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十万进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中国文脉最新章节!
一
一条大河,一直与一片厚厚的云层相伴随。
大河应该感谢云层:长久掩荫,定期下雨,使之永不干涸。
但是,大河也有可能产生抱怨:每一道波光都是你的云影,不知道在你的云影之外是否还有更辽阔的天宇?
——这是一种比喻。大河,比喻中国文化;云层,比喻科举制度。
自从建立科举,中国文化就与它大规模地亲密往来,后来它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多少文人向它奔去,再也没有回来;多少文人终于返回,魂魄还在考场;多少笔墨受它熏陶,变成强大遗传
学术界在研究文化传承的时候,总是习惯于把目光集中投向学说、学派、潮流、人物。其实,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制度。制度一旦确立并被有效执行,那么,一个大国的行政力量就会转化成空间力量、时间力量和社会心理力量,使文化传承成为铁的事实。
中国历史上,企图成为制度的文化主张很多,但真正有效的很少。第一项,应该是秦始皇定下了统一全国文字的制度:“书同文。”汉武帝也想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制度,但他毕生戎马倥偬,缺少实际执行的可能,结果只是成了一种倡导而已。真正成为一种庞大的制度而行之全国、行之千年的,便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人类奇迹。世界上那么多伟大的古文明为什么都一一灭亡?除了历史教科书中说的那些原因外,还有一个更要命的原因:辽阔的领土缺少大量管理者。在一代开国雄主萎谢之后,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对此,中国居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从公元六世纪末开创的科举制度,通过文化考试选拔各级官吏,时间、地点、程序、内容、法禁都严格规定,居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这在宏观上创造了两大正面效果:第一,中国虽大,却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批官吏资源管理各方,使中华文明始终未因彻底失序而溃散;第二,普及了一种“以文取仕”的全民共识,而范围又没有太多限制,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社会崇尚文化的气氛。
当然,负面效果也是巨大的。例如,科举制度使中国文化成了官场的附庸,两者密不可分。结果,文化的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哲思能力、美学能力被大幅度取消。更严重的是,这种制度在中国文人中造就了一种“科举人格”习惯于忍耐、苦熬、投机、巴结、矫情,满口道义却远离道义,你死我活却貌似斯文,等等。
中国千余年的文风、文气、文脉,在很大程度上也被科举制度所左右。影响之深,可谓深入骨髓,于今未消。
因此,要研究中国文化,万不可躲过科举制度。
二
让我们先回到十九世纪末尾、二十世纪开端那几年。
在那儿,一群头悬长辫、身着长袍马褂的有识之士正在为中华民族如何进入二十世纪而高谈阔论、奔走呼号。他们当然不满意中国的十九世纪,在痛切地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时,首先看到了人才的缺乏,而缺乏人才的原因,他们认为是科举制度的祸害。
他们不再像前人那样只是在文章中议论议论,而是深感时间紧迫,要求朝廷立即采取措施。慈禧太后在一九一年夏天颁布上谕,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有识之士们认为科举制度靠改革已不能解决问题,迟早应该从根本上废止。一九三年的一份奏折中说:
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
这些英气勃勃的冲决性言词,出于何人之口?一位科举制度的受惠者、同治年间进士张之洞,而领头的那一位则是后来让人不太喜欢的袁世凯。
于是大家与朝廷商量,能不能制订一份紧凑的时间表,以后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每次都递减三分之一,减下来的名额加到新式学校里去,十年时间就可减完了。
用十年时间来彻底消解一种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制度,速度不能算慢了吧,但人们还是等不及了。袁世凯、张之洞他们说,人才的培养不比其他,拖不得。如果现在立即废止科举、兴办学校,人才的出来也得等到十几年之后;要是我们到十年后方停科举,那么从新式学校里培养出人才还得等二十几年。但是,中国等不得二十几年了——“强邻环伺,岂能我待”!
这笔时间账算得无可辩驳,朝廷也就在一九五年下谕,废除科举。
二十世纪的许多事情,都由于了结得匆忙而没能作冷静的总结。科举制度被废止之后立即成了一堆人人唾骂的陈年垃圾,很少有人愿意再去拨弄它几下。唾骂当然是有道理的,孩子们的课本上有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各地的戏曲舞台上有琵琶记和秦香莲,把科举制度的荒唐和凶残表现得令人心悸,使二十世纪的学生和观众感觉到一种摆脱这种制度之后的轻松。但是,如果让这些艺术作品来替代现代人对整个科举制度的理性判断,显然是太轻率了。
科举制度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选拔出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这个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混杂不少无聊或卑劣的人,但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行政管理专家。
科举制度后来积重难返的诸多毛病,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人觉察到了,许多智慧的头脑曾对此进行了反复的思考、论证、修缮、改良,其中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等等。不能设想,这些文化大师会如此低能,任其荒唐并身体力行。
三
谈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个惯常的误会需要消除,那就是,在本质上,这是一个文官选拔制度,而不是文学才华和学术能力的考察制度。明白了这一点,对它的许多抱怨就可能会有所缓和。多数状元诗文不佳,学问不深,这当然是真的,但做官,本来就不太需要那些东西。
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一想,如果不是科举,古代中国该如何来选择自己的官吏呢?这实在是政治学上一个真正的大问题。
不管何种政权,何种方略,离开了有效的官吏网络,必定是空洞而脆弱的。然而,仅仅有效还不够,因为选官吏不比选工匠,任何一个政权都要考虑到官吏们的社会公众形象,那就需要为他们“创造”一种“资格”
世袭是一种。这种方法最简便,上一代做了官,下一代做下去,称之为“恩荫”世袭制的弊病显而易见,一是领导才干不能遗传,继承者能否像他的前辈那样有效地使用权力,成为严重的问题;二是这种权力递交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朝廷对官吏的任免权。
做官的先天资格不行,因此有的封建主开始“创造”做官的后天资格。平日见到有文韬武略的人,就养起来,家里渐渐成了一个人才仓库。什么时候要用了,随手一招便派任官职,这叫“养士”有的君主,在家里养有食客数千。这种办法,曾让历代政治家和文化人都有点心动,很想养一批,或很想被养。但仔细琢磨起来,问题也不少。
食客虽然与豢养者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养和被养的关系,其实也成了血缘关系的延长。由被养而成为官吏的那些人,主要是执行豢养者的指令,很难成为公平的管理者,社会很可能因他们而添乱。更何况,君主选养食客,带有极大的随意性。
至于以军功赏给官职,只能看成是一种奖励方法,不能算作选官的正途,因为众所周知,打仗和治国是两回事。武士误国,屡见不鲜。
看来,寻求做官的后天资格固然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后天资格毕竟没有先天资格那样确证无疑,如何对这种资格进行令人信服的论定,成了问题的关键。大概是在汉代吧,开始实行“察举”制度,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这比以前的各种方法科学多了,但是不难想象,各个地方官员的见识眼光大不一样,被推荐者的品位层次也大不一样。结果,小才任大职,大才任小职,造成行政价值系统的无序。
为了克服这种无序,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形成了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是由中央政府派出专门选拔官吏的“中正官”把各个推荐人物评为九个等级,然后根据这个等级来决定所任官阶的高低。这样一来,有了相对统一的评判者,被评判的人也有了层次,无序开始走向有序。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种“九品中正”制的公正与否完全取决于那些“中正官”这些人物的内心厚薄,成了生死予夺的最终标尺。如果他们把出身门第高低作为主要标尺,那么这种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不幸事实果真如此,重要的官职全部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
就是在这种无奈中,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
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而且一定能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
这种热忱在具体实施中当然大打折扣,但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它对社会智能的吸纳力也大大提高了。
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来自各地的贫寒之士占据了很大的数量。白居易在一篇文章中表述了这种不分贵贱的科举原则:
唯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沙砾,岂为类贱而不收?度木于涧松,宁以地卑而见弃?但恐所举失德,不可以贱废人。
(白居易集卷六十七)
科举制度的另一个优点,是十分明确地把文化水准看做选择行政官吏的首要条件。有人会问:难道不管道德品质?科举制度的设计者认为,道德品质要从他们做官之后的政绩上来长期审查,而不可能从科举考试中来分辨。
那么,大批书生从政,究竟是加重了社会的文明,还是加速了社会的腐朽?我偏向于前者。况且,由于做了书生才能做官,这种诱惑也极大地扩充了书生的队伍,客观上拓宽了社会的文明面。
必须说明,科举考试中要写作诗赋文章,使得天南地北无数考生都要长久地投入这种训练,这对文学本身倒未必是一件好事。有的研究者认为科举考试对唐宋文学有推动作用,我的观点正恰相反,认为科举考试最对不起的恰恰是文学。
文学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韩愈后来读到自己当初在试卷中所写的诗文“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简直不想承认这些东西出于自己的手笔。他由此推衍“若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之徒进于是选,仆必知其辱焉。”(答崔立之书)但韩愈并不因此而否定科举。
有没有可能偶尔冒出两句勉强能读的诗文?依我看,千余年来堆积如山的试卷中,最好的是唐代天宝年间的钱起在湘灵鼓瑟诗的试题下写出的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直到二十世纪鲁迅、朱光潜还为这两句诗发生过口舌。但也就是这两句尚可一看,整首诗并不见佳。这很可以理解,正如我前面说过的,科举考试不是寻找诗人,而是寻找官吏。
四
伤害了文学,倒是问题不大。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所遇到的最大困境,产生在包围着它的社会心态中。
本来是为了显示公平,给全社会尽可能多的人递送鼓励性诱惑,结果九州大地全都成了科举赛场,一切有可能识字读书的青年男子把人生的成败荣辱全都抵押在里边,科举考试的内涵大大超重。
本来是为了显示权威,堵塞了科举之外许多不正规的晋升之路,结果别无其他选择的家族和个人不得不把科举考试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恶战,创设科举的理性动机渐渐变形。遴选人才所应该有的冷静、客观、耐心、平和不见了,代之以轰轰烈烈的焦灼、激奋、惊恐、忙乱。
早在唐代,科举制度刚刚形成不久就被加了太多的装饰,太重的渲染,把那些被录取者捧得晕头转向。
进士们先要拜谢“座主”(考官),参谒宰相,然后游赏曲江,参加杏园宴、闻喜宴、樱桃宴、月灯宴等等,还要在雁塔题名,在慈恩寺观看杂耍戏场,繁忙之极,也得意之极。孟郊诗中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张籍诗中所谓“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就写尽了此间情景。
据傅璇琮先生考证,当时的读书人一中进士,根本应付不了没完没了的热闹仪式,长安民间就兴办了一种营利性的商业服务机构叫“进士团”负责为进士租房子,备酒食,张罗礼仪,直至开路喝道,全线承包。“进士团”的生意一直十分兴隆。这种超常的热闹风光,强烈地反衬出那些落榜者的悲哀。照理落榜十分正常,但是得意的马蹄在身边窜过,喧天的鼓乐在耳畔鸣响,得胜者的名字在街市间哄传,轻视的目光在四周游荡,他们不得不低头叹息了。
他们颓唐地回到旅舍,旅舍里,昨天还客气地拱手相向的邻居成了新科进士,仆役正在兴高采烈地打点行装。有一种传言,如能够得一件新科进士的衣服,下次考试很是吉利,于是便厚着脸皮,怯生生地向仆役乞讨一件。乞讨的结果常常是讨来个没趣,而更多的落榜者则还不至于去做这种自辱的事,只是关在房间里写诗。
这些诗写得很快,而且比前些天在考场里写的诗真切多了:
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罗邺
十年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温宪
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
——赵嘏
为什么“莫道还家便容易”?为什么“泪血滴来千里书”?因为科举得失已成为一种牵连家庭、亲族、故乡、姓氏荣辱的宏大社会命题,远不是个人的事了。
李频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王建说“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都是当时实情。因此,一个落第者要回家,不管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家属,在心里上都是千难万难的。
据钱易南部新书记载,一个姓杜的读书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正想回家,却收到妻子寄来的诗: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
这位妻子的诗句实在是够刻薄的,但她为丈夫害羞,希望丈夫趁着夜色偷偷回来的心情却十分真实。
收到这首诗的丈夫,还会回家吗?因此不少人硬是困守长安,下了个死决心,不考出个名堂来绝不回家。这中间所造成的无数家庭悲剧,可想而知。唐摭言卷八载,有一个叫公乘亿的人一直滞留在京城,参加一次次科举考试,离家十多年没有回去过。有一次他在城里生了场大病,家乡人传言说他已病死,他的妻子就长途来奔丧,正好与他相遇。他看见有一个粗衰的妇人骑在驴背上,有点面熟,而妇人也正在看他,但彼此相别时间太长,都认不准了。托路人相问,才知道果然是夫妻,就在路边抱头痛哭。
这对夫妻靠着一次误传毕竟团聚了,如果没有误传,又一直考不上,这位读书人可能就会在京城中长久待着,直到垂垂老去。钱易南部新书就记载过这样一位屡试不第的老秀才,在京城中等着明年春试。除夕之夜,全城欢腾,他却不能回家过年,正沮丧着,听说今夜宫中有傩戏表演,就挤在人群里混了进去。
不想进去后就被乐吏看成了表演者,一把推进表演队伍,跌跌撞撞地在宫内绕圈,绕了几百转,摔了好几跤。又要他执牛尾表演,做各种动作,闹腾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黎明。老人已累得走不动路,被人抬回旅社,一病六十日,把春天的科举考试也耽误了。看来,老人还得在京城熬下去。
不知道这位老人是否还有老妻在家乡等着,他们分别有多少年了?不知道他有没有子女,这些子女是否在挂念孤身在外的老父亲?除夕之夜他在宫中转圈时,明明体力不支为什么不早一点拔身而出?难道他在傩戏的扮演中获得了某种有关人生恶作剧的感悟?
