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默涵父散文写作风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楚灵儿文集最新章节!
默涵父称不上是散文大家,但他的写作的散文却有独特的风格。
一是写真记实性很强。从他发表的几篇散文而看,它独特的魅力和其可读的价值就在于:天然去雕饰,真实真感情。例如:老山旗帜轰轰烈烈的十年战争已成过眼烟云,记忆像兑水的酒愈来愈淡,往事成为美丽而忧伤的传说,留给后人的是不尽的传说和神秘。关于民族尊严,关于羞辱,关于国格神圣不可侵犯产,关于昨天以及昨天的伤痛在欣欣向荣的今天,有人开始“乐不思蜀”——诚然,没有人希望战争,没有人不渴望和平,那么,有谁在忙碌的间隙再忆起昨日的伤痛?
老山旗帜永远飘扬着正气绝伦的“风景”很多游人到老山也只是为了看这种“风景”他们或许嗟叹,或许拍照留念,把这种纪念给自己的亲人爱人分享。那么,又有谁曾伫立老山伫立烈士墓前沉思扼腕,抚慰和咀嚼过去的伤痛?
献身的永远是那些清醒者,民族和国家的光荣是他们真正的人生信条。即使他们已经死去,但他们的灵魂无疑是伟大和不朽的,他们时刻在鼓舞和昭示着后来者——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组合成一道固若金汤的屏障。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温暖的屏障里。生活在这道屏障里,不能不说我们是幸福的,但也不能不说我们同样是悲哀的——堕落往往在安逸舒适中降临,灾难亦是如此。
在老山,在那块题写“老山精神万岁”的石碑前,我读出老将军笔锋中那深刻的内涵。它不只应该镌刻在石头上,还应该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良心上!”
细节真实自然,结构散而聚神。
二是取材真实、广泛、自由。例如:垂钓黄昏 “ 懂科学的人,再懂点儿养生之道。则是一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了。懂养生之道并不只是以养生而养生,而是为了创造再创造。你是科学家也好,革命家也好,其他啥家也行,如果你一味地去创造而忽略了生命,那将是一个悲剧;如果你有着旺盛的生命充沛精力,那么,你的创造将永远是一帆风顺而又得心应手的。一位哲人说,任何事物都可以补偿,惟独时间例外。我觉得,如果没有了一个良好的身体,那么,无论干什么都将是糟的。要知道,生命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懂养生的人,饭后常常出来溜达溜达,散散心,松懈一下工作的劳累与紧张的大脑。”
其实,黄昏之际到草坪上坐坐,亦是一种养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养生的看法,尤其是时下“养生热”的兴起。对于养生,我们的先人很是注重,老子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常乐;庄子提出“吐故纳新”主张导气养气;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寿至一百。”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说,静能养生。更有意思的是,曾经有许多人都唱耶得亚的姑娘,上面有句歌词“如果你得到她的拥抱,你就永远不会老”芸芸众生,人言人殊的养生说,真可谓的天上的星星,让你乱花渐迷,且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通过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三是写作灵活,散而集中。默的散文根据不同题材用叙述、描写、抒情充分表达了主题。有时寓托暗示,有时直抒胸臆。例如:听夜“与动态的夜不一样的,是静态的夜。皓月繁星委实是典雅淑女,无星无月则是端庄少妇,星夜也好,月夜也好,无星无月也好,大抵都有禅意的朦胧,静态的夜有着静态的意境。
