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一万年前的这个地方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黑雀群最新章节!
韩起科住在场部对面一个并不太大的高地上。高地上有一口泉眼。他告诉我,一万年前,这儿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场,连片的湖泊和沼泽。这才是他真正出生的地方。
韩起科住在场部对面一个并不太大的高地上。离场部有两三公里吧。高地上有一口泉眼。那泉眼比一间屋子大不了多少。泉眼四周长满一人多高的苇子,随风荡漾。据说每年夏初,都能在这口泉眼里,看到一种叫不上名来的鱼在扑腾。鱼身通体金红闪亮,像鲤鱼,比它长;像黑鱼,又比它宽;像鲤鱼和黑鱼的杂交后代,但生物学家中的鱼类学家们说,世界上还没有产生过这样一种杂交后代鱼,况且还是金红色的。开春时,苇子中间还会飞出成千上万只黑雀。只要你拖拉机一出动,那一群群的黑雀就会追踪着拖拉机的轰鸣声,在刚犁起的一条条垄沟上低低地穿掠,又不断回旋翻飞,场面极为壮观。而那种叫不上名的金红鱼,据说一到冬天,就不见了。当地的老乡都说它们从地下几百米处深的一条暗道里游回大海去了。他们深信,高地上的这口泉眼,是通着大海的。否则,你无法解释这鱼在这片亘古荒原上的来龙去脉。老人们还说,也许正因为有了这口泉眼,才会有这片苇子滩。有了这片苇子滩,才会有那片黑杨林和那群黑雀群。有了那片黑杨林和那群黑雀群,才会有冈古拉的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雪雷电,斗转星移
高地上有两间小木屋,一大一小,那便是韩起科的住处。小木屋坐落在泉眼上边,离泉眼还有百十来米。大间住人,小间存物,还养了一匹马。两屋挨肩搭建。从远处看去,就像是一个老猎手带着一个小猎人,艰难地行走在这片苍苍茫茫的高地上。翻过这片高地,再往西北走七八十公里,就是国境线了。那儿耸立着一座巍峨的雪山。这两间小木屋是当年北京的一个考古队留下的。他们在这块高地上挖掘了大半年。据说挖出好些惊人的东西。后来因为经费问题,就再也没坚持下去。韩起科一开始就奉高福海的命令来给他们当向导和助手。他跟他们始终相处得非常融洽。他们临走时,就把这两间小木屋门上的钥匙交给了韩起科。他们说,等以后经费充裕一些了,还会来继续这一阶段的工作。韩起科对他们说,不管你们来,还是不来,我都会替你们看守好这两间屋子,会一直等着你们。后来,他们还把一些带不走的和用不了的东西都留给了他。他跟他们还要了一本已经翻得很破旧了的新华字典,还想跟他们要一块据说是旧石器时代的“燧石”类似这种留有远古人类劳作痕迹的燧石、片石,他们在这儿挖出了好几十块。全都散放在一个笨重的木头架子上。而他只要其中的一块留作纪念。他们把那本破字典留给了他,却怎么也不肯把“燧石”送给他,还跟他说了许多关于地下文物不得由私人占有的道理和法规。说得十分严肃,十分恳切。但等他们走之后,韩起科再来收拾屋子时,却在那个木头架子的一个角落里,惊喜地发现了这块“燧石”孤零零地呆在那儿。是他们故意留下的,还是无意间落下的?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它留下了。
这一点,可能谁也猜不到,更想不到:韩起科这么个只读过初中的狗屁孩子,却特别喜欢“考古”他常常站在那些出土文物跟前发呆。面对这些文物,他的内心总会变得十分地不平静。这些文物总能引发他对自己前身和前世的无限联想。一块破瓷片、一根碎骨头、一个不平常的地面断层和岩石褶皱、一堆混杂在干涸河道上的木桩和一片朽坏了的木桨他都会用很长的时间去“读”去“品”去“联想”;能收藏的,就当宝贝一样收藏到自己的小木屋里去。他说他只是在完备一种“家”的感觉和“家”的认识。因为在冈古拉,所有的人都有“祖籍”只有他没有。或者说,只有他“家”在冈古拉“祖籍”也就在冈古拉。
跟所有十六七岁男孩住的屋子一样,小木屋里一片杂乱。但还是有一点不同,他叠了被子,也没把换下的衣服扔得满屋子都是。还有一点不同,也是我上面已经说到的,他收集了不少考古方面的书。虽然进门前,我已经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还是想不到,他对考古竟然会有这么浓厚的兴趣。韩起科见到我,显得特别兴奋,立即生火,(他平时屋里不生火。只是在做饭时生一会儿火。平时也不喝开水,只喝生水,)还坚持要煮一点泉水给我沏茶喝。我说,不一定非得煮泉水沏茶嘛,这四周一片积雪白花花,不都挺干净的吗?他笑着说道:“您来了,怎么还能让您喝这种‘俗水’?”接着就匆匆去泉眼里提了两大桶来;接着张罗着和面,还拿出一大块腌藏得很久很硬了的黄羊肉,一堆青萝卜、大土豆和洋葱头,要做拌面给我吃。我笑着说:“喂喂喂,我们俩到底谁是病人?谁在慰问谁呢?”他笑道:“你别听马桂花跟你胡诌。女娃娃总喜欢没事找事。我没病。”没要了多大会儿工夫,拌面做得了,还真挺香。一人一大盆,再撒上一把干辣子面,再把整个脑袋都埋在那青红黄白的面捎子里,用粗大的筷子不断地搅动着拨拉,稀里哗啦地吸,再大口大口地嚼着生蒜,哈出大口大口的肉腥味儿,吃出一身大汗淋漓。这时,这狗屁孩子才长长地喘出一口气来告诉我,这是他六七天来吃的第一顿真正像样的饭。再凝神仔细一打量,真是的,确实瘦了,而且瘦多了
