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盐文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杜正坤文集最新章节!
在巫溪这块神奇的土地上,5000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远古先民借大宁河舟楫之利、宝源山天然盐泉之资,因盐而兴,开辟了一方"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乐土,创造了"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辉煌,并以盐文化、药文化为主体,创造了与中原华夏文化约略同时诞生的巫文化,成为我国远古巫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把巫溪的古文明推向了极致。
巫盐,是人类社会最早开发的天然盐泉。白鹿引泉,是古老巫溪盐业史上的佳话。民间传说:“一猎人袁氏带猎狗追一只白鹿,追了几天几夜,走走停停,最后来到宝源山下(千年古镇大宁厂峡谷中的一座大山),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就在奔跑的猎手撩起弓箭准备发出最后一击时,瞬间爆发的一片银光迷失了他的双眼。银光过后,白鹿不见了踪影。猎手的眼前,只剩下一座山洞和洞中汩汩淌出的清泉。沮丧的猎手此时已是又累又渴。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筒,舀起泉水便喝,却发现看似清澈的泉水咸得出奇。猎手惊喜万分,用竹筒带回泉水,回家熬出了一捧雪白的食盐。盐是当时珍贵无比的东西,猎手醒悟,原来白鹿是来指引人们找到盐泉的神使。于是,袁氏带领族人在此制盐度日。逐渐地,小道踏成了大路,山林变成了市井。盐泉所在的大山,被人们命名为宝源山。一座繁华的城郭,也随之在大宁河畔崛起,绵延千年。”(引自巫溪民间传说)
千百年来,巫溪民间流传着詹厨师坐位的传说,这个传说的故事梗概是:一日,玉皇大帝坐在灵霄殿上,忽然心血来潮,让太白金星把御厨房的厨师们传上殿来,问御厨们:“天地间什么东西最有味?”御厨们一个个嗫嚅着不敢上奏。玉帝用手随便一指:“卿来告诉朕!”被玉帝指着的这位御厨姓詹,名大味。是御厨房的领班兼掌勺师。詹大味叩首道:“禀报圣上,下臣认为,盐是百味之祖,珍馐百味,盐最有味。”玉帝听罢龙颜大怒:“天地间的山珍海味,无奇不有,岂能说只有盐才有味?简直是胡说八道。”喝令刀斧手,将詹御厨推出天门斩首。同时下令,今后的御膳不再放盐。詹御厨被杀的这天,正好是人间的农历八月初一。詹御厨被杀后,其余的御厨们遵旨在御膳中不放盐,做出的御膳,玉帝一尝,总感觉味道不好,难以下咽。过了几天,玉帝亲自到御膳房去视察,问御厨们:“你们做出的御膳,为何如此难以下喉?”御厨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敢上奏。玉帝问急了,一位年高老迈的御厨颤抖着回奏玉帝:“祈请圣上赦免臣的死罪,臣才敢说啊。”玉帝说“赦你无罪。”老御厨说:“没放盐的御膳自然无味道啊。”玉帝这才知道自己错杀了詹御厨,沉吟半晌后才说:“那你们还是加盐吧。”又一日早朝,玉帝对众大臣说:“朕错杀了詹御厨,现在我追认詹御厨为厨神,朕每年隐退十八天,让詹御厨坐十八天位。”詹御厨坐位的这段时间,降小雨十八天,以示对詹御厨的纪念和哀悼。从此,每年就有了从农历八月初一到十八日这个二十四节气之外,与“伏天”、“九天”并列的“十八詹天。(引自巫溪民间传说)
巫溪大宁河发源地西溪河流域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至今还在对他们的后辈人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枷档湾(现在的巫溪县天元乡一带)一个姓王的大财主——王老爷,养了五个女儿。有一天,王老爷过生日,女儿们都争着献上自己的礼物。大女儿送的是纯金香炉,二女儿送的和田玉枕,三女儿送的是一对金罗汉,四女儿奉上的礼物是镶嵌着红色玛瑙的太师椅,轮到幺女儿时,她却只拿出了一包盐。其它姊妹和客人都对幺女儿嗤之以鼻,但是王老爷却非常高兴,他对众人说:“我觉得幺女儿送的礼物十分珍贵,因为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盐,人就会失去生命,幺女儿送盐给我,是想要我这个当爹爹的长命百岁,其孝心可嘉呀!”
