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若权和他的幸福三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下雨天里松风声最新章节!
吴若权毕业于台湾政大企管系,现任多家企业行销顾问;他业余写作领域横跨散文、小说、计算机、企管到歌词。清新健康的气质形象,更使他成为热门媒体代言人、公益活动及广告代言人。认真与随性、柔软真心与敏锐思绪,在他身上总能得到圆满调和,绽放全方位的耀眼光芒。同时,他还是。凤凰卫视“非常男女”栏目中那位温文尔雅、专为速配男女支招的嘉宾,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词作者,flash动画摘星的原小说作者。
作为已经连续六年跻身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的吴若权,探路内地市场的是一套叫做“幸福三书”的作品。这三本书分别为谈成功人生的读本站在有光的地方、为男女爱情指南的你就是我的100分和短篇小说集爱情,最幸福的信仰。
在成为作家之前,吴若权曾从事过多种职业,这些阅历使他能洞悉白领们在职场的心理困境,而另一方面他细腻、洞悉人性、预知未来的天性在写作上也帮了他不少忙。同时,他似乎有某种天分,能超越自身的性别角色,给出令男孩和女孩都心服口服的爱情解药。台湾知名绘本作家几米对他作过如此评价:“若权善于分析说理,也很会将故事。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在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文字中,一风俗的人生阅历,带给读者宽阔的心灵视野!”他的作品,有许多都是取材于现实中的实际事例,然后通过自己细细的咀嚼,经由独特的视角观察,再以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温婉的情怀。这些故事不仅令人有所感触,而且让读者知道应该以何种态度去寻找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在网上流传甚广的flash动画摘星堪称其代表作。痴心的男主人公如飞蛾扑火般地追求心仪的女子,而女主人公却不为所动。及至错过机缘时,才终于明白:“他才是世界上最亮的一颗星。”对此,吴若权这样总结道:“很多爱情,都需要一双慧眼,才能看出它如星星般闪耀的光芒。否则,在不懂珍惜的人眼底,都只是一颗普通的石头。”
除了写作之外,吴若权自己的成功经历也给人树立了一个典范。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放弃了在it行业的优厚待遇,到唱片公司去拿很低的薪水。时至今日,他“白天做顾问公司的经营,规规矩矩地上班,晚上写作,因为周末是工作的,所以我安排周四休息,同家人朋友一起度过。几方面的工作,我在心力上尽量均衡发展,但实际上用的时间是不同的。创作不作为工作,但占的时间很多,一天是一个半小时。工作和写作是互相刺激的,我与工作时碰到的人分享智能,写作的创意会利用到工作上”能如此游刃有余地在不同的角色中自由转换,而且写出了48本书,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勤奋。他的成功,看来决非偶然。除了善于抓住机会,成就自我,吴若权还告诉了读者许多其它的东西,这些就要看读者是否会学以致用了!2003年11月,吴若权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频频露面,每到一地都掀起了一股热潮。在四地的签售也非常火暴,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2004年1月,吴若权还将有一次大陆之行,他在中央电视台的亮相,会不会如“非常男女”一样受到观众的喜爱呢?
爱必须努力
人生和爱情,一直是芸芸众生一解再解、百思不解的两大方程序。并非这两项事物当真何等深奥与冷僻,而是因为身处其中,往往正是昏天黑地、水深火热之际,既不能清明理智,又缘身在此山之中,窥不到全貌,所以只得任自己浮沉耽溺,无由登陆彼岸。
然则,爱,爱一个人和被一个人爱,当真那么困苦艰难、毫无救赎吗?
爱,爱人和被爱,不是在世纪末时已被太多太多的人宣告或预测已经死亡吗?
x与y世代的男男女女,长久以来都被认为翻脸比翻书容易;因为是被宠坏的独生子女,眼中只有自己,成长过程里,缺少与人相处的经验,所以长大到可以找异性相爱或同居结婚的时候,困难也跟着而来——因为,他们不知道在那种毫无距离的相厮守之下,一个人要维持什么样的身姿,才不致将身旁的人给冷落或压垮?换句话说,如果是两人共处,最好的模式在哪里?
