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废太子96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彼岸繁花[综红楼]最新章节!
阁臣们以为圣人对内阁提议的、限定个人拥有的土地数量不满意。在进养心殿前, 彼此就互相以眼神示意,要与圣人抗争到底。这个数量已经是他们反复讨论过、衡量过、自家作为士绅阶层的一份子, 所能接受的底线了。
没想到圣人召集他们过来,先说了考虑以后不再按人头征税, 所有的赋税都归到农田,此次要征集他们的意见,讨论将赋税降低到什么程度, 才能既保证朝廷的岁入, 又能在实际上让百姓富裕起来,吃饱穿暖。
这让众阁臣愧疚得恨不能找个地缝去钻。
张太傅还领着户部尚书衔, 他要了一张纸, 将各省的上一年赋税收入写好,递给圣人和众人参考。
张太傅接着又对圣人启奏:“老臣认为在确定具体降低多少赋税之前,应该先厘清全国的可耕田数量,其中的上、中、下等耕田各有多少,再参考有功名者、朝臣勋贵占有的耕地数量, 才能最后确定能给予自耕农多少土地。在把全国的耕田重新造册前, 朝廷新的政令, 要先让所有的百姓都知道赋税将降低一半以下, 以后再不按人头收税,有利于查出隐田、隐户。凡是隐田者, 这次可在登记朝廷的登记中拿回自己的田地。至于是否要补交税赋,怎么补交再议。”
礼部齐尚书补充:“朝廷也要让所有的有功名的人知道,一旦继续与他人隐田, 朝廷将取消其功名。”
工部郭尚书就说:“租赁土地的佃农,地主是否要准备农具、牲畜,这个也要考虑。”
太子端坐在御案一侧,听着这些在各地州县历练过的阁老,说着降低赋税前要做的事情,奋笔疾书地记录。
当圣人和阁臣的讨论告了一个段落后,太子插话。
“父皇,戍边的将士,还有兵丁,以命护卫朝廷和百姓的安危,其父母是不是要觊觎税赋方面的特别优惠?一旦兵丁伤亡,其赋税该怎么优惠,是不是也纳入这次考虑里?”
对兵丁给与税赋的优惠,是朝廷从来没有考虑过的。
圣人沉吟一下说:“荣国公,你把兵部这些年的在册的兵将、还有阵亡抚恤,让兵部造册,看看戍边的将士,让其父母亲各拥有五亩的免税田,非戍边的将士,减为一半,算算是否可行。内阁统一考虑吧。”
圣人在内阁呈上的各级、各人限田数写了一个大大的准字,发了回去。
且还批示了内阁要括隐田、隐户。以后朝廷不按照人头收税,只按田产收税,取消按户摊派的徭役,改为朝廷付银子给修路修堤围的百姓,但规定了每户二丁必出其一,参加修路等。
内阁的工作量增加了,尤其是户部。礼部则派发通知予各地学政,有功名者尽快退投靠的田地,并给与期限,过期仍有隐田者,查实后将除去功名。
工作量的增加,使得户部、兵部忙碌不堪,但每人都知道,这是为子孙有个安稳生活的长远计。
太子适时暗示贾代善,注意军营将官吃空饷的事儿。
贾代善明白太子的意思后,只觉得毛骨悚然,他直觉地感到太子厘清了耕田,就会对空饷下手了。圣人现在是吃了太子的迷魂汤,太子提议什么圣人做什么。从太子听政以来,这一件件的事情,虽都是利国利民有利于江山传承的,可谁经得起这么折腾啊!贾代善只盼着自己的长子回京,能隐晦地劝劝太子,消停一点吧!