吃罢饭,我说我来洗碗。他笑着摇了摇头,去门外抓了几把雪,便把盆和筷都擦了;回到屋里,静静地等我把那支烟抽了,开始打听小分队的近况。一开始我还以为他只是装装样子的,后来才听出,他真的不了解小分队的近况。“这六七天,小分队的人都没来看过你?”我诧异地问。“这很正常。”他不无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并解释道“高场长不让他们来看我。”但我还是觉得这有点让人没法相信,便追着问:“那总还会有人偷偷地来看你一下吧”他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还是不了解我们这个冈古拉,不了解我们这个小分队,不了解我们平时所接受的教育、训练,不了解我们一向以来所过的日子”“你们接受啥样的训练?能跟我说说吗?”我问。他抬起头,异样地打量了我一眼,迟疑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就把眼睛转向窗外,整个脸色却瞬时灰暗了下来,从眼神中闪掠过的那种无奈、自嘲和失落,应该说,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一个十六七岁孩子的眼睛里的。但它们这一刻却凿凿实实地在这一个十六七岁“孩子”的眼睛里出现了。
“那马桂花怎么知道你病了呢?”我继续追问。
“谁知道呢?女娃娃有时是挺鬼的。”他马上从刚才的阴沉中超脱出来,显露出一丝笑意,说道。从几次的接触来看,这小子绝对还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只要说到小分队的女队员,甚至说到身为副队长的马桂花,他都会流露出一副十分漫不经心,非常了了不然的神情,让人觉得其实他并不把她们太当一回子事。
“人家这是挺关心你。”一时间我反倒替马桂花感到有些委屈了,便稍带些嗔责的意思,跟他纠正道。
“”他笑着挥了挥手,表示这个话题已经完全没必要再继续讨论下去了。那种本能地要左右谈话对手意志和主宰谈话现场气氛的那种强烈欲望和神情,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高福海。啊,这爷俩真有非常非常相似的地方。这小子真没有扯闲谈的习惯,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后,他就很一本正经地问我:“您来找我,是有啥事吧?”我淡淡一笑道:“不是来找你,是来看你,看一个病人。”他却仍一本正经地挺直了上身,问:“有啥事,您只管说。”“好吧,那我就说了。先问几个问题。行不?”我装出一副轻松自如的样子,竭力冲淡话题的严肃性和严重性,以便谈话得以顺利地进行。“我这两个问题,恐怕也是许多人都想来问你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和高场长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大了不得的事,使他突然间突然间撤了你的职?”
“不是‘突然间’。这不是突然间的事。不是。”他非常明确地答复道,并仍然保持着那种坐姿,用一种怔怔的目光看着我,只是下意识地从那目光中淡淡地闪过了一绺苦涩。
“但给大多数人的印象,这件事是‘突然间’发生的。大家伙都非常吃惊。非常意外。你觉得呢?”
“那是因为大家伙,也包括您,都不了解内部情况。”
“能让我了解一点这种‘内部情况’吗?”
“”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而后抬起头来,仍用他那种不容人违抗的口吻说道:“先说你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嘛当然是有关退伍军人的。现在看来,高场长和你跟这批退伍军人之间,并不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但应该说,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让人费解的是,高场长本人为什么要对外夸大这件事的严重程度?他把这样一盆臭狗尿倒扣在自己头上,不惜搞得满城风雨,惊动最高层,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他考虑过后果没有?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做法吗?”
