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乔承雷立志做记者 顾炎武不满辞教案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命运的抉择最新章节!
面对二哥略显粗暴的打断乔承雷在缄默了半晌后毅然抬头道:“二哥我知道我一时半会儿还说服不了你。但夫子们并不像外界说的那样是在照本宣科。像昆山的顾先生就曾游历东南沿海诸省写下了《江南实录》。”
“那些酸儒是在装神弄鬼还是在体恤民情天下人自会有个公道。至于他们被学校辞退其实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商会里要是有人说那样的鬼话我也会让他卷铺盖走人。”乔承雨说着欣然起身整了整衣服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命令道:“不过你现在连我这个商贾都说服不了那就还是给我老老实实地回燕京读书!”
望着头也不回走出酒楼的乔承雨乔承雷黯然地叹了口气:“大哥二哥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乔承云拍了拍小弟的肩膀宽声安慰道。
“我知道。”乔承雷点了点头后随即又像是下了决定一般回头向乔承云开口道:“大哥我想去湖北的三湘学院念书。”
“三湘学院?”乔承云微微一楞道:“为什么突然想去湖北念书?如果是为给明年的科考做准备也应该转去京城啊。”
“大哥我并不想参加明年的科考。老实说做官并非我的志愿。”乔承雷鼓起勇气坦言道。他知道大哥虽然一直都很支持他的各种想法但始终都指望他能金榜提名光耀门楣。因此乔承雷完全能想象得到大哥在听到他说这话时的表情。
果然乔承云的表情立刻就被冻结住了。却听他连忙难以置信地问道:“你是说不上京考试了?”
“是的大哥。”乔承雷说罢低下了头等待着兄长的难。
然而乔承云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理智地询问道:“那你想干什么?是像你二哥那样去做生意吗?”
“大哥我想成为一个记者。”乔承雷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这世道不缺商贾也不乏官僚。惟独缺少记录者。所以我想做一个能将世态炎凉记录下来的记者。希望能通过我的记录让世人了解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听完乔承雷如此解释乔承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欣慰地点头道:“咳你现在也大了。许多事情我和你二哥做不了你的主。是好是坏都得你自己看着办。不过就像我同你二哥说的那样不管做什么事都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谢谢大哥。”乔承雷感激的说道。大哥乔承云的支持无疑是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一想到能去三湘学院乔承雷心中就充满了期望。这不仅是出于他想做记者的志向更是因为在那里有这一批他十分崇拜的夫子特别是昆山的顾先生。
乔承雷口中的昆山顾先生正是当年回昆山老家写书做学问的顾炎武。这些年来顾炎武除了在家翻译从欧洲带来的文献还接受了王夫之的邀请多次前往湖北、江西、直隶、浙江等地东林党开设的学院讲课。期间他还根据自己在长江下游诸多城镇的所见所闻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底层平民生活情况的文章在《东林时讯》上表。并于去年被整理出版为《江南实录》。由于顾炎武的文风朴实取材真切角度新颖因此无论是在年长的缙绅之间还是在年轻学子中间都极受欢迎。