巫溪民间有句俗话:“家有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讲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七大要素,即七种物质。可见盐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必需品。食盐不仅是人们饮食中的重要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过去,广大农村人口,由于盐巴金贵、稀少,吃不上盐,造成人体内的含钠量和含氯量过低,患大脖子病(瘿包)的人非常多,给人们造成了无尽的痛苦。
巫溪是中国巫文化的发祥地(而巫溪的盐文化又是巫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先秦时期巴文化和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据是就是因宝源山盐泉而诞生过巫咸古国以及灵山“十巫”(巫咸、巫即、巫胎、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降临。巫溪大宁厂是中国西南最早的集镇,也是中国最早的盐业生产基地。
巫溪的盐业,历代封建王朝都视其为经济命脉,十分看重。 据杜氏族谱记载,杜氏从“发”字辈上推十八代祖杜弼,乃明朝兵部左侍郎。明清官制,侍郎虽属于尚书副手,但级别却与尚书相同,属正二品。明朝天顺五年,即公元1461年,弼公奉旨入川督修、管理大宁盐厂“年迈未及回京,遂卒于宁而落业焉”
从明朝廷任命二品大员管理大宁盐厂,可以看出当时宁厂古镇的大宁盐厂在明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地位之高。应该说,当时的大宁盐厂是明王朝中央直辖的。
大宁盐厂在当时的交通是四通八达的。陆路有通往陕西西安乃至全国的古骡马大道。这些古大道遗址,在巫溪的万古、长桂、中梁、天元、正溪、红池坝,城口县的燕麦,陕西省的镇坪县,湖北省的竹山、竹溪、房县等地的高原丛林中至今隐约可见(盐大道宽度相当于现在的乡村公路),水路有木船上行东溪河和西溪河,下行巫山城入长江。
年纪稍老些的巫溪人都知道宁厂有个“接官亭”(许多人误喊成“窄关天儿”)座落于大宁河与后溪河交汇处的南岸。“接官亭”的建筑气势宏伟、装饰讲究,说明当时经常有等级很高的朝廷命官来此办理盐务或视察民情。
巫溪古镇宁厂旧时的街道有陕西街、江西街等等。从街道的命名,可以看出小小的宁厂古镇云集着全国各地的客商。在全国解放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宁厂镇居民中的籍贯涉及21个省市。
巫溪至湖北、陕西盐道上的人群中至今还流传着“贫穷路上无人问,富豪深山有远亲。但愿菩萨多保佑,有包柴盐稳稳心,吃顿饱饭沾点荤。”(柴盐,就是巫溪大宁盐厂用木柴熬制的盐,民间认为柴盐质量高于用煤炭熬制的盐)“古盐道上背盐夫,一身破烂风雨走。背盐之人无盐吃,三日两头无粟煮,翻山越岭苦中苦。”“一粒柴盐贵如砂(砂即黄金),穷人家里无盐巴。一年四季寡白水,莫想咸菜把饭下,贵客来了才见它”的五句子歌。
旧社会,即使是大宁厂熬盐的人,也同样是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熬盐的人称为“盐丁”或“盐棒槌”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是最被看不起的苦力,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但他们却创造了大宁盐厂多姿多彩的盐文化。已故离休干部褚云生老先生生前与笔者聊天儿时,曾经讲过民国时期大宁盐厂有一位“雀才”(诙谐、有天才的人)在艰苦的熬盐劳作中,锤炼了他的意志,苦中作乐,创作了大量的口头文学,其中有一首与盐夫有关的打油诗,在民间久久流传:“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熬盐烈火旁。走到门外烈日下,偷闲一刻是乘凉。”该“雀才”还写过一首形容盐厂监工贪吃的打油诗“好吃不过王二麻,身未拢桌手先抓。常将一筷夹三块,伸出双臂排两家。啃尽骨头流白沫,舔干盘子现青花。闲来无事打饱嗝,凭依栏杆剔板牙。”
盐民不仅在生活上艰苦,而且在政治上倍受歧视和奴役。旧社会大宁厂的盐夫,大多数是长年(即长工)世世代代熬盐,与柴禾、煤炭打交道,以致蓬头垢面,而其所得仅仅维持活命。“情妹生得白,偷个灶炭客(给盐灶调煤管火的工人),点起灯亮看,揉得黢麻黑”“盐丁苦啊盐丁苦,终日调炭煎盐卤。胼手胝足度朝昏,食不充饥衣难补”(引自已故离休干部褚云生聊天记录)是当时大宁厂盐夫生活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大宁盐泉润育了巫溪人,润育了巫溪的盐文化。人们热爱生于斯、长于斯、劳于斯的千古盐泉,盐俗流风,隆盛历史,万灶盐烟,人们用心、用情讴歌这滚滚盐泉。