这是一个属于这个世代必须特别考虑的课题。并非以往的男男女女就没有相处的问题,而是较早以前,人们因为种种经济、社会、传统的原因而必须有一方特别忍耐,但到了这个年代,婚姻中的忍耐因素早已变质或消失,完全无以仰仗。
不久前有项资料显示,台湾地区的离婚率,最高的是结婚不到五年的夫妻。所谓七年之痒,根本就是过去式了。这也印证年轻人对婚姻更不能也更不愿忍耐——相对的,间接也证明“翻脸如翻书”的说法。
是不是爱情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这世界上根本早已没有爱情的存在?
我想,基本上,这是每一个时代爱情节奏不同所致。节奏不同,样貌自然也就不相同。
在这情况之下,爱情小说要被接受、引起共鸣、甚至广受欢迎,第一个要素就是得抓住时代的脉搏、符合时代的节奏、说出属于时代的故事。
新千年伊始,我用了几段较完整的时间细读吴若权的短篇小说,发现他的作品清灵活泼、节奏明快、样貌引人,读起来绝对不会有如一些企图伟大的作品那么样,让读者觉得“爱情太沉重”以致丧失阅读的乐趣。换言之,他作品的最大特色,用最精简的言语陈述,就是:它是属于新世代、符合时代节奏和脉动美感的。
由于他长期在资讯界工作,深谙整个社会的生命活动,所以他在取材方面,游刃有余、宽广活泼,令人目不暇接。不过,如果要论他的作品最值得推介之处,倒还不是这属于枝节的部分,而是他对爱情的理念、对爱情的信仰、对爱情的执着等成熟度所衍生和构想出来的那些小说。
吴若权是相信爱情的,因此他也相信:人与人之间,如果相爱的品德和相爱的能力没有办法提高的话,所谓的爱情是无法健康地存在的,也无法让多灾多难的人生得到救赎的。我们从他的小说中,常常看到类似童话或奇迹般的结局;也在主角的身上,一再看到自省和幡然顿悟现象,显示爱虽在重重烟幕下面目不明,但当事者只要反求内心,一定会发现爱的存在;然后,在许多挫伤仍不肯放弃之后,人们会有更一层发现,那就是:爱必须努力,外加一点机缘与运气。
我很赞同吴若权对爱情与人性的看法,也欣赏他对他的看法所做的诠释而构想出来的小说。在这新千年的伊始,藉由他的小说,相信许多有情人会高兴地发现:原来,爱情依然屹立不摇,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不同。
松风里的微笑:听吴若权说爱情故事
我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歌声中,缓缓阅读着若权的短篇小说集,每一个故事里,仿佛都可以看见他从容不迫的笑容,在那样的自在中,许多创意和点子迸发开来,成缤纷花雨。他是行销企划的高手,是畅销书作家,是演讲名嘴,是广播与电视受欢迎的主持人,也是两性问题的观察者,还是国语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像是我正在聆听的这首歌,就是他多年前的作品。
这一次,我在冬季的台北读若权的小说,听他说爱情故事。
这次的若权小说不只是“都会”也不只是“男女”而已,他运用了许多新世代的生活内容,像是电子邮件、网络情人,人们更容易隐藏真实的面相,使人际关系更显扑朔迷离。他展现了跨世纪的恋物情结,像是生锈的口琴、香喷喷的核桃蛋糕、绿色的瓶中信,人们以实体对象拼贴出相爱的记忆,确定彼此的存在。他也触碰了各式各样的情感状态,像是三人行的爱恋关系、易装癖的短暂邂逅,等等。
“我一直相信:爱情是开发自我潜能的绝佳方式之一”每一篇小说之后,若权以他最擅长而独到的观点,提供了爱情魔法咒语。这些简短的杂文,不只是爱情的感受,而是爱情的智能。在爱情中随波逐流的,迷昧惶惑的人们,或许可以在小说人物的欢喜悲伤里,照见自己的身影,因为爱的缘故,显得不孤单。
若权有一个本领,是很令人惊叹的。只要是见过一次的人,他便能在不同的场合里,准确地唤出对方的名字,总让对方又惊喜又感动。读着他的小说的时候,我想,若权也是这样准确地搜集着世间各种情感样貌,再用他风格独具的创作去呼唤重现。这一次,他要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惊喜感动而已,还有启示。