然而从年初起顾炎武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讲座甚至连家门都没有踏出过。正如乔承雷为了那些被学校辞退的教师毅然休学回乡一样。顾炎武这样做同样是为了声援那些被驱逐的儒士。就他看来就算这些人中有人真的写了一些有关迷信巫术的文章学校也没充足的理由辞退他们。更何况被辞退的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顾炎武眼中都是正直敢言的君子而非外界传闻的妖言惑众者。显然是文教部是因为他们写了几篇评击朝政的文章而向学校施压迫使学校解雇他们。由此便有了一批学者与士子同时停课罢课的抗议行动。不过到目前为止顾炎武等人的举动虽在儒林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真正参与的人却并不多。正当他想进一步在报纸上撰文呼吁之时却迎来了王夫之的造访。
“宁人你难道真打算在此足不出户了?”望着书房中堆积如山的书本王夫之关切的闻道。
“而农你也知道我这个人闲云野鹤惯了。与其在外界畏忌避言还不如继续留在自家草庐自娱自乐免得连累了书院。”顾炎武言辞犀利的说道。
听顾炎武说得赌气王夫之不由会心一笑道:“三湘书院的胆子向来就大不怕人连累。只要宁人兄敢说书院就敢提供讲堂。”
“而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宁人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就一臭脾气。不敢奢望能再在书院开坛授课只希望书院能给人以畅抒己见的机会莫要忘了东林精神。”顾炎武毫不客气地拱了拱手道。
“我知道你还在介意刘夫子他们的事。院方这次辞退几位夫子并没有通过董事会决议所以这件事我已经派人去查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给世人一个明白的交代。”王夫之坦然的说道。但见顾炎武神色有了些松动他又长叹了口气道:“宁人我目前所能做到只有这点。至于朝廷开除国立学院部分儒士的事我也爱莫能助。向朝廷讨说法的方法有许多老是足不出户也不是办法啊。”
眼见王夫之说得诚恳顾炎武不由神色稍和地责问道:“文教部会把一些评击朝政的儒士赶出国立学院在下并不惊讶。复兴党的那些实业学校跟着附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可让在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东林一系的书院竟也将一些仗义执言的君子赶出了书院。堂堂东林做出此等举动难道就不怕寒透了天下士人的心吗?”说到激动之处的顾炎武随即便冷笑了一声反问道:“还是怕让他朱尚书在皇帝面前交不了差?”
“宁人朱尚书在这件事上或许做得过火了些。但你我都应该清楚事情的起因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前段时间确实有人在报纸以及各个院校到处鼓吹巫蛊迷信扰乱民心、误人子弟。若非如此文教部这次也不会下令整顿校园。”王夫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宁人你我都是饱读圣贤之书的人。应该知道圣人最是厌恶迷信之说。文教部依照圣人教诲、朝廷律例做此决定本无可厚非。”
“对正因为你我都饱读圣贤书。所以什么是巫蛊什么是良言这点是非总该分得清楚。现在文教部驱逐的夫子都是宣扬迷信的神棍吗?据我所知这次被书院开除的刘夫子从不信任何鬼神说他鼓吹巫蛊岂不是惹人耻笑吗!”顾炎武嗤之以鼻道。他没想到王夫之竟然也会说出刚才的那一番话。若非念在他与自己相交多年以顾炎武的脾气还真想就此拂袖而去呢。
但王夫之并没有介意顾炎武鄙夷的眼神。只见他依旧不温不火地向顾炎武解释道:“不错这次的学院整肃确实牵连甚广。儒林之中不仅你对此不满许多鸿儒对目前的情况也都非议颇多。无论是出于东林精神还是作为议员的职责我们都有权纠正文教部的错误。但我们做事先得做到有理有据。就目的来说文教部此次的出点合法合理并无过错也无争议。关键是文教部在整肃过程中产生了牵连让无辜的人平白被辞退。因此我等现在要抓住这点让文教部拿出鉴定标准给出相关证据!”
听完王夫之苦口婆心的解释顾炎武总算是平静了下来。却见他若有所思地沉默了半晌后抬头问道:“而农你认为这么做真的有效?”
