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所谓冗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宋之枭雄卢俊义最新章节!
进行行政编制,创立他的卢齐(如同赵宋)政权时,t7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冗官。他仿照后世,初步拟定了行政编制计划,想在政务院下面设立了二三十个部门,然后在各地方衙门分别设立了一二十个行政机构。他的行政编制命令到达政务院时,就被首相张叔夜驳回,而且措辞严厉地指出“主公欲亡义军不成,设此纵容冗官之法。”
卢俊义吓了一跳,忙请张叔夜询问冗官之事。等细细问过之后,卢俊义才明白,原来他认为合理的事情在这北宋年间一点都不合理,而且频频被人讲起,视之为苛政。
什么叫冗官,就是当官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当官又不做事的人特别多。
“冗官”一直是困扰宋朝吏治最严重的问题。北宋大臣王禹偁向宋真宗上疏:“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问其租税,减于日也;问其人民,逃于昔时也。一州既尔,天下可知。”意思是,济州以前只有一个刺史一个司户管理,未曾有政事荒废,但后来增加了众多官职,按说办事应该更有效率,但是税收反而比以前减少了,逃难的老百姓反而比以前更多了。庞大的官员队伍增加负担却降低效率,冗官已经影响宋朝政府机构的正常工作。
卢俊义纳闷地问张叔夜道:“为何宋朝一代会有冗官?”
张叔夜道:“首先是因为宋朝制度变更导致机构众多,太祖皇帝为削弱宰相权力,增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等机构。宋以前的地方政府是州府和县二级,宋在州府之上新增一个‘路’的机构,另外还有独立于路府之外的叫‘军’的行政机构。宋经济发达,专门派人管理茶、盐、酒税收,还有派人管理负责海上贸易的市舶司,这些多出来的机构都要有人去补缺,官员就多出来了。宋祁曾向皇帝上疏中说:‘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州县面积没有比以前扩大,但州县的官员数量是以前的五倍。其次是赵宋朝的科举取士数量非常多,唐代取士最多不足百人,宋朝礼部规定四百人,实际常常有超额,扩招的进士都得安排官职。然后赵宋朝廷还有个‘荫补’的官职制度,官员的亲属享有不经科举直接做官的特权,荫补的允许范围非常宽泛,子孙基本都能享受荫补,高级官员的异姓亲属也可以荫补,甚至门客医人这些非亲属也可以。一个官员有很多个荫补名额,宋朝荫补做官的人远比科举做官的人多。奸相王有很多侍妾,其中得到封官的达十八人。王的儿子十四岁便任待制,被称为‘猢狲待制’。赵宋朝廷对官员优待,俸禄相对其它朝代都要优厚,法律约束宽松,太祖皇帝曾密令子孙不得杀士大夫,所以很多人挤破脑袋都去做官。”
卢俊义点点头:“机构是不能增设太多,科举取士亦不能太过繁多,更不能搞什么荫补制度。只是我疑惑的是,如果每个人都勤于政事,官多了也没啥太大害处。”
张叔夜摇摇头:“主公此言差矣,这么多的官职除了少部分必需,多数都不管实际事务,多数都是占着位子混饭吃的,老病、昏聩、平庸、不理政事的官到处都有。欧阳修在庆历三年给皇帝上的再论置兵御贼札子中说,郢州知州王昌运年老病重,腰腿不能行动,每天要两个人抬到衙门办公,三年之内,州政大坏;后来有一个叫刘依的人来替换老病的王昌运,刘依也是个七十多岁脑子糊涂的老头,欧阳修任滑州通判时刘依正寄居在那,三四次来找欧阳修,每次都问:‘中书省有一个王参政,叫什么名字?’作为一州的最高长官,竟然不知道中央高级领导的名字,告诉他几次都记不住。欧阳修就对皇帝说:‘陛下试思如此等人,能为国家置兵御贼乎?’”
卢俊义疑惑道:“那朝廷难道没有什么举措去裁汰冗员?”