古今骚人,吟月颂月者不胜枚举。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是月的绝唱。其间亦虚亦实、迷离惚恍、洒脱浪漫的情调,使人叹为观止。而不用眼,也就是凭感官领会的月夜,当说民间艺人瞎子阿丙的二泉映月了。那如怨如诉的曲调,让人步入虚无飘渺的梦境。泉水里的月亮多么美丽,泉水淙淙地流淌多么动听,明月在如丝的云中,飘来荡去。听者融入夜,与夜应和,与夜同歌,在灵魂的壁墙上,产生共鸣。
喜欢夜,喜欢之最的,是无星无月,无风无雨之夜。这时与夜并肩携手,听她诉说心语,如品茗佳茶,其味甘美。
喜欢在这样的夜里静坐独行,聆听夜的脉动。十年前的那个夜,即是无星无月、无风无雨。那年我十岁,离乡百里,流浪他乡。流浪,是孤独的同义词。那晚那个山沟里,没一家人,山是穷山,只有耗子、野兔和荒草。肚子里空空如也,加之白天受了点儿冷落,心情极度地凄楚。在山脚的草丛中,我躺下,闭上眼睛,却难以入睡。我失眠了。十多个流浪的日子里“吃饭了不想家,睡着了不做梦”可是今夜,我失眠了。我想到了家,想到家我不禁热泪盈眶。”
既描写了夜色美景,又叙述了人物的闲情逸致。同时通过大段的抒情散写,形散框如沙,神聚笔生花。
四是诗意浓郁,语言优美。默的散文就像饱含果汁的水果一样充满了生命力。阅读散文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
“夜无论皓月繁星还是风霜雨雪,都是有其声的,且各有各的特色,各具各的韵致。夜有动态的夜和静态的夜之分,动态的夜有流动的意境,静态的夜有禅意的朦胧。风霜雨雪夜,该是动态的夜。设若有风,一年四季,风的性子不同,大小不一,春夜的风柔和,夏夜的风直爽,秋夜的风洒脱,冬夜的风暴躁。最有特点的,是冬夜的风。少时家居平原,每每夜深,西伯利亚寒流挟风而至,在胡同,在屋脊,在树梢,跳跃着,叫啸着,并使劲拍打着挨家的门窗。同是动态的夜,雨夜、雪夜、霜夜也各不相一。就说雨夜吧,溜圆滚滑的雨点儿,宛若活跃的音符,于屋顶,于水面,于花朵,于草叶,时疾时缓,且紧且慢,淅淅沥沥,哗哗啦啦“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雪无须细说,是耳闻目睹了的。霜看似浑然无觉,其时亦有欢乐的演奏。夜里,你细听,有数粒幼蚕,在桑树上,沙沙咀嚼着叶片。霜在夜里诡秘得像个仙子,羞答答自天而降。舞动着裙,舒展着袖,霜降的日子里,歌唱着每一个黎明。那一片片的白,不正是夜歌声里,仙子眷恋大地撒下的朵朵白花?”
默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其浓郁的诗意是作者用最深切最真挚的感情酿造成的。另默的散文语言,简洁而潇洒,朴素而优美。他的文体语言状物,写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高度准确和简练,也就是人们常评的语言老道深邃。并且散文的语句变幻多姿,一会用短句急促;一会用长句舒缓;一会用偶句匀称而凝重;一会用奇句流美而洒脱。长短奇偶史错落配置,构成了语言的潇洒风姿。“朴素”也是默散文的语言特点,风趣幽默华而不俗,不着脂粉朴而不拙。物象的神韵在和谐的形式中自然流露出来,作者的感情沛然地从肺腑中流出,入微而独特的感受被暗暗地融于语言文字之中。
“抬眼望时,西南方向,在那个山尖尖,太阳给什么东西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拖了下去--夕阳西下。于是乎,便留下了神圣而又神秘的诱惑,除却透明的、白亮的地方,天空一色地青。山起起伏伏,峰重重叠叠,远远望去,确有着黛青的颜色,群峦叠翠。一忽儿在那个发白的地方,消无声息地给人涮上一层淡淡的鹅黄,再一忽儿又给盖上一层淡淡的鹅黄。这有着怎样的一个节奏呀,这节奏是悄无声息的呢,宛若无弦的琴,跳动着它的韵乐,这韵乐是明快的,细微的,眼看不到的,耳闻不到的,手摸不到的,只有用心,真正地用心,才能读懂它跳跃音符,变换旋律,以及那深邃奥妙的内涵。有时,仅那一瞬,你低头寻找那跳跃的音符,你侧耳细听那变换着的旋律,仅仅一瞬,当你收回感觉游动目光再次眺望那个神圣的地方,呵,是哪个天才的画家,已用妙笔神手,涂成了西天傍晚的一幅绝伦“胜景”是张油画吧,你看那丰富的调子,老练的笔法,红黄颜色的调配,大暖、暖、稍暖,渐渐,渐渐地与青一色的天空横向联合,融为一体,这色彩层次的过度,竟是那样的妙道自然,出神入化西天的亮度增加,西天的黛色渐深。山不高,起起伏伏的山腰,已闪闪地有了昏黄的灯光。确有勤劳的人,白天忙碌一天不说,这不,又挑灯夜战了。你不慌,一天之中,不就这一会儿短暂而又丰盛的时刻吗?管他呢,还有长长的一夜呢,有什么事还赶不过来呢?