由于屡试不第的沉重压力,一旦中举之后的翻身感也就不言而喻。喜报到处,怪事丛生,但次数一多,怪事也被适应,反被人们看作正常了。我在玉泉子中读到这样一则记载——
一位级别很高的地方官员设春社盛宴,恭邀一位将军携家人参加。将军的家属人数不少,还带来一位已出嫁的女儿。这女儿嫁给一个叫赵琮的读书人,赵琮多年科举不第,穷困潦倒,将军的女儿抬不起头来,将军全家也觉得她没脸见人,今天既然一起跟来参加春社盛宴了,便在她的棚座前挂一块帷障遮羞。
宴会正在进行,突然一匹快马驰来,报告赵琮得中科举的消息,于是将赵琮妻子棚座前的帷障撤去,把她搀出来与大家同席而坐,还为她妆扮,而席间的她,已经容光焕发。
使我惊异的是,在赵琮考中之前,他妻子也是将军的女儿,竟然因丈夫落第而如此可怜,而对这种可怜,将军全家竟也觉得理所当然!
家属尚且如此,中举者本人的反应就更复杂了,一般是听到考中的消息欣喜若狂,疑是做梦。“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姚合),狂喜到连儒生的斯文也丢得一干二净。
有的人比较沉着,面对着这个盼望已久的人生逆转,乐滋滋地品味着昨天和今天。请看那个及第者曹邺自己的描写,得了喜讯之后,首先注意到的是僮仆神情的变化,然后想到换衣服。而从旧衣服上,又似乎还能看到前些年落第时留下的泪痕。有的人故作平静,平静得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例如韩偓及第后首次骑马去赴期集,这本是许多进士最为意气昂昂的一段路程,他竟是这样写的:
轻寒著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
还是平日旧滋味,漫垂鞭袖过街西。
他把得意收敛住了,收敛得十分潇洒。
不过这种收敛的内在真实性深可怀疑。对于多数士子来说,考上进士使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长久以来的收敛和谦恭可以大幅度地解除。虽然官职未授,但已经有了一个有恃无恐的资格和身份,可以在社会上表现真实的自己了。
这中间,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例子,大概要算唐摭言卷二所记的那位王泠然了。
王泠然及第后尚未得官,突然想到了正任御史的老熟人高昌宇,便立即握笔给高昌宇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大意,我可以把它译成白话文:
您现在身处富贵,我有两件事求您,一是希望您在今年之内为我找一个女人,二是希望您在明年之内为我找一个官职。我至今只有这两件事遗憾,您如果帮我解决了,感恩不尽。当然您也可能贵人多忘事,不帮我的忙,那么说老实话,我既已及第,朝廷官职的升迁难以预料,说不定哪一天我出其不意地与您一起并肩台阁,共处高位,到那时我会侧过头来看您一眼,你自然会深深后悔,向我道歉。请放心,我会给您好脸色看的。
这封无赖气十足的信,可以作为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素材。但我更看重它隐藏在文词后面的社会普遍性。
当年得中的士子们如果有机会读到王泠然的这封信,也许会指责他的狂诞。但就他们的内心而言,王泠然未必孤独。
五
面对着上述种种悲剧和滑稽,我们不能不说:由一代又一代中国古代政治家们好不容易构想出来的科举制度,由于展开方式的严重失度,从一开始就造成了社会心理的恶果。
这种恶果比其他恶果更关及民族的命运,因为这里包含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急剧退化。
科举制度实行之后,中国的任何一个男孩子从发蒙识字开始就知道要把科举考试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种在唐代就开始流行的说法叫“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年轻,可见很多知识分子对科举的投入是终身性的。这样的投入所产生的人格恶果,不仅波及广远,而且代代相传。
科举像一面巨大的筛子,本想用力地颠簸几下,在一大堆颗粒间筛选良种,可是实在颠簸得太狠太久,把一切上筛的种子全给颠蔫了,颠坏了。
科举像一个精致的闸口,本想会聚散逸各处的溪流,可是坡度挖得过于险峻,把一切水流都翻卷得又浑又脏。
在我看来,科举制度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伺机心理。
科举制度给中国读书人悬示了一个既远又近的诱惑,多数人都不情愿完全放弃那个显然是被放大了的机会。机会究竟何时来到,无法预卜,唯一能做的是伺机以待。等待期间可以苦打苦熬、卑以自牧,心中想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历来有这种心理的人,总被社会各方称赞为“胸有大志”因此,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伺机心理也可称作“翻身心理”本来,以奋斗求成功,无可非议,但中国书生的奋斗不满足自然渐进,而是企盼一朝发迹。成败贵贱切割成黑白两大块,切割线前后双重失态。
他们有世界上最惊人的气量和耐心,可以承受最难堪的困厄和屈辱,因为他们知道,迷迷茫茫的远处,会有一个机会。然而,机会只是机会,不存在合理的价值选择,不存在人生的终极关怀。所以,即便在气量和耐心背后,也隐潜着自私和虚伪。
气量和耐心也会碰撞到无法容忍的边界,他们就发牢骚、吐怨言,但大抵不会明确抗争,因为他们明白只有把一切不满上升到官方竞争才高度有效。于是中国书生也就习惯了这种怪异的平衡:愤世嫉俗而又宣布与世无争,安贫乐道而又天天都在嫉恨。从总体而言他们的人生状态都不大好,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他们缺少透彻的思维,独立的坚守,无私的奉献,响亮的馈赠。他们的生活旋律比较单一:在隐忍中期待,在期待中隐忍。
其二,骑墙态势。
科举制度使多数中国读书人成了政治和文化之间的骑墙派,两头都有瓜葛,两头都有期许,但两头都不着落,两头都不诚实。
科举选拔的是行政官员,前不久还是困居穷巷、成日苦吟的书生,包括那位除夕之夜误入宫廷演了通宵傩戏的老人,一旦及第授官之后便能处置行政、裁断诉讼?便能调停钱粮、管束赋税?即便留在中央机关参与文化行政,难道也已具备协调功夫、组织能力?是的,一切都可原谅,他们是文人,是书生。但是,作为文人和书生,他们又失落了文化本位,因为他们自从与文化接触,就是为了通过科举而做官,作为文化自身的目的并不存在。
结果,围绕着科举,政治和文化构成了一个纠缠不清的怪圈:不太娴熟政治,说是因为文化;未能保全文化,说是为了政治。文人耶?官吏耶?均无以定位,皆不着边际,既无所谓政治道义,也无所谓文化良知。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或许是少数自省书生的自我嘲谑,但在中国,常常因百无一用而变得百无禁忌。在政治和文化之间骑墙的中国文人,特别擅长把一切文化行为纳入政治架构。一会儿作政治批斗,一会儿作政治表演,而等到真的政治风暴来临,他们大多集体隐身,或变节为奸。因此,所谓“骑墙”总是一脚苍白,一脚混乱。
其三,矫情倾向。
既然科举的成败关及家族的全部荣誉,于是所有的亲情牵累也就必须顾全大局,暂时割舍,奉献给那种没有期限的苦读、别离和期待。一来二去,科举便与正常人情格格不入,上文所引一系列家庭悲剧,皆是例证。
那些不敢回家的读书人,可以置年迈的双亲于不顾,可以将新婚的妻子扔在乡间,只怕面子不好看。这样做,开始是出于无奈,但在无奈中也渐渐滋生出矫情和自私。
铁石心肠地轻视亲情,却并不排斥肉欲,那位王泠然开口向老朋友提的要求,第一项就是要一个女人。俗谚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这个意思。中国书生中的伪君子习气,大多由此而生。
不知道当年书生中,有几个曾突然领悟到科举对自己的人格损害?我相信一定会有不少,否则我们就读不到那么多鞭辟入里的记载了。但是,一种由巨大的政治权力所支撑的国家行为,怎么会被少数明白人的抱怨所阻遏呢?而这少数明白人的明白,又能到什么程度呢?
我曾注意到,当年唐代新及第的不少进士,一高兴就到长安平康里的妓院玩乐。令新科进士们惊讶的是,其中很多妓女才貌双全,在诗文修养、历史知识、人物评论等方面都不比自己差。她们只是因为性别,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那个题目,你是怎么起、承、转、合的?”妓女询问,新科进士敷衍了事地作了回答。
妓女听了一笑,说:“起得尚可,承得拙了,转得不错,合得乏力。”进士一听,大惊失色。他人格的最后支撑点,倒塌在他以为没有支撑点的女子面前。
幸好发现一条史料,说福建泉州晋江人欧阳詹,进士及第后到山西太原游玩,与一妓女十分投合,相约返京后略加处置便来迎娶。由于在京城有所拖延,女子苦思苦等终于成疾,临终前剪髻留诗。欧阳詹最后见到这一切,号啕大哭,也因悲痛而死亡。
这件事,好像可以成为戏曲题材,而我感兴趣的只是,终于有一位男人,一个进士,在他的人格结构深处,进士的分量不重,官职的价值不高,却可以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便这种爱情的外部形象并不高雅。
他的死亡,以一种正常人情的力量,构成了对许多进士残缺人格的比照。
六
纵观历史,对科举制度弊病的发现和整治,大致可分为两大截:唐宋为良性整治阶段,明清为恶性整治阶段。这说起来太复杂,我本想避开,但后来一想,其中有一些内容可能具有跨越时代的参考价值,还是说一说吧。
直到今天,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还是会遇到一系列麻烦,而很多麻烦是古今相通的。因此,我想带着读者一起回到古代,站在那些头脑清晰、智力充裕的宰相、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礼部侍郎和诸多考官的立场上,看看他们在执掌科举制度时,究竟遇到过哪些逃不开的麻烦。然后,再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有没有排解的办法。
当头遇到的一个麻烦,是科举考试要不要与推荐结合起来。
粗粗一想,我们也许会断然反对推荐,以保证考试的纯净性。但是考试的纯净性远不是选拔的准确性。如果选拔不准确,考试的纯净性又有什么意义?
应考者的社会经验和生命状态究竟如何?对自己的判断和期望又是什么?这比书面答卷更为重要,需要靠别人推荐和自我推荐来陈述。因此在唐代,推荐在科举考试中占据很大的地位,算不得作弊。
公元八二八年,崔郾受朝廷之命离长安赴洛阳主持科举考试,临行前公卿百官盛宴饯送。太学博士吴武陵在席间向崔郾推荐杜牧,而且当场朗读了杜牧的阿房宫赋。崔郾听了也大为赞赏,吴武陵就直截了当地说:“那就请您让他做头名状元吧。”崔郾也不隐瞒,说:“头名状元已经有人了。”一问下来,不仅头名有了,第二、第三、第四名也有了,杜牧就成了第五名。这事使主考官崔郾很高兴,他当即在席间宣布:“刚才太学博士吴武陵先生送来一位第五名。”
公元八三七年,高锴主持科举考试,他平日在当朝高官中最佩服的是令狐绹,于是在一次上朝时便问令狐绹:“您的朋友中谁最好?”令狐绹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李商隐。”这一年,李商隐及第。连李商隐也知道自己及第主要是因为令狐绹推荐,就把这一事实写在与陶进士书中。
这两件事,现在说起来实在有点要不得。有趣的是,当时大家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可以朗声推举,可以坦然磋商,可以当众宣布,可以详细记述。但如果不是这样,主考官就不知道杜牧写过阿房宫赋,就不会对李商隐的名字产生特别的注意了。好在我们都了解杜牧和李商隐,知道没有任何一种考试能把他们那样美丽的才华考出来,因此谁都愿意站出来推荐他们。这种推荐究竟是公平还是不公平的呢?照我说,与其是失落了杜牧和李商隐去追求公平,宁肯要保留着杜牧和李商隐的不公平。
事实上,那种拒绝试卷之外的其他信息,只凭试卷决定一切的做法,毛病更多。来应考的人成千上万,试卷如洪流翻滚,阅卷人能够仔细品鉴的程度是十分有限的。阅卷人都上了年岁,时间赶得又那么紧,看不了多久就会陷于疲惫和麻木,不会从他们眼里漏掉一个人才的说法,只是骗骗局外人罢了。在这种情况下,连考官和阅卷人也极想知道一些推荐信息,使他们在试卷的汪洋中抓摸到一些重点审读对象。
对此,在这方面有深刻体验的柳宗元说得最好。他认为朝廷取士,不妨让考官们在阅卷前对出色的应试者有所闻,即所谓“先声”:
所谓先声后实者,岂惟兵用之,虽士亦然。若今由州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不能十一,即偃仰疲耗,目眩而不欲视,心废而不欲营,如此而曰吾不能遗士者,伪也。惟声先焉者,读至其文辞,必目必专,以故少不胜。
河东先升集卷二十二,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
柳宗元是我们所信赖的,他的这种说法当然不是在为私通关节辩护。
如果允许推荐,那么顺理成章也应接受应试者的自荐。一般说来,他们比别人更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在考试之前打理一下平生最得意的作品,寻找社会名流中最懂行的人看一看,说几句话,使自己在候选人中比较引人注意。这种做法,在唐代属于正常之举。唐代科举考试中所风行的“行卷”便是应试者们自我推荐的一种方式。程千帆先生说:
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这也就是一种凭借作品进行自我介绍的手段;而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够存在和盛行,则是和当时的选举制度分不开的。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第三页。
一度,主考机构也要求应试者把自认为满意的旧作上缴,以供选拔时参考。士子们在选编自荐材料的时候不经意地编出了不少文集,否则很多诗文有可能早就失散了。例如皮日休的文薮和元结的文编,当初都是为自荐编成的。他们两人也都在编定自己文集的第二年进士及第,看来自荐的作用不小。
大诗人王维因自荐而成为头名状元的故事载于集异记,明代传奇郁轮袍也讲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有趣味。
故事说,当初年轻的王维以惊人的文学天赋和音乐才华游历于长安上层社会,特别为岐王所看重。科举考试将至,谁若能成为长安京兆府的第一名人选上送,则极有希望夺魁状元。王维听说,对此事有决定权的公主心中已另有人选,就请岐王帮忙。岐王深知王维的才学有竞争力,要他准备好旧诗十篇、琵琶一曲,五天后再来。
五天后王维如期而至,岐王拿出像样的衣服要他穿上,共赴公主府第,名义上是向公主奉献酒乐,王维充作乐师。公主见王维奏曲精妙,大为赞赏,岐王便说:“他不只精通音乐,文词更是无人可比。”王维当即把准备的诗卷献给公主,公主一看更为惊异,说:“这些诗,都是我平常反复诵读的,一直以为是古人佳作,没想到竟然出之于你的手笔!”于是以上宾之礼,与王维畅谈。
王维言谈间诙谐幽默,不能不让在座的其他宾客深深钦佩。岐王便对公主说:“如果今年京兆府第一名由这位青年来承当,就会十分风光。”
公主说:“那为什么不让他去应试呢?”