张叔夜苦笑道:“朝廷当然也想精兵减政,裁汰冗员,但是裁到谁谁都不愿意。
世上庸人往往是哪里有利就往哪里走,世上官场这块地盘最有利,于是赵宋朝堂上的官员越来越多。冗官虽然属于多余,只消耗俸禄无益政事,但是这些已经坐稳位子的冗官,多数都难以动摇他们的地位。谁在什么位置,谁能动谁不能动,这不是由当事人的意志或才能决定,而是由相关的利益决定,世上大大小小的山头衙门都是这样。范仲淹曾吃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内容之一就是裁剪冗员。
仲淹在考核名单上把不合格地官员名字勾掉。富弼劝t‘你一笔下去轻松。被勾地一家人可要哭了。’范仲淹说:‘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好。’但是那些冗官地利益不是这么容易被触犯地。范仲淹虽然豪情万丈。被他勾掉名字或将要被勾掉名字地人不甘心已有地利益受损。便从中闹事。庆历新政实施了一年多。冗官没裁掉几个。范仲淹却被裁掉了参知政事地乌纱。以后朝廷虽然继续吃裁剪冗官。但对盘根错节地官场群体无从下手。冗官现象终归因袭既久。难于骤革。一直烂至此时。”
卢俊义遂问道:“赵宋朝廷究竟养了多少官员。便称冗官?”
张叔夜答道:“真宗时。文武百官有九千七百多。仁宗皇祐年间。增至一万七千多。而现如今因朝廷奸臣贪官当道。荫补之官甚为泛滥。官员多达五万人。”
卢俊义听了这个数字。不禁笑问道:“赵宋治下户多少?人口几多?”
张叔夜不明白卢俊义为何这么问。便答道:“政和元年。全国总户数达到了2100万户。口总数可以达到亿以上。如果再加上部分隐藏人口。当在一亿一千万左右。
”卢俊义哈哈大笑道:“这官民比例只有1:2000。便称之为冗官?”
张叔夜不明白卢俊义为何发笑,便搬出历史上的数据:“西汉年间,官民比例为1:8000,唐朝时为1:4000,比起强汉盛唐,赵宋时期的官民比例自然是高多了。”
卢俊义抑制不住开始大笑起来,只不过他的笑容中带有几分苦涩和绝望:“如果有一个朝代,他的官民比例为1:30你觉得这个朝代怎么样?”
张叔夜张大嘴巴,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朝廷?”
卢俊义沉痛地点点头:“这个朝廷冗官之风愈演愈烈,它屡次搞精兵简政,结果下面的官员是越精简越多,变相的荫补铺天盖地,而且寻常家庭的孩子通过科举常考不中,官宦子弟往往一路顺风,仕途平顺。”张叔夜听了大惊:“竟然有这样的朝廷,真让赵宋朝廷刮目相看。我真佩服那个朝廷治下的百姓,他们真的能忍受。”
卢俊义哭笑不得道:“我也很佩服他们,他们真的是逆来顺受,任人欺凌剥削的顺民。”
张叔夜问道:“主公乃天神下凡,自然知晓世间有这样的国度,下官对这个国度有个疑问。既然有那个国家的顺民们喂养了这么多官吏,百姓们到衙门办事应该很顺利。另外这么庞大的官僚系统应该很讲究分工、分权、制衡,他们的官吏办事效率应该很高,官员应该各尽其职、自守清廉,社会秩序应该有条不紊才是。”
卢俊义欲哭无泪:“实际恰恰相反!那个朝廷的每一级的衙门都有二三十个,老百姓们跑去办事非要求爷爷告奶奶、请客送礼,而且还要跑上十几个部门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是上司交代的事情,他们就能第一时间办好,如果是老百姓过来办事,十天半个月是最少期限。至于他们的贪污**、行贿受贿、渎职、不学无术,您可以看看如今朝廷内的蔡京、王、高俅等人,那帮官吏比蔡京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可恶的是他们纵容子女经商,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权贵官僚资产,全国最富的一帮人里面,大部分都是衙内。他们的监察系统是自纠自查,互相包庇,有将金矿和铁矿贩卖给异邦的官僚竟不受处分。不用多说,亦不用再举例,那个朝廷里大部分官员们做出的事情,是一堆勉强可以糊上墙的粪土,那个官僚系统是最可笑、最可怕的豆腐渣。想想普通百姓为了生存而起早贪黑、栉风沐雨,而有些人的工作类似于迟到早退却避免了四季的风吹雨打严寒酷暑!穷人们看不起病、读不起书,而有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依赖纳税的子民!良民为了打拼出一片天地费尽心血,而自己的钱财却被另一群养尊处优者耗尽!不瞒你说,我整顿吏治的决心就是受了这些蛀虫的影响。”
张叔夜叹息道:“如果让齐国吏治堕落到那个国度的田地,我这个首相愿自刎谢罪。”
卢俊义收起自己又无奈又悲哀又绝望的情绪,强笑道:“我这是一时心血来潮,你无须介怀,我相信在你我携手同力之下,必不会落到那步田地。”随后跟张叔夜反复修改拟定了新的官制,力争不出现一个散官也不出现一个闲官,荫补衙内半个都欠奉。
进行行政编制,创立他的卢齐(如同赵宋)政权时,t7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冗官。他仿照后世,初步拟定了行政编制计划,想在政务院下面设立了二三十个部门,然后在各地方衙门分别设立了一二十个行政机构。他的行政编制命令到达政务院时,就被首相张叔夜驳回,而且措辞严厉地指出“主公欲亡义军不成,设此纵容冗官之法。”
卢俊义吓了一跳,忙请张叔夜询问冗官之事。等细细问过之后,卢俊义才明白,原来他认为合理的事情在这北宋年间一点都不合理,而且频频被人讲起,视之为苛政。
什么叫冗官,就是当官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当官又不做事的人特别多。
“冗官”一直是困扰宋朝吏治最严重的问题。北宋大臣王禹偁向宋真宗上疏:“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问其租税,减于日也;问其人民,逃于昔时也。一州既尔,天下可知。”意思是,济州以前只有一个刺史一个司户管理,未曾有政事荒废,但后来增加了众多官职,按说办事应该更有效率,但是税收反而比以前减少了,逃难的老百姓反而比以前更多了。庞大的官员队伍增加负担却降低效率,冗官已经影响宋朝政府机构的正常工作。
卢俊义纳闷地问张叔夜道:“为何宋朝一代会有冗官?”