“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都有权行使我们的权利。”王夫之沉着的说道。
“可是而农你别忘了我们这次对阵的不仅是文教部更是朝廷。就算朱舜水认你这个党魁他也不会就此轻易放下官府的架子。”顾炎武连连摇头道。在他看来王夫之的做法虽然公允但手段却太过软弱了。软弱得让人难以相信堂堂的内阁会以此就范。
然而王夫之却显得很有信心。却见他自信的说道:“宁人正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朝廷所以才更要依法行事绝不能有半点的懈怠。文教部这次的做法固然有错。可如果我们在抗议过程中采取错误的手段同样会被内阁方面抓住把柄从而授人口实。在这件事上我无须朱尚书承认我这个党魁。相信一旦将相关事件公之于众再拿出可靠的证据文教部最终会迫于舆论的压力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宁人你也不必担心内阁方面会官官相护只要证据确凿到时候就算是陛下也会站在我们这边。”
“而农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你想得也太过简单了。文教部为何要冒着天下读书人的非议下此指令?那些文章最直接冒犯的又是谁?”顾炎武不以为意地反问道。
“宁人你到现在还不相信陛下?”王夫之皱起了眉头问道。
“是的我不相信皇帝。”顾炎武直言不讳地说道:“或许她一直以来都在向世人扮演着开明的角色。但独夫终究是独夫怎么可能允许有人忤逆于她。”
“宁人你这么想陛下可就大错特错了。陛下登基前后都十分尊重儒林的众多不同声音。你应该清楚以陛下所掌握的权利她根本就用不着那么做。历代的君王为了自己的君威从不允许臣子对其有所冒犯。就算是以从善如流著称的唐宗也曾降罪过谏臣魏征。更不用说是像我朝这般允许百姓畅议朝政了。那是陛下始终都以一个臣子的心境对待自己的臣民将百姓视做自己的皇帝。说到冒犯圣威陛下之前完全可以动用手中权利来治那些冒犯者的罪。但陛下没有那么做。像前几次一样陛下再次以其无与伦比的功勋让诘难者的流言烟消云散。”王夫之傲然地说道。毫无疑问孙露在他的眼中是一个完美的君主。英明、武勇、圣德在她的身上揉为一体。
但顾炎武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庚寅事变”让顾炎武对皇室期待彻底破灭而欧洲的经历则让他进一步相信这世界上决不存在所谓的完美君主。甚至任何统治者都随时可能犯罪。只有严格监督君主才能避免因独夫的错误而危害整个国家。当然顾炎武也十分清楚这些观点对于中原的百姓来说还很难让人接受。惟有先让民众洞悉朝廷运作的真实情况拨去笼罩在帝王头上的光环才能让中原的人们学会限制君王监督朝廷。这些年顾炎武坚持不懈地通过报纸以通俗易懂的言语向世人介绍社稷运做。但实际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除了一些儒生关心这些内容的人并不多。而像王夫之这样的鸿儒却又对女皇崇拜得五体投地。
此刻听了王夫之的一席话语顾炎武不禁冷笑了一声道:“皇帝之所以会对报纸上的凭击一笑而之那是因为她掌握着绝对的权利拥有军队和枪炮控制着绝大多数的报纸。正如你所言千里之外的一场胜仗就能让老百姓跟在后头欢呼庆祝而将身边所遭受苦难抛诸脑后。在这种情况下小报上的几句蜚语又能把她怎样。就算那些文章真的威胁到了皇帝。不是还有神武门事变、庚寅事变吗?而农啊笔杆子在枪杆子面前向来就是脆弱的。你的软弱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笔杆子在枪杆子面前向来就是脆弱的。王夫之慢慢地回味着顾炎武所说的那一句话脸上不由地露出了苦涩的笑容。他本人又何尝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事实上正是明白了这一切王夫之才始终固守着“非攻”的基本原则。既严格按照朝廷的律法行事决不使用暴力手段以及通过社会舆论来同复兴党对峙。因为他知道没有谁能通过暴力挑战女皇陛下的地位。之前的尝试者也都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既然暴力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在女皇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同掌权派进行对峙。抱着这样的原则王夫之固然是让东林党在中华朝站稳了脚跟并得到稳步展。但同时却也让他本人背负上了“懦弱”的名声。可面对这些指责声王夫之从未气馁过。坚守“非攻”的他随即以坚定的口吻回应道:“君王或许掌握着无上的权利。但任何君王都不能无视民声。只要我们代表着百姓的呼声皇帝与朝廷就不能无视我们的存在。”
面对二哥略显粗暴的打断乔承雷在缄默了半晌后毅然抬头道:“二哥我知道我一时半会儿还说服不了你。但夫子们并不像外界说的那样是在照本宣科。像昆山的顾先生就曾游历东南沿海诸省写下了《江南实录》。”
“那些酸儒是在装神弄鬼还是在体恤民情天下人自会有个公道。至于他们被学校辞退其实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商会里要是有人说那样的鬼话我也会让他卷铺盖走人。”乔承雨说着欣然起身整了整衣服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命令道:“不过你现在连我这个商贾都说服不了那就还是给我老老实实地回燕京读书!”
