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九章放榜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再起最新章节!
科举考试,流行一千多年,其中最重要的内核就是公平二字。
无论出身,只求学问高低,在这整个世界来说,可谓是开天辟地的一回。
西方此时在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查理曼帝国早以分裂,贵族世袭制建立不久,中世纪到来,罗马教廷开始大展神威。
中国却已然废弃了贵族制,门第制,领先其数百年。
“公平?又怎么会有真正的公平呢?”
李嘉叹了口气,看了一下这十张考卷。
说实话,以他的实际水平来瞧,这几篇文章都差不多,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那些考官们精英中的精英,水平不知道比他高到哪里去,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是如此。
而且,由于各考官喜好不同,录取的门槛也就不同,有的喜欢老成持重的,哪怕你文采飞扬,写出花了,也被筛掉,主观性太强,影响公平,这才在明时有了八股文,规定了书写格式,方便阅卷,评比。
八股文虽说限制思维,但却保障了公平,所以被明清沿用,这时的科举才算真正的相对公平了。
事实上,无论是否有八股,皇帝对文章水平依旧判不出高低,只能另寻他法了。
比如名字,清乾隆五十四年乙酉科开考时,乾隆皇帝已经79岁高龄。年龄问题成为他主要的心理负担。殿试后,阅卷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送他审定。
当乾隆看到第十名时,见其人名叫胡长龄,不免心中一动。“长龄”两字,不是意味着长命百岁吗?于是大笔一挥,钦点胡长龄为状元。
李嘉也不例外,他先看了那些人的籍贯,竟然没有一个邕州的,不由得摇摇头,然后又瞧了下年龄,将三十以上的都排除了。
最后,他只能从名字下手了,这时,一个叫做唐复的名字印入眼帘,李嘉心中一乐:这番寓意倒是不错。
朱笔一批,就是状元了。
随后又看了下,他发现一个熟人——萧善文,排名第八,评语是文章娴熟,老成谨慎,随即一乐,从第八一下午就到了第二,成了榜眼。
而探花,此时并非是第三名的代称,到了北宋晚年才成,李嘉却直接金口玉言:
“这进士科第三名,就名探花,探花郎讲究貌美,就须是个年轻的郎君!”
又翻阅了一下,选了一个二十来岁,名叫顾真的举子。
“这状元、榜眼、探花,就是三鼎甲,赐为进士及第;第四至第三十名,赐予进士出身;剩下的,就赐予同进士出身,也不枉费来考取一趟!”
自唐以来,李嘉的这番科举,算是录取最多的一次了,进士科就达到了一百多人,而唐朝一般就一二十名,全部赐予进士出身不现实,所以就直接沿用后世,将进士科分为三等。
唐时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还需要进行选试,通过了才能做官,当然,由于选试属于吏部自考,相当于自主招生,猫腻极多,李嘉为收买人心,就废除了选试。
毕竟恩出于上,而吏部受宰相们影响太大,等于是为他们收揽门徒了,这对于一直致力于扩大皇权,限制相权的李嘉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于是,就直接借鉴了明清时期的做法,有了以下章程。
三等进士,地位却大为不同,三鼎甲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过不了几年就去各部观政,遇缺即补,一外放就是县令起步。
赐进士出身,与同进士出身,则需要再进行一番考试,再选出十几人进入翰林院。
赐进士出身六部观政两三年,就外放为官,起步就是县令;而同进士出身,观政数年,外放地方,只能从主薄、县丞佐贰官做起,两三年后才做主官。
官场上一步慢,步步慢,同进士出身最高只能做到侍郎、尚书级别,为相是没多大可能了。
明法科的那些举子,将会安排到大理寺和刑部观政,是李嘉为将来实行政、法分离做出的准备。
地方上,司法与行政兼任,这对于中央集权而言是不利的,宋朝就设立提点刑狱官监督地方司法,但李嘉却想一步到位,地方设立一个小大理寺,让行政权与司法权彻底分开。
明算科,则基本上属于转运使司与户部官吏的补充了,干的好,也能成为地方长官。
脑袋里装了许多想法,李嘉却想全部实现,但现实却哪能如此?
“就这样吧!其余的也就不改了!”
李嘉手指碰了碰桌面,不由得笑了笑,自己这一言一行,竟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皇帝的魅力,就在这里。
随后,李嘉又苦恼起来,一次性录取两百人,哪怕观政数年,但哪能有如此多的官位呢?
恐怕,这是在逼我打地盘啊!
皇帝的旨意很快就传到了孙钊这里,他看了一眼,发觉三鼎甲都被换了,原先的三人都被押后。
“唐复?此人与圣人有旧?”一位同考官疑惑道。
“此人乃英州人士,近日才来番禹,何以见圣人?”
众同考官满脸疑惑,探讨起来,只有孙钊笑了笑,他与圣人潜邸时就经常见面,自然了解一二,看了看其名字,低声说道:
“你要感谢你父母之恩啊!”
“诸位,既然圣人已然决定,我等自然要遵守,赶快出皇榜吧!举子们已然等待不及了!”
“相公所言极是!”同考官们笑了笑,抛下了顾虑。
随后,一张盖有皇帝玺印的黄绸就摆在桌子上,字体规整的吏员开始书写,一旁吏员则在报名,除了姓名外,还要有籍贯,年龄,才能不出错。
皇城外,一处光溜溜的墙壁上,数十名禁军看守着,因为这是皇榜张贴之处。
萧善文与弟弟两人放心不下,就赶来这处,等待着消息的传出,上千名举子围在一起,拥挤不堪,待时间快到午时了,依旧毫无动静。
“大哥!”萧从文有些紧张。
“安心便是!”笑了笑,萧善文安慰着。
“出来了,出来了——”一声惊呼,喧闹的声音瞬间响起。
科举考试,流行一千多年,其中最重要的内核就是公平二字。
无论出身,只求学问高低,在这整个世界来说,可谓是开天辟地的一回。
西方此时在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查理曼帝国早以分裂,贵族世袭制建立不久,中世纪到来,罗马教廷开始大展神威。
中国却已然废弃了贵族制,门第制,领先其数百年。
“公平?又怎么会有真正的公平呢?”