巫溪人在这块土地上战天斗地,劳作、生息、繁衍,创造出的巫溪盐文化,使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建筑物,都迸发出文明的智慧与火花,折射出文化底蕴的浑厚绵长与芬芳馥郁。
在巫溪这块神奇的土地上,5000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远古先民借大宁河舟楫之利、宝源山天然盐泉之资,因盐而兴,开辟了一方"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乐土,创造了"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辉煌,并以盐文化、药文化为主体,创造了与中原华夏文化约略同时诞生的巫文化,成为我国远古巫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把巫溪的古文明推向了极致。
巫盐,是人类社会最早开发的天然盐泉。白鹿引泉,是古老巫溪盐业史上的佳话。民间传说:“一猎人袁氏带猎狗追一只白鹿,追了几天几夜,走走停停,最后来到宝源山下(千年古镇大宁厂峡谷中的一座大山),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就在奔跑的猎手撩起弓箭准备发出最后一击时,瞬间爆发的一片银光迷失了他的双眼。银光过后,白鹿不见了踪影。猎手的眼前,只剩下一座山洞和洞中汩汩淌出的清泉。沮丧的猎手此时已是又累又渴。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筒,舀起泉水便喝,却发现看似清澈的泉水咸得出奇。猎手惊喜万分,用竹筒带回泉水,回家熬出了一捧雪白的食盐。盐是当时珍贵无比的东西,猎手醒悟,原来白鹿是来指引人们找到盐泉的神使。于是,袁氏带领族人在此制盐度日。逐渐地,小道踏成了大路,山林变成了市井。盐泉所在的大山,被人们命名为宝源山。一座繁华的城郭,也随之在大宁河畔崛起,绵延千年。”(引自巫溪民间传说)
千百年来,巫溪民间流传着詹厨师坐位的传说,这个传说的故事梗概是:一日,玉皇大帝坐在灵霄殿上,忽然心血来潮,让太白金星把御厨房的厨师们传上殿来,问御厨们:“天地间什么东西最有味?”御厨们一个个嗫嚅着不敢上奏。玉帝用手随便一指:“卿来告诉朕!”被玉帝指着的这位御厨姓詹,名大味。是御厨房的领班兼掌勺师。詹大味叩首道:“禀报圣上,下臣认为,盐是百味之祖,珍馐百味,盐最有味。”玉帝听罢龙颜大怒:“天地间的山珍海味,无奇不有,岂能说只有盐才有味?简直是胡说八道。”喝令刀斧手,将詹御厨推出天门斩首。同时下令,今后的御膳不再放盐。詹御厨被杀的这天,正好是人间的农历八月初一。詹御厨被杀后,其余的御厨们遵旨在御膳中不放盐,做出的御膳,玉帝一尝,总感觉味道不好,难以下咽。过了几天,玉帝亲自到御膳房去视察,问御厨们:“你们做出的御膳,为何如此难以下喉?”御厨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敢上奏。玉帝问急了,一位年高老迈的御厨颤抖着回奏玉帝:“祈请圣上赦免臣的死罪,臣才敢说啊。”玉帝说“赦你无罪。”老御厨说:“没放盐的御膳自然无味道啊。”玉帝这才知道自己错杀了詹御厨,沉吟半晌后才说:“那你们还是加盐吧。”又一日早朝,玉帝对众大臣说:“朕错杀了詹御厨,现在我追认詹御厨为厨神,朕每年隐退十八天,让詹御厨坐十八天位。”詹御厨坐位的这段时间,降小雨十八天,以示对詹御厨的纪念和哀悼。从此,每年就有了从农历八月初一到十八日这个二十四节气之外,与“伏天”、“九天”并列的“十八詹天。(引自巫溪民间传说)
巫溪大宁河发源地西溪河流域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至今还在对他们的后辈人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枷档湾(现在的巫溪县天元乡一带)一个姓王的大财主——王老爷,养了五个女儿。有一天,王老爷过生日,女儿们都争着献上自己的礼物。大女儿送的是纯金香炉,二女儿送的和田玉枕,三女儿送的是一对金罗汉,四女儿奉上的礼物是镶嵌着红色玛瑙的太师椅,轮到幺女儿时,她却只拿出了一包盐。其它姊妹和客人都对幺女儿嗤之以鼻,但是王老爷却非常高兴,他对众人说:“我觉得幺女儿送的礼物十分珍贵,因为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盐,人就会失去生命,幺女儿送盐给我,是想要我这个当爹爹的长命百岁,其孝心可嘉呀!”