望着头也不回走出酒楼的乔承雨乔承雷黯然地叹了口气:“大哥二哥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乔承云拍了拍小弟的肩膀宽声安慰道。
“我知道。”乔承雷点了点头后随即又像是下了决定一般回头向乔承云开口道:“大哥我想去湖北的三湘学院念书。”
“三湘学院?”乔承云微微一楞道:“为什么突然想去湖北念书?如果是为给明年的科考做准备也应该转去京城啊。”
“大哥我并不想参加明年的科考。老实说做官并非我的志愿。”乔承雷鼓起勇气坦言道。他知道大哥虽然一直都很支持他的各种想法但始终都指望他能金榜提名光耀门楣。因此乔承雷完全能想象得到大哥在听到他说这话时的表情。
果然乔承云的表情立刻就被冻结住了。却听他连忙难以置信地问道:“你是说不上京考试了?”
“是的大哥。”乔承雷说罢低下了头等待着兄长的难。
然而乔承云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理智地询问道:“那你想干什么?是像你二哥那样去做生意吗?”
“大哥我想成为一个记者。”乔承雷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这世道不缺商贾也不乏官僚。惟独缺少记录者。所以我想做一个能将世态炎凉记录下来的记者。希望能通过我的记录让世人了解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听完乔承雷如此解释乔承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欣慰地点头道:“咳你现在也大了。许多事情我和你二哥做不了你的主。是好是坏都得你自己看着办。不过就像我同你二哥说的那样不管做什么事都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谢谢大哥。”乔承雷感激的说道。大哥乔承云的支持无疑是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一想到能去三湘学院乔承雷心中就充满了期望。这不仅是出于他想做记者的志向更是因为在那里有这一批他十分崇拜的夫子特别是昆山的顾先生。
乔承雷口中的昆山顾先生正是当年回昆山老家写书做学问的顾炎武。这些年来顾炎武除了在家翻译从欧洲带来的文献还接受了王夫之的邀请多次前往湖北、江西、直隶、浙江等地东林党开设的学院讲课。期间他还根据自己在长江下游诸多城镇的所见所闻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底层平民生活情况的文章在《东林时讯》上表。并于去年被整理出版为《江南实录》。由于顾炎武的文风朴实取材真切角度新颖因此无论是在年长的缙绅之间还是在年轻学子中间都极受欢迎。
然而从年初起顾炎武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讲座甚至连家门都没有踏出过。正如乔承雷为了那些被学校辞退的教师毅然休学回乡一样。顾炎武这样做同样是为了声援那些被驱逐的儒士。就他看来就算这些人中有人真的写了一些有关迷信巫术的文章学校也没充足的理由辞退他们。更何况被辞退的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顾炎武眼中都是正直敢言的君子而非外界传闻的妖言惑众者。显然是文教部是因为他们写了几篇评击朝政的文章而向学校施压迫使学校解雇他们。由此便有了一批学者与士子同时停课罢课的抗议行动。不过到目前为止顾炎武等人的举动虽在儒林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真正参与的人却并不多。正当他想进一步在报纸上撰文呼吁之时却迎来了王夫之的造访。
