的结局一天天逼近
“大概是人们无事生非,胡说八道吧!以前他们也瞎扯过一阵,现在仍然是瞎扯淡!”她宽慰着自己,可是就在这同时,内心深处的声音却提示她,这一次的瞎扯淡倒很象是真有其事。
她无法平息这内心深处的声音,漫无目的地在空洞的房间里徘徊着,眺望着教堂:在教堂的浓影下,散布着一片乡村墓地,往事一一涌上心头。丈夫长眠在地下,孩子们天各一方,老奴仆死亡殆尽,新奴仆她看不顺眼是否到了她该为别人腾出一片干净土地的时候呢?
突然,柯隆向她迎面走来,报告她开饭了。他仍然象很久很久以前那样精神矍铄,仍然有板有眼地干着仆役份内的差事
“他大概也有七十了吧,”母亲脑子里闪过这样的念头“可是你瞧他还是那个老样儿!”
然而死神并没有放过他。不过,他死得非常偶然。一天,他下楼时滑了一跤,折断了腿骨。接骨医生是个蹩脚郎中,手术又做得马虎,结果生了骨疡。柯隆躺倒了。
这创伤必定疼痛难当,因为人们只是在这时才察觉柯隆也有感觉能力,知道疼痛。
一天,仆人禀告母亲,柯隆不行了。母亲急忙跑到他的小房里,他伸着胳膊躺在当床铺用的地毡上,母亲俯身下去问道:
“怎么样,柯隆?难受吗?”
“当然要死了。”
在全体家奴中,柯隆并没有任何与众不同的特殊品德,不过,因为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众家奴那种隐秘的人生观,所以我认为给他写一篇行状,决非多余。
在我们家里,派在内室当差的男仆,为数极少,据我记忆所及,整个宅子里不过两人而已,一个是父亲身边的侍仆史吉班,另一个就是管膳事的柯隆。不用说,这两项专职并不妨碍他们二人兼做其他杂务。母亲认为,男仆和女仆比较,更加显得是吃闲饭的人物,因此她狠狠地紧缩他们的名额。我还记得,有一个时期,我家前室里曾经聚集了一大群男仆;但后来老仆逐渐减少,遗缺就没再补充。
柯隆知道得很清楚,他生来就是红果庄庄园里的家奴。此外,他记得,他们起初派他去学裁缝,因为没有学好手艺,才叫他当内室侍仆,管理膳事。不过,明天或者后天,如果忽然想到派他去放牲口,他就会变成羊棺猎枪。这便是他的全部人生观,这隐秘的人生观并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它自生自长地潜藏在人类心灵的最幽暗的角落里。
在他看来,既成事实是决不能改变的,因此,它们所以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形式,具有这种或那种内容的问题,从未引起他加以探索的兴趣。老爷呆在书房里,太太发号施令,或者大发雷霆,少爷们读书写字,丫环们绣花或编花边。他柯隆洗刀叉、摆饭桌、上菜、冬天生火炉、查看烟突门是否关得太早或太晚。全有一定之规。如果偶尔能忙里偷闲,他便走进男仆室,往大柜上一坐,摆开两腿,打一会盹儿。
“柯隆,你怎么在这儿打盹儿呀?”有人对他说“你最好去看看,案板上的油污积得那么厚,最好刮刮干净。”
“我就去刮,”他说,拿起刮刀去了,半小时后,他用围裙兜着一大堆刮下来的油垢,向女仆室的台阶走去。
要是在半路上被母亲看见,少不了挨一顿训斥:
“早就该刮了,懒鬼:你看,积了这样厚!看看都恶心。”
他总是回嘴说:
“人家又不是光干这一件活儿,太太!”
这句反驳似乎说明,他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还没有完全丧失。但这种能力未必是内心独立活动的结果,而是他听见别人这样说,他机械地重复一遍面已。
总之,他的一生好象是一场若断若续、颠三倒四的幻梦。甚至在他真正睡着了的时候,他所梦见的也不外是些与他的职务有关的事儿:生火炉啦,胁下夹个盘子站在桌旁侍候老主人用饭啦,打扫房间啦。有时他忽然在深夜里跳起来,迷迷糊糊地抓起火钩,就去捅冷炉子。
“柯隆,这是妖魔附了你的身,”有人同他开玩笑说。
“是鬼迷住了你的心窍!”