“您是想知道我是不是同意那种混蛋看法,认为高场长的神经已经不正常了。是吗?”他的脸色一下苍白了,目光骤然间也严厉起来。
“你知道外头有人持这种看法?”
“不是外头。哼”他冷笑了一下,便把头低了下去,不再说话。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边我越来越担心他会拒绝回答这么一个十分敏感又特别“尖锐”的问题,正想着怎么用另一个话题来挽救这局势,他却站起来,说道:“我可以跟您说一点情况,但不在今天。”
“怎么,还得挑个好日子再谈?”
“一会儿,我要去办点事儿,原先就约好的”
“这么神秘?那好,你觉得咱们什么时间再谈?”
“除了今天,哪天都合适。”
“行。明天。明天赶巧是休息日。全场都放假。还是我过来。还来吃你的拌面。咋样?”
那时候,冈古拉实行的是十天工作制。也就是说,十天一休。农忙除外。这“除外”的意思是,赶上农忙,就没有休息日了。
第二天,我早早就往高地上赶,却遇见了一个冈古拉冬日罕见的大雾天。浓雾掩蔽了一切,让我差一点迷了路。好不容易找到那口泉眼儿和小木屋,木屋的门上却上着锁。大间小间的门都上了锁。那匹马也不在。我相信他是个守信用的人。肯定是临时出了什么事,迫不得已外出了。我在大雾里等了他一个来小时,浑身上下冻得都没法忍受了,才听见一阵马蹄声从远处急促响来。不一会儿,他就跟一团魔影似的出现在那一片深灰色的大雾之中。栓好马,进了屋,他却说今天谈不成了。得改天再谈。也不说原因,只说是临时出了点儿事,他是特地赶回来跟我打招呼的,打完招呼,就得走。至于改在哪天再谈,他说:“暂时还定不了。但一两天之内,咱俩肯定再谈一次。就这样吧。”他带着一点歉意,匆匆地说,显然是急于要从这儿脱身。我当然不能过于勉强他。看他重新锁上木屋的门,纵身上马,转眼间便隐没在大雾的浓密处。
已经被撤职了的他,还在忙啥呢?我站在木屋的屋檐下,打着寒战,思问。
即使被撤了职,仍会很不甘心地去做一些自己觉得必须要做的事,这才是真正的“韩起科”我呆呆地望着他和那匹马的背影,继续思问着。
回到学校,已过了下午饭的档口(休息日,只开两顿饭)。我让伙房里赶紧给我热了两个凉馍,又打了点苞谷糊糊,从那排列在墙根儿前的一溜泡菜坛子中,挟了几根腌尖椒和酸豆角,吃完,便躺下,一觉起来再看我那块双铃马蹄闹钟,已然快五点了,觉得有点头昏脑胀,想找盆凉水来激激。再去伙房,人都走了。门也锁上了。一想,也是的,今天是休息日嘛;便赶紧舀回半盆雪,用力擦了擦脸,果然清爽许多,给炉膛里填满柴,再锁上宿舍门,四处去转了转,居然整个校区都空空荡荡,连根人毛也没见着;再回到宿舍里,独自坐着发了会儿呆,只是在想,什么事,逼得韩起科放弃对我的承诺,急着去处理?肯定不会是件小事。可能会是件什么样的事呢?我紧张地在脑子里梳理着,但到最后也没理出什么头绪。不一会儿,天色便暗得必须上灯了。这时还不到送电的时间,我又懒得去点那油灯,便让自己继续在黑暗中默坐,想着何不趁这机会去马桂花家走走,一方面可以去看看马桂花,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马立安那儿再打听一点情况,进一步熟悉熟悉她和她的家人,岂不一举几得?这么一想,倒也兴奋起来,忙端起搪瓷缸,把剩余的那半缸凉茶咕嘟咕嘟喝了,再带上那个能装四节一号电池的长把手电筒(关键时刻绝对能拿来当防身武器),再把那把老七九步枪刺刀揣进袖筒,推开门去,才发觉天上纷纷扬扬地又下开雪了。
我这“高级中学”的原址,是野战部队某师一个教导大队的驻地。边境烽火平息,众多野战部队调防,教导大队也跟着走了,空留下这个大院和一片营房,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操场。早有人要上这儿来拆砖和门窗,还有椽子和檩条。高福海制止了。后来又有人建议将它改作仓库,马场,驴圈,机修基地等等等等,高福海都没答应。就这样空关了两三年。常看见高福海独自一人上这儿来发呆,或站在那高耸的旗杆底下,或站在靶场的大土堆前,一动不动地目送落日西沉。许多人说,他是在追忆、怀念自己当年的军旅生活。也有人说,他这时的心情,就跟一个“土财主”似的,平空得了一大笔钱财,抑制不住那份激动和兴奋,总要半夜起来数数那叮当作响的银元,过一过发财瘾一样。但最后,人们才清楚,他把这个院子留给了他早就想办,但又一直没那个决心办的“高级中学”那天,我到学校去报到,他还一再叮嘱:“别的事情,就不用我多说了。就是院子里的一切设施,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样。边境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好。啥时候野战部队又要回来使用这大院,我们得保证人家及时用得上。枪声响,老子上战场。林彪倒了,他说的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耽误了打仗这件头等大事,谁的脑袋都别想保住!这一点,可不能含糊了。”