忽然,远远地传来一阵清彻悠扬的笛声,那曲子似曾相似,走,听听去。笛声引来一簇蚊虫,黑黑的一大堆,在吹者头顶盘旋、舞蹈,却不落下,不上不下与吹者始终保持半尺之余,笛声时而凄凉忧戚,时而纵横驰骋,时而进退维谷四周寂然,听吹者如泣如诉如哀如慕
倏忽一闪,一颗流星划过,便知道天黑了。抬眼望时,星子全睁开了眼。你陡地记起西天的胜景,呵,只剩下一个轮廓了。大冷大暖的色彩被“天才的画家”搅合在一起,大笔大笔地涂向天际,不,是用碗泼的,是用盆泼的,红黄相间的调子给遮个差不多了。天黑了,吹都一声悠长的、缓缓的笛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再看那蚊虫,不知何时,已随那轻飘飘的笛声,消失得无踪无影。你不无遗憾地直起腰,转身欲去,呵,东方,一轮鹅黄的月儿,正破云而出呢!”
“优美”是指默散文的特点通过写景、状物、叙事把内情与外物,心声与天籁和谐地融在一起。通过语言文字和色彩鲜明的画面,传达出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浓烈的情趣。比声调韵律更有动人之处的情韵律,形成了作者语言的色彩斑斓和独特的风格。
若论对默散文的批评,恕我浅陋无知,个人之见默的散文结构,人物语言叙述确实无懈可击,使我无从下手。若有不同意见可展开辩驳批评,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并非我溜须拍马,故弄虚巧迎合读者心理,恕我愚钝确实难抒一二,还望各位海涵!
在此借裴志海写给作者几句话:“我们写的作品不是给官僚看的,而是给读者看的。因为h。r。姚斯说过:文学作品注定是为让读者阅读而创作的,读者才是文学作品价值实现的能动主体。读者是上帝,又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巴结读者总比巴结董卓好。”
最后一点希望,默涵父同志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供大家欣赏评论。
默涵父称不上是散文大家,但他的写作的散文却有独特的风格。
一是写真记实性很强。从他发表的几篇散文而看,它独特的魅力和其可读的价值就在于:天然去雕饰,真实真感情。例如:老山旗帜轰轰烈烈的十年战争已成过眼烟云,记忆像兑水的酒愈来愈淡,往事成为美丽而忧伤的传说,留给后人的是不尽的传说和神秘。关于民族尊严,关于羞辱,关于国格神圣不可侵犯产,关于昨天以及昨天的伤痛在欣欣向荣的今天,有人开始“乐不思蜀”——诚然,没有人希望战争,没有人不渴望和平,那么,有谁在忙碌的间隙再忆起昨日的伤痛?
老山旗帜永远飘扬着正气绝伦的“风景”很多游人到老山也只是为了看这种“风景”他们或许嗟叹,或许拍照留念,把这种纪念给自己的亲人爱人分享。那么,又有谁曾伫立老山伫立烈士墓前沉思扼腕,抚慰和咀嚼过去的伤痛?
献身的永远是那些清醒者,民族和国家的光荣是他们真正的人生信条。即使他们已经死去,但他们的灵魂无疑是伟大和不朽的,他们时刻在鼓舞和昭示着后来者——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组合成一道固若金汤的屏障。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温暖的屏障里。生活在这道屏障里,不能不说我们是幸福的,但也不能不说我们同样是悲哀的——堕落往往在安逸舒适中降临,灾难亦是如此。
在老山,在那块题写“老山精神万岁”的石碑前,我读出老将军笔锋中那深刻的内涵。它不只应该镌刻在石头上,还应该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良心上!”