“宁人你难道真打算在此足不出户了?”望着书房中堆积如山的书本王夫之关切的闻道。
“而农你也知道我这个人闲云野鹤惯了。与其在外界畏忌避言还不如继续留在自家草庐自娱自乐免得连累了书院。”顾炎武言辞犀利的说道。
听顾炎武说得赌气王夫之不由会心一笑道:“三湘书院的胆子向来就大不怕人连累。只要宁人兄敢说书院就敢提供讲堂。”
“而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宁人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就一臭脾气。不敢奢望能再在书院开坛授课只希望书院能给人以畅抒己见的机会莫要忘了东林精神。”顾炎武毫不客气地拱了拱手道。
“我知道你还在介意刘夫子他们的事。院方这次辞退几位夫子并没有通过董事会决议所以这件事我已经派人去查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给世人一个明白的交代。”王夫之坦然的说道。但见顾炎武神色有了些松动他又长叹了口气道:“宁人我目前所能做到只有这点。至于朝廷开除国立学院部分儒士的事我也爱莫能助。向朝廷讨说法的方法有许多老是足不出户也不是办法啊。”
眼见王夫之说得诚恳顾炎武不由神色稍和地责问道:“文教部会把一些评击朝政的儒士赶出国立学院在下并不惊讶。复兴党的那些实业学校跟着附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可让在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东林一系的书院竟也将一些仗义执言的君子赶出了书院。堂堂东林做出此等举动难道就不怕寒透了天下士人的心吗?”说到激动之处的顾炎武随即便冷笑了一声反问道:“还是怕让他朱尚书在皇帝面前交不了差?”
“宁人朱尚书在这件事上或许做得过火了些。但你我都应该清楚事情的起因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前段时间确实有人在报纸以及各个院校到处鼓吹巫蛊迷信扰乱民心、误人子弟。若非如此文教部这次也不会下令整顿校园。”王夫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宁人你我都是饱读圣贤之书的人。应该知道圣人最是厌恶迷信之说。文教部依照圣人教诲、朝廷律例做此决定本无可厚非。”
“对正因为你我都饱读圣贤书。所以什么是巫蛊什么是良言这点是非总该分得清楚。现在文教部驱逐的夫子都是宣扬迷信的神棍吗?据我所知这次被书院开除的刘夫子从不信任何鬼神说他鼓吹巫蛊岂不是惹人耻笑吗!”顾炎武嗤之以鼻道。他没想到王夫之竟然也会说出刚才的那一番话。若非念在他与自己相交多年以顾炎武的脾气还真想就此拂袖而去呢。
但王夫之并没有介意顾炎武鄙夷的眼神。只见他依旧不温不火地向顾炎武解释道:“不错这次的学院整肃确实牵连甚广。儒林之中不仅你对此不满许多鸿儒对目前的情况也都非议颇多。无论是出于东林精神还是作为议员的职责我们都有权纠正文教部的错误。但我们做事先得做到有理有据。就目的来说文教部此次的出点合法合理并无过错也无争议。关键是文教部在整肃过程中产生了牵连让无辜的人平白被辞退。因此我等现在要抓住这点让文教部拿出鉴定标准给出相关证据!”
听完王夫之苦口婆心的解释顾炎武总算是平静了下来。却见他若有所思地沉默了半晌后抬头问道:“而农你认为这么做真的有效?”