爱情贴着我们的生活出现又消失
吴若权天生是个畅销作家,会说故事,文笔流畅,观察细微,心思温暖。在他的笔下,日常生活里的“偶然性”添加了戏剧化的张力,而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节奏,往往也成为等待一种人生意外(狂喜或狂悲)来临前的必要。
怎么看,我都认为,吴若权是书写台湾社会都市生涯下,男男女女之间,浪漫传奇的个中高手。要是能用对照来衬显他的风格,我会说,他比西方流行的罗曼史小说,多了一分现实感;而更接近我们已然熟悉的东方式日本偶像剧风格。
西方的罗曼史传统,总把“爱情”视为一种寄托,一种解放自己于现实世界的寄托。爱情,这个能带来无比生命能量的两性亲密接触,在罗曼史编谱下,被当成可遇不可求的奇迹,孤独的男女惟有经由爱情的救赎,才能挣脱贫乏生活。所有的罗曼史叙述模式,都让“等爱的人”在爱情来临时得到困顿生命的解放。
吴若权的爱情小说,承继了西方罗曼史的特色,把“爱情”的位置与能量,凸显得十分抢眼。可是吴若权终究有相当“现实”的一面,他突出的人物,虽多属平凡百姓,却不至于毫无人生价值;他笔下男女的情爱期待,虽不脱浪漫传奇式的际遇,却不至于离现实太远。所以他的爱情小说男女主角,虽然最终都因情海波涛而欢欣而受伤,却还不至于给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有人间烟火味,恰恰是吴若权爱情小说更接近日本偶像剧的风格所在。读吴若权的爱情小说,实在很难不想到日本偶像剧。这种阅读与视觉的关联,又足以再一次证明,吴若权是天生的畅销作家,他能把寄身于都市生活里的男女爱情渴望,藉由一些日常生活的偶然性接触,发展成一篇篇动人的故事,既有罗曼史的精髓,又融入日本偶像剧惯见的寻常生活记录,使得读者能轻易进入男女主角的世界,尤其能在自己也常经历的生活细节里,触发对爱情的想望。
看吴若权把爱情场域放在捷运站,放在面包店,放在网际网络,放在机场出关柜台,放在百货公司,放在电话线上,放在瓶中信式的寄望里;看吴若权经营的爱情模式,环绕在石破天惊的一见钟情,环绕在藕可断丝却牵连一辈子的爱情伤痕,环绕在似真若梦的真实与想象,环绕在精神与肉体永恒的辨证难题。种种都市生活的轨迹,种种情爱纠缠的困惑,在吴若权的笔下,都是爱情场域无所不在的证明。而爱情带给痴情男女的致命烙印,不因资讯年代来临不因性爱关系开放,而有所改变,在吴若权笔下,也仿佛是人的生命里,必经的一个成长历程。
每个人总要爱一次吧!吴若权的爱情小说不断释放出这样的讯息。这是罗曼史最核心的精神,但吴若权让他编织的爱情男女,始终流露出不分性别的愚式钟情与坚贞,则充分展示了日剧里那些虽平凡,却永远不放弃爱情的动人情愫。
每个人都要爱一次吧。这是爱情小说所以能抓住读者,抓住渴望去爱、渴望被爱心理的原因。作为畅销作家的吴若权,另外的企图,显然是经由爱情的个案,提出他对现代人苍白生活的健康检查表。这企图表现在每篇小说后,他都做了一份启发味道浓厚的诊断意见。这尝试符合了吴若权同时是两性关系观察作家的身分,却不免使他的爱情小说,沦为讲道理的佐证,我总觉得吴若权的爱情小说,有时候文学张力会让位于两性专栏作家那张脸谱,跟这点企图不无关系。
在浪漫与理性间,爱情给了人们见证它爆发力惊人的机会,也让人们惊觉驾驭它的必要性。爱情让人困惑,使人期待,使人犹豫,使人坚毅,说不清楚又想说清楚的诡异性格,正是爱情题材让许多创作者着迷之处。如何让这些题材经由虚构化处理,使读者有兴趣阅读,又能与自身经验互相对照参酌,值得有心在此议题上琢磨的作家多开发。这是个幅员极广的园地,观察的光谱理应多样化。吴若权在日常生活经验里的开发,将可让台湾的爱情故事不逊于日本偶像剧题材。
吴若权毕业于台湾政大企管系,现任多家企业行销顾问;他业余写作领域横跨散文、小说、计算机、企管到歌词。清新健康的气质形象,更使他成为热门媒体代言人、公益活动及广告代言人。认真与随性、柔软真心与敏锐思绪,在他身上总能得到圆满调和,绽放全方位的耀眼光芒。同时,他还是。凤凰卫视“非常男女”栏目中那位温文尔雅、专为速配男女支招的嘉宾,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词作者,flash动画摘星的原小说作者。
