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 > 宕子文集 > 别具只眼苦搜求巧将金针度与人

别具只眼苦搜求巧将金针度与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宕子文集最新章节!

    谈到儒家的时候,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有“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的说法,因为儒家“经传以千万数”实在是太多了,就算你从儿童时期开始学习,读到头发白了的时候,也未必能读得完。所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确实是这样的呀!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教育。文字产生之后,前贤往哲有关教育的论述也得以保存。最初,人类的思想混沌未分,有关教育的论述往往不过是只言片语,而且散见于各类典籍之中。学记问世后,才有体系较为严整的教育专著。直到近代,教育学方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如此,但是关于教育的论述散见于其他著作的情况也还是十分常见。虽然历经时光的磨洗,很多有关教育的典籍或论述已经湮没不存,但与诸司马谈时代的儒家典籍相比,有关教育的典籍或论述恐怕是前者的千百倍。何况处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人类知识在几年内就翻倍增长。人类有文字以来前4900年所积累的文献,还不及当下1年之多。所以,仅仅以个人之力,就算穷其一生,想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一窥古今中外教育思想之全貌,恐怕是万万做不到的呀!

    但是,如果集众人之力,可以做到吗?我想,大致是可以做到的罢。因为,有关教育的典籍或论述虽然很多,但究竟还是有限的,就像太行、王屋两座山虽然很高很大,最终也还是敌不过愚公家族移山决心的坚定。所谓“众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在此意义上,有愚公移山的恒心,才有中外教育思想概览,这种说法并非虚言呀!

    就算集众人之力,在古往今来的各种典籍中钩玄索隐,爬罗剔抉,集成“概览”其实也大非易事。中外教育思想概览一书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工了,主编是当代教育思想界的泰斗顾明远先生,吉林教育出版社于靖权先生具体负责此事。1993年底完成初稿,但是不完备的地方还很多。所谓“好事多磨”还没来得及修改完善,于靖权先生就不幸仙逝了,编纂工作因此暂时搁置。直到本世纪初,才由深圳大学熊贤君教授接手,邀集深圳大学及华中师大的中青年教育理论学者,在原来东北师大编纂者初稿的基础上,按主题精选、新增若干论述,并撰写了各编的概述,又花费了六年的时间才成书。至此,前后历经二十余年,近六十名教育学者在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力。

    写书固然难,但编书更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因写书而流传于后世的人非常多,而因编书流传于后世的人则如凤毛麟角,其原因就在于编书要比写书难呀。如果说写书需要,才能、胆量、见识、学力编书又何尝不需要呢?这就是像诗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编撰而成的书之所以能够流传于后世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编书并非仅仅是原始材料的堆积,如果是这样,街头的小商小贩们,只要认得几个字,谁不会编书呢?大凡编书,必须在大量的材料中进行捡选、识别和归类,而选什么好,选什么不好,或者归在这一类为好,还是归在那一类为好,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编书恐怕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如果没有力排众议,独创新局的胆识,批沙捡金、慧眼独具的才力,谁能担当这种大任呢?

    编书,就像建房子一样。材料不过是砖瓦木石,但要建好一座房子,编纂者心中必须先有一张设计图。所以,房子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所用材料的质地和设计者的匠心。但房子建成之后,大家往往只能识别它局部的砖瓦木石的质地,或者只是觉得这座房子或那座房子赏心悦目,却很难看到设计者匠心独运的地方在哪里,这就是所谓的“外行看热闹”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外教育思想概览的编者在编例上尤其耗费了不少心血,采取“以史为主,史论分开”的编撰策略——古人说“鸳鸯绣取凭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该书的编撰者们却希望能度人以金针,使读者们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中外教育思想概览的取材,以是否切于实用为标准,凡不切于实用的,概不收录。因为该书并非仅仅为教育思想研究者而编纂,更足以作为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而放置案头。如果已是、将是或想做“人之患”的人们对于某个教育教学问题胸存疑虑,或者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并在今后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加以应用,但又苦于没有良师益友的切磋、磨砺和引导,那么,这本书就能当得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大任。

    近二十年来,国内学界曾推出了数部教育史巨著,如山东教育出版社的中国教育通史和外国教育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的中国教育大系和世界教育通览,湖南教育出版社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和外国教育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世界教育大事典等等。以上各书都是史论结合,以论为主,对于未能熟谙史料的普通教育工作者,则难免有架空之感,因为七宝楼台,必须一层一层地向上建。有鉴于此,中外教育思想概览采用史论分开,以史为主之编纂法,所以该书兼具史书与工具书双重功能,其中的论,就是为了帮助未能熟谙史料的普通教育工作者稍稍窥其门道。该书共三百六十万余字,汇集了古今中外近千位思想家有关教育的论述共八千余条,并遵循教育科学的原理和法则,按专题且依时间顺序分门别类编排,每一专题都冶古今中外于一炉。这样,既方便读者检索某一专题,而有关某一专题教育思想的发展、嬗变的轨迹也得以清晰呈现。

    俗话说,凡事有利必有弊,利弊相依相因,而利之所在往往也就是弊之所在也。中外教育思想概览之利弊亦如此。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本书作者虽然努力为之,恐怕也不能尽善尽美”而这不能尽善尽美的原因有三个:其一,该书是集多人之力而成,而各人的才能、胆量、见识、学力必然参差不齐,这是很自然的,所以其所选史料及有关论述的品质也有参差;其二,虽集多人之力,也仍然难免“挂万漏一”令人生遗珠之憾;其三,众口难调,甲之熊掌,难保不为乙之砒霜,以史为主,史论分开的新编纂法也难保不遭喜欢传统以论为主,史论结合编纂法的人的诟病。尽管这样,仍然掩盖不了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我认为,这书一定会流传后世的。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宕子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品小说只为原作者宕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宕子并收藏宕子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