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阅读的关系就是我们与世界的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宕子文集最新章节!
3月23日北京娱乐信息报载,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作家在提案上联合署名提议增设“国家阅读日”但余秋雨却在其博客上发文章表示反对。他说,其一,他认为现在每年已有“世界读书日”没必要增加类似节日。其二,他认为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周围已是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灾难。其三,他认为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他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是浪费生命。
我一向并不喜欢余秋雨,也几乎从来不读他写的书,更不用说上他的博客了。但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喜欢归不喜欢,因人废言却也大可不必。在反对设立“国家阅读日”这点上,我与余是一样的,但对他所说的理由却不敢苟同。
在笔者看来,增设“国家阅读日”确实有多此一举之嫌,一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设有“世界读书日”再来个什么“国家阅读日”无异于叠床架屋,而且,所谓的“阅读日”能在多大的程度上促进“阅读率”的提高,所谓“阅读率”的提高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都是值得商榷的。
至于当下国人的阅读是欠缺还是灾难,我的理解却与余完全不同。余所说的“阅读不是欠缺”在一定的意义上,这只是一种表象或假象,与余所认为的恰恰相反“真正的阅读”的缺席在中国倒成了“灾难”但这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并非设立“阅读日”所能解决得了的。
培根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句话其实还暗含着另一层意思,即不善读足以致愚。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书与我们之间的中介,通过这个中介,我们与书展开自由的对话——这就是真正的阅读,即“可以医愚”的阅读。如果割裂书与世界或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对话就无法进行,我们就成了书中所记录的信息的被动接收者,那么,不管你读了多少书,也不能使你的聪明或智慧增添丝毫,相反,你读过的东西只会像灰尘一样蒙蔽你灵气,助长你的傲气,想要不愚也不行呀。
我在一篇文章写道:“当我们翻开一本书开始阅读时,我们面对的其实是一片混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符号,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意义被囚禁在符号里,需要我们将它释放出来。阅读的过程绝对不是被动的意义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解码的过程,一种积极的意义的创造的过程。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具有‘召唤结构’,其中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读者去填补和完善,其实一切文本都是如此,不仅仅是文学文本。阅读是积极的思考的过程,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正在将一种秩序赋予这个世界——我们同文本的关系就是我们同世界的关系,因此,阅读是一种‘思想的暴力’,它使世界符号化、秩序化,成为‘人’的世界,变得可以理解。”
“萨特的剧本恶心中的主人公洛丁根在公园时看到一棵奇形怪状的树,于是便被一种莫名的恶心感(它的本质是一种存在性焦虑)俘获了,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那棵树。当我们碰到一本自己读不懂的书时,我们的感觉也与洛丁根相同——我们在那堆杂乱无章的符号里找不到意义,无法使那个世界秩序化,在此,我们遭遇了令人恐惧的混沌。阅读就是命名,就像用一根大头针将蝴蝶固定在墙上,当你的大头针没法固定你当下遭遇的目标时,也就是你没法为事物命名时,那不能叫做阅读。”
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这两方面相互作用,如果牺牲了一方——即使只是部分地牺牲——另一方马上就受到损害。因为没有行动的反思只是空话,没有反思的行动只是盲动,不能给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带来任何变化。在此意义上“真正的阅读”的缺席可以理解为反思或行动的缺席和反思与行动的剥离。阅读的本质是人与世界的对话,是人认识自我与批判性地介入世界的活动,任何为读书而读书的活动都不能称为“阅读”都是“伪阅读”包括余所说的“考察、游历、体验、创造”如果不能带来对世界与人本身的反思和作为主体的人的行动,从而使人变得更“人性化”都是在“浪费生命”
3月23日北京娱乐信息报载,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作家在提案上联合署名提议增设“国家阅读日”但余秋雨却在其博客上发文章表示反对。他说,其一,他认为现在每年已有“世界读书日”没必要增加类似节日。其二,他认为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周围已是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灾难。其三,他认为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他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是浪费生命。
我一向并不喜欢余秋雨,也几乎从来不读他写的书,更不用说上他的博客了。但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喜欢归不喜欢,因人废言却也大可不必。在反对设立“国家阅读日”这点上,我与余是一样的,但对他所说的理由却不敢苟同。
在笔者看来,增设“国家阅读日”确实有多此一举之嫌,一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设有“世界读书日”再来个什么“国家阅读日”无异于叠床架屋,而且,所谓的“阅读日”能在多大的程度上促进“阅读率”的提高,所谓“阅读率”的提高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都是值得商榷的。
至于当下国人的阅读是欠缺还是灾难,我的理解却与余完全不同。余所说的“阅读不是欠缺”在一定的意义上,这只是一种表象或假象,与余所认为的恰恰相反“真正的阅读”的缺席在中国倒成了“灾难”但这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并非设立“阅读日”所能解决得了的。
培根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句话其实还暗含着另一层意思,即不善读足以致愚。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书与我们之间的中介,通过这个中介,我们与书展开自由的对话——这就是真正的阅读,即“可以医愚”的阅读。如果割裂书与世界或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对话就无法进行,我们就成了书中所记录的信息的被动接收者,那么,不管你读了多少书,也不能使你的聪明或智慧增添丝毫,相反,你读过的东西只会像灰尘一样蒙蔽你灵气,助长你的傲气,想要不愚也不行呀。
我在一篇文章写道:“当我们翻开一本书开始阅读时,我们面对的其实是一片混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符号,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意义被囚禁在符号里,需要我们将它释放出来。阅读的过程绝对不是被动的意义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解码的过程,一种积极的意义的创造的过程。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具有‘召唤结构’,其中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读者去填补和完善,其实一切文本都是如此,不仅仅是文学文本。阅读是积极的思考的过程,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正在将一种秩序赋予这个世界——我们同文本的关系就是我们同世界的关系,因此,阅读是一种‘思想的暴力’,它使世界符号化、秩序化,成为‘人’的世界,变得可以理解。”
“萨特的剧本恶心中的主人公洛丁根在公园时看到一棵奇形怪状的树,于是便被一种莫名的恶心感(它的本质是一种存在性焦虑)俘获了,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那棵树。当我们碰到一本自己读不懂的书时,我们的感觉也与洛丁根相同——我们在那堆杂乱无章的符号里找不到意义,无法使那个世界秩序化,在此,我们遭遇了令人恐惧的混沌。阅读就是命名,就像用一根大头针将蝴蝶固定在墙上,当你的大头针没法固定你当下遭遇的目标时,也就是你没法为事物命名时,那不能叫做阅读。”
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这两方面相互作用,如果牺牲了一方——即使只是部分地牺牲——另一方马上就受到损害。因为没有行动的反思只是空话,没有反思的行动只是盲动,不能给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带来任何变化。在此意义上“真正的阅读”的缺席可以理解为反思或行动的缺席和反思与行动的剥离。阅读的本质是人与世界的对话,是人认识自我与批判性地介入世界的活动,任何为读书而读书的活动都不能称为“阅读”都是“伪阅读”包括余所说的“考察、游历、体验、创造”如果不能带来对世界与人本身的反思和作为主体的人的行动,从而使人变得更“人性化”都是在“浪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