他做事没有条理,份内的事,他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地草草做完。如果额外再吩咐他干些什么,他也照办。总之,除了遵循既定的、可说已经渗透他的骨髓的生活秩序,除了十分偶然地遇到的外力的推动,他没有一点几个人的主动性。他的工作做得好坏,他所作的有无毛病,他从来不想知道,仿佛只要他形式上完成了仆役任务,便自然而然表现了主动精神,不用检查它的实际结果。
“看看你摆到桌上去的那些玻璃杯!”人们几乎每天这样提醒他。对于这种责难,他总是很自信地、一成不变地回答;
“看来,我再洗一遍”
他是个沉默得出奇的人。从他的舌头上只是偶尔又偶尔地飞出个把诸如此类意想不到的问题:“您吩咐开饭吗?”或者:“您吩咐今天生火炉吗?”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你傻了还是怎么的,这还用问?”在大多数场合下,他或者死不开口,或者语焉不详。比如,喝早茶时母亲问他:
“今天冷吗?”
“没留意,太太。”
“瞧你不是穿着皮衣”
“当然,冬天嘛,不是夏天。”
甚至在仆人当中他也不跟谁交谈,虽然差不多所有的家奴都跟他沾亲带故。有时,他从别人身边走过,忽然收住脚步,似乎要回想什么事,但又想不起来,于是只好说一声“你好,婶子!”便又朝前走去。谁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奇怪,因为在其余的大多数家奴身上也存在着这种沉默的烙印,它是他们不自觉地服从着的总的摸dusvivendi1的产物。
1拉丁语:生活方式。
有时,他在晚上弯到女仆室来(自然是母亲不在那里,而且空闲时间比较长一些的时候),坐在柜子边上,听安努什卡讲述基督教建立初期的苦行者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对他是否有什么影响,他是否真的听进去了,谁也没法确定。他听着听着,在人家讲到最精彩的地方时,他忽然打个哈欠,在口上划着十字,说:“耶稣基督!”便回到男仆室去打盹儿,直到主人一家于各自回到房里安息,他才去睡觉。
他的脸上露出抑郁的冷漠表情,但造成这冷漠的原因何在,他自己也未必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谁也没有在这张脸上见到过喜悦的光彩,连最平常的满意表情也看不到。好象这不是活人的面孔,而是从死人脸上拓下的石膏面模。他会看,会贬眼,会抽鼻子,会抖头发,但是在这些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活动,却役法窥察。
他一度被派作老主人的侍仆,可是父亲非常讨厌他的面部表情,老是管他叫“石面傀儡”至于母亲,她不侮辱他,甚至在她发号施令的时候,她对于这个怀抱隐秘的人生观的柯隆也比对别的奴隶来得审慎。因此可以认为:她似乎怕他。
“鬼知道他安的什么心眼儿,”她说“老是象个大兵带着刺刀在街上走着。看样子,他在本本份份地走路,可是你心里会想到:要是他灵机一动,马上就会捅你一刀。你同他慢慢去打官司吧。”
但是,她看见柯隆总在尽心竭力地干着份内的活儿,她明白了:这个人不过是一部机器,如果一旦使它脱离了预定的轨道,就不能不遭到报应,因为那时它大概会完全停止转动。尽管这样,她心里对他还是没有好感。她天生是个勤奋的女人,因此,她对奴婢们的评价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勤奋程度;她喜欢的只是那些所谓干起活儿来又快又好的人。因此,当她看见柯隆摆动手臂,莫名其妙地转动着眼珠儿,拖着地板刷子在房间里荡来荡去,与其说是擦地板,不如说是扬尘土的时候,她便说道:
“你瞧,糊涂虫又在窃来荡去!活象在梦里挂绳子一般!我真想拿刷子接你一顿,拿刷子”
然而使母亲最伤脑筋的事,莫过于偶尔出现在机隆脸上的微笑。这不是真正的笑,而是类似农奴画师的拙笔制作的肖像画上的那种笑。
“嗯,他神志正常,嗯,他在嘲笑什么!”母亲唠叨着,同时好奇地观察着这种神秘莫测的笑怎样在“糊涂虫”的两片苍白的薄嘴唇上忽而出现,忽而消失。
能不能把柯隆算作“忠”仆——谁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无疑地,他从来没有偷过东西,没有出卖过谁,甚至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一句粗话,然而这只是一些与他的内心活动无关的消极品质,因此谁也不曾表彰他在这方面的功绩。反正万万不可托他办事,因为要托他办事,便必须预先估计到完全无法进料的种种细节。如果不将细微末节事先一一交待清楚,那么,一遇到意料不到的情况,他不是束手无策,便是把事情弄得好似一团乱麻,神仙下凡也理不出头绪来。要他自己拿主意,那是办不到的,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想象能力。他是个道道地地的奴仆,如此而已。
因此,经常让他待在仆役室里,不让他到别处去。母亲是个非常器重勤奋而诚实的奴仆的人,她对他的评价是很对的:
“他固然是个诚实人,可是这又顶什么用!”
