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DC漫画与WL电视台
推荐阅读: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影帝的诞生(美娱)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最低标准 仅防同步 《理智与情感》本来就是一部很英国的小说, 加上作者奥斯汀是位十七世纪的女士, 所以整部书的文字风格都很含蓄,无论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述, 还是对感情的处理,哪怕是主配角们戏剧性的命运转折,都处理的无一不内敛,无一不细腻——这样的小说是极难被改编成剧本的,更勿论说要改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了。
但摆在威廉面前的这个剧本就极精彩。
简·奥斯汀小说内的精华全都被保留下来了,没有任何一个编剧原创的情节,所有剧情都取之原著,而且取的十分巧妙,恰好是能够完美体现小说人物性格,又不显得多余累赘的那种, 难得的是就连人物的对白和互动都是那么的原汁原味,那么的简·奥斯汀——偏偏节奏还不像原著那么慢吞吞,剧情安排非常有分寸, 每个转折都恰到好处。
这样一个好剧本,如果能再遇上一个不算差的导演, 和一群好演员,一定能拍出精彩绝伦的作品!
威廉对《理智与情感》的剧本非常心仪, 特别是在他获知电影将在英国拍摄后,更加心动了——还可以顺路去探望一下兰斯嘛。
“谢谢!亚蒙, 非常感谢!”威廉兴奋的对他的经纪人说:“我喜欢这个剧本, 我想要得到这里面的任何一个角色, 哪怕是讨人厌的威洛比也可以!”
“我既然把剧本给你,就说明你很有希望能获得其中的一个角色。”亚蒙·高夫曼说:“其实这次也是我们走运了,恰好遇到制片厂和剧组产生分歧,不然的话,距离《理智与情感》开拍还不足两个月时间,我们是绝无可能在这时候进组的。”
通常来说,好莱坞正规制作的影片,开拍前两三个月男女主角都要确定下来了,而且越是大制作主角确定的越早,《理智与情感》再过不到两个月就要开拍,此时主要演员还没能定下来,是遇到了特殊情况——前期选定的演员全都是英国人,这让投资方哥伦比亚公司有些不满,《理智与情感》最后还是要在美国发行上映的,而且哥伦比亚希望拿这部影片来冲击各大颁奖礼,就非常希望剧组内能有个美国演员,所以他们才将电影里还没完全确定的角色挑了出来,在洛杉矶举行了一个规模很小、只要推荐演员的小范围试镜。
——这时,在好莱坞有没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就非常重要了,亚蒙·高夫曼正因为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里有朋友,才能得知这个消息,并用了些手段为威廉争取到了试镜机会。
电影开机迫在眉睫,威廉花了三天时间匆匆研究完剧本,就赶去了试镜会。
据亚蒙·高夫曼所说,布兰登上校早已确定人选,是令制片厂和剧组双方都非常满意的英国著名演员艾伦·里克曼,再说布兰登上校从年纪来说也不适合威廉,所以威廉可以尝试的角色只有另一男主爱德华或配角威洛比,他决定为威洛比全力以赴——从外形上来讲,威廉跟英俊的威洛比也比较符合。
试镜时威廉的号码排在第七个,前六个出来的人有男有女,而且从面上都看不出任何端倪,轮到威廉的时候,他轻呼口气,平复了下心跳,伸手推开了房间的大门。
然后他很惊讶自己居然能在房间里看到一个面熟的亚裔面孔。
“李安?”
威廉脱口而出的话使他获得了房间内所有人的注意,不为其他,正因为他说的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
房间内有四个人在盯着威廉看,三女一男。
威廉认得李安,认得艾玛·汤普森——在1993年,以《霍华德庄园》夺得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后的英国女演员——其他两名女士的面孔对他来说就完全陌生了。
不过从她们的穿着和座位来看,威廉猜得出紧挨艾玛·汤普森坐着的那位穿着米色套裙的女士应该是制片方代表,而坐在最左边,穿着朴素脸上一直挂着和善微笑的中年女士是美国演员工会代表。
米色套裙女士看向李安:“你认识他?”
艾玛·汤普森看看威廉,又看看李安,一脸好奇。
李安疑惑又惊讶的摇着头:“不,我不认识。”然后看向威廉:“抱歉,你——”
“我也不认识你,不,我的意思是,我知道你,而且很喜欢你拍摄的父亲三部曲。”威廉连忙说:“但是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没错,Ang Lee先生。”威廉这次特意换成了美国人比较熟悉的李安的称呼方式,然后自我介绍说:“我是威廉·布兰德利,叫我威尔就好。”
米色套裙女士对着李安微笑:“看来这是一个你的小粉丝,而且是精通中国话的粉丝——如果我没听错的话,威廉,你刚刚是用中国话在称呼李的名字对吧?”