作为已经连续六年跻身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的吴若权,探路内地市场的是一套叫做“幸福三书”的作品。这三本书分别为谈成功人生的读本站在有光的地方、为男女爱情指南的你就是我的100分和短篇小说集爱情,最幸福的信仰。
在成为作家之前,吴若权曾从事过多种职业,这些阅历使他能洞悉白领们在职场的心理困境,而另一方面他细腻、洞悉人性、预知未来的天性在写作上也帮了他不少忙。同时,他似乎有某种天分,能超越自身的性别角色,给出令男孩和女孩都心服口服的爱情解药。台湾知名绘本作家几米对他作过如此评价:“若权善于分析说理,也很会将故事。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在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文字中,一风俗的人生阅历,带给读者宽阔的心灵视野!”他的作品,有许多都是取材于现实中的实际事例,然后通过自己细细的咀嚼,经由独特的视角观察,再以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温婉的情怀。这些故事不仅令人有所感触,而且让读者知道应该以何种态度去寻找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在网上流传甚广的flash动画摘星堪称其代表作。痴心的男主人公如飞蛾扑火般地追求心仪的女子,而女主人公却不为所动。及至错过机缘时,才终于明白:“他才是世界上最亮的一颗星。”对此,吴若权这样总结道:“很多爱情,都需要一双慧眼,才能看出它如星星般闪耀的光芒。否则,在不懂珍惜的人眼底,都只是一颗普通的石头。”
除了写作之外,吴若权自己的成功经历也给人树立了一个典范。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放弃了在it行业的优厚待遇,到唱片公司去拿很低的薪水。时至今日,他“白天做顾问公司的经营,规规矩矩地上班,晚上写作,因为周末是工作的,所以我安排周四休息,同家人朋友一起度过。几方面的工作,我在心力上尽量均衡发展,但实际上用的时间是不同的。创作不作为工作,但占的时间很多,一天是一个半小时。工作和写作是互相刺激的,我与工作时碰到的人分享智能,写作的创意会利用到工作上”能如此游刃有余地在不同的角色中自由转换,而且写出了48本书,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勤奋。他的成功,看来决非偶然。除了善于抓住机会,成就自我,吴若权还告诉了读者许多其它的东西,这些就要看读者是否会学以致用了!2003年11月,吴若权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频频露面,每到一地都掀起了一股热潮。在四地的签售也非常火暴,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2004年1月,吴若权还将有一次大陆之行,他在中央电视台的亮相,会不会如“非常男女”一样受到观众的喜爱呢?
爱必须努力
人生和爱情,一直是芸芸众生一解再解、百思不解的两大方程序。并非这两项事物当真何等深奥与冷僻,而是因为身处其中,往往正是昏天黑地、水深火热之际,既不能清明理智,又缘身在此山之中,窥不到全貌,所以只得任自己浮沉耽溺,无由登陆彼岸。
然则,爱,爱一个人和被一个人爱,当真那么困苦艰难、毫无救赎吗?
爱,爱人和被爱,不是在世纪末时已被太多太多的人宣告或预测已经死亡吗?
x与y世代的男男女女,长久以来都被认为翻脸比翻书容易;因为是被宠坏的独生子女,眼中只有自己,成长过程里,缺少与人相处的经验,所以长大到可以找异性相爱或同居结婚的时候,困难也跟着而来——因为,他们不知道在那种毫无距离的相厮守之下,一个人要维持什么样的身姿,才不致将身旁的人给冷落或压垮?换句话说,如果是两人共处,最好的模式在哪里?