岐王说:“这位老弟心气颇高,不作为第一人选,他是绝不会去应试的,但听说贵公主已决定了别的人作为第一人选。”
公主笑道:“那算什么呀,也是别人托的。”
等岐王和王维一离开,公主就召来了考官。于是,王维成了京兆府上报的第一人选。
历史学家认为,这个故事在具体情节上的真实性虽然很可怀疑,但集异记所传达出来的社会氛围和上层交往关系,却十分可信。
白居易所写的一封自荐信,让我对这件事有了最可靠、最感性的了解。这封信是贞元十六年(公元八年)应进士试前写给当时任给事中的陈京的,所以名为与陈给事书,现收在白居易集卷四十四内。我把他的这封信,翻译成了白话文:
这些天,您府上拜谒者如林,自荐者如云,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您为他们吹嘘张扬。我不来拜谒,只差遣家僮送一封信给您,说明我的目的与他们不一样,就凭这一点,您也该特别关注一下了。
我只想诚恳求教,因为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了解别人容易,了解自己困难。很杰出的人,往往自信不足;很糟糕的人,却又自以为是。幸好有明白的考官,让他们各归其位。
您是天下文宗,当代权威,因此我愿意向您袒露自己的内心:我白居易是个平民,上无朝廷援助,下无乡绅抬举,敢于到京城来应试完全是凭了文章,到时候等考官作出公平裁断。但我的文章究竟是可进还是可退,自己却不甚清楚,因此请您帮我裁定一下。特送上杂文二十篇、诗一百首,请您在公余之暇随手翻翻。如果觉得可进,请发一句话,我一定加倍努力;如果觉得不可进,也请发一句话,我就甘心退藏。是进是退,我心中已斗争多时,现在就等您一句话了。
白居易的这封信写得不卑不亢。陈京到底有没有发话,我们并不清楚,所知道的只是,白居易当年果真进士及第。
把以上所举的杜牧、李商隐、柳宗元、皮日休、元结、王维、白居易的例子加在一起可以得出一个印象,在他们那些年代,科举考试只是一个契机,围绕着它,进行着一场选拔人才的大动员。
人才们自己也踊跃起来,走出苦读的书房,离别偏僻的乡邑,踏入京城的社交圈,试着进行多方面的生命呈示和精神沟通。做法上确实很不规范,但某种原始性的可喜魅力也就隐藏在这种不规范之中。
但是能不能因此而永远无视规范呢?又不能,因为原始性的可喜魅力很容易因无序而转化为可恶,不设置足够的规范必然会把事情彻底搞糟。
科举考试中的推荐,既被允许,久而久之自然会有大量阴暗伎俩产生。即便是王维、白居易、杜牧、李商隐他们那样的上好诗文,也敌不过阴暗伎俩。因此,当初像他们那样大大咧咧地推荐,也就会完全失效。唯一的办法,是制订严密规范来与阴暗伎俩作斗争,这是令人沮丧又不得不为之的事。
创业之初的健康与大方,终于被警觉和琐碎所代替。
到了宋代,推荐理所当然地被阻止了,为了防止考官接受试卷外的信息,实行“锁院”制度,即考官一旦被任命就须住入贡院,断绝与外界的一切来往,直到发榜的那一天。长的时候,一锁就是五十来天,也够闷人的。
唐代试卷不糊名,敞敞亮亮地让考官知道这是那位考生的卷子,宋代就把名字糊起来了。再后来,怕考官认出笔迹,干脆雇一帮子人把所有的考卷重抄一遍再交给考官,以杜绝作弊的可能。
其实作弊是杜绝不了的。科举考试决定着一个人的全部升沉荣辱,总会引得不少人拼着性命来做手脚。官方发现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一切对策又很快激发出更高明的作弊手段,真是循环往复,日臻精微。
我曾参观过一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实物,发现自宋以后,作弊和反作弊成了一场士子和官方层层递进的智力竞赛,结果是两方面都走向卑下。士子作弊的最常用方式是挟带,把必然要考到的四书、五经、前科中举范文和自己的猜题习作,缩小抄写后塞在鞋底、腰带、裤子、帽子里,一切可以想得到的角角落落都塞,有的干脆密密麻麻地写在麻布衬衣里。
堂皇的经典踏在脚底,抖索的肉体缠满墨迹,一旦淋雨或者出汗,烂纸污黑也就与可怜书生的绝望心情混作一团,一团由中国文字、中国文明、中国文人混合成的悲苦造型。
作弊挟带的也不见得全是无能之辈。例如一一二年的一次考试,搜出挟带者十八人,于是重考,十八人中还是有十二人合格。由此我一直怀疑,许多主持着考试的考官说不定当年也有未被查出的作弊历史,尽管他们在文化才能上还是合格的。
作过弊的考官对作弊的防范只会更严,也许是为了掩饰自己,也许是因为深谙诀窍,他们会想出许多搜查挟带的机智办法;未曾作过弊的考官,则长期对作弊者保留着一种真诚的气恼,今天有权了,气恼也就化作了峻厉。
无论是机智还是峻厉,最终还是要交给看守考场的士兵来操作。有时还公开悬赏,搜出一个挟带者奖赏一两银子。士兵们受此刺激,立时变成凶神恶煞,向全体考生扑来。
据说连明太祖朱元璋知道士兵们对于应考的士子们浑身上下都要细细摸查的做法后也大不以为然,对大臣们说:这些都是读过圣人诗文的人,怎么能像对付盗贼一样来对付?但是即便朱元璋也无法阻止一种整体机制的必然恶果,明代的搜查更加严格。据霞外捃屑卷五所记,考场门口出现的情景是:“上久冰冻,解衣露立,搜检军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裸腹赤趾,防怀挟也。”
到清代,考生头上的辫子也要解开来查过,还要察看肛门,实在有辱斯文。为了防止在羊皮袄里挟带,规定考生进考场穿的羊皮袄不能有面子,只能把单张羊皮穿在身上。一眼看去,考场内外一片白花花,宛若一大堆纷乱的羊群。
这景象在我想来是怵目惊心的。这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群读书人,只能以动物的形态,来表白自己对文化的坦诚?只能以最丑陋的仪仗,来比赛自己的文明?
说起来作弊在唐代也有很多,但那时既然允许推荐和自荐,整体气宽松,不太把这种小手小脚当一回事。诗人温庭筠就是一个作弊的高手,老是在考试中替别的考生写文,当“枪手”远近闻名。公元八五八年会试,考官们为了防止他再一次作弊,故意把他的座位另行摆出,直瞪瞪地注视着他,看到他写完一千多字的文章早早交卷退场了,也就松了一口气。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一次,他已经为八位考生完成了试卷!
事情到了清代就不同了,如果有人做“枪手”替别人考试,查出后在考场门外戴枷示众三个月,然后再万里流放。
七
一种巨大的不信任,横亘在考场内外。
乍一看,考场门口如狼似虎的兵士显示着考官对考生的不信任,实际上这只是整体不信任的一部分。在我看来,推荐和自荐的行不通,首先不在于考官对考生的不信任,而在于社会对考官的不信任。
宋代曾有人正确地指出,推荐人才之所以具有可信度,是因为“其取人畏于讥议,多公而审”(容斋随笔卷五韩文公荐士)。推荐错了人,整个社会都会讥议,这是任何自爱的正派人都不愿意的,因此必然力求公正和慎审。只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声誉,也就有了整体意义上的默契和保证,一切推荐、担保、允诺都因公正而变得合理,反之,则会破碎。
但是,我们的考官很难维护住自己的声誉,原因不在于品质而在于机制。品质再好的考官,在机制上也具有多方面的可攻击性,因此是极其脆弱的。
其一,权力网络上的可攻击性。
考官在官场上,也是不大不小的官员。是官员,就有上下左右需要顾及和忌避的地方,这与考场法则有根本性的矛盾。
他当然可以宣言只顾考场不顾官场,但如果真是这样,他裁断考卷的权力是谁给的?反过来,倘使太顾官场,他作为考场主宰者的文化形象又会污渍斑斑。多数考官都想在两相平衡中稍稍偏向于文化形象,但事实上很难做到。
唐德宗贞元年间,礼部侍郎权德舆主持考政,皇帝的宠臣李实暗示他几个必须照顾的人选,权德舆拒绝了。李实大怒,干脆公然提出二十个人的名单要权德舆接受,而且二十个人的前后名次也排定了。李实对权德舆说:“你可以按照我排的名次一一录取,否则,你就会被贬谪到外地,到那时后悔莫及。”这下权德舆不能不陷于矛盾之中了:按照李实的话办,必然被社会耻笑;但不按他的意思办,他一定会到皇帝那里诬奏,如何是好。幸好不久后皇帝死了,李实不能再胡作非为。但李实对权德舆说的那番话,历来有很多考官都听到过,他们不可能都正巧遇到皇帝死亡、改朝换代。他们会怎么做,可想而知。
其实,比权德舆受到李实威胁再早些年,另一位主持考政的礼部侍郎令狐峘的遭遇更能说明问题。令狐峘担任主考官以来,高官中荐托的人很多,但名次数额有定,当然不能全部满足,因此很有一些人力图扳倒他作为报复。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收到当朝宰相杨炎的一封信,要他照顾一位有背景的考生。他怕照宰相的意思做了被别的官员揭露,甚至也怕宰相是有意试探,想来想去不知所措,只得把宰相的来信上缴给皇帝。
皇帝见信后把宰相找来问了一下,宰相杨炎见自己写给令狐峘的信竟在皇帝手里,十分气愤,就向皇帝反诉令狐峘。皇帝总是更相信宰相的,听完之后就骂令狐峘是奸人,把他贬了。在这里,作为主考官的权力不堪一击。
在朝廷各位高官中,考官的是非特别多。公元八二年礼部侍郎李建主持科举考试,事后朝廷认为他“人情不洽”让他改任刑部侍郎。而事实上并不是“人情不洽”而是他没有遵从几项请托。白居易后来说他“在礼部时,以文取生,不听誉,不信毁”;徐松说他“盖不听毁誉,故不免于遭谤也”但白居易、徐松说这些话的时候,均已盖棺。
令狐峘们一个个被贬了,李建们一个个被调任了,只有那些绝不像他们那样做的考官们诚惶诚恐地在考场上正襟危坐。他们明白,考场只是官场的附庸,自己的基本身份只能是驯顺的官员而不能是刚正的学者。既然最要命的是“人情不洽”那么,沉下心,换成人情练达。
练达是为了自我安全而机敏敛藏,是为了避谤躲毁而察言观色,是为了左右逢源而多方沟通。练达在无奈中,劳累在灵活中,失落在机巧中,消融在宦海中。
其二,座主声誉上的可攻击性。
一个文官由朝廷任命而主持全国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社会声誉之高简直无与伦比。朝廷为了强调科举考试的权威性,也有意抬高考官的声誉。上文提到过的唐代进士及第后有“拜谢座主”的仪式,便是其中一个措施。座主就是考官,进士拜谢座主,既有真诚的感激,也有实利的考虑。座主既受朝廷任命,自称门生必为自己增光,也许今后会出现更多提携的机会。
拜谢那天,新科进士们由状元带头,骑马来到考官宅前,下马后恭敬而立,把名纸呈进去通报。被迎进庭院后,列队向东而立,考官则向西而立面对他们,接受拜谢。
集体拜揖、状元致辞、各别拜揖,然后每位进士一一自报家门,尽量把自己亲族中有点名堂的人物一起扯上。碰巧,也会有考官同宗亲戚中了进士,而这位进士在辈分上反倒是考官的叔叔,那可怎么办呢?按照惯例,进士必须自称为侄,而尊考官为叔。(参见唐语林卷八补遗)
让叔叔张口叫侄子一声叔叔,他们两人都会震颤,但震颤得最强烈的是封建宗法秩序:仅仅做了一任考官,竟然可以让家族伦理结构为之颠倒!
不仅如此,门生对座主的报答也是终身性的。连柳宗元都说:“凡号门生而不知恩之所自出者,非人也。”(河东先生集卷三十,与顾十郎书。)柳宗元等人都十分厌恶门生中那种一开始毕恭毕敬,到后来忘恩负义的人物,而他们的厌恶在当时几乎也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绝大多数门生会永久地效忠座主,不愿被大家目为“非人也”的渣滓。因此,作为座主也就拥有一笔比什么都要贵重的生命财富。
以贤明著称的唐代主考官崔群与夫人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夫人劝他什么时候为子孙置几处庄园,崔群笑着说:“别担心,我已在全国各地置下了三十处最美的庄园。”夫人大为惊讶,崔群解释道:“前年我做主考官时,录取了全国各地的考生三十人,他们每人都是一所最美的庄园啊!”把一个个门生比作一座座庄园,实在将座主和门生的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管荒芜不荒芜,这些有趣的谈论显然掩盖了一个最根本的前提:科举考试是国家行为,考试的结果怎么转眼成了考官的私有财产?