他的外表虽然无疑是个典型的奴仆,但毕竟不能说他是奴仆中的代表人物。中等的个儿,狭窄的肩膀,细长而筋肉强壮的躯干,凹陷的胸窝,当他在桌旁服侍主人用餐时,那姿态叫人看了十分可怜,而当他身穿仆役制服,冒着一经颠簸便会摔倒在雪地上的危险,侍立在马车后面的踏板上时,他那两只很不坚实的腿杆几乎支持不住他的身子。在莫斯科,当访问开始时,他的窘相表现得尤为显眼,因此姐姐在寻求夫婿的活动中遭到的失败,往往把一部分原因归咎于他。他既不会象京城的仆人那样伺候主人,也不会有板有眼地通报客人的光临,他不是丢人地说错了来客姓名,就是搞乱了街道名称,此外,他还把他在乡下的那种叫人无法忍受的不讲卫生的习气一古脑儿带到了我们在莫斯科的住宅里。总而言之,只有用习惯和极不讲究生活享受这两个理由才能解释:为什么住在大城市里竟然使用如此愚钝的乡下仆人,即使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分简朴的家庭环境中。
在乡下,平日里他穿着宽大、破旧的蓝布上衣,灰土布裤子,光脚穿着便鞋。这是我们家里男仆们通常的装束。但是每逢节日,他穿上全套蓝色呢子衣服和一双小牛皮长统靴,洋洋自得地穿堂入室,四处走动,经过穿衣镜时总要照照自己的身影,而且比平日更加频繁地往女仆室跑。显然,他的内心里孕育着爱好华丽服装的幼芽,然而,这幼芽如同他心灵深处若隐若现的其它品质一样,不知为什么没有成熟起来,因此,如果有个丫环对他说:“喂:你今天打扮得多么漂亮啊!”那么,他也象往常一样,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简单地回答一句:
“当然过节嘛!”
他每个星期日准时上教堂做弥撒。教堂打第一次钟的时候,他从家里出来,独自一人爬上山岗,他不走大路,踏着草坡斜穿过去,免得路上的尘上弄脏了他的皮靴。走进教堂里,他先在圣幛的中门前向四方鞠躬行礼,然后在左边唱诗班的台子上找个位子站着。他把手搭在栏杆上,好叫大家看见他的礼服的袖子,并且摆着这个姿势一动不动,直到弥撒结束。
“糊涂虫,做弥撒时你怎么一个十字也不划!”母亲从教堂出来时,对他喝道。
“好象是”
“‘好象是’!你们瞧,想出了多好听的理由!‘好象是’,下礼拜我不准你上教堂!坐在家里欣赏你自己去吧花花公子!”