细节真实自然,结构散而聚神。
二是取材真实、广泛、自由。例如:垂钓黄昏 “ 懂科学的人,再懂点儿养生之道。则是一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了。懂养生之道并不只是以养生而养生,而是为了创造再创造。你是科学家也好,革命家也好,其他啥家也行,如果你一味地去创造而忽略了生命,那将是一个悲剧;如果你有着旺盛的生命充沛精力,那么,你的创造将永远是一帆风顺而又得心应手的。一位哲人说,任何事物都可以补偿,惟独时间例外。我觉得,如果没有了一个良好的身体,那么,无论干什么都将是糟的。要知道,生命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懂养生的人,饭后常常出来溜达溜达,散散心,松懈一下工作的劳累与紧张的大脑。”
其实,黄昏之际到草坪上坐坐,亦是一种养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养生的看法,尤其是时下“养生热”的兴起。对于养生,我们的先人很是注重,老子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常乐;庄子提出“吐故纳新”主张导气养气;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寿至一百。”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说,静能养生。更有意思的是,曾经有许多人都唱耶得亚的姑娘,上面有句歌词“如果你得到她的拥抱,你就永远不会老”芸芸众生,人言人殊的养生说,真可谓的天上的星星,让你乱花渐迷,且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通过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三是写作灵活,散而集中。默的散文根据不同题材用叙述、描写、抒情充分表达了主题。有时寓托暗示,有时直抒胸臆。例如:听夜“与动态的夜不一样的,是静态的夜。皓月繁星委实是典雅淑女,无星无月则是端庄少妇,星夜也好,月夜也好,无星无月也好,大抵都有禅意的朦胧,静态的夜有着静态的意境。
古今骚人,吟月颂月者不胜枚举。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是月的绝唱。其间亦虚亦实、迷离惚恍、洒脱浪漫的情调,使人叹为观止。而不用眼,也就是凭感官领会的月夜,当说民间艺人瞎子阿丙的二泉映月了。那如怨如诉的曲调,让人步入虚无飘渺的梦境。泉水里的月亮多么美丽,泉水淙淙地流淌多么动听,明月在如丝的云中,飘来荡去。听者融入夜,与夜应和,与夜同歌,在灵魂的壁墙上,产生共鸣。
喜欢夜,喜欢之最的,是无星无月,无风无雨之夜。这时与夜并肩携手,听她诉说心语,如品茗佳茶,其味甘美。
喜欢在这样的夜里静坐独行,聆听夜的脉动。十年前的那个夜,即是无星无月、无风无雨。那年我十岁,离乡百里,流浪他乡。流浪,是孤独的同义词。那晚那个山沟里,没一家人,山是穷山,只有耗子、野兔和荒草。肚子里空空如也,加之白天受了点儿冷落,心情极度地凄楚。在山脚的草丛中,我躺下,闭上眼睛,却难以入睡。我失眠了。十多个流浪的日子里“吃饭了不想家,睡着了不做梦”可是今夜,我失眠了。我想到了家,想到家我不禁热泪盈眶。”
既描写了夜色美景,又叙述了人物的闲情逸致。同时通过大段的抒情散写,形散框如沙,神聚笔生花。
四是诗意浓郁,语言优美。默的散文就像饱含果汁的水果一样充满了生命力。阅读散文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
“夜无论皓月繁星还是风霜雨雪,都是有其声的,且各有各的特色,各具各的韵致。夜有动态的夜和静态的夜之分,动态的夜有流动的意境,静态的夜有禅意的朦胧。风霜雨雪夜,该是动态的夜。设若有风,一年四季,风的性子不同,大小不一,春夜的风柔和,夏夜的风直爽,秋夜的风洒脱,冬夜的风暴躁。最有特点的,是冬夜的风。少时家居平原,每每夜深,西伯利亚寒流挟风而至,在胡同,在屋脊,在树梢,跳跃着,叫啸着,并使劲拍打着挨家的门窗。同是动态的夜,雨夜、雪夜、霜夜也各不相一。就说雨夜吧,溜圆滚滑的雨点儿,宛若活跃的音符,于屋顶,于水面,于花朵,于草叶,时疾时缓,且紧且慢,淅淅沥沥,哗哗啦啦“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雪无须细说,是耳闻目睹了的。霜看似浑然无觉,其时亦有欢乐的演奏。夜里,你细听,有数粒幼蚕,在桑树上,沙沙咀嚼着叶片。霜在夜里诡秘得像个仙子,羞答答自天而降。舞动着裙,舒展着袖,霜降的日子里,歌唱着每一个黎明。那一片片的白,不正是夜歌声里,仙子眷恋大地撒下的朵朵白花?”