柳宗元不是主张过门生对座主的忠诚吗,但他又讨厌文坛上那些拉帮结派之徒,愤怒地指斥他们“交贵势,倚亲戚,合则插羽翮,生风涛”“有不诺者,以气排之”(河东先生集卷二十五,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讲人道序。)柳宗元的厌恶很能代表当时的文化良知,但这种帮派之风恰恰与他称颂过的座主和门生的关系直接牵连。
唐代名相李德裕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位政治家的仕途十分坎坷,一直处于大起大落之中,但他只要复出当权,总要对科举制度作一些实质性的改革,尤其努力消解座主和门生之间的胶固关系。他在停进士宴会题名疏中指出,及第进士是国家挑选的“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胶固。所以时风寖薄,臣节何施,树党背公,靡不由此。”(会昌一品集补遗。)为此,他提出:不要再叫座主、门生这些名号;进士们录取后可以去参见一次考官,今后再也不允许成群结队地去拜谒了;曲江宴、雁塔题名之类立即停止;及第进士三五人自己庆贺宴乐一下可以,但不许把当年所有及第者全都集中起来盛宴。
李德裕的这些措施,显然是针对由科举考试所形成的帮派的。但随着李德裕的又一次被贬,这些措施也就烟消云散。
但是,一切有头脑的政治家或迟或早都会重新发现李德裕所指出的问题。北宋建隆年间朝廷明确下诏,不准把主考官称为“恩门”、“师门”录取考生也不准自称是某某考官的“门生”违者就算犯法。对于这个问题,说得最尖锐的是清代学者顾炎武。他指出,正是座主和门生的关系,导致历来“朋党之祸”也就是说,科举制度直接造成了社会祸乱之源。这与科举制度的初衷,就完全背道而驰了。
其三,文化资格上的可攻击性。
既然考官们在权力和声誉上都难以自立,那就只剩下文化上的资格了。但可悲的是,他们在文化资格上也没有把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文人评鉴文化水平的标尺往往不在于宏观识见而在于细节记忆。一有细节上的记忆失误,立即哄传为笑柄。
中国文化拥集着多少细节啊,但人们总是在一笔之误、一字之差、一名之混中来否定一个人的整体文化。考官对考生是这样,社会对考官也是这样。这种传统一直延伸下来,直到今天,有些历史学家在嘲谑科举考试是一场不学无术的骗局时,往往也动用了一些文化细节,这是不公正的。由此可以推想在古代,考官们为了避免任何一点文化缺漏,将会承受多大的心理磨难。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年)的一次会试,考试后公布的一份优秀考卷中有一个知识性的误差,即在行文中不小心把孔子褒扬的十个弟子和后来配享的十个弟子有点混淆。考官阅卷时可能忽略了这一点。落第考生知道后大哗街市,写出大字报到处张贴。所有的考官都觉得丢了脸,自认晦气不敢吭声。
在这种心态下,可能产生的笑话反而更多。乾隆年间一个考生在考试前外出游玩,在路边见到两棵槐树之间有一口井,不知怎么就记住了。临到考试,他怨恨自己肚子里典故太少,便决定杜撰几个出来,灵机一动写出一句“自两槐夹井以来”如此等等。这一来,阅卷的考官紧张了,心想那一定是我没有读到过的典故。为了掩饰,给予佳评,这位考生竟被取为解元。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为这位考官想一想,他实在不能保证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绝对没有“两槐夹井”一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因而只能闭一只眼睛算这个考生“用典有据”
这种麻烦连一些大学问家也经常遇到。一八九二年廷试,阅卷大臣发现一份考卷中有“闾面”二字不可解,问主持其事的宰相翁同龢是否可能是“闾阎”的笔误。翁同龢以知识广博闻名,低头一想说,以前在书中见过以“闾面”对“檐牙”应该算对。事后问那位考生,确是笔误,这一下翁同龢闹了笑话。
但我们在笑翁同龢的时候不会太畅快,因为深不可测的中国文化几乎能为任何一种肯定和否定提供依据,因此学问越大越会遇到判断的困惑。
那么,考官应该以哪一条水平线来与考生对位?谁也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考官甚至完全不相信有客观标准,只相信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左右着弃取,便暗暗地用抓阄的办法来领悟“文昌帝君”的旨意。例如清道光年问的穆彰阿,就是这么干的。
考官们在文化资格上还受到更恶性的挑战,即由文化细节而直接诱发政治威慑。考官们不仅避不开朝廷的斧钺,而且也躲不过考生的利剑。最典型的例子是公元七三六年李昂任考官,考生李权通过亲戚邻居的关系来走门路,性子刚直的李昂召集起考生当众责斥李权,并把李权文章中不通的句子摘抄出来贴在街上。于是李权决定报复,他找到李昂,出现了以下一段对话——
李权:古人说过,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的文章不好,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主考大人也有不少文章在外界传流,我也想切磋一下,可以吗?
李昂:有何不可!请吧。
李权:有两句诗“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是主考大人写的吗?
李昂:是的。
李权:您诗中用了“洗耳”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这个典故是说古代的尧帝在他的衰老之年不想再统治天下了,要把自己的权位禅让给许由,没想到许由不仅不想掌权,而且根本不想听让他做官的话,认为那是最坏的话,听到后还到水边去洗耳朵。
李昂:
李权:今天我们的皇上年富力强,还远没有衰老到退位的年岁,而且皇上好像也没有把皇位让给主考大人的意思,您洗耳朵干什么呢?
听了李权这番话,李昂身为考官却惶骇万状,一下子软了下来。李权的做法,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文革”灾难中“造反派”暴徒通过“咬文嚼字”来诬陷栽赃的伎俩。
以前我们更多地关注科举考试中考生们的悲哀,结果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是一群邪恶而又愚蠢的考官在胡闹。但是,当我们的视线一旦停留在考官们身上,发现他们也处在一种极其脆弱又极不被人信任的困境中,那么我们就会明白:科举考试本身是一个全方位的悲剧。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千年的需要,又是一种千年的无奈。抓住它,满手芒刺;丢弃它,步履艰难。
八
科举考试最终的败落,在于它的考试内容。
其实,这也是一个千余年伤透了脑筋的老问题。历来很多有识之士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此而唇枪舌剑,激烈争论。考试主持者们也曾做过一系列试验,一次次地改革考试内容,力图使它更适合于选拔管理人才。
考试中究竟是侧重诗文经典,还是侧重社会实务,是人们讨论的一个难点。在唐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十分重视时务策论,例如元结任州试考官时曾出过这样几个试题:
一、你认为应该如何消解当前的强藩割据?
二、你认为应该如何使官吏清廉,断绝他们的侥幸所得?
三、你认为应该如何使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重新耕种?
四、你知道粟帛估钱的情况吗?
在大诗人杜甫出的试卷中,有“华阴的漕渠如何开筑为宜”、“兵卒如何轮休”等题目。白居易则问考生“如何改进各级官员的薪俸制度”、“如何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农贫商富的问题”等等,都非常切于实用。
这些试题今天看起来仍然觉得不错,但我们也不能褒扬过甚。沉溺于诗赋考试固然太局限了,但是,能对身边的现实问题发表一点议论的考生,大多算不上什么人才。
更何况,在考试中讨论身边的具体问题,阅卷的困难很大。考官自己对这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很容易成为一种取舍标准,但这是不公正的。正因为这样,一些大学者倒并不倾心于这方面的改革,他们觉得科举考试也就这么回事了,靠几道试题来断定什么考试有用,什么考试无用,未免显得武断。
苏东坡说:
自文章而言,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策论、诗赋均为无用。虽知其无用,然自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科取士,不过如此而已。
(东坡奏议集卷一)
“均为无用”、“不过如此而已”真是大家口吻。
柳宗元说得更透彻,他认为试题的变来变去并不会改变取士的方向,不要企望试题出现了什么方面的内容就会选拔到什么方面的人才。考生总是那些读书人,朝廷侧重考什么内容,他们就作什么方面的准备。
苏东坡和柳宗元的看法高人一筹,但作为稀世大才他们对人才的要求,与科举考试想选拔的人才有较大的距离。
就一般人才的选拔而言,考试内容还是重要的。一定的试题定向,标志着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重点,也会对全国应试者的自我塑造起一个引导作用。可惜自宋代至明清,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不明确,只靠着一种历史惯性消极地维持着科举。为了符合上下古今多方位的意识形态要求,考试内容越来越僵硬。终于,出现了八股文。
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联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当然,这至少给考官阅卷带来了不少方便,也使不同的考生纳入了一种相同的可比性之中。
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历史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考试方式。全国士子为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就了大量的废物。
对此,清代医学家徐灵胎随手写的一首“道情”表达得很清楚。文中的“时文”即指八股文: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破题,两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一期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事情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国际参照系生楞楞地出现在中国文人前面,无情的对比强烈到让人眩晕。一千多年前当科举制度刚刚盛行的时候,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啊,怎么考了一千多年,反而成了这副模样?
是中国上了科举制度的当?或是科举制度上了中国的当?或是它们彼此上当?或是大家都上了一种莫名的历史魔力的当?
据齐如山回忆,直到十九世纪晚期,中国大地仍然愚蠢地以科举制度抵拒着商业文明。一个人参加了一次哪怕是等级最低的科举考试,连秀才也没有考上,在当时也算是“文童”了,有事见知县时可以有座,也可以与官员们同桌用餐。与此相反,一个商人,即便是海内巨贾、富甲一方,见知县时却不会有座,也不准与官员们同桌用餐。
于是,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造像:一个读了几年死书而没有读出半点门道的失败者傻乎乎地端坐着,一个已经创造了大量财富而且有可能给中国带来新的活力的实践者像仆役一样侍立着。这一历史造像,离我们并不遥远。
那么,十九世纪晚期的科举考试是什么样子的呢?周作人回忆道,那是大寒季节,半夜起床,到考场早早坐定,在前后左右一片喧嚣中等到天亮。天亮后有人举着一块木板过来,上面写着考题,于是一片喧嚣变成了一片咿唔,考生们边咿唔边琢磨怎么写八股文了。一直咿唔到傍晚,时间显得紧张,咿唔也就变成呻吟:
在暮色苍茫之中,点点灯火逐渐增加,望过去真如许多鬼火,连成一片;在这半明不灭的火光里,透出呻吟似的声音来,的确要疑非人境。
(知堂回想录)
齐如山对此还作了一个小小的补充,即整整一天的考试是无法离座大小便的,于是可想而知,场内污秽横流,恶臭难闻。
读到这类回忆我总是蓦然发呆:灿烂的中国文明,繁密的华夏人才,究竟中了什么邪,要一头钻进这种鬼火、呻吟和恶臭里边?
出于时代的压力、国际的对比,一九一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考试内容里加中外政治历史。四书五经仍考,但不再用八股文程式。同时,开设新式学堂,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
为了迎合中外政治历史的内容,有一次考官出题时把法国的拿破仑塞进去了,而且因为粗粗地知道他与中国项羽一样是一位以失败而告终的勇猛战将,便出了一道中外比较的试题:项羽拿破轮论。出题的考官赶时髦,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怎么跟得上呢?一位考生一开笔就写道:
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使破轮自修其政,又焉能为项羽所拿者?拿全轮而不胜,而况于拿破轮也哉?
(见舒芜项羽拿破仑论、吴小如项羽拿破仑论及其他)
这位考生理所当然地把“拿破轮”看成是一个行为短语;什么人伸手去拿一个破轮子。
项羽有没有拿过破轮子他不知道,但八股文考试鼓励空洞无物的瞎议论,文章也就做下去了。
我想,这位考生敢于做这篇文章,倒也真有一点“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的气概。科举考试在当时确实已成为一个破轮,它无论如何不能再向前滚动了。为了不让这个破轮使整个大车倾翻,在喊声鼎沸中,科举制终于被废除。
但是,废除了科举制度的中国有了新式教学,却没能从制度上解决管理人才的选拔问题。
新型的学者在成批地产生,留学外国的科学家在一船船地回来,但管理他们的官员又是从何产生的呢?
科举制度给过我们一种远年的浪漫,一种理性的构想,尽管这种浪漫的构想最终不成样子。但是,今天当我们还没有构建起一种科学的官吏选拔机制,那就还没有资格来嘲笑它。
九
科举实在累人。考生累、考官累,整个历史和民族都被它搞累,我写它也实在写累了。我估计,读者也一定已经读得很累,那就到此为止吧。走笔至此,满心怅然。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应该对它低头致敬。它以一千三百年的惊人坚持,在这么辽阔的土地上实现了一个梦幻般的政治学构思。那就是,通过文化考试在全国男子中选拔各级管理者,使中华文明越过无数次灭亡的危机而浩荡延续。正是这种延续,使我们有可能汲取千年前的伟大精神力量,知道什么是永恒的高贵,什么是不朽的美典。
作为一个文化人,我又要对它摇头长叹。它为了朝廷统治的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文化关口,看似重视文化,实质败坏了文化,尤其是败坏了整个民族的集体文化人格。在历代考生咿咿唔唔的文本诵读声中,中国文脉渐渐失去魂魄。
因此,由于它,中华文明一直保持着宏大存在,却又未能走向强健。
十万进士,如果站在一起,会是黑压压的一大片,望不到边。这是人类智能最大的聚合体,没有什么事情想不明白。只不过,当时他们每个人都只能想到与自己生命相关的一小段。现在把一小段、一小段全都连在一起了,他们便都陷入了沉默。对于科举制度的整体结果,不管是正面结果还是负面结果,他们会很惊讶,却不会过度兴奋和沮丧。但他们一定都怀有期待,期待这片他们所熟悉的土地,能出现他们不熟悉的文化景象。
十万个聪明人的沉默和期待,实在会让后代心颤。
一
一条大河,一直与一片厚厚的云层相伴随。
大河应该感谢云层:长久掩荫,定期下雨,使之永不干涸。
但是,大河也有可能产生抱怨:每一道波光都是你的云影,不知道在你的云影之外是否还有更辽阔的天宇?