张叔夜道:“首先是因为宋朝制度变更导致机构众多,太祖皇帝为削弱宰相权力,增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等机构。宋以前的地方政府是州府和县二级,宋在州府之上新增一个‘路’的机构,另外还有独立于路府之外的叫‘军’的行政机构。宋经济发达,专门派人管理茶、盐、酒税收,还有派人管理负责海上贸易的市舶司,这些多出来的机构都要有人去补缺,官员就多出来了。宋祁曾向皇帝上疏中说:‘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州县面积没有比以前扩大,但州县的官员数量是以前的五倍。其次是赵宋朝的科举取士数量非常多,唐代取士最多不足百人,宋朝礼部规定四百人,实际常常有超额,扩招的进士都得安排官职。然后赵宋朝廷还有个‘荫补’的官职制度,官员的亲属享有不经科举直接做官的特权,荫补的允许范围非常宽泛,子孙基本都能享受荫补,高级官员的异姓亲属也可以荫补,甚至门客医人这些非亲属也可以。一个官员有很多个荫补名额,宋朝荫补做官的人远比科举做官的人多。奸相王有很多侍妾,其中得到封官的达十八人。王的儿子十四岁便任待制,被称为‘猢狲待制’。赵宋朝廷对官员优待,俸禄相对其它朝代都要优厚,法律约束宽松,太祖皇帝曾密令子孙不得杀士大夫,所以很多人挤破脑袋都去做官。”
卢俊义点点头:“机构是不能增设太多,科举取士亦不能太过繁多,更不能搞什么荫补制度。只是我疑惑的是,如果每个人都勤于政事,官多了也没啥太大害处。”
张叔夜摇摇头:“主公此言差矣,这么多的官职除了少部分必需,多数都不管实际事务,多数都是占着位子混饭吃的,老病、昏聩、平庸、不理政事的官到处都有。欧阳修在庆历三年给皇帝上的再论置兵御贼札子中说,郢州知州王昌运年老病重,腰腿不能行动,每天要两个人抬到衙门办公,三年之内,州政大坏;后来有一个叫刘依的人来替换老病的王昌运,刘依也是个七十多岁脑子糊涂的老头,欧阳修任滑州通判时刘依正寄居在那,三四次来找欧阳修,每次都问:‘中书省有一个王参政,叫什么名字?’作为一州的最高长官,竟然不知道中央高级领导的名字,告诉他几次都记不住。欧阳修就对皇帝说:‘陛下试思如此等人,能为国家置兵御贼乎?’”
卢俊义疑惑道:“那朝廷难道没有什么举措去裁汰冗员?”