但是,无论怎样开导全不管用,到了下个节日,他依然故我,老把戏重演一遍。鉴于这类事实,母亲不止一次疑心柯隆心怀叵测,然而经过反复考虑,她摈弃了自己的猜疑,并且相信用这样一个结论来解释他的行为更为妥当:他是个“天生的糊涂虫”这个诨名对他恰切极了防充分地概括了他的精神状态,说明了他的一切行动的由来。
经常有一些“糊涂虫”在眼前晃来晃去,当然是一种上天的惩罚。但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这样过日子,都处在同样的糊涂虫的包围之中,所以只好听之任之。你说他也罢,不说他也罢,劝他也罢,罚他也罢,反正没有用处,糊涂虫本人不能理解这些,总是我行我素。幸好他滴酒不沾,这一点总算谢天谢地。
“我听说,外国发明了一种机器,”母亲常常用羡慕的口吻说“它又能抬掇饭桌,又能端菜端饭,主人一上桌就吃!要是这种机器运到了莫斯科,我想,再贵我也要买它一架。一买来,马上打发这些糊涂虫,眼不见为净。”
但是洋机器没有运来,土生土长的糊涂虫却愈来愈叫威严的太太看不顺眼。他每天在厨房案板上积下一层新的油垢,每天往打磨餐刀用的碎砖块上吐口水,往“主人”用的茶碗里哈气。
母亲碰到他干着这种事时,厉声骂道:“你这条没灵性的公狗;我还要受你多久的闲气啊!”“这您看着办吧,太太。”
柯隆是个单身汉,但是他对女性的态度怎样,属于他私人的秘密,正如对他的一切内心活动一样,谁也不想知道它。他的心灵深处是否蕴藏着什么感情,抑或是一片空白——这又关谁的什么事呢?然而大家毕竟知道两件事实:第一件,在红果庄庄园史上有相当多关于丫环偷情的后果的记载,却从没有听说过与柯隆有什么瓜葛;第二件,我上面说过,在节日里他喜欢穿上呢子衣裳,到女仆室里去走走,可见他对人类中最美丽的半边天并非完全没有渴慕之情。
不管怎样说吧,既然在青年时代,家奴之间的通婚还相当自由的时候,他都从没有表示过娶亲成家的愿望,那么,当他至少已有五十岁的时候,便更不会提出这一类的奢望了。可是偏偏发生了这种谁也没料到的事。
一天早上,他穿上节日的衣裳(虽然那天不是节日),也不通报一声便闯进母亲房里,背着双手,站在她的写字台前。
“放明白一点!你跑到什么地方来了?有什么事?”母亲惊讶地说。
“我想结婚,”他开门见山地说。
“结婚?嚼舌根的,你嚼的什么舌根?”
“大家知道的,别人结婚,我也求您让我讨个女人。”
“怪不得你穿上呢子衣裳,打扮得这么漂亮怎么忽然想要讨女人啦?”
“我想讨,太太。”
“你也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求婚人!你想娶谁呢?”
“马特廖娜,兴许,合适。”
“哼,‘兴许’想得倒不错,糊涂虫,净说梦话!你问过她没有?”
“没有,太太。反正她不会违抗主人的命令。”
“休想!我可不能用武力把这个丫头配给你!”
“反正无所谓,太太。马特廖娜不行,卡秋什卡也成!”
柯隆不加思索地改变他的主意。那不可言状的傻气顿时激起了母亲的怒火。她跳起来呵斥他道:
“滚出去!喂,丫头们!来人呀,是谁竟敢放他进我房里来?”
柯隆不声不响地退了出去。他那呆板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他是完成了诸如擦洗刀叉、打扫房间一类例行差事一般。既然做完了份内的事,就算交了差了。
然而母亲却沉思起来。柯隆虽然常常因为自己的糊涂惹她冒火,但同时他却十分驯顺,从来没有向她央求过什么。一个人从早到晚为主人卖命,没有说过一句不满意的话,没有叫过-声苦,可是当他提出第一个请求时便加以拒绝,良心上总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因此,她不仅没有嘲笑柯隆,象平常在类似情况下所做的那样,而且对谁也没有提起这桩事,总之,她决定审慎行事。我相信,如果柯隆再提一次,她一定会答应他。
但是,过了一周又一周,始终不见柯隆重提此事。娶妻的念头,显然是一种萦绕在他脑子里的混乱思想的产物。这混乱思想短期内便平息下来,以致他自己再也记不起他是否有过娶妻的打算,或者只是做梦时想过。他一如既往地奔忙于男仆室与餐室之间,甚至没有一丝一毫不满的表示。这种不合情理的平静引起了母亲的注意,她决定再同他谈谈。
“柯隆,你大概已经不想讨老婆了?”有一天母亲这样问他。
“这您看着办吧。”
“好生想想吧!你都靠五十边啦,想老婆不是太晚了吗?”
“当然”
“你想讨老婆,可是人家问你,哪个丫头合适,你自己也答不出。”
“干吗不合适——都合适。”
“谁合适?你说!”