——这是一种比喻。大河,比喻中国文化;云层,比喻科举制度。
自从建立科举,中国文化就与它大规模地亲密往来,后来它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多少文人向它奔去,再也没有回来;多少文人终于返回,魂魄还在考场;多少笔墨受它熏陶,变成强大遗传
学术界在研究文化传承的时候,总是习惯于把目光集中投向学说、学派、潮流、人物。其实,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制度。制度一旦确立并被有效执行,那么,一个大国的行政力量就会转化成空间力量、时间力量和社会心理力量,使文化传承成为铁的事实。
中国历史上,企图成为制度的文化主张很多,但真正有效的很少。第一项,应该是秦始皇定下了统一全国文字的制度:“书同文。”汉武帝也想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制度,但他毕生戎马倥偬,缺少实际执行的可能,结果只是成了一种倡导而已。真正成为一种庞大的制度而行之全国、行之千年的,便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人类奇迹。世界上那么多伟大的古文明为什么都一一灭亡?除了历史教科书中说的那些原因外,还有一个更要命的原因:辽阔的领土缺少大量管理者。在一代开国雄主萎谢之后,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对此,中国居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从公元六世纪末开创的科举制度,通过文化考试选拔各级官吏,时间、地点、程序、内容、法禁都严格规定,居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这在宏观上创造了两大正面效果:第一,中国虽大,却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批官吏资源管理各方,使中华文明始终未因彻底失序而溃散;第二,普及了一种“以文取仕”的全民共识,而范围又没有太多限制,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社会崇尚文化的气氛。
当然,负面效果也是巨大的。例如,科举制度使中国文化成了官场的附庸,两者密不可分。结果,文化的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哲思能力、美学能力被大幅度取消。更严重的是,这种制度在中国文人中造就了一种“科举人格”习惯于忍耐、苦熬、投机、巴结、矫情,满口道义却远离道义,你死我活却貌似斯文,等等。
中国千余年的文风、文气、文脉,在很大程度上也被科举制度所左右。影响之深,可谓深入骨髓,于今未消。
因此,要研究中国文化,万不可躲过科举制度。
二
让我们先回到十九世纪末尾、二十世纪开端那几年。
在那儿,一群头悬长辫、身着长袍马褂的有识之士正在为中华民族如何进入二十世纪而高谈阔论、奔走呼号。他们当然不满意中国的十九世纪,在痛切地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时,首先看到了人才的缺乏,而缺乏人才的原因,他们认为是科举制度的祸害。
他们不再像前人那样只是在文章中议论议论,而是深感时间紧迫,要求朝廷立即采取措施。慈禧太后在一九一年夏天颁布上谕,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有识之士们认为科举制度靠改革已不能解决问题,迟早应该从根本上废止。一九三年的一份奏折中说:
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
这些英气勃勃的冲决性言词,出于何人之口?一位科举制度的受惠者、同治年间进士张之洞,而领头的那一位则是后来让人不太喜欢的袁世凯。
于是大家与朝廷商量,能不能制订一份紧凑的时间表,以后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每次都递减三分之一,减下来的名额加到新式学校里去,十年时间就可减完了。
用十年时间来彻底消解一种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制度,速度不能算慢了吧,但人们还是等不及了。袁世凯、张之洞他们说,人才的培养不比其他,拖不得。如果现在立即废止科举、兴办学校,人才的出来也得等到十几年之后;要是我们到十年后方停科举,那么从新式学校里培养出人才还得等二十几年。但是,中国等不得二十几年了——“强邻环伺,岂能我待”!
这笔时间账算得无可辩驳,朝廷也就在一九五年下谕,废除科举。
二十世纪的许多事情,都由于了结得匆忙而没能作冷静的总结。科举制度被废止之后立即成了一堆人人唾骂的陈年垃圾,很少有人愿意再去拨弄它几下。唾骂当然是有道理的,孩子们的课本上有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各地的戏曲舞台上有琵琶记和秦香莲,把科举制度的荒唐和凶残表现得令人心悸,使二十世纪的学生和观众感觉到一种摆脱这种制度之后的轻松。但是,如果让这些艺术作品来替代现代人对整个科举制度的理性判断,显然是太轻率了。
科举制度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选拔出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这个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混杂不少无聊或卑劣的人,但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行政管理专家。
科举制度后来积重难返的诸多毛病,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人觉察到了,许多智慧的头脑曾对此进行了反复的思考、论证、修缮、改良,其中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等等。不能设想,这些文化大师会如此低能,任其荒唐并身体力行。
三
谈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个惯常的误会需要消除,那就是,在本质上,这是一个文官选拔制度,而不是文学才华和学术能力的考察制度。明白了这一点,对它的许多抱怨就可能会有所缓和。多数状元诗文不佳,学问不深,这当然是真的,但做官,本来就不太需要那些东西。
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一想,如果不是科举,古代中国该如何来选择自己的官吏呢?这实在是政治学上一个真正的大问题。
不管何种政权,何种方略,离开了有效的官吏网络,必定是空洞而脆弱的。然而,仅仅有效还不够,因为选官吏不比选工匠,任何一个政权都要考虑到官吏们的社会公众形象,那就需要为他们“创造”一种“资格”
世袭是一种。这种方法最简便,上一代做了官,下一代做下去,称之为“恩荫”世袭制的弊病显而易见,一是领导才干不能遗传,继承者能否像他的前辈那样有效地使用权力,成为严重的问题;二是这种权力递交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朝廷对官吏的任免权。
做官的先天资格不行,因此有的封建主开始“创造”做官的后天资格。平日见到有文韬武略的人,就养起来,家里渐渐成了一个人才仓库。什么时候要用了,随手一招便派任官职,这叫“养士”有的君主,在家里养有食客数千。这种办法,曾让历代政治家和文化人都有点心动,很想养一批,或很想被养。但仔细琢磨起来,问题也不少。
食客虽然与豢养者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养和被养的关系,其实也成了血缘关系的延长。由被养而成为官吏的那些人,主要是执行豢养者的指令,很难成为公平的管理者,社会很可能因他们而添乱。更何况,君主选养食客,带有极大的随意性。
至于以军功赏给官职,只能看成是一种奖励方法,不能算作选官的正途,因为众所周知,打仗和治国是两回事。武士误国,屡见不鲜。
看来,寻求做官的后天资格固然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后天资格毕竟没有先天资格那样确证无疑,如何对这种资格进行令人信服的论定,成了问题的关键。大概是在汉代吧,开始实行“察举”制度,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这比以前的各种方法科学多了,但是不难想象,各个地方官员的见识眼光大不一样,被推荐者的品位层次也大不一样。结果,小才任大职,大才任小职,造成行政价值系统的无序。
为了克服这种无序,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形成了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是由中央政府派出专门选拔官吏的“中正官”把各个推荐人物评为九个等级,然后根据这个等级来决定所任官阶的高低。这样一来,有了相对统一的评判者,被评判的人也有了层次,无序开始走向有序。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种“九品中正”制的公正与否完全取决于那些“中正官”这些人物的内心厚薄,成了生死予夺的最终标尺。如果他们把出身门第高低作为主要标尺,那么这种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不幸事实果真如此,重要的官职全部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
就是在这种无奈中,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
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而且一定能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
这种热忱在具体实施中当然大打折扣,但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它对社会智能的吸纳力也大大提高了。
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来自各地的贫寒之士占据了很大的数量。白居易在一篇文章中表述了这种不分贵贱的科举原则:
唯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沙砾,岂为类贱而不收?度木于涧松,宁以地卑而见弃?但恐所举失德,不可以贱废人。
(白居易集卷六十七)
科举制度的另一个优点,是十分明确地把文化水准看做选择行政官吏的首要条件。有人会问:难道不管道德品质?科举制度的设计者认为,道德品质要从他们做官之后的政绩上来长期审查,而不可能从科举考试中来分辨。
那么,大批书生从政,究竟是加重了社会的文明,还是加速了社会的腐朽?我偏向于前者。况且,由于做了书生才能做官,这种诱惑也极大地扩充了书生的队伍,客观上拓宽了社会的文明面。
必须说明,科举考试中要写作诗赋文章,使得天南地北无数考生都要长久地投入这种训练,这对文学本身倒未必是一件好事。有的研究者认为科举考试对唐宋文学有推动作用,我的观点正恰相反,认为科举考试最对不起的恰恰是文学。
文学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韩愈后来读到自己当初在试卷中所写的诗文“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简直不想承认这些东西出于自己的手笔。他由此推衍“若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之徒进于是选,仆必知其辱焉。”(答崔立之书)但韩愈并不因此而否定科举。
有没有可能偶尔冒出两句勉强能读的诗文?依我看,千余年来堆积如山的试卷中,最好的是唐代天宝年间的钱起在湘灵鼓瑟诗的试题下写出的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直到二十世纪鲁迅、朱光潜还为这两句诗发生过口舌。但也就是这两句尚可一看,整首诗并不见佳。这很可以理解,正如我前面说过的,科举考试不是寻找诗人,而是寻找官吏。
四
伤害了文学,倒是问题不大。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所遇到的最大困境,产生在包围着它的社会心态中。
本来是为了显示公平,给全社会尽可能多的人递送鼓励性诱惑,结果九州大地全都成了科举赛场,一切有可能识字读书的青年男子把人生的成败荣辱全都抵押在里边,科举考试的内涵大大超重。
本来是为了显示权威,堵塞了科举之外许多不正规的晋升之路,结果别无其他选择的家族和个人不得不把科举考试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恶战,创设科举的理性动机渐渐变形。遴选人才所应该有的冷静、客观、耐心、平和不见了,代之以轰轰烈烈的焦灼、激奋、惊恐、忙乱。
早在唐代,科举制度刚刚形成不久就被加了太多的装饰,太重的渲染,把那些被录取者捧得晕头转向。
进士们先要拜谢“座主”(考官),参谒宰相,然后游赏曲江,参加杏园宴、闻喜宴、樱桃宴、月灯宴等等,还要在雁塔题名,在慈恩寺观看杂耍戏场,繁忙之极,也得意之极。孟郊诗中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张籍诗中所谓“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就写尽了此间情景。
据傅璇琮先生考证,当时的读书人一中进士,根本应付不了没完没了的热闹仪式,长安民间就兴办了一种营利性的商业服务机构叫“进士团”负责为进士租房子,备酒食,张罗礼仪,直至开路喝道,全线承包。“进士团”的生意一直十分兴隆。这种超常的热闹风光,强烈地反衬出那些落榜者的悲哀。照理落榜十分正常,但是得意的马蹄在身边窜过,喧天的鼓乐在耳畔鸣响,得胜者的名字在街市间哄传,轻视的目光在四周游荡,他们不得不低头叹息了。
他们颓唐地回到旅舍,旅舍里,昨天还客气地拱手相向的邻居成了新科进士,仆役正在兴高采烈地打点行装。有一种传言,如能够得一件新科进士的衣服,下次考试很是吉利,于是便厚着脸皮,怯生生地向仆役乞讨一件。乞讨的结果常常是讨来个没趣,而更多的落榜者则还不至于去做这种自辱的事,只是关在房间里写诗。
这些诗写得很快,而且比前些天在考场里写的诗真切多了:
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罗邺
十年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温宪
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
——赵嘏
为什么“莫道还家便容易”?为什么“泪血滴来千里书”?因为科举得失已成为一种牵连家庭、亲族、故乡、姓氏荣辱的宏大社会命题,远不是个人的事了。
李频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王建说“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都是当时实情。因此,一个落第者要回家,不管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家属,在心里上都是千难万难的。
据钱易南部新书记载,一个姓杜的读书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正想回家,却收到妻子寄来的诗: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
这位妻子的诗句实在是够刻薄的,但她为丈夫害羞,希望丈夫趁着夜色偷偷回来的心情却十分真实。
收到这首诗的丈夫,还会回家吗?因此不少人硬是困守长安,下了个死决心,不考出个名堂来绝不回家。这中间所造成的无数家庭悲剧,可想而知。唐摭言卷八载,有一个叫公乘亿的人一直滞留在京城,参加一次次科举考试,离家十多年没有回去过。有一次他在城里生了场大病,家乡人传言说他已病死,他的妻子就长途来奔丧,正好与他相遇。他看见有一个粗衰的妇人骑在驴背上,有点面熟,而妇人也正在看他,但彼此相别时间太长,都认不准了。托路人相问,才知道果然是夫妻,就在路边抱头痛哭。
这对夫妻靠着一次误传毕竟团聚了,如果没有误传,又一直考不上,这位读书人可能就会在京城中长久待着,直到垂垂老去。钱易南部新书就记载过这样一位屡试不第的老秀才,在京城中等着明年春试。除夕之夜,全城欢腾,他却不能回家过年,正沮丧着,听说今夜宫中有傩戏表演,就挤在人群里混了进去。
不想进去后就被乐吏看成了表演者,一把推进表演队伍,跌跌撞撞地在宫内绕圈,绕了几百转,摔了好几跤。又要他执牛尾表演,做各种动作,闹腾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黎明。老人已累得走不动路,被人抬回旅社,一病六十日,把春天的科举考试也耽误了。看来,老人还得在京城熬下去。
不知道这位老人是否还有老妻在家乡等着,他们分别有多少年了?不知道他有没有子女,这些子女是否在挂念孤身在外的老父亲?除夕之夜他在宫中转圈时,明明体力不支为什么不早一点拔身而出?难道他在傩戏的扮演中获得了某种有关人生恶作剧的感悟?