张叔夜苦笑道:“朝廷当然也想精兵减政,裁汰冗员,但是裁到谁谁都不愿意。
世上庸人往往是哪里有利就往哪里走,世上官场这块地盘最有利,于是赵宋朝堂上的官员越来越多。冗官虽然属于多余,只消耗俸禄无益政事,但是这些已经坐稳位子的冗官,多数都难以动摇他们的地位。谁在什么位置,谁能动谁不能动,这不是由当事人的意志或才能决定,而是由相关的利益决定,世上大大小小的山头衙门都是这样。范仲淹曾吃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内容之一就是裁剪冗员。
仲淹在考核名单上把不合格地官员名字勾掉。富弼劝t‘你一笔下去轻松。被勾地一家人可要哭了。’范仲淹说:‘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好。’但是那些冗官地利益不是这么容易被触犯地。范仲淹虽然豪情万丈。被他勾掉名字或将要被勾掉名字地人不甘心已有地利益受损。便从中闹事。庆历新政实施了一年多。冗官没裁掉几个。范仲淹却被裁掉了参知政事地乌纱。以后朝廷虽然继续吃裁剪冗官。但对盘根错节地官场群体无从下手。冗官现象终归因袭既久。难于骤革。一直烂至此时。”
卢俊义遂问道:“赵宋朝廷究竟养了多少官员。便称冗官?”
张叔夜答道:“真宗时。文武百官有九千七百多。仁宗皇祐年间。增至一万七千多。而现如今因朝廷奸臣贪官当道。荫补之官甚为泛滥。官员多达五万人。”
卢俊义听了这个数字。不禁笑问道:“赵宋治下户多少?人口几多?”
张叔夜不明白卢俊义为何这么问。便答道:“政和元年。全国总户数达到了2100万户。口总数可以达到亿以上。如果再加上部分隐藏人口。当在一亿一千万左右。
”卢俊义哈哈大笑道:“这官民比例只有1:2000。便称之为冗官?”
张叔夜不明白卢俊义为何发笑,便搬出历史上的数据:“西汉年间,官民比例为1:8000,唐朝时为1:4000,比起强汉盛唐,赵宋时期的官民比例自然是高多了。”
卢俊义抑制不住开始大笑起来,只不过他的笑容中带有几分苦涩和绝望:“如果有一个朝代,他的官民比例为1:30你觉得这个朝代怎么样?”
张叔夜张大嘴巴,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朝廷?”
卢俊义沉痛地点点头:“这个朝廷冗官之风愈演愈烈,它屡次搞精兵简政,结果下面的官员是越精简越多,变相的荫补铺天盖地,而且寻常家庭的孩子通过科举常考不中,官宦子弟往往一路顺风,仕途平顺。”张叔夜听了大惊:“竟然有这样的朝廷,真让赵宋朝廷刮目相看。我真佩服那个朝廷治下的百姓,他们真的能忍受。”
卢俊义哭笑不得道:“我也很佩服他们,他们真的是逆来顺受,任人欺凌剥削的顺民。”
张叔夜问道:“主公乃天神下凡,自然知晓世间有这样的国度,下官对这个国度有个疑问。既然有那个国家的顺民们喂养了这么多官吏,百姓们到衙门办事应该很顺利。另外这么庞大的官僚系统应该很讲究分工、分权、制衡,他们的官吏办事效率应该很高,官员应该各尽其职、自守清廉,社会秩序应该有条不紊才是。”
卢俊义欲哭无泪:“实际恰恰相反!那个朝廷的每一级的衙门都有二三十个,老百姓们跑去办事非要求爷爷告奶奶、请客送礼,而且还要跑上十几个部门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是上司交代的事情,他们就能第一时间办好,如果是老百姓过来办事,十天半个月是最少期限。至于他们的贪污**、行贿受贿、渎职、不学无术,您可以看看如今朝廷内的蔡京、王、高俅等人,那帮官吏比蔡京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可恶的是他们纵容子女经商,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权贵官僚资产,全国最富的一帮人里面,大部分都是衙内。他们的监察系统是自纠自查,互相包庇,有将金矿和铁矿贩卖给异邦的官僚竟不受处分。不用多说,亦不用再举例,那个朝廷里大部分官员们做出的事情,是一堆勉强可以糊上墙的粪土,那个官僚系统是最可笑、最可怕的豆腐渣。想想普通百姓为了生存而起早贪黑、栉风沐雨,而有些人的工作类似于迟到早退却避免了四季的风吹雨打严寒酷暑!穷人们看不起病、读不起书,而有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依赖纳税的子民!良民为了打拼出一片天地费尽心血,而自己的钱财却被另一群养尊处优者耗尽!不瞒你说,我整顿吏治的决心就是受了这些蛀虫的影响。”
张叔夜叹息道:“如果让齐国吏治堕落到那个国度的田地,我这个首相愿自刎谢罪。”
卢俊义收起自己又无奈又悲哀又绝望的情绪,强笑道:“我这是一时心血来潮,你无须介怀,我相信在你我携手同力之下,必不会落到那步田地。”随后跟张叔夜反复修改拟定了新的官制,力争不出现一个散官也不出现一个闲官,荫补衙内半个都欠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