“哪一个也不敢违抗主人的命令。您赏脸指定谁,谁就合适。”
“要是我谁也不指定呢?”
“这您看着办吧。”
“这才象话。再过三个月,我们要到莫斯科去过冬,我准备把你带在身边。要是你讨了老婆,就得让你留下来,可是住在莫斯科,没有你,就象没有了左右手,会把我自己累死。你想想看,天理良心,是不是这样?”
刹那间,柯隆的嘴唇上掠过一抹淡淡的微笑,母亲的“没有你,就象没有了左右手”这句话显然使他得到了满足。但是不大一会儿,他的脸又绷得象一张蜘蛛网,从他嘴里吐出那句惯常的、令人捉摸不定的回答:
“当然”
“好了,下去吧!丢掉这个怪念头,别再胡思乱想。”
柯隆娶亲的意向到此结束。但是在我们上莫斯科的行装还没打点好的时候,女仆室里出了一件大事,使大家对“糊涂虫”另眼相看。卡秋什卡忽然有孕了,盘查结果,原来卡秋什卡的犯罪行为的同谋者竟是柯隆!母亲简直气得呼天喊地。
柯隆从二十岁起在我们家当差(母亲嫁到我家时,他就是家奴),天天干着同样的奴仆工作,无论是内心世界,还是外表仪容,都没有改变。甚至他的黑发也没有一根变白,一绺浓发卷儿,象年轻小伙子那样,贴在头上,鬓发朝眼角方向杭。这经久不变的年轻人似的外貌使大家对他的态度非常随便。岁月如流,几十年过去了,可是柯隆仍然是原来那个柯隆,人们还是象往日他二十岁的时候一样,满不在乎地管他叫柯尼卡或者柯尼雅什卡1。谁也没有想到,他象别人一样,也在一天天衰老,也许,他已经不能胜任奴仆的奔忙了
1均系柯隆的小名。
这其间,周围的一切都衰老了、腐朽了。老仆人一天天少下去;有的被送到了坟场,有的躺在炕上等候死神的降临。村长费陀特死了,车夫阿连皮死了,女管家阿库丽娜得到主人的恩准,回到后沼镇后也死了;不久以前还在主人驱使下东奔西跑的小丫头们也成了残花败絮的老姑娘
父亲活到了很大的年纪,也终于去世了。他死后不久,家奴中传开了下一个该轮到谁的流言
母亲开始变得忧郁起来。她也快六十了,她感到权柄已从她日益衰弱无力的手中滑掉。有时,她料到人们在欺骗她,并且意识到自己再也无力对付那些心怀贰志的奴隶们的诡计。而最使她惶惶不安的,自然是外面的一种传说:农奴制已经取得了它能取得的一切,必然的结局一天天逼近
“大概是人们无事生非,胡说八道吧!以前他们也瞎扯过一阵,现在仍然是瞎扯淡!”她宽慰着自己,可是就在这同时,内心深处的声音却提示她,这一次的瞎扯淡倒很象是真有其事。
她无法平息这内心深处的声音,漫无目的地在空洞的房间里徘徊着,眺望着教堂:在教堂的浓影下,散布着一片乡村墓地,往事一一涌上心头。丈夫长眠在地下,孩子们天各一方,老奴仆死亡殆尽,新奴仆她看不顺眼是否到了她该为别人腾出一片干净土地的时候呢?
突然,柯隆向她迎面走来,报告她开饭了。他仍然象很久很久以前那样精神矍铄,仍然有板有眼地干着仆役份内的差事
“他大概也有七十了吧,”母亲脑子里闪过这样的念头“可是你瞧他还是那个老样儿!”
然而死神并没有放过他。不过,他死得非常偶然。一天,他下楼时滑了一跤,折断了腿骨。接骨医生是个蹩脚郎中,手术又做得马虎,结果生了骨疡。柯隆躺倒了。
这创伤必定疼痛难当,因为人们只是在这时才察觉柯隆也有感觉能力,知道疼痛。
一天,仆人禀告母亲,柯隆不行了。母亲急忙跑到他的小房里,他伸着胳膊躺在当床铺用的地毡上,母亲俯身下去问道:
“怎么样,柯隆?难受吗?”
“当然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