原以为自己很快就能找到马桂花的家。但走了一段,渐渐心虚起来。眼前一片空白。记忆中竟然也一片空白。咋回子事嘛?累了?太累了?还不至于吧?我忙睁大眼,努力地向四周看去,想在旷野中找到一点标志物,参照物,帮助自己恢复对路程的记忆。但此时,荒原上正处于月亮升起前最黑暗的时刻。除了看不见的风和不断从脸颊上擦过的雪花,别的,什么感觉也没有了。甚至必然会存在的狗吠声,远远近近地也都很奇异地一概消失了。虽然,从小在戈壁滩上长大的我特别清楚,每天天黑透之前和清晨天转亮之前,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这世界的一切存在,包括有形的无形的,都会从你的感觉中隐去,消失,喑寂,包括你的心灵,瞬间也会产生一段暂时的空白;然后这一切才会一点点再从状态中恢复。周而复始。但此刻我怎么办?总不能因此就在这儿傻等着它恢复啊。我小心翼翼地试着向前移动,忽然听到一点声音。再听,是人的说话声。脚步声。而且是一群人,匆匆地向我这边走来。我本能地向他们跑去,想打听一下路。刚迈出一步去,却误踩到一个雪坑里,重心偏移,人便再不能支撑住自己了,一歪“訇”地一声栽倒了。听到这声响,那群人一下站住了,也不说话了。这一刻世界真静。
“啥声咧?”人群中立刻有人惊问。
“雪坠坠底咧”有人回答。这地方的人,把树梢梢承受不了那么重的雪团突然掉落,称作“雪坠坠”
“啥底耳力呢嘛。雪坠坠咋能恁响?”一个女孩的声音。
“那是你底姨出来解小手咧,掉雪坑坑子底里咧。”
“是你底姨咧!”
“你底姨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一群喝罢面条汤,结伙外出串门的农场年轻职工,说笑过后,便又开始走动起来。人群中还晃动着三两个手电的光圈。我赶紧爬起,追上他们,打听马桂花家的位置,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快走到她家门口了。居然产生了恍惚和动摇。而这种恍惚和动摇,真可以说是离目的地只有一步之遥的恍惚和动摇,为此自己还摔了那么大一跤。可见人生的行走,有时确实需要坚定的自我确认和百折不挠的坚持精神的。
马桂花不在家。“圣徒”也不在家。出来开门的是马桂花的妈妈。她一见我,居然大为惊愕,愣了好大一会儿,才发出让我“赶快进屋。暖和暖和”的邀请。而且不等我完全落座就问:“您见没见着桂花?”我说:“没有啊。今天不是场休日吗?学校也歇了。桂花没去学校。”她忙解释:“桂花刚接到高场长的通知,让她赶紧地去通知您,让您上他家去见他。高场长说,他给学校办公室打过几回电话,都没人接。”我说:“可能的。今天我一天都没进办公室门。”她说:“那您在屋里暖和着。我替您去把桂花叫回来。”我忙说:“不用不用。我直接去高场长那儿不就得了?高场长是要我去他家见他吧?”我又确认了一下。她说:“应该是他家吧。今天是休息日嘛。”她这么回答我。我于是赶紧出了她家门。但等我一走到门外,就又恍惚开了。这时,天色更黑,雪更大。四野真是一片寂静。没有半点星光的天空,压抑得人喘不过气。高福海家又在哪儿?他怎么又突然想起要见我?这和白天韩起科那头的“慌忙”有什么联系?马立安居然也没在家好好地待着。他冒着这越下越大的雪,在外头忙啥呢?是不是朱、李、赵等人又找他去秘密地进行新一轮的“谋划”了?哦,这遥远的冈古拉的夜晚啊,居然也“无人入睡”
韩起科住在场部对面一个并不太大的高地上。高地上有一口泉眼。他告诉我,一万年前,这儿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场,连片的湖泊和沼泽。这才是他真正出生的地方。