李嘉叹了口气,看了一下这十张考卷。
说实话,以他的实际水平来瞧,这几篇文章都差不多,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那些考官们精英中的精英,水平不知道比他高到哪里去,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是如此。
而且,由于各考官喜好不同,录取的门槛也就不同,有的喜欢老成持重的,哪怕你文采飞扬,写出花了,也被筛掉,主观性太强,影响公平,这才在明时有了八股文,规定了书写格式,方便阅卷,评比。
八股文虽说限制思维,但却保障了公平,所以被明清沿用,这时的科举才算真正的相对公平了。
事实上,无论是否有八股,皇帝对文章水平依旧判不出高低,只能另寻他法了。
比如名字,清乾隆五十四年乙酉科开考时,乾隆皇帝已经79岁高龄。年龄问题成为他主要的心理负担。殿试后,阅卷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送他审定。
当乾隆看到第十名时,见其人名叫胡长龄,不免心中一动。“长龄”两字,不是意味着长命百岁吗?于是大笔一挥,钦点胡长龄为状元。
李嘉也不例外,他先看了那些人的籍贯,竟然没有一个邕州的,不由得摇摇头,然后又瞧了下年龄,将三十以上的都排除了。
最后,他只能从名字下手了,这时,一个叫做唐复的名字印入眼帘,李嘉心中一乐:这番寓意倒是不错。
朱笔一批,就是状元了。
随后又看了下,他发现一个熟人——萧善文,排名第八,评语是文章娴熟,老成谨慎,随即一乐,从第八一下午就到了第二,成了榜眼。
而探花,此时并非是第三名的代称,到了北宋晚年才成,李嘉却直接金口玉言:
“这进士科第三名,就名探花,探花郎讲究貌美,就须是个年轻的郎君!”
又翻阅了一下,选了一个二十来岁,名叫顾真的举子。
“这状元、榜眼、探花,就是三鼎甲,赐为进士及第;第四至第三十名,赐予进士出身;剩下的,就赐予同进士出身,也不枉费来考取一趟!”
自唐以来,李嘉的这番科举,算是录取最多的一次了,进士科就达到了一百多人,而唐朝一般就一二十名,全部赐予进士出身不现实,所以就直接沿用后世,将进士科分为三等。
唐时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还需要进行选试,通过了才能做官,当然,由于选试属于吏部自考,相当于自主招生,猫腻极多,李嘉为收买人心,就废除了选试。
毕竟恩出于上,而吏部受宰相们影响太大,等于是为他们收揽门徒了,这对于一直致力于扩大皇权,限制相权的李嘉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于是,就直接借鉴了明清时期的做法,有了以下章程。
三等进士,地位却大为不同,三鼎甲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过不了几年就去各部观政,遇缺即补,一外放就是县令起步。
赐进士出身,与同进士出身,则需要再进行一番考试,再选出十几人进入翰林院。
赐进士出身六部观政两三年,就外放为官,起步就是县令;而同进士出身,观政数年,外放地方,只能从主薄、县丞佐贰官做起,两三年后才做主官。
官场上一步慢,步步慢,同进士出身最高只能做到侍郎、尚书级别,为相是没多大可能了。
明法科的那些举子,将会安排到大理寺和刑部观政,是李嘉为将来实行政、法分离做出的准备。
地方上,司法与行政兼任,这对于中央集权而言是不利的,宋朝就设立提点刑狱官监督地方司法,但李嘉却想一步到位,地方设立一个小大理寺,让行政权与司法权彻底分开。
明算科,则基本上属于转运使司与户部官吏的补充了,干的好,也能成为地方长官。
脑袋里装了许多想法,李嘉却想全部实现,但现实却哪能如此?
“就这样吧!其余的也就不改了!”
李嘉手指碰了碰桌面,不由得笑了笑,自己这一言一行,竟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皇帝的魅力,就在这里。
随后,李嘉又苦恼起来,一次性录取两百人,哪怕观政数年,但哪能有如此多的官位呢?
恐怕,这是在逼我打地盘啊!
皇帝的旨意很快就传到了孙钊这里,他看了一眼,发觉三鼎甲都被换了,原先的三人都被押后。
“唐复?此人与圣人有旧?”一位同考官疑惑道。
“此人乃英州人士,近日才来番禹,何以见圣人?”
众同考官满脸疑惑,探讨起来,只有孙钊笑了笑,他与圣人潜邸时就经常见面,自然了解一二,看了看其名字,低声说道:
“你要感谢你父母之恩啊!”
“诸位,既然圣人已然决定,我等自然要遵守,赶快出皇榜吧!举子们已然等待不及了!”
“相公所言极是!”同考官们笑了笑,抛下了顾虑。
随后,一张盖有皇帝玺印的黄绸就摆在桌子上,字体规整的吏员开始书写,一旁吏员则在报名,除了姓名外,还要有籍贯,年龄,才能不出错。
皇城外,一处光溜溜的墙壁上,数十名禁军看守着,因为这是皇榜张贴之处。
萧善文与弟弟两人放心不下,就赶来这处,等待着消息的传出,上千名举子围在一起,拥挤不堪,待时间快到午时了,依旧毫无动静。
“大哥!”萧从文有些紧张。
“安心便是!”笑了笑,萧善文安慰着。
“出来了,出来了——”一声惊呼,喧闹的声音瞬间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