唉,贾代善真的叹气了,他在不久前还听圣人提过要重开船坞,重造远航大船的事儿。朝廷是不想出一分银子的,太子搞了一个股权拍卖的计划,贾代善想以太子这样空手套白狼的手段,能跟白手起家的太/祖爷媲美的。
京营里的将官得了贾代善的暗示,纷纷都开始处理自己所辖营盘的兵丁既往吃空饷的首尾。
殿试才结束,宗室里的聪明人就慌神了。然后他们就挑唆离圣人和福亲王关系近、血缘近的宗亲,去找福亲王开始闹腾。这些聪明人,他们敏感地认识到,要是取消了税赋的优惠,作为远亲的他们,必会首当其冲要缴税的。因为这些宗室与圣人的血缘已经很远了,到了太子这辈,出了五服就更多了。福亲王连着二天被向他哭穷的宗亲围困,宗室原来都是不用交任何税赋的,如今听说要取消他们的优惠待遇了,纷纷在福亲王跟前哭闹,要去太/祖灵前哭告的不是少数。
烦得福亲王不胜其扰,进宫来向圣人求助。
圣人盯着福亲王说:“宗室是要纳税的,除了朕,所有的人都要纳粮,出徭役。”
福亲王虽吃惊,但他几十年养成的服从圣人的惯性,使他立即回答:“圣人,您怎么说,臣就怎么做,万万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福亲王才不怕纳粮呢,这么些人一起纳税,他作为圣人在世的唯一亲兄弟,圣人为了彰显友爱兄弟也不会亏待他的。
福亲王的话讨好了圣人,圣人就派太子去福亲王那里,协助安抚哭穷的宗室。
见福亲王请了太子来,哭闹的宗亲都收敛了些,规规矩矩地给太子行礼后,开始向太子苦求。
太子手一摆,问道:“谁知道前朝覆灭的时候,宗室有多少人?每年要朝廷拨多少银子奉养?占据岁入的多少?”
宗亲里也不都是不读书的,听了太子的话,就嘀咕起来,“我徒家王朝怎么会像前朝一样覆灭呢!一定会千秋万代的。”
也就是太子问出这样的话,换个人就得被这些宗室的围殴。
太子不理这些只敢在私下嘀咕的人,朗声说道:“前朝覆灭前,朱姓宗室有人口百万。每年宗室的俸禄等就占了岁入的一半。如今你们每年每个人,都要朝廷奉养,几十个儿女地生,几十个孙子地生,不就是在重蹈前朝的覆辙吗?你们现在光想着要纳粮、当差的艰苦和不舒服,难道你们要徒家子孙和朱家子孙,百年后最后是一样结局?”
太子沉着脸,把到福亲王这里闹的宗亲扫视了一遍,目光冷冷如寒冰一般。
“士农工商,百行百业,你们总要去做一样,挣出来自己的吃饭钱。朝廷以后不会养得徒家子孙像前朝的一样,什么也不用干、什么也不会干,只会吃饭。”
只会吃饭,真的是这些宗室的最好写照。不对,他们还会生,生一个,一个月就能从宗室领2两银子。他自己在心里吐槽这操蛋的规矩,这不是靠生孩子领银子就够活命的了。
“你们都回去好好想想吧,与其花功夫在福亲王这里哭,不如上街为别人代写家书,一天还能赚到几十个铜板。”
在太子的逼视下,闹事的宗亲不甘不愿地走了。
福亲王擦擦自己额头的细微蒙蒙汗,羞愧地说:“太子啊,伯王老了啊,这宗室的担子挑不起来了。”
“让世子帮你吧。”太子顺着福亲王的话往下说。
福亲王大喜,太子的话可是说到他的心坎了。他就怕太子掌权以后,把宗令给了他自己的兄弟。
太子心里呵呵,福亲王的儿子做宗令才好呢,以后徒丌接手更容易。
太子回宫就和圣人说起宗室的事情。
“父皇,宗室人口越来越多,儿臣翻看了一下,有的人家一年生十几个孩子,还有几十个的孙辈出生。这样生下去,前朝宗室的人口开销,最后占了岁入半数的事情,又要重演了呢。”
圣人斩钉截铁地说:“改。”
他早对这些光吃饭、不干活的宗室反感了。
“成贤,你抽空拟个折子吧,和这回的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一道改了。”
太子应允,现成的东西留着呢,翻出来略改改就好。
于是往新科进士的夸街荣耀里凑热闹的人,少了这些既往哪里有热闹往哪里凑乎的宗室,也少了一些纨绔子弟——惴惴不安在家禁足的那些人,也只有赚了盆满钵满的赌坊与新科进士同乐了。