韩起科住在场部对面一个并不太大的高地上。离场部有两三公里吧。高地上有一口泉眼。那泉眼比一间屋子大不了多少。泉眼四周长满一人多高的苇子,随风荡漾。据说每年夏初,都能在这口泉眼里,看到一种叫不上名来的鱼在扑腾。鱼身通体金红闪亮,像鲤鱼,比它长;像黑鱼,又比它宽;像鲤鱼和黑鱼的杂交后代,但生物学家中的鱼类学家们说,世界上还没有产生过这样一种杂交后代鱼,况且还是金红色的。开春时,苇子中间还会飞出成千上万只黑雀。只要你拖拉机一出动,那一群群的黑雀就会追踪着拖拉机的轰鸣声,在刚犁起的一条条垄沟上低低地穿掠,又不断回旋翻飞,场面极为壮观。而那种叫不上名的金红鱼,据说一到冬天,就不见了。当地的老乡都说它们从地下几百米处深的一条暗道里游回大海去了。他们深信,高地上的这口泉眼,是通着大海的。否则,你无法解释这鱼在这片亘古荒原上的来龙去脉。老人们还说,也许正因为有了这口泉眼,才会有这片苇子滩。有了这片苇子滩,才会有那片黑杨林和那群黑雀群。有了那片黑杨林和那群黑雀群,才会有冈古拉的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雪雷电,斗转星移
高地上有两间小木屋,一大一小,那便是韩起科的住处。小木屋坐落在泉眼上边,离泉眼还有百十来米。大间住人,小间存物,还养了一匹马。两屋挨肩搭建。从远处看去,就像是一个老猎手带着一个小猎人,艰难地行走在这片苍苍茫茫的高地上。翻过这片高地,再往西北走七八十公里,就是国境线了。那儿耸立着一座巍峨的雪山。这两间小木屋是当年北京的一个考古队留下的。他们在这块高地上挖掘了大半年。据说挖出好些惊人的东西。后来因为经费问题,就再也没坚持下去。韩起科一开始就奉高福海的命令来给他们当向导和助手。他跟他们始终相处得非常融洽。他们临走时,就把这两间小木屋门上的钥匙交给了韩起科。他们说,等以后经费充裕一些了,还会来继续这一阶段的工作。韩起科对他们说,不管你们来,还是不来,我都会替你们看守好这两间屋子,会一直等着你们。后来,他们还把一些带不走的和用不了的东西都留给了他。他跟他们还要了一本已经翻得很破旧了的新华字典,还想跟他们要一块据说是旧石器时代的“燧石”类似这种留有远古人类劳作痕迹的燧石、片石,他们在这儿挖出了好几十块。全都散放在一个笨重的木头架子上。而他只要其中的一块留作纪念。他们把那本破字典留给了他,却怎么也不肯把“燧石”送给他,还跟他说了许多关于地下文物不得由私人占有的道理和法规。说得十分严肃,十分恳切。但等他们走之后,韩起科再来收拾屋子时,却在那个木头架子的一个角落里,惊喜地发现了这块“燧石”孤零零地呆在那儿。是他们故意留下的,还是无意间落下的?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它留下了。
这一点,可能谁也猜不到,更想不到:韩起科这么个只读过初中的狗屁孩子,却特别喜欢“考古”他常常站在那些出土文物跟前发呆。面对这些文物,他的内心总会变得十分地不平静。这些文物总能引发他对自己前身和前世的无限联想。一块破瓷片、一根碎骨头、一个不平常的地面断层和岩石褶皱、一堆混杂在干涸河道上的木桩和一片朽坏了的木桨他都会用很长的时间去“读”去“品”去“联想”;能收藏的,就当宝贝一样收藏到自己的小木屋里去。他说他只是在完备一种“家”的感觉和“家”的认识。因为在冈古拉,所有的人都有“祖籍”只有他没有。或者说,只有他“家”在冈古拉“祖籍”也就在冈古拉。
跟所有十六七岁男孩住的屋子一样,小木屋里一片杂乱。但还是有一点不同,他叠了被子,也没把换下的衣服扔得满屋子都是。还有一点不同,也是我上面已经说到的,他收集了不少考古方面的书。虽然进门前,我已经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还是想不到,他对考古竟然会有这么浓厚的兴趣。韩起科见到我,显得特别兴奋,立即生火,(他平时屋里不生火。只是在做饭时生一会儿火。平时也不喝开水,只喝生水,)还坚持要煮一点泉水给我沏茶喝。我说,不一定非得煮泉水沏茶嘛,这四周一片积雪白花花,不都挺干净的吗?他笑着说道:“您来了,怎么还能让您喝这种‘俗水’?”接着就匆匆去泉眼里提了两大桶来;接着张罗着和面,还拿出一大块腌藏得很久很硬了的黄羊肉,一堆青萝卜、大土豆和洋葱头,要做拌面给我吃。我笑着说:“喂喂喂,我们俩到底谁是病人?谁在慰问谁呢?”他笑道:“你别听马桂花跟你胡诌。女娃娃总喜欢没事找事。我没病。”没要了多大会儿工夫,拌面做得了,还真挺香。一人一大盆,再撒上一把干辣子面,再把整个脑袋都埋在那青红黄白的面捎子里,用粗大的筷子不断地搅动着拨拉,稀里哗啦地吸,再大口大口地嚼着生蒜,哈出大口大口的肉腥味儿,吃出一身大汗淋漓。这时,这狗屁孩子才长长地喘出一口气来告诉我,这是他六七天来吃的第一顿真正像样的饭。再凝神仔细一打量,真是的,确实瘦了,而且瘦多了