由于屡试不第的沉重压力,一旦中举之后的翻身感也就不言而喻。喜报到处,怪事丛生,但次数一多,怪事也被适应,反被人们看作正常了。我在玉泉子中读到这样一则记载——
一位级别很高的地方官员设春社盛宴,恭邀一位将军携家人参加。将军的家属人数不少,还带来一位已出嫁的女儿。这女儿嫁给一个叫赵琮的读书人,赵琮多年科举不第,穷困潦倒,将军的女儿抬不起头来,将军全家也觉得她没脸见人,今天既然一起跟来参加春社盛宴了,便在她的棚座前挂一块帷障遮羞。
宴会正在进行,突然一匹快马驰来,报告赵琮得中科举的消息,于是将赵琮妻子棚座前的帷障撤去,把她搀出来与大家同席而坐,还为她妆扮,而席间的她,已经容光焕发。
使我惊异的是,在赵琮考中之前,他妻子也是将军的女儿,竟然因丈夫落第而如此可怜,而对这种可怜,将军全家竟也觉得理所当然!
家属尚且如此,中举者本人的反应就更复杂了,一般是听到考中的消息欣喜若狂,疑是做梦。“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姚合),狂喜到连儒生的斯文也丢得一干二净。
有的人比较沉着,面对着这个盼望已久的人生逆转,乐滋滋地品味着昨天和今天。请看那个及第者曹邺自己的描写,得了喜讯之后,首先注意到的是僮仆神情的变化,然后想到换衣服。而从旧衣服上,又似乎还能看到前些年落第时留下的泪痕。有的人故作平静,平静得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例如韩偓及第后首次骑马去赴期集,这本是许多进士最为意气昂昂的一段路程,他竟是这样写的:
轻寒著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
还是平日旧滋味,漫垂鞭袖过街西。
他把得意收敛住了,收敛得十分潇洒。
不过这种收敛的内在真实性深可怀疑。对于多数士子来说,考上进士使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长久以来的收敛和谦恭可以大幅度地解除。虽然官职未授,但已经有了一个有恃无恐的资格和身份,可以在社会上表现真实的自己了。
这中间,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例子,大概要算唐摭言卷二所记的那位王泠然了。
王泠然及第后尚未得官,突然想到了正任御史的老熟人高昌宇,便立即握笔给高昌宇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大意,我可以把它译成白话文:
您现在身处富贵,我有两件事求您,一是希望您在今年之内为我找一个女人,二是希望您在明年之内为我找一个官职。我至今只有这两件事遗憾,您如果帮我解决了,感恩不尽。当然您也可能贵人多忘事,不帮我的忙,那么说老实话,我既已及第,朝廷官职的升迁难以预料,说不定哪一天我出其不意地与您一起并肩台阁,共处高位,到那时我会侧过头来看您一眼,你自然会深深后悔,向我道歉。请放心,我会给您好脸色看的。
这封无赖气十足的信,可以作为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素材。但我更看重它隐藏在文词后面的社会普遍性。
当年得中的士子们如果有机会读到王泠然的这封信,也许会指责他的狂诞。但就他们的内心而言,王泠然未必孤独。
五
面对着上述种种悲剧和滑稽,我们不能不说:由一代又一代中国古代政治家们好不容易构想出来的科举制度,由于展开方式的严重失度,从一开始就造成了社会心理的恶果。
这种恶果比其他恶果更关及民族的命运,因为这里包含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急剧退化。
科举制度实行之后,中国的任何一个男孩子从发蒙识字开始就知道要把科举考试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种在唐代就开始流行的说法叫“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年轻,可见很多知识分子对科举的投入是终身性的。这样的投入所产生的人格恶果,不仅波及广远,而且代代相传。
科举像一面巨大的筛子,本想用力地颠簸几下,在一大堆颗粒间筛选良种,可是实在颠簸得太狠太久,把一切上筛的种子全给颠蔫了,颠坏了。
科举像一个精致的闸口,本想会聚散逸各处的溪流,可是坡度挖得过于险峻,把一切水流都翻卷得又浑又脏。
在我看来,科举制度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伺机心理。
科举制度给中国读书人悬示了一个既远又近的诱惑,多数人都不情愿完全放弃那个显然是被放大了的机会。机会究竟何时来到,无法预卜,唯一能做的是伺机以待。等待期间可以苦打苦熬、卑以自牧,心中想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历来有这种心理的人,总被社会各方称赞为“胸有大志”因此,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伺机心理也可称作“翻身心理”本来,以奋斗求成功,无可非议,但中国书生的奋斗不满足自然渐进,而是企盼一朝发迹。成败贵贱切割成黑白两大块,切割线前后双重失态。
他们有世界上最惊人的气量和耐心,可以承受最难堪的困厄和屈辱,因为他们知道,迷迷茫茫的远处,会有一个机会。然而,机会只是机会,不存在合理的价值选择,不存在人生的终极关怀。所以,即便在气量和耐心背后,也隐潜着自私和虚伪。
气量和耐心也会碰撞到无法容忍的边界,他们就发牢骚、吐怨言,但大抵不会明确抗争,因为他们明白只有把一切不满上升到官方竞争才高度有效。于是中国书生也就习惯了这种怪异的平衡:愤世嫉俗而又宣布与世无争,安贫乐道而又天天都在嫉恨。从总体而言他们的人生状态都不大好,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他们缺少透彻的思维,独立的坚守,无私的奉献,响亮的馈赠。他们的生活旋律比较单一:在隐忍中期待,在期待中隐忍。
其二,骑墙态势。
科举制度使多数中国读书人成了政治和文化之间的骑墙派,两头都有瓜葛,两头都有期许,但两头都不着落,两头都不诚实。
科举选拔的是行政官员,前不久还是困居穷巷、成日苦吟的书生,包括那位除夕之夜误入宫廷演了通宵傩戏的老人,一旦及第授官之后便能处置行政、裁断诉讼?便能调停钱粮、管束赋税?即便留在中央机关参与文化行政,难道也已具备协调功夫、组织能力?是的,一切都可原谅,他们是文人,是书生。但是,作为文人和书生,他们又失落了文化本位,因为他们自从与文化接触,就是为了通过科举而做官,作为文化自身的目的并不存在。
结果,围绕着科举,政治和文化构成了一个纠缠不清的怪圈:不太娴熟政治,说是因为文化;未能保全文化,说是为了政治。文人耶?官吏耶?均无以定位,皆不着边际,既无所谓政治道义,也无所谓文化良知。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或许是少数自省书生的自我嘲谑,但在中国,常常因百无一用而变得百无禁忌。在政治和文化之间骑墙的中国文人,特别擅长把一切文化行为纳入政治架构。一会儿作政治批斗,一会儿作政治表演,而等到真的政治风暴来临,他们大多集体隐身,或变节为奸。因此,所谓“骑墙”总是一脚苍白,一脚混乱。
其三,矫情倾向。
既然科举的成败关及家族的全部荣誉,于是所有的亲情牵累也就必须顾全大局,暂时割舍,奉献给那种没有期限的苦读、别离和期待。一来二去,科举便与正常人情格格不入,上文所引一系列家庭悲剧,皆是例证。
那些不敢回家的读书人,可以置年迈的双亲于不顾,可以将新婚的妻子扔在乡间,只怕面子不好看。这样做,开始是出于无奈,但在无奈中也渐渐滋生出矫情和自私。
铁石心肠地轻视亲情,却并不排斥肉欲,那位王泠然开口向老朋友提的要求,第一项就是要一个女人。俗谚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这个意思。中国书生中的伪君子习气,大多由此而生。
不知道当年书生中,有几个曾突然领悟到科举对自己的人格损害?我相信一定会有不少,否则我们就读不到那么多鞭辟入里的记载了。但是,一种由巨大的政治权力所支撑的国家行为,怎么会被少数明白人的抱怨所阻遏呢?而这少数明白人的明白,又能到什么程度呢?
我曾注意到,当年唐代新及第的不少进士,一高兴就到长安平康里的妓院玩乐。令新科进士们惊讶的是,其中很多妓女才貌双全,在诗文修养、历史知识、人物评论等方面都不比自己差。她们只是因为性别,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那个题目,你是怎么起、承、转、合的?”妓女询问,新科进士敷衍了事地作了回答。
妓女听了一笑,说:“起得尚可,承得拙了,转得不错,合得乏力。”进士一听,大惊失色。他人格的最后支撑点,倒塌在他以为没有支撑点的女子面前。
幸好发现一条史料,说福建泉州晋江人欧阳詹,进士及第后到山西太原游玩,与一妓女十分投合,相约返京后略加处置便来迎娶。由于在京城有所拖延,女子苦思苦等终于成疾,临终前剪髻留诗。欧阳詹最后见到这一切,号啕大哭,也因悲痛而死亡。
这件事,好像可以成为戏曲题材,而我感兴趣的只是,终于有一位男人,一个进士,在他的人格结构深处,进士的分量不重,官职的价值不高,却可以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便这种爱情的外部形象并不高雅。
他的死亡,以一种正常人情的力量,构成了对许多进士残缺人格的比照。
六
纵观历史,对科举制度弊病的发现和整治,大致可分为两大截:唐宋为良性整治阶段,明清为恶性整治阶段。这说起来太复杂,我本想避开,但后来一想,其中有一些内容可能具有跨越时代的参考价值,还是说一说吧。
直到今天,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还是会遇到一系列麻烦,而很多麻烦是古今相通的。因此,我想带着读者一起回到古代,站在那些头脑清晰、智力充裕的宰相、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礼部侍郎和诸多考官的立场上,看看他们在执掌科举制度时,究竟遇到过哪些逃不开的麻烦。然后,再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有没有排解的办法。
当头遇到的一个麻烦,是科举考试要不要与推荐结合起来。
粗粗一想,我们也许会断然反对推荐,以保证考试的纯净性。但是考试的纯净性远不是选拔的准确性。如果选拔不准确,考试的纯净性又有什么意义?
应考者的社会经验和生命状态究竟如何?对自己的判断和期望又是什么?这比书面答卷更为重要,需要靠别人推荐和自我推荐来陈述。因此在唐代,推荐在科举考试中占据很大的地位,算不得作弊。
公元八二八年,崔郾受朝廷之命离长安赴洛阳主持科举考试,临行前公卿百官盛宴饯送。太学博士吴武陵在席间向崔郾推荐杜牧,而且当场朗读了杜牧的阿房宫赋。崔郾听了也大为赞赏,吴武陵就直截了当地说:“那就请您让他做头名状元吧。”崔郾也不隐瞒,说:“头名状元已经有人了。”一问下来,不仅头名有了,第二、第三、第四名也有了,杜牧就成了第五名。这事使主考官崔郾很高兴,他当即在席间宣布:“刚才太学博士吴武陵先生送来一位第五名。”
公元八三七年,高锴主持科举考试,他平日在当朝高官中最佩服的是令狐绹,于是在一次上朝时便问令狐绹:“您的朋友中谁最好?”令狐绹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李商隐。”这一年,李商隐及第。连李商隐也知道自己及第主要是因为令狐绹推荐,就把这一事实写在与陶进士书中。
这两件事,现在说起来实在有点要不得。有趣的是,当时大家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可以朗声推举,可以坦然磋商,可以当众宣布,可以详细记述。但如果不是这样,主考官就不知道杜牧写过阿房宫赋,就不会对李商隐的名字产生特别的注意了。好在我们都了解杜牧和李商隐,知道没有任何一种考试能把他们那样美丽的才华考出来,因此谁都愿意站出来推荐他们。这种推荐究竟是公平还是不公平的呢?照我说,与其是失落了杜牧和李商隐去追求公平,宁肯要保留着杜牧和李商隐的不公平。
事实上,那种拒绝试卷之外的其他信息,只凭试卷决定一切的做法,毛病更多。来应考的人成千上万,试卷如洪流翻滚,阅卷人能够仔细品鉴的程度是十分有限的。阅卷人都上了年岁,时间赶得又那么紧,看不了多久就会陷于疲惫和麻木,不会从他们眼里漏掉一个人才的说法,只是骗骗局外人罢了。在这种情况下,连考官和阅卷人也极想知道一些推荐信息,使他们在试卷的汪洋中抓摸到一些重点审读对象。
对此,在这方面有深刻体验的柳宗元说得最好。他认为朝廷取士,不妨让考官们在阅卷前对出色的应试者有所闻,即所谓“先声”:
所谓先声后实者,岂惟兵用之,虽士亦然。若今由州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不能十一,即偃仰疲耗,目眩而不欲视,心废而不欲营,如此而曰吾不能遗士者,伪也。惟声先焉者,读至其文辞,必目必专,以故少不胜。
河东先升集卷二十二,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
柳宗元是我们所信赖的,他的这种说法当然不是在为私通关节辩护。
如果允许推荐,那么顺理成章也应接受应试者的自荐。一般说来,他们比别人更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在考试之前打理一下平生最得意的作品,寻找社会名流中最懂行的人看一看,说几句话,使自己在候选人中比较引人注意。这种做法,在唐代属于正常之举。唐代科举考试中所风行的“行卷”便是应试者们自我推荐的一种方式。程千帆先生说:
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这也就是一种凭借作品进行自我介绍的手段;而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够存在和盛行,则是和当时的选举制度分不开的。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第三页。
一度,主考机构也要求应试者把自认为满意的旧作上缴,以供选拔时参考。士子们在选编自荐材料的时候不经意地编出了不少文集,否则很多诗文有可能早就失散了。例如皮日休的文薮和元结的文编,当初都是为自荐编成的。他们两人也都在编定自己文集的第二年进士及第,看来自荐的作用不小。
大诗人王维因自荐而成为头名状元的故事载于集异记,明代传奇郁轮袍也讲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有趣味。
故事说,当初年轻的王维以惊人的文学天赋和音乐才华游历于长安上层社会,特别为岐王所看重。科举考试将至,谁若能成为长安京兆府的第一名人选上送,则极有希望夺魁状元。王维听说,对此事有决定权的公主心中已另有人选,就请岐王帮忙。岐王深知王维的才学有竞争力,要他准备好旧诗十篇、琵琶一曲,五天后再来。
五天后王维如期而至,岐王拿出像样的衣服要他穿上,共赴公主府第,名义上是向公主奉献酒乐,王维充作乐师。公主见王维奏曲精妙,大为赞赏,岐王便说:“他不只精通音乐,文词更是无人可比。”王维当即把准备的诗卷献给公主,公主一看更为惊异,说:“这些诗,都是我平常反复诵读的,一直以为是古人佳作,没想到竟然出之于你的手笔!”于是以上宾之礼,与王维畅谈。
王维言谈间诙谐幽默,不能不让在座的其他宾客深深钦佩。岐王便对公主说:“如果今年京兆府第一名由这位青年来承当,就会十分风光。”
公主说:“那为什么不让他去应试呢?”