这是一个属于这个世代必须特别考虑的课题。并非以往的男男女女就没有相处的问题,而是较早以前,人们因为种种经济、社会、传统的原因而必须有一方特别忍耐,但到了这个年代,婚姻中的忍耐因素早已变质或消失,完全无以仰仗。
不久前有项资料显示,台湾地区的离婚率,最高的是结婚不到五年的夫妻。所谓七年之痒,根本就是过去式了。这也印证年轻人对婚姻更不能也更不愿忍耐——相对的,间接也证明“翻脸如翻书”的说法。
是不是爱情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这世界上根本早已没有爱情的存在?
我想,基本上,这是每一个时代爱情节奏不同所致。节奏不同,样貌自然也就不相同。
在这情况之下,爱情小说要被接受、引起共鸣、甚至广受欢迎,第一个要素就是得抓住时代的脉搏、符合时代的节奏、说出属于时代的故事。
新千年伊始,我用了几段较完整的时间细读吴若权的短篇小说,发现他的作品清灵活泼、节奏明快、样貌引人,读起来绝对不会有如一些企图伟大的作品那么样,让读者觉得“爱情太沉重”以致丧失阅读的乐趣。换言之,他作品的最大特色,用最精简的言语陈述,就是:它是属于新世代、符合时代节奏和脉动美感的。
由于他长期在资讯界工作,深谙整个社会的生命活动,所以他在取材方面,游刃有余、宽广活泼,令人目不暇接。不过,如果要论他的作品最值得推介之处,倒还不是这属于枝节的部分,而是他对爱情的理念、对爱情的信仰、对爱情的执着等成熟度所衍生和构想出来的那些小说。
吴若权是相信爱情的,因此他也相信:人与人之间,如果相爱的品德和相爱的能力没有办法提高的话,所谓的爱情是无法健康地存在的,也无法让多灾多难的人生得到救赎的。我们从他的小说中,常常看到类似童话或奇迹般的结局;也在主角的身上,一再看到自省和幡然顿悟现象,显示爱虽在重重烟幕下面目不明,但当事者只要反求内心,一定会发现爱的存在;然后,在许多挫伤仍不肯放弃之后,人们会有更一层发现,那就是:爱必须努力,外加一点机缘与运气。
我很赞同吴若权对爱情与人性的看法,也欣赏他对他的看法所做的诠释而构想出来的小说。在这新千年的伊始,藉由他的小说,相信许多有情人会高兴地发现:原来,爱情依然屹立不摇,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不同。
松风里的微笑:听吴若权说爱情故事
我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歌声中,缓缓阅读着若权的短篇小说集,每一个故事里,仿佛都可以看见他从容不迫的笑容,在那样的自在中,许多创意和点子迸发开来,成缤纷花雨。他是行销企划的高手,是畅销书作家,是演讲名嘴,是广播与电视受欢迎的主持人,也是两性问题的观察者,还是国语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像是我正在聆听的这首歌,就是他多年前的作品。
这一次,我在冬季的台北读若权的小说,听他说爱情故事。
这次的若权小说不只是“都会”也不只是“男女”而已,他运用了许多新世代的生活内容,像是电子邮件、网络情人,人们更容易隐藏真实的面相,使人际关系更显扑朔迷离。他展现了跨世纪的恋物情结,像是生锈的口琴、香喷喷的核桃蛋糕、绿色的瓶中信,人们以实体对象拼贴出相爱的记忆,确定彼此的存在。他也触碰了各式各样的情感状态,像是三人行的爱恋关系、易装癖的短暂邂逅,等等。
“我一直相信:爱情是开发自我潜能的绝佳方式之一”每一篇小说之后,若权以他最擅长而独到的观点,提供了爱情魔法咒语。这些简短的杂文,不只是爱情的感受,而是爱情的智能。在爱情中随波逐流的,迷昧惶惑的人们,或许可以在小说人物的欢喜悲伤里,照见自己的身影,因为爱的缘故,显得不孤单。
若权有一个本领,是很令人惊叹的。只要是见过一次的人,他便能在不同的场合里,准确地唤出对方的名字,总让对方又惊喜又感动。读着他的小说的时候,我想,若权也是这样准确地搜集着世间各种情感样貌,再用他风格独具的创作去呼唤重现。这一次,他要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惊喜感动而已,还有启示。