吃罢饭,我说我来洗碗。他笑着摇了摇头,去门外抓了几把雪,便把盆和筷都擦了;回到屋里,静静地等我把那支烟抽了,开始打听小分队的近况。一开始我还以为他只是装装样子的,后来才听出,他真的不了解小分队的近况。“这六七天,小分队的人都没来看过你?”我诧异地问。“这很正常。”他不无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并解释道“高场长不让他们来看我。”但我还是觉得这有点让人没法相信,便追着问:“那总还会有人偷偷地来看你一下吧”他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还是不了解我们这个冈古拉,不了解我们这个小分队,不了解我们平时所接受的教育、训练,不了解我们一向以来所过的日子”“你们接受啥样的训练?能跟我说说吗?”我问。他抬起头,异样地打量了我一眼,迟疑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就把眼睛转向窗外,整个脸色却瞬时灰暗了下来,从眼神中闪掠过的那种无奈、自嘲和失落,应该说,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一个十六七岁孩子的眼睛里的。但它们这一刻却凿凿实实地在这一个十六七岁“孩子”的眼睛里出现了。
“那马桂花怎么知道你病了呢?”我继续追问。
“谁知道呢?女娃娃有时是挺鬼的。”他马上从刚才的阴沉中超脱出来,显露出一丝笑意,说道。从几次的接触来看,这小子绝对还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只要说到小分队的女队员,甚至说到身为副队长的马桂花,他都会流露出一副十分漫不经心,非常了了不然的神情,让人觉得其实他并不把她们太当一回子事。
“人家这是挺关心你。”一时间我反倒替马桂花感到有些委屈了,便稍带些嗔责的意思,跟他纠正道。
“”他笑着挥了挥手,表示这个话题已经完全没必要再继续讨论下去了。那种本能地要左右谈话对手意志和主宰谈话现场气氛的那种强烈欲望和神情,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高福海。啊,这爷俩真有非常非常相似的地方。这小子真没有扯闲谈的习惯,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后,他就很一本正经地问我:“您来找我,是有啥事吧?”我淡淡一笑道:“不是来找你,是来看你,看一个病人。”他却仍一本正经地挺直了上身,问:“有啥事,您只管说。”“好吧,那我就说了。先问几个问题。行不?”我装出一副轻松自如的样子,竭力冲淡话题的严肃性和严重性,以便谈话得以顺利地进行。“我这两个问题,恐怕也是许多人都想来问你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和高场长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大了不得的事,使他突然间突然间撤了你的职?”
“不是‘突然间’。这不是突然间的事。不是。”他非常明确地答复道,并仍然保持着那种坐姿,用一种怔怔的目光看着我,只是下意识地从那目光中淡淡地闪过了一绺苦涩。
“但给大多数人的印象,这件事是‘突然间’发生的。大家伙都非常吃惊。非常意外。你觉得呢?”
“那是因为大家伙,也包括您,都不了解内部情况。”
“能让我了解一点这种‘内部情况’吗?”
“”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而后抬起头来,仍用他那种不容人违抗的口吻说道:“先说你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嘛当然是有关退伍军人的。现在看来,高场长和你跟这批退伍军人之间,并不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但应该说,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让人费解的是,高场长本人为什么要对外夸大这件事的严重程度?他把这样一盆臭狗尿倒扣在自己头上,不惜搞得满城风雨,惊动最高层,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他考虑过后果没有?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做法吗?”