因今年殿试出人预料的题目,使得会试的前十名,都没能进了殿试的前十。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赌对了今科进士前十名的一员。
还没等赌坊掌柜笑个够呢,户部收税的主事,带着衙役登门了,要按帐本记的投注银子纳税,私塞银子给当差的,可没人敢接——因这事儿,是太子吩咐了户部尚书派下来的差事。
而那些没有被批准证照的赌坊,连人带赌注都被衙门收了去。
嗟乎,今年这一科春闱,也只有新科进士们高兴了。那殿试题目早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飞进了京城的大户人家,让持有良田百顷的他们都惶恐不可终日。因为能帮他们在朝上说话的人,都被禁足在家思过呢。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有个什么结果。而这样的恐慌情绪,也随着飞出京城的鸿雁,传递到朝野的四面八方去了。
阁臣们以为圣人对内阁提议的、限定个人拥有的土地数量不满意。在进养心殿前, 彼此就互相以眼神示意,要与圣人抗争到底。这个数量已经是他们反复讨论过、衡量过、自家作为士绅阶层的一份子, 所能接受的底线了。
没想到圣人召集他们过来,先说了考虑以后不再按人头征税, 所有的赋税都归到农田,此次要征集他们的意见,讨论将赋税降低到什么程度, 才能既保证朝廷的岁入, 又能在实际上让百姓富裕起来,吃饱穿暖。
这让众阁臣愧疚得恨不能找个地缝去钻。
张太傅还领着户部尚书衔, 他要了一张纸, 将各省的上一年赋税收入写好,递给圣人和众人参考。
张太傅接着又对圣人启奏:“老臣认为在确定具体降低多少赋税之前,应该先厘清全国的可耕田数量,其中的上、中、下等耕田各有多少,再参考有功名者、朝臣勋贵占有的耕地数量, 才能最后确定能给予自耕农多少土地。在把全国的耕田重新造册前, 朝廷新的政令, 要先让所有的百姓都知道赋税将降低一半以下, 以后再不按人头收税,有利于查出隐田、隐户。凡是隐田者, 这次可在登记朝廷的登记中拿回自己的田地。至于是否要补交税赋,怎么补交再议。”
礼部齐尚书补充:“朝廷也要让所有的有功名的人知道,一旦继续与他人隐田, 朝廷将取消其功名。”
工部郭尚书就说:“租赁土地的佃农,地主是否要准备农具、牲畜,这个也要考虑。”
太子端坐在御案一侧,听着这些在各地州县历练过的阁老,说着降低赋税前要做的事情,奋笔疾书地记录。
当圣人和阁臣的讨论告了一个段落后,太子插话。
“父皇,戍边的将士,还有兵丁,以命护卫朝廷和百姓的安危,其父母是不是要觊觎税赋方面的特别优惠?一旦兵丁伤亡,其赋税该怎么优惠,是不是也纳入这次考虑里?”
对兵丁给与税赋的优惠,是朝廷从来没有考虑过的。
圣人沉吟一下说:“荣国公,你把兵部这些年的在册的兵将、还有阵亡抚恤,让兵部造册,看看戍边的将士,让其父母亲各拥有五亩的免税田,非戍边的将士,减为一半,算算是否可行。内阁统一考虑吧。”
圣人在内阁呈上的各级、各人限田数写了一个大大的准字,发了回去。
且还批示了内阁要括隐田、隐户。以后朝廷不按照人头收税,只按田产收税,取消按户摊派的徭役,改为朝廷付银子给修路修堤围的百姓,但规定了每户二丁必出其一,参加修路等。
内阁的工作量增加了,尤其是户部。礼部则派发通知予各地学政,有功名者尽快退投靠的田地,并给与期限,过期仍有隐田者,查实后将除去功名。
工作量的增加,使得户部、兵部忙碌不堪,但每人都知道,这是为子孙有个安稳生活的长远计。
太子适时暗示贾代善,注意军营将官吃空饷的事儿。
贾代善明白太子的意思后,只觉得毛骨悚然,他直觉地感到太子厘清了耕田,就会对空饷下手了。圣人现在是吃了太子的迷魂汤,太子提议什么圣人做什么。从太子听政以来,这一件件的事情,虽都是利国利民有利于江山传承的,可谁经得起这么折腾啊!贾代善只盼着自己的长子回京,能隐晦地劝劝太子,消停一点吧!