爱情贴着我们的生活出现又消失
吴若权天生是个畅销作家,会说故事,文笔流畅,观察细微,心思温暖。在他的笔下,日常生活里的“偶然性”添加了戏剧化的张力,而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节奏,往往也成为等待一种人生意外(狂喜或狂悲)来临前的必要。
怎么看,我都认为,吴若权是书写台湾社会都市生涯下,男男女女之间,浪漫传奇的个中高手。要是能用对照来衬显他的风格,我会说,他比西方流行的罗曼史小说,多了一分现实感;而更接近我们已然熟悉的东方式日本偶像剧风格。
西方的罗曼史传统,总把“爱情”视为一种寄托,一种解放自己于现实世界的寄托。爱情,这个能带来无比生命能量的两性亲密接触,在罗曼史编谱下,被当成可遇不可求的奇迹,孤独的男女惟有经由爱情的救赎,才能挣脱贫乏生活。所有的罗曼史叙述模式,都让“等爱的人”在爱情来临时得到困顿生命的解放。
吴若权的爱情小说,承继了西方罗曼史的特色,把“爱情”的位置与能量,凸显得十分抢眼。可是吴若权终究有相当“现实”的一面,他突出的人物,虽多属平凡百姓,却不至于毫无人生价值;他笔下男女的情爱期待,虽不脱浪漫传奇式的际遇,却不至于离现实太远。所以他的爱情小说男女主角,虽然最终都因情海波涛而欢欣而受伤,却还不至于给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有人间烟火味,恰恰是吴若权爱情小说更接近日本偶像剧的风格所在。读吴若权的爱情小说,实在很难不想到日本偶像剧。这种阅读与视觉的关联,又足以再一次证明,吴若权是天生的畅销作家,他能把寄身于都市生活里的男女爱情渴望,藉由一些日常生活的偶然性接触,发展成一篇篇动人的故事,既有罗曼史的精髓,又融入日本偶像剧惯见的寻常生活记录,使得读者能轻易进入男女主角的世界,尤其能在自己也常经历的生活细节里,触发对爱情的想望。
看吴若权把爱情场域放在捷运站,放在面包店,放在网际网络,放在机场出关柜台,放在百货公司,放在电话线上,放在瓶中信式的寄望里;看吴若权经营的爱情模式,环绕在石破天惊的一见钟情,环绕在藕可断丝却牵连一辈子的爱情伤痕,环绕在似真若梦的真实与想象,环绕在精神与肉体永恒的辨证难题。种种都市生活的轨迹,种种情爱纠缠的困惑,在吴若权的笔下,都是爱情场域无所不在的证明。而爱情带给痴情男女的致命烙印,不因资讯年代来临不因性爱关系开放,而有所改变,在吴若权笔下,也仿佛是人的生命里,必经的一个成长历程。
每个人总要爱一次吧!吴若权的爱情小说不断释放出这样的讯息。这是罗曼史最核心的精神,但吴若权让他编织的爱情男女,始终流露出不分性别的愚式钟情与坚贞,则充分展示了日剧里那些虽平凡,却永远不放弃爱情的动人情愫。
每个人都要爱一次吧。这是爱情小说所以能抓住读者,抓住渴望去爱、渴望被爱心理的原因。作为畅销作家的吴若权,另外的企图,显然是经由爱情的个案,提出他对现代人苍白生活的健康检查表。这企图表现在每篇小说后,他都做了一份启发味道浓厚的诊断意见。这尝试符合了吴若权同时是两性关系观察作家的身分,却不免使他的爱情小说,沦为讲道理的佐证,我总觉得吴若权的爱情小说,有时候文学张力会让位于两性专栏作家那张脸谱,跟这点企图不无关系。
在浪漫与理性间,爱情给了人们见证它爆发力惊人的机会,也让人们惊觉驾驭它的必要性。爱情让人困惑,使人期待,使人犹豫,使人坚毅,说不清楚又想说清楚的诡异性格,正是爱情题材让许多创作者着迷之处。如何让这些题材经由虚构化处理,使读者有兴趣阅读,又能与自身经验互相对照参酌,值得有心在此议题上琢磨的作家多开发。这是个幅员极广的园地,观察的光谱理应多样化。吴若权在日常生活经验里的开发,将可让台湾的爱情故事不逊于日本偶像剧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