“您是想知道我是不是同意那种混蛋看法,认为高场长的神经已经不正常了。是吗?”他的脸色一下苍白了,目光骤然间也严厉起来。
“你知道外头有人持这种看法?”
“不是外头。哼”他冷笑了一下,便把头低了下去,不再说话。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边我越来越担心他会拒绝回答这么一个十分敏感又特别“尖锐”的问题,正想着怎么用另一个话题来挽救这局势,他却站起来,说道:“我可以跟您说一点情况,但不在今天。”
“怎么,还得挑个好日子再谈?”
“一会儿,我要去办点事儿,原先就约好的”
“这么神秘?那好,你觉得咱们什么时间再谈?”
“除了今天,哪天都合适。”
“行。明天。明天赶巧是休息日。全场都放假。还是我过来。还来吃你的拌面。咋样?”
那时候,冈古拉实行的是十天工作制。也就是说,十天一休。农忙除外。这“除外”的意思是,赶上农忙,就没有休息日了。
第二天,我早早就往高地上赶,却遇见了一个冈古拉冬日罕见的大雾天。浓雾掩蔽了一切,让我差一点迷了路。好不容易找到那口泉眼儿和小木屋,木屋的门上却上着锁。大间小间的门都上了锁。那匹马也不在。我相信他是个守信用的人。肯定是临时出了什么事,迫不得已外出了。我在大雾里等了他一个来小时,浑身上下冻得都没法忍受了,才听见一阵马蹄声从远处急促响来。不一会儿,他就跟一团魔影似的出现在那一片深灰色的大雾之中。栓好马,进了屋,他却说今天谈不成了。得改天再谈。也不说原因,只说是临时出了点儿事,他是特地赶回来跟我打招呼的,打完招呼,就得走。至于改在哪天再谈,他说:“暂时还定不了。但一两天之内,咱俩肯定再谈一次。就这样吧。”他带着一点歉意,匆匆地说,显然是急于要从这儿脱身。我当然不能过于勉强他。看他重新锁上木屋的门,纵身上马,转眼间便隐没在大雾的浓密处。
已经被撤职了的他,还在忙啥呢?我站在木屋的屋檐下,打着寒战,思问。
即使被撤了职,仍会很不甘心地去做一些自己觉得必须要做的事,这才是真正的“韩起科”我呆呆地望着他和那匹马的背影,继续思问着。
回到学校,已过了下午饭的档口(休息日,只开两顿饭)。我让伙房里赶紧给我热了两个凉馍,又打了点苞谷糊糊,从那排列在墙根儿前的一溜泡菜坛子中,挟了几根腌尖椒和酸豆角,吃完,便躺下,一觉起来再看我那块双铃马蹄闹钟,已然快五点了,觉得有点头昏脑胀,想找盆凉水来激激。再去伙房,人都走了。门也锁上了。一想,也是的,今天是休息日嘛;便赶紧舀回半盆雪,用力擦了擦脸,果然清爽许多,给炉膛里填满柴,再锁上宿舍门,四处去转了转,居然整个校区都空空荡荡,连根人毛也没见着;再回到宿舍里,独自坐着发了会儿呆,只是在想,什么事,逼得韩起科放弃对我的承诺,急着去处理?肯定不会是件小事。可能会是件什么样的事呢?我紧张地在脑子里梳理着,但到最后也没理出什么头绪。不一会儿,天色便暗得必须上灯了。这时还不到送电的时间,我又懒得去点那油灯,便让自己继续在黑暗中默坐,想着何不趁这机会去马桂花家走走,一方面可以去看看马桂花,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马立安那儿再打听一点情况,进一步熟悉熟悉她和她的家人,岂不一举几得?这么一想,倒也兴奋起来,忙端起搪瓷缸,把剩余的那半缸凉茶咕嘟咕嘟喝了,再带上那个能装四节一号电池的长把手电筒(关键时刻绝对能拿来当防身武器),再把那把老七九步枪刺刀揣进袖筒,推开门去,才发觉天上纷纷扬扬地又下开雪了。
我这“高级中学”的原址,是野战部队某师一个教导大队的驻地。边境烽火平息,众多野战部队调防,教导大队也跟着走了,空留下这个大院和一片营房,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操场。早有人要上这儿来拆砖和门窗,还有椽子和檩条。高福海制止了。后来又有人建议将它改作仓库,马场,驴圈,机修基地等等等等,高福海都没答应。就这样空关了两三年。常看见高福海独自一人上这儿来发呆,或站在那高耸的旗杆底下,或站在靶场的大土堆前,一动不动地目送落日西沉。许多人说,他是在追忆、怀念自己当年的军旅生活。也有人说,他这时的心情,就跟一个“土财主”似的,平空得了一大笔钱财,抑制不住那份激动和兴奋,总要半夜起来数数那叮当作响的银元,过一过发财瘾一样。