“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都有权行使我们的权利。”王夫之沉着的说道。
“可是而农你别忘了我们这次对阵的不仅是文教部更是朝廷。就算朱舜水认你这个党魁他也不会就此轻易放下官府的架子。”顾炎武连连摇头道。在他看来王夫之的做法虽然公允但手段却太过软弱了。软弱得让人难以相信堂堂的内阁会以此就范。
然而王夫之却显得很有信心。却见他自信的说道:“宁人正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朝廷所以才更要依法行事绝不能有半点的懈怠。文教部这次的做法固然有错。可如果我们在抗议过程中采取错误的手段同样会被内阁方面抓住把柄从而授人口实。在这件事上我无须朱尚书承认我这个党魁。相信一旦将相关事件公之于众再拿出可靠的证据文教部最终会迫于舆论的压力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宁人你也不必担心内阁方面会官官相护只要证据确凿到时候就算是陛下也会站在我们这边。”
“而农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你想得也太过简单了。文教部为何要冒着天下读书人的非议下此指令?那些文章最直接冒犯的又是谁?”顾炎武不以为意地反问道。
“宁人你到现在还不相信陛下?”王夫之皱起了眉头问道。
“是的我不相信皇帝。”顾炎武直言不讳地说道:“或许她一直以来都在向世人扮演着开明的角色。但独夫终究是独夫怎么可能允许有人忤逆于她。”
“宁人你这么想陛下可就大错特错了。陛下登基前后都十分尊重儒林的众多不同声音。你应该清楚以陛下所掌握的权利她根本就用不着那么做。历代的君王为了自己的君威从不允许臣子对其有所冒犯。就算是以从善如流著称的唐宗也曾降罪过谏臣魏征。更不用说是像我朝这般允许百姓畅议朝政了。那是陛下始终都以一个臣子的心境对待自己的臣民将百姓视做自己的皇帝。说到冒犯圣威陛下之前完全可以动用手中权利来治那些冒犯者的罪。但陛下没有那么做。像前几次一样陛下再次以其无与伦比的功勋让诘难者的流言烟消云散。”王夫之傲然地说道。毫无疑问孙露在他的眼中是一个完美的君主。英明、武勇、圣德在她的身上揉为一体。
但顾炎武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庚寅事变”让顾炎武对皇室期待彻底破灭而欧洲的经历则让他进一步相信这世界上决不存在所谓的完美君主。甚至任何统治者都随时可能犯罪。只有严格监督君主才能避免因独夫的错误而危害整个国家。当然顾炎武也十分清楚这些观点对于中原的百姓来说还很难让人接受。惟有先让民众洞悉朝廷运作的真实情况拨去笼罩在帝王头上的光环才能让中原的人们学会限制君王监督朝廷。这些年顾炎武坚持不懈地通过报纸以通俗易懂的言语向世人介绍社稷运做。但实际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除了一些儒生关心这些内容的人并不多。而像王夫之这样的鸿儒却又对女皇崇拜得五体投地。
此刻听了王夫之的一席话语顾炎武不禁冷笑了一声道:“皇帝之所以会对报纸上的凭击一笑而之那是因为她掌握着绝对的权利拥有军队和枪炮控制着绝大多数的报纸。正如你所言千里之外的一场胜仗就能让老百姓跟在后头欢呼庆祝而将身边所遭受苦难抛诸脑后。在这种情况下小报上的几句蜚语又能把她怎样。就算那些文章真的威胁到了皇帝。不是还有神武门事变、庚寅事变吗?而农啊笔杆子在枪杆子面前向来就是脆弱的。你的软弱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笔杆子在枪杆子面前向来就是脆弱的。王夫之慢慢地回味着顾炎武所说的那一句话脸上不由地露出了苦涩的笑容。他本人又何尝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事实上正是明白了这一切王夫之才始终固守着“非攻”的基本原则。既严格按照朝廷的律法行事决不使用暴力手段以及通过社会舆论来同复兴党对峙。因为他知道没有谁能通过暴力挑战女皇陛下的地位。之前的尝试者也都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既然暴力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在女皇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同掌权派进行对峙。抱着这样的原则王夫之固然是让东林党在中华朝站稳了脚跟并得到稳步展。但同时却也让他本人背负上了“懦弱”的名声。可面对这些指责声王夫之从未气馁过。坚守“非攻”的他随即以坚定的口吻回应道:“君王或许掌握着无上的权利。但任何君王都不能无视民声。只要我们代表着百姓的呼声皇帝与朝廷就不能无视我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