默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其浓郁的诗意是作者用最深切最真挚的感情酿造成的。另默的散文语言,简洁而潇洒,朴素而优美。他的文体语言状物,写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高度准确和简练,也就是人们常评的语言老道深邃。并且散文的语句变幻多姿,一会用短句急促;一会用长句舒缓;一会用偶句匀称而凝重;一会用奇句流美而洒脱。长短奇偶史错落配置,构成了语言的潇洒风姿。“朴素”也是默散文的语言特点,风趣幽默华而不俗,不着脂粉朴而不拙。物象的神韵在和谐的形式中自然流露出来,作者的感情沛然地从肺腑中流出,入微而独特的感受被暗暗地融于语言文字之中。
“抬眼望时,西南方向,在那个山尖尖,太阳给什么东西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拖了下去--夕阳西下。于是乎,便留下了神圣而又神秘的诱惑,除却透明的、白亮的地方,天空一色地青。山起起伏伏,峰重重叠叠,远远望去,确有着黛青的颜色,群峦叠翠。一忽儿在那个发白的地方,消无声息地给人涮上一层淡淡的鹅黄,再一忽儿又给盖上一层淡淡的鹅黄。这有着怎样的一个节奏呀,这节奏是悄无声息的呢,宛若无弦的琴,跳动着它的韵乐,这韵乐是明快的,细微的,眼看不到的,耳闻不到的,手摸不到的,只有用心,真正地用心,才能读懂它跳跃音符,变换旋律,以及那深邃奥妙的内涵。有时,仅那一瞬,你低头寻找那跳跃的音符,你侧耳细听那变换着的旋律,仅仅一瞬,当你收回感觉游动目光再次眺望那个神圣的地方,呵,是哪个天才的画家,已用妙笔神手,涂成了西天傍晚的一幅绝伦“胜景”是张油画吧,你看那丰富的调子,老练的笔法,红黄颜色的调配,大暖、暖、稍暖,渐渐,渐渐地与青一色的天空横向联合,融为一体,这色彩层次的过度,竟是那样的妙道自然,出神入化西天的亮度增加,西天的黛色渐深。山不高,起起伏伏的山腰,已闪闪地有了昏黄的灯光。确有勤劳的人,白天忙碌一天不说,这不,又挑灯夜战了。你不慌,一天之中,不就这一会儿短暂而又丰盛的时刻吗?管他呢,还有长长的一夜呢,有什么事还赶不过来呢?
忽然,远远地传来一阵清彻悠扬的笛声,那曲子似曾相似,走,听听去。笛声引来一簇蚊虫,黑黑的一大堆,在吹者头顶盘旋、舞蹈,却不落下,不上不下与吹者始终保持半尺之余,笛声时而凄凉忧戚,时而纵横驰骋,时而进退维谷四周寂然,听吹者如泣如诉如哀如慕
倏忽一闪,一颗流星划过,便知道天黑了。抬眼望时,星子全睁开了眼。你陡地记起西天的胜景,呵,只剩下一个轮廓了。大冷大暖的色彩被“天才的画家”搅合在一起,大笔大笔地涂向天际,不,是用碗泼的,是用盆泼的,红黄相间的调子给遮个差不多了。天黑了,吹都一声悠长的、缓缓的笛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再看那蚊虫,不知何时,已随那轻飘飘的笛声,消失得无踪无影。你不无遗憾地直起腰,转身欲去,呵,东方,一轮鹅黄的月儿,正破云而出呢!”
“优美”是指默散文的特点通过写景、状物、叙事把内情与外物,心声与天籁和谐地融在一起。通过语言文字和色彩鲜明的画面,传达出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浓烈的情趣。比声调韵律更有动人之处的情韵律,形成了作者语言的色彩斑斓和独特的风格。
若论对默散文的批评,恕我浅陋无知,个人之见默的散文结构,人物语言叙述确实无懈可击,使我无从下手。若有不同意见可展开辩驳批评,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并非我溜须拍马,故弄虚巧迎合读者心理,恕我愚钝确实难抒一二,还望各位海涵!
在此借裴志海写给作者几句话:“我们写的作品不是给官僚看的,而是给读者看的。因为h。r。姚斯说过:文学作品注定是为让读者阅读而创作的,读者才是文学作品价值实现的能动主体。读者是上帝,又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巴结读者总比巴结董卓好。”
最后一点希望,默涵父同志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供大家欣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