但最后,人们才清楚,他把这个院子留给了他早就想办,但又一直没那个决心办的“高级中学”那天,我到学校去报到,他还一再叮嘱:“别的事情,就不用我多说了。就是院子里的一切设施,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样。边境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好。啥时候野战部队又要回来使用这大院,我们得保证人家及时用得上。枪声响,老子上战场。林彪倒了,他说的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耽误了打仗这件头等大事,谁的脑袋都别想保住!这一点,可不能含糊了。”
原以为自己很快就能找到马桂花的家。但走了一段,渐渐心虚起来。眼前一片空白。记忆中竟然也一片空白。咋回子事嘛?累了?太累了?还不至于吧?我忙睁大眼,努力地向四周看去,想在旷野中找到一点标志物,参照物,帮助自己恢复对路程的记忆。但此时,荒原上正处于月亮升起前最黑暗的时刻。除了看不见的风和不断从脸颊上擦过的雪花,别的,什么感觉也没有了。甚至必然会存在的狗吠声,远远近近地也都很奇异地一概消失了。虽然,从小在戈壁滩上长大的我特别清楚,每天天黑透之前和清晨天转亮之前,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这世界的一切存在,包括有形的无形的,都会从你的感觉中隐去,消失,喑寂,包括你的心灵,瞬间也会产生一段暂时的空白;然后这一切才会一点点再从状态中恢复。周而复始。但此刻我怎么办?总不能因此就在这儿傻等着它恢复啊。我小心翼翼地试着向前移动,忽然听到一点声音。再听,是人的说话声。脚步声。而且是一群人,匆匆地向我这边走来。我本能地向他们跑去,想打听一下路。刚迈出一步去,却误踩到一个雪坑里,重心偏移,人便再不能支撑住自己了,一歪“訇”地一声栽倒了。听到这声响,那群人一下站住了,也不说话了。这一刻世界真静。
“啥声咧?”人群中立刻有人惊问。
“雪坠坠底咧”有人回答。这地方的人,把树梢梢承受不了那么重的雪团突然掉落,称作“雪坠坠”
“啥底耳力呢嘛。雪坠坠咋能恁响?”一个女孩的声音。
“那是你底姨出来解小手咧,掉雪坑坑子底里咧。”
“是你底姨咧!”
“你底姨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一群喝罢面条汤,结伙外出串门的农场年轻职工,说笑过后,便又开始走动起来。人群中还晃动着三两个手电的光圈。我赶紧爬起,追上他们,打听马桂花家的位置,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快走到她家门口了。居然产生了恍惚和动摇。而这种恍惚和动摇,真可以说是离目的地只有一步之遥的恍惚和动摇,为此自己还摔了那么大一跤。可见人生的行走,有时确实需要坚定的自我确认和百折不挠的坚持精神的。
马桂花不在家。“圣徒”也不在家。出来开门的是马桂花的妈妈。她一见我,居然大为惊愕,愣了好大一会儿,才发出让我“赶快进屋。暖和暖和”的邀请。而且不等我完全落座就问:“您见没见着桂花?”我说:“没有啊。今天不是场休日吗?学校也歇了。桂花没去学校。”她忙解释:“桂花刚接到高场长的通知,让她赶紧地去通知您,让您上他家去见他。高场长说,他给学校办公室打过几回电话,都没人接。”我说:“可能的。今天我一天都没进办公室门。”她说:“那您在屋里暖和着。我替您去把桂花叫回来。”我忙说:“不用不用。我直接去高场长那儿不就得了?高场长是要我去他家见他吧?”我又确认了一下。她说:“应该是他家吧。今天是休息日嘛。”她这么回答我。我于是赶紧出了她家门。但等我一走到门外,就又恍惚开了。这时,天色更黑,雪更大。四野真是一片寂静。没有半点星光的天空,压抑得人喘不过气。高福海家又在哪儿?他怎么又突然想起要见我?这和白天韩起科那头的“慌忙”有什么联系?马立安居然也没在家好好地待着。他冒着这越下越大的雪,在外头忙啥呢?是不是朱、李、赵等人又找他去秘密地进行新一轮的“谋划”了?哦,这遥远的冈古拉的夜晚啊,居然也“无人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