唉,贾代善真的叹气了,他在不久前还听圣人提过要重开船坞,重造远航大船的事儿。朝廷是不想出一分银子的,太子搞了一个股权拍卖的计划,贾代善想以太子这样空手套白狼的手段,能跟白手起家的太/祖爷媲美的。
京营里的将官得了贾代善的暗示,纷纷都开始处理自己所辖营盘的兵丁既往吃空饷的首尾。
殿试才结束,宗室里的聪明人就慌神了。然后他们就挑唆离圣人和福亲王关系近、血缘近的宗亲,去找福亲王开始闹腾。这些聪明人,他们敏感地认识到,要是取消了税赋的优惠,作为远亲的他们,必会首当其冲要缴税的。因为这些宗室与圣人的血缘已经很远了,到了太子这辈,出了五服就更多了。福亲王连着二天被向他哭穷的宗亲围困,宗室原来都是不用交任何税赋的,如今听说要取消他们的优惠待遇了,纷纷在福亲王跟前哭闹,要去太/祖灵前哭告的不是少数。
烦得福亲王不胜其扰,进宫来向圣人求助。
圣人盯着福亲王说:“宗室是要纳税的,除了朕,所有的人都要纳粮,出徭役。”
福亲王虽吃惊,但他几十年养成的服从圣人的惯性,使他立即回答:“圣人,您怎么说,臣就怎么做,万万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福亲王才不怕纳粮呢,这么些人一起纳税,他作为圣人在世的唯一亲兄弟,圣人为了彰显友爱兄弟也不会亏待他的。
福亲王的话讨好了圣人,圣人就派太子去福亲王那里,协助安抚哭穷的宗室。
见福亲王请了太子来,哭闹的宗亲都收敛了些,规规矩矩地给太子行礼后,开始向太子苦求。
太子手一摆,问道:“谁知道前朝覆灭的时候,宗室有多少人?每年要朝廷拨多少银子奉养?占据岁入的多少?”
宗亲里也不都是不读书的,听了太子的话,就嘀咕起来,“我徒家王朝怎么会像前朝一样覆灭呢!一定会千秋万代的。”
也就是太子问出这样的话,换个人就得被这些宗室的围殴。
太子不理这些只敢在私下嘀咕的人,朗声说道:“前朝覆灭前,朱姓宗室有人口百万。每年宗室的俸禄等就占了岁入的一半。如今你们每年每个人,都要朝廷奉养,几十个儿女地生,几十个孙子地生,不就是在重蹈前朝的覆辙吗?你们现在光想着要纳粮、当差的艰苦和不舒服,难道你们要徒家子孙和朱家子孙,百年后最后是一样结局?”
太子沉着脸,把到福亲王这里闹的宗亲扫视了一遍,目光冷冷如寒冰一般。
“士农工商,百行百业,你们总要去做一样,挣出来自己的吃饭钱。朝廷以后不会养得徒家子孙像前朝的一样,什么也不用干、什么也不会干,只会吃饭。”
只会吃饭,真的是这些宗室的最好写照。不对,他们还会生,生一个,一个月就能从宗室领2两银子。他自己在心里吐槽这操蛋的规矩,这不是靠生孩子领银子就够活命的了。
“你们都回去好好想想吧,与其花功夫在福亲王这里哭,不如上街为别人代写家书,一天还能赚到几十个铜板。”
在太子的逼视下,闹事的宗亲不甘不愿地走了。
福亲王擦擦自己额头的细微蒙蒙汗,羞愧地说:“太子啊,伯王老了啊,这宗室的担子挑不起来了。”
“让世子帮你吧。”太子顺着福亲王的话往下说。
福亲王大喜,太子的话可是说到他的心坎了。他就怕太子掌权以后,把宗令给了他自己的兄弟。
太子心里呵呵,福亲王的儿子做宗令才好呢,以后徒丌接手更容易。
太子回宫就和圣人说起宗室的事情。
“父皇,宗室人口越来越多,儿臣翻看了一下,有的人家一年生十几个孩子,还有几十个的孙辈出生。这样生下去,前朝宗室的人口开销,最后占了岁入半数的事情,又要重演了呢。”
圣人斩钉截铁地说:“改。”
他早对这些光吃饭、不干活的宗室反感了。
“成贤,你抽空拟个折子吧,和这回的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一道改了。”
太子应允,现成的东西留着呢,翻出来略改改就好。
于是往新科进士的夸街荣耀里凑热闹的人,少了这些既往哪里有热闹往哪里凑乎的宗室,也少了一些纨绔子弟——惴惴不安在家禁足的那些人,也只有赚了盆满钵满的赌坊与新科进士同乐了。
因今年殿试出人预料的题目,使得会试的前十名,都没能进了殿试的前十。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赌对了今科进士前十名的一员。
还没等赌坊掌柜笑个够呢,户部收税的主事,带着衙役登门了,要按帐本记的投注银子纳税,私塞银子给当差的,可没人敢接——因这事儿,是太子吩咐了户部尚书派下来的差事。
而那些没有被批准证照的赌坊,连人带赌注都被衙门收了去。
嗟乎,今年这一科春闱,也只有新科进士们高兴了。那殿试题目早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飞进了京城的大户人家,让持有良田百顷的他们都惶恐不可终日。因为能帮他们在朝上说话的人,都被禁足在家思过呢。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有个什么结果。而这样的恐慌情绪,也随着飞出京城的鸿雁,传递到朝野的四面八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