岐王说:“这位老弟心气颇高,不作为第一人选,他是绝不会去应试的,但听说贵公主已决定了别的人作为第一人选。”
公主笑道:“那算什么呀,也是别人托的。”
等岐王和王维一离开,公主就召来了考官。于是,王维成了京兆府上报的第一人选。
历史学家认为,这个故事在具体情节上的真实性虽然很可怀疑,但集异记所传达出来的社会氛围和上层交往关系,却十分可信。
白居易所写的一封自荐信,让我对这件事有了最可靠、最感性的了解。这封信是贞元十六年(公元八年)应进士试前写给当时任给事中的陈京的,所以名为与陈给事书,现收在白居易集卷四十四内。我把他的这封信,翻译成了白话文:
这些天,您府上拜谒者如林,自荐者如云,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您为他们吹嘘张扬。我不来拜谒,只差遣家僮送一封信给您,说明我的目的与他们不一样,就凭这一点,您也该特别关注一下了。
我只想诚恳求教,因为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了解别人容易,了解自己困难。很杰出的人,往往自信不足;很糟糕的人,却又自以为是。幸好有明白的考官,让他们各归其位。
您是天下文宗,当代权威,因此我愿意向您袒露自己的内心:我白居易是个平民,上无朝廷援助,下无乡绅抬举,敢于到京城来应试完全是凭了文章,到时候等考官作出公平裁断。但我的文章究竟是可进还是可退,自己却不甚清楚,因此请您帮我裁定一下。特送上杂文二十篇、诗一百首,请您在公余之暇随手翻翻。如果觉得可进,请发一句话,我一定加倍努力;如果觉得不可进,也请发一句话,我就甘心退藏。是进是退,我心中已斗争多时,现在就等您一句话了。
白居易的这封信写得不卑不亢。陈京到底有没有发话,我们并不清楚,所知道的只是,白居易当年果真进士及第。
把以上所举的杜牧、李商隐、柳宗元、皮日休、元结、王维、白居易的例子加在一起可以得出一个印象,在他们那些年代,科举考试只是一个契机,围绕着它,进行着一场选拔人才的大动员。
人才们自己也踊跃起来,走出苦读的书房,离别偏僻的乡邑,踏入京城的社交圈,试着进行多方面的生命呈示和精神沟通。做法上确实很不规范,但某种原始性的可喜魅力也就隐藏在这种不规范之中。
但是能不能因此而永远无视规范呢?又不能,因为原始性的可喜魅力很容易因无序而转化为可恶,不设置足够的规范必然会把事情彻底搞糟。
科举考试中的推荐,既被允许,久而久之自然会有大量阴暗伎俩产生。即便是王维、白居易、杜牧、李商隐他们那样的上好诗文,也敌不过阴暗伎俩。因此,当初像他们那样大大咧咧地推荐,也就会完全失效。唯一的办法,是制订严密规范来与阴暗伎俩作斗争,这是令人沮丧又不得不为之的事。
创业之初的健康与大方,终于被警觉和琐碎所代替。
到了宋代,推荐理所当然地被阻止了,为了防止考官接受试卷外的信息,实行“锁院”制度,即考官一旦被任命就须住入贡院,断绝与外界的一切来往,直到发榜的那一天。长的时候,一锁就是五十来天,也够闷人的。
唐代试卷不糊名,敞敞亮亮地让考官知道这是那位考生的卷子,宋代就把名字糊起来了。再后来,怕考官认出笔迹,干脆雇一帮子人把所有的考卷重抄一遍再交给考官,以杜绝作弊的可能。
其实作弊是杜绝不了的。科举考试决定着一个人的全部升沉荣辱,总会引得不少人拼着性命来做手脚。官方发现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一切对策又很快激发出更高明的作弊手段,真是循环往复,日臻精微。
我曾参观过一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实物,发现自宋以后,作弊和反作弊成了一场士子和官方层层递进的智力竞赛,结果是两方面都走向卑下。士子作弊的最常用方式是挟带,把必然要考到的四书、五经、前科中举范文和自己的猜题习作,缩小抄写后塞在鞋底、腰带、裤子、帽子里,一切可以想得到的角角落落都塞,有的干脆密密麻麻地写在麻布衬衣里。
堂皇的经典踏在脚底,抖索的肉体缠满墨迹,一旦淋雨或者出汗,烂纸污黑也就与可怜书生的绝望心情混作一团,一团由中国文字、中国文明、中国文人混合成的悲苦造型。
作弊挟带的也不见得全是无能之辈。例如一一二年的一次考试,搜出挟带者十八人,于是重考,十八人中还是有十二人合格。由此我一直怀疑,许多主持着考试的考官说不定当年也有未被查出的作弊历史,尽管他们在文化才能上还是合格的。
作过弊的考官对作弊的防范只会更严,也许是为了掩饰自己,也许是因为深谙诀窍,他们会想出许多搜查挟带的机智办法;未曾作过弊的考官,则长期对作弊者保留着一种真诚的气恼,今天有权了,气恼也就化作了峻厉。
无论是机智还是峻厉,最终还是要交给看守考场的士兵来操作。有时还公开悬赏,搜出一个挟带者奖赏一两银子。士兵们受此刺激,立时变成凶神恶煞,向全体考生扑来。
据说连明太祖朱元璋知道士兵们对于应考的士子们浑身上下都要细细摸查的做法后也大不以为然,对大臣们说:这些都是读过圣人诗文的人,怎么能像对付盗贼一样来对付?但是即便朱元璋也无法阻止一种整体机制的必然恶果,明代的搜查更加严格。据霞外捃屑卷五所记,考场门口出现的情景是:“上久冰冻,解衣露立,搜检军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裸腹赤趾,防怀挟也。”
到清代,考生头上的辫子也要解开来查过,还要察看肛门,实在有辱斯文。为了防止在羊皮袄里挟带,规定考生进考场穿的羊皮袄不能有面子,只能把单张羊皮穿在身上。一眼看去,考场内外一片白花花,宛若一大堆纷乱的羊群。
这景象在我想来是怵目惊心的。这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群读书人,只能以动物的形态,来表白自己对文化的坦诚?只能以最丑陋的仪仗,来比赛自己的文明?
说起来作弊在唐代也有很多,但那时既然允许推荐和自荐,整体气宽松,不太把这种小手小脚当一回事。诗人温庭筠就是一个作弊的高手,老是在考试中替别的考生写文,当“枪手”远近闻名。公元八五八年会试,考官们为了防止他再一次作弊,故意把他的座位另行摆出,直瞪瞪地注视着他,看到他写完一千多字的文章早早交卷退场了,也就松了一口气。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一次,他已经为八位考生完成了试卷!
事情到了清代就不同了,如果有人做“枪手”替别人考试,查出后在考场门外戴枷示众三个月,然后再万里流放。
七
一种巨大的不信任,横亘在考场内外。
乍一看,考场门口如狼似虎的兵士显示着考官对考生的不信任,实际上这只是整体不信任的一部分。在我看来,推荐和自荐的行不通,首先不在于考官对考生的不信任,而在于社会对考官的不信任。
宋代曾有人正确地指出,推荐人才之所以具有可信度,是因为“其取人畏于讥议,多公而审”(容斋随笔卷五韩文公荐士)。推荐错了人,整个社会都会讥议,这是任何自爱的正派人都不愿意的,因此必然力求公正和慎审。只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声誉,也就有了整体意义上的默契和保证,一切推荐、担保、允诺都因公正而变得合理,反之,则会破碎。
但是,我们的考官很难维护住自己的声誉,原因不在于品质而在于机制。品质再好的考官,在机制上也具有多方面的可攻击性,因此是极其脆弱的。
其一,权力网络上的可攻击性。
考官在官场上,也是不大不小的官员。是官员,就有上下左右需要顾及和忌避的地方,这与考场法则有根本性的矛盾。
他当然可以宣言只顾考场不顾官场,但如果真是这样,他裁断考卷的权力是谁给的?反过来,倘使太顾官场,他作为考场主宰者的文化形象又会污渍斑斑。多数考官都想在两相平衡中稍稍偏向于文化形象,但事实上很难做到。
唐德宗贞元年间,礼部侍郎权德舆主持考政,皇帝的宠臣李实暗示他几个必须照顾的人选,权德舆拒绝了。李实大怒,干脆公然提出二十个人的名单要权德舆接受,而且二十个人的前后名次也排定了。李实对权德舆说:“你可以按照我排的名次一一录取,否则,你就会被贬谪到外地,到那时后悔莫及。”这下权德舆不能不陷于矛盾之中了:按照李实的话办,必然被社会耻笑;但不按他的意思办,他一定会到皇帝那里诬奏,如何是好。幸好不久后皇帝死了,李实不能再胡作非为。但李实对权德舆说的那番话,历来有很多考官都听到过,他们不可能都正巧遇到皇帝死亡、改朝换代。他们会怎么做,可想而知。
其实,比权德舆受到李实威胁再早些年,另一位主持考政的礼部侍郎令狐峘的遭遇更能说明问题。令狐峘担任主考官以来,高官中荐托的人很多,但名次数额有定,当然不能全部满足,因此很有一些人力图扳倒他作为报复。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收到当朝宰相杨炎的一封信,要他照顾一位有背景的考生。他怕照宰相的意思做了被别的官员揭露,甚至也怕宰相是有意试探,想来想去不知所措,只得把宰相的来信上缴给皇帝。
皇帝见信后把宰相找来问了一下,宰相杨炎见自己写给令狐峘的信竟在皇帝手里,十分气愤,就向皇帝反诉令狐峘。皇帝总是更相信宰相的,听完之后就骂令狐峘是奸人,把他贬了。在这里,作为主考官的权力不堪一击。
在朝廷各位高官中,考官的是非特别多。公元八二年礼部侍郎李建主持科举考试,事后朝廷认为他“人情不洽”让他改任刑部侍郎。而事实上并不是“人情不洽”而是他没有遵从几项请托。白居易后来说他“在礼部时,以文取生,不听誉,不信毁”;徐松说他“盖不听毁誉,故不免于遭谤也”但白居易、徐松说这些话的时候,均已盖棺。
令狐峘们一个个被贬了,李建们一个个被调任了,只有那些绝不像他们那样做的考官们诚惶诚恐地在考场上正襟危坐。他们明白,考场只是官场的附庸,自己的基本身份只能是驯顺的官员而不能是刚正的学者。既然最要命的是“人情不洽”那么,沉下心,换成人情练达。
练达是为了自我安全而机敏敛藏,是为了避谤躲毁而察言观色,是为了左右逢源而多方沟通。练达在无奈中,劳累在灵活中,失落在机巧中,消融在宦海中。
其二,座主声誉上的可攻击性。
一个文官由朝廷任命而主持全国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社会声誉之高简直无与伦比。朝廷为了强调科举考试的权威性,也有意抬高考官的声誉。上文提到过的唐代进士及第后有“拜谢座主”的仪式,便是其中一个措施。座主就是考官,进士拜谢座主,既有真诚的感激,也有实利的考虑。座主既受朝廷任命,自称门生必为自己增光,也许今后会出现更多提携的机会。
拜谢那天,新科进士们由状元带头,骑马来到考官宅前,下马后恭敬而立,把名纸呈进去通报。被迎进庭院后,列队向东而立,考官则向西而立面对他们,接受拜谢。
集体拜揖、状元致辞、各别拜揖,然后每位进士一一自报家门,尽量把自己亲族中有点名堂的人物一起扯上。碰巧,也会有考官同宗亲戚中了进士,而这位进士在辈分上反倒是考官的叔叔,那可怎么办呢?按照惯例,进士必须自称为侄,而尊考官为叔。(参见唐语林卷八补遗)
让叔叔张口叫侄子一声叔叔,他们两人都会震颤,但震颤得最强烈的是封建宗法秩序:仅仅做了一任考官,竟然可以让家族伦理结构为之颠倒!
不仅如此,门生对座主的报答也是终身性的。连柳宗元都说:“凡号门生而不知恩之所自出者,非人也。”(河东先生集卷三十,与顾十郎书。)柳宗元等人都十分厌恶门生中那种一开始毕恭毕敬,到后来忘恩负义的人物,而他们的厌恶在当时几乎也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绝大多数门生会永久地效忠座主,不愿被大家目为“非人也”的渣滓。因此,作为座主也就拥有一笔比什么都要贵重的生命财富。
以贤明著称的唐代主考官崔群与夫人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夫人劝他什么时候为子孙置几处庄园,崔群笑着说:“别担心,我已在全国各地置下了三十处最美的庄园。”夫人大为惊讶,崔群解释道:“前年我做主考官时,录取了全国各地的考生三十人,他们每人都是一所最美的庄园啊!”把一个个门生比作一座座庄园,实在将座主和门生的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管荒芜不荒芜,这些有趣的谈论显然掩盖了一个最根本的前提:科举考试是国家行为,考试的结果怎么转眼成了考官的私有财产?