巫溪民间有句俗话:“家有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讲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七大要素,即七种物质。可见盐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必需品。食盐不仅是人们饮食中的重要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过去,广大农村人口,由于盐巴金贵、稀少,吃不上盐,造成人体内的含钠量和含氯量过低,患大脖子病(瘿包)的人非常多,给人们造成了无尽的痛苦。
巫溪是中国巫文化的发祥地(而巫溪的盐文化又是巫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先秦时期巴文化和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据是就是因宝源山盐泉而诞生过巫咸古国以及灵山“十巫”(巫咸、巫即、巫胎、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降临。巫溪大宁厂是中国西南最早的集镇,也是中国最早的盐业生产基地。
巫溪的盐业,历代封建王朝都视其为经济命脉,十分看重。 据杜氏族谱记载,杜氏从“发”字辈上推十八代祖杜弼,乃明朝兵部左侍郎。明清官制,侍郎虽属于尚书副手,但级别却与尚书相同,属正二品。明朝天顺五年,即公元1461年,弼公奉旨入川督修、管理大宁盐厂“年迈未及回京,遂卒于宁而落业焉”
从明朝廷任命二品大员管理大宁盐厂,可以看出当时宁厂古镇的大宁盐厂在明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地位之高。应该说,当时的大宁盐厂是明王朝中央直辖的。
大宁盐厂在当时的交通是四通八达的。陆路有通往陕西西安乃至全国的古骡马大道。这些古大道遗址,在巫溪的万古、长桂、中梁、天元、正溪、红池坝,城口县的燕麦,陕西省的镇坪县,湖北省的竹山、竹溪、房县等地的高原丛林中至今隐约可见(盐大道宽度相当于现在的乡村公路),水路有木船上行东溪河和西溪河,下行巫山城入长江。
年纪稍老些的巫溪人都知道宁厂有个“接官亭”(许多人误喊成“窄关天儿”)座落于大宁河与后溪河交汇处的南岸。“接官亭”的建筑气势宏伟、装饰讲究,说明当时经常有等级很高的朝廷命官来此办理盐务或视察民情。
巫溪古镇宁厂旧时的街道有陕西街、江西街等等。从街道的命名,可以看出小小的宁厂古镇云集着全国各地的客商。在全国解放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宁厂镇居民中的籍贯涉及21个省市。
巫溪至湖北、陕西盐道上的人群中至今还流传着“贫穷路上无人问,富豪深山有远亲。但愿菩萨多保佑,有包柴盐稳稳心,吃顿饱饭沾点荤。”(柴盐,就是巫溪大宁盐厂用木柴熬制的盐,民间认为柴盐质量高于用煤炭熬制的盐)“古盐道上背盐夫,一身破烂风雨走。背盐之人无盐吃,三日两头无粟煮,翻山越岭苦中苦。”“一粒柴盐贵如砂(砂即黄金),穷人家里无盐巴。一年四季寡白水,莫想咸菜把饭下,贵客来了才见它”的五句子歌。
旧社会,即使是大宁厂熬盐的人,也同样是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熬盐的人称为“盐丁”或“盐棒槌”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是最被看不起的苦力,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但他们却创造了大宁盐厂多姿多彩的盐文化。已故离休干部褚云生老先生生前与笔者聊天儿时,曾经讲过民国时期大宁盐厂有一位“雀才”(诙谐、有天才的人)在艰苦的熬盐劳作中,锤炼了他的意志,苦中作乐,创作了大量的口头文学,其中有一首与盐夫有关的打油诗,在民间久久流传:“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熬盐烈火旁。走到门外烈日下,偷闲一刻是乘凉。”该“雀才”还写过一首形容盐厂监工贪吃的打油诗“好吃不过王二麻,身未拢桌手先抓。常将一筷夹三块,伸出双臂排两家。啃尽骨头流白沫,舔干盘子现青花。闲来无事打饱嗝,凭依栏杆剔板牙。”
盐民不仅在生活上艰苦,而且在政治上倍受歧视和奴役。旧社会大宁厂的盐夫,大多数是长年(即长工)世世代代熬盐,与柴禾、煤炭打交道,以致蓬头垢面,而其所得仅仅维持活命。“情妹生得白,偷个灶炭客(给盐灶调煤管火的工人),点起灯亮看,揉得黢麻黑”“盐丁苦啊盐丁苦,终日调炭煎盐卤。胼手胝足度朝昏,食不充饥衣难补”(引自已故离休干部褚云生聊天记录)是当时大宁厂盐夫生活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大宁盐泉润育了巫溪人,润育了巫溪的盐文化。人们热爱生于斯、长于斯、劳于斯的千古盐泉,盐俗流风,隆盛历史,万灶盐烟,人们用心、用情讴歌这滚滚盐泉。
巫溪人在这块土地上战天斗地,劳作、生息、繁衍,创造出的巫溪盐文化,使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建筑物,都迸发出文明的智慧与火花,折射出文化底蕴的浑厚绵长与芬芳馥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