柳宗元不是主张过门生对座主的忠诚吗,但他又讨厌文坛上那些拉帮结派之徒,愤怒地指斥他们“交贵势,倚亲戚,合则插羽翮,生风涛”“有不诺者,以气排之”(河东先生集卷二十五,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讲人道序。)柳宗元的厌恶很能代表当时的文化良知,但这种帮派之风恰恰与他称颂过的座主和门生的关系直接牵连。
唐代名相李德裕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位政治家的仕途十分坎坷,一直处于大起大落之中,但他只要复出当权,总要对科举制度作一些实质性的改革,尤其努力消解座主和门生之间的胶固关系。他在停进士宴会题名疏中指出,及第进士是国家挑选的“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胶固。所以时风寖薄,臣节何施,树党背公,靡不由此。”(会昌一品集补遗。)为此,他提出:不要再叫座主、门生这些名号;进士们录取后可以去参见一次考官,今后再也不允许成群结队地去拜谒了;曲江宴、雁塔题名之类立即停止;及第进士三五人自己庆贺宴乐一下可以,但不许把当年所有及第者全都集中起来盛宴。
李德裕的这些措施,显然是针对由科举考试所形成的帮派的。但随着李德裕的又一次被贬,这些措施也就烟消云散。
但是,一切有头脑的政治家或迟或早都会重新发现李德裕所指出的问题。北宋建隆年间朝廷明确下诏,不准把主考官称为“恩门”、“师门”录取考生也不准自称是某某考官的“门生”违者就算犯法。对于这个问题,说得最尖锐的是清代学者顾炎武。他指出,正是座主和门生的关系,导致历来“朋党之祸”也就是说,科举制度直接造成了社会祸乱之源。这与科举制度的初衷,就完全背道而驰了。
其三,文化资格上的可攻击性。
既然考官们在权力和声誉上都难以自立,那就只剩下文化上的资格了。但可悲的是,他们在文化资格上也没有把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文人评鉴文化水平的标尺往往不在于宏观识见而在于细节记忆。一有细节上的记忆失误,立即哄传为笑柄。
中国文化拥集着多少细节啊,但人们总是在一笔之误、一字之差、一名之混中来否定一个人的整体文化。考官对考生是这样,社会对考官也是这样。这种传统一直延伸下来,直到今天,有些历史学家在嘲谑科举考试是一场不学无术的骗局时,往往也动用了一些文化细节,这是不公正的。由此可以推想在古代,考官们为了避免任何一点文化缺漏,将会承受多大的心理磨难。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年)的一次会试,考试后公布的一份优秀考卷中有一个知识性的误差,即在行文中不小心把孔子褒扬的十个弟子和后来配享的十个弟子有点混淆。考官阅卷时可能忽略了这一点。落第考生知道后大哗街市,写出大字报到处张贴。所有的考官都觉得丢了脸,自认晦气不敢吭声。
在这种心态下,可能产生的笑话反而更多。乾隆年间一个考生在考试前外出游玩,在路边见到两棵槐树之间有一口井,不知怎么就记住了。临到考试,他怨恨自己肚子里典故太少,便决定杜撰几个出来,灵机一动写出一句“自两槐夹井以来”如此等等。这一来,阅卷的考官紧张了,心想那一定是我没有读到过的典故。为了掩饰,给予佳评,这位考生竟被取为解元。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为这位考官想一想,他实在不能保证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绝对没有“两槐夹井”一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因而只能闭一只眼睛算这个考生“用典有据”
这种麻烦连一些大学问家也经常遇到。一八九二年廷试,阅卷大臣发现一份考卷中有“闾面”二字不可解,问主持其事的宰相翁同龢是否可能是“闾阎”的笔误。翁同龢以知识广博闻名,低头一想说,以前在书中见过以“闾面”对“檐牙”应该算对。事后问那位考生,确是笔误,这一下翁同龢闹了笑话。
但我们在笑翁同龢的时候不会太畅快,因为深不可测的中国文化几乎能为任何一种肯定和否定提供依据,因此学问越大越会遇到判断的困惑。
那么,考官应该以哪一条水平线来与考生对位?谁也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考官甚至完全不相信有客观标准,只相信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左右着弃取,便暗暗地用抓阄的办法来领悟“文昌帝君”的旨意。例如清道光年问的穆彰阿,就是这么干的。
考官们在文化资格上还受到更恶性的挑战,即由文化细节而直接诱发政治威慑。考官们不仅避不开朝廷的斧钺,而且也躲不过考生的利剑。最典型的例子是公元七三六年李昂任考官,考生李权通过亲戚邻居的关系来走门路,性子刚直的李昂召集起考生当众责斥李权,并把李权文章中不通的句子摘抄出来贴在街上。于是李权决定报复,他找到李昂,出现了以下一段对话——
李权:古人说过,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的文章不好,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主考大人也有不少文章在外界传流,我也想切磋一下,可以吗?
李昂:有何不可!请吧。
李权:有两句诗“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是主考大人写的吗?
李昂:是的。
李权:您诗中用了“洗耳”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这个典故是说古代的尧帝在他的衰老之年不想再统治天下了,要把自己的权位禅让给许由,没想到许由不仅不想掌权,而且根本不想听让他做官的话,认为那是最坏的话,听到后还到水边去洗耳朵。
李昂:
李权:今天我们的皇上年富力强,还远没有衰老到退位的年岁,而且皇上好像也没有把皇位让给主考大人的意思,您洗耳朵干什么呢?
听了李权这番话,李昂身为考官却惶骇万状,一下子软了下来。李权的做法,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文革”灾难中“造反派”暴徒通过“咬文嚼字”来诬陷栽赃的伎俩。
以前我们更多地关注科举考试中考生们的悲哀,结果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是一群邪恶而又愚蠢的考官在胡闹。但是,当我们的视线一旦停留在考官们身上,发现他们也处在一种极其脆弱又极不被人信任的困境中,那么我们就会明白:科举考试本身是一个全方位的悲剧。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千年的需要,又是一种千年的无奈。抓住它,满手芒刺;丢弃它,步履艰难。
八
科举考试最终的败落,在于它的考试内容。
其实,这也是一个千余年伤透了脑筋的老问题。历来很多有识之士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此而唇枪舌剑,激烈争论。考试主持者们也曾做过一系列试验,一次次地改革考试内容,力图使它更适合于选拔管理人才。
考试中究竟是侧重诗文经典,还是侧重社会实务,是人们讨论的一个难点。在唐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十分重视时务策论,例如元结任州试考官时曾出过这样几个试题:
一、你认为应该如何消解当前的强藩割据?
二、你认为应该如何使官吏清廉,断绝他们的侥幸所得?
三、你认为应该如何使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重新耕种?
四、你知道粟帛估钱的情况吗?
在大诗人杜甫出的试卷中,有“华阴的漕渠如何开筑为宜”、“兵卒如何轮休”等题目。白居易则问考生“如何改进各级官员的薪俸制度”、“如何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农贫商富的问题”等等,都非常切于实用。
这些试题今天看起来仍然觉得不错,但我们也不能褒扬过甚。沉溺于诗赋考试固然太局限了,但是,能对身边的现实问题发表一点议论的考生,大多算不上什么人才。
更何况,在考试中讨论身边的具体问题,阅卷的困难很大。考官自己对这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很容易成为一种取舍标准,但这是不公正的。正因为这样,一些大学者倒并不倾心于这方面的改革,他们觉得科举考试也就这么回事了,靠几道试题来断定什么考试有用,什么考试无用,未免显得武断。
苏东坡说:
自文章而言,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策论、诗赋均为无用。虽知其无用,然自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科取士,不过如此而已。
(东坡奏议集卷一)
“均为无用”、“不过如此而已”真是大家口吻。
柳宗元说得更透彻,他认为试题的变来变去并不会改变取士的方向,不要企望试题出现了什么方面的内容就会选拔到什么方面的人才。考生总是那些读书人,朝廷侧重考什么内容,他们就作什么方面的准备。
苏东坡和柳宗元的看法高人一筹,但作为稀世大才他们对人才的要求,与科举考试想选拔的人才有较大的距离。
就一般人才的选拔而言,考试内容还是重要的。一定的试题定向,标志着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重点,也会对全国应试者的自我塑造起一个引导作用。可惜自宋代至明清,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不明确,只靠着一种历史惯性消极地维持着科举。为了符合上下古今多方位的意识形态要求,考试内容越来越僵硬。终于,出现了八股文。
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联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当然,这至少给考官阅卷带来了不少方便,也使不同的考生纳入了一种相同的可比性之中。
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历史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考试方式。全国士子为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就了大量的废物。
对此,清代医学家徐灵胎随手写的一首“道情”表达得很清楚。文中的“时文”即指八股文: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破题,两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一期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事情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国际参照系生楞楞地出现在中国文人前面,无情的对比强烈到让人眩晕。一千多年前当科举制度刚刚盛行的时候,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啊,怎么考了一千多年,反而成了这副模样?
是中国上了科举制度的当?或是科举制度上了中国的当?或是它们彼此上当?或是大家都上了一种莫名的历史魔力的当?
据齐如山回忆,直到十九世纪晚期,中国大地仍然愚蠢地以科举制度抵拒着商业文明。一个人参加了一次哪怕是等级最低的科举考试,连秀才也没有考上,在当时也算是“文童”了,有事见知县时可以有座,也可以与官员们同桌用餐。与此相反,一个商人,即便是海内巨贾、富甲一方,见知县时却不会有座,也不准与官员们同桌用餐。
于是,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造像:一个读了几年死书而没有读出半点门道的失败者傻乎乎地端坐着,一个已经创造了大量财富而且有可能给中国带来新的活力的实践者像仆役一样侍立着。这一历史造像,离我们并不遥远。
那么,十九世纪晚期的科举考试是什么样子的呢?周作人回忆道,那是大寒季节,半夜起床,到考场早早坐定,在前后左右一片喧嚣中等到天亮。天亮后有人举着一块木板过来,上面写着考题,于是一片喧嚣变成了一片咿唔,考生们边咿唔边琢磨怎么写八股文了。一直咿唔到傍晚,时间显得紧张,咿唔也就变成呻吟:
在暮色苍茫之中,点点灯火逐渐增加,望过去真如许多鬼火,连成一片;在这半明不灭的火光里,透出呻吟似的声音来,的确要疑非人境。
(知堂回想录)
齐如山对此还作了一个小小的补充,即整整一天的考试是无法离座大小便的,于是可想而知,场内污秽横流,恶臭难闻。
读到这类回忆我总是蓦然发呆:灿烂的中国文明,繁密的华夏人才,究竟中了什么邪,要一头钻进这种鬼火、呻吟和恶臭里边?
出于时代的压力、国际的对比,一九一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考试内容里加中外政治历史。四书五经仍考,但不再用八股文程式。同时,开设新式学堂,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
为了迎合中外政治历史的内容,有一次考官出题时把法国的拿破仑塞进去了,而且因为粗粗地知道他与中国项羽一样是一位以失败而告终的勇猛战将,便出了一道中外比较的试题:项羽拿破轮论。出题的考官赶时髦,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怎么跟得上呢?一位考生一开笔就写道:
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使破轮自修其政,又焉能为项羽所拿者?拿全轮而不胜,而况于拿破轮也哉?
(见舒芜项羽拿破仑论、吴小如项羽拿破仑论及其他)
这位考生理所当然地把“拿破轮”看成是一个行为短语;什么人伸手去拿一个破轮子。
项羽有没有拿过破轮子他不知道,但八股文考试鼓励空洞无物的瞎议论,文章也就做下去了。
我想,这位考生敢于做这篇文章,倒也真有一点“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的气概。科举考试在当时确实已成为一个破轮,它无论如何不能再向前滚动了。为了不让这个破轮使整个大车倾翻,在喊声鼎沸中,科举制终于被废除。
但是,废除了科举制度的中国有了新式教学,却没能从制度上解决管理人才的选拔问题。
新型的学者在成批地产生,留学外国的科学家在一船船地回来,但管理他们的官员又是从何产生的呢?
科举制度给过我们一种远年的浪漫,一种理性的构想,尽管这种浪漫的构想最终不成样子。但是,今天当我们还没有构建起一种科学的官吏选拔机制,那就还没有资格来嘲笑它。
九
科举实在累人。考生累、考官累,整个历史和民族都被它搞累,我写它也实在写累了。我估计,读者也一定已经读得很累,那就到此为止吧。走笔至此,满心怅然。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应该对它低头致敬。它以一千三百年的惊人坚持,在这么辽阔的土地上实现了一个梦幻般的政治学构思。那就是,通过文化考试在全国男子中选拔各级管理者,使中华文明越过无数次灭亡的危机而浩荡延续。正是这种延续,使我们有可能汲取千年前的伟大精神力量,知道什么是永恒的高贵,什么是不朽的美典。
作为一个文化人,我又要对它摇头长叹。它为了朝廷统治的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文化关口,看似重视文化,实质败坏了文化,尤其是败坏了整个民族的集体文化人格。在历代考生咿咿唔唔的文本诵读声中,中国文脉渐渐失去魂魄。
因此,由于它,中华文明一直保持着宏大存在,却又未能走向强健。
十万进士,如果站在一起,会是黑压压的一大片,望不到边。这是人类智能最大的聚合体,没有什么事情想不明白。只不过,当时他们每个人都只能想到与自己生命相关的一小段。现在把一小段、一小段全都连在一起了,他们便都陷入了沉默。对于科举制度的整体结果,不管是正面结果还是负面结果,他们会很惊讶,却不会过度兴奋和沮丧。但他们一定都怀有期待,期待这片他们所熟悉的土地,能出现他们不熟悉的文化景象。
十万个聪明人的沉默和期待,实在会让后代心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