威廉点头,并不谦虚地说:“我精通汉语。”
李安低头翻看了一下威廉的简历,觉得很诧异,他既诧异还刚刚成年的威廉居然精通汉语——这点做不了假,汉语发音对西方人来说是那么的难,哪怕再简单的口头语,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的话,也无法讲的字正腔圆——又诧异威廉居然看过他拍摄的父亲三部曲。
虽然在美国生活学习了很多年,但李安从没拍摄过一部完整的英文电影,他只是在大学期间制作过几个英文短片,正式执导经验全是回台后积累的,比如他的成名作《推手》,和为他斩获不少国际荣誉的《喜宴》和《饮食男女》,这三部电影就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也叫“家庭三部曲”。
《喜宴》和《饮食男女》都为李安带来过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其中《喜宴》还夺得过一座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所以李安才会在好莱坞的电影人心里有些名气,所以《理智与情感》才会交到他这个其实从未拍过英语影片的导演手上进行拍摄——但是李安从来没想到过,会有一名年轻演员熟悉自己在台湾拍摄过的纯粹华语电影。
是演员,不是编剧也不是制片人,更不是电影公司。这确实是有点稀奇了。
李安忍不住开始怀疑:难道这个年轻人是在投机?他会不会在试镜前打听过自己,故意在现在说出看过自己的电影,然后想要博得他的好感呢?
李安决定试探试探威廉·布兰德利。
如果这个年轻人是在试镜前临时做的功课,而不是真的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对他的电影有过研究的话,那他肯定会露馅的。
“你喜欢我的电影,这令我觉得有点惊讶。”李安温和的说:“毕竟很少有美国年轻人会精通汉语,并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华语电影感兴趣,这里面文化和语言的隔阂都太多了。”
“我不觉得《推手》、《喜宴》或《饮食男女》有什么难理解的,虽然它们是华语电影,讲述的也是万里之外的普通华人家庭的故事,表面看是跟美国文化美国生活南辕北辙,但好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不是么?我个人觉得,李安导演你的这三部电影作品都跟简·奥斯汀的小说有着共通之处,特别是跟《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的风格还有想传达的东西很相似,我猜,或许这正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会找你,一个从未执导过英文电影的华人导演,拍摄英国文学名著的原因?”
李安还没反应——或者是身为华人的他反应也太含蓄内敛了,不太引人注意——艾玛·汤普森和米色套裙女士,也就是《理智与情感》制作方和发行方的哥伦比亚公司高管艾米·帕斯卡尔,眼中都露出了惊讶的目光。
没人比艾玛·汤普森和艾米·帕斯卡尔更清楚哥伦比亚公司会找上李安执导《理智与情感》的原因了,甚至一个身为编剧兼女主角,一个身为制片人,李安最后能当上导演,是离不开她们二人的点头的。
威廉侃侃而谈:“说句无礼的话,简·奥斯汀的小说主题永远只有一个,婚事。怎么将乡绅阶级出身的小姐们嫁出去,而且要嫁的物质和情感都圆满,是她永恒的追求。但奥斯汀的作品,和那个时代其他描写绅士小姐们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她笔下的主人公们永远不会谈像罗密欧朱丽叶那样轰轰烈烈不顾一切的恋爱,奥斯汀创作的主角们一举一动都被时代限制着压抑着,渴望爱情,又必须隐忍,哪怕因为隐忍她们将失去毕生挚爱。”
“就像《理智与情感》里的姐姐爱琳娜,她爱爱德华,但却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不表露给爱德华知道,也不跟任何人倾诉,哪怕是自己的妹妹玛丽安,和爱琳娜性格相似的还有《傲慢与偏见》里的姐姐简,她们都因为过于压抑而差一点失去了自己的爱情。”
艾玛·汤普森在座位上挪动了下身体,视线不停的在威廉身上打量——刚刚这翻话说的太对她的心思了,眼前这年轻人有多大,二十?二十五?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真的很少有喜欢简·奥斯汀的啊。特别威廉·布兰德利还应该是个美国人。
“当我听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找了你,李安导演,去执导一部英国古典名著的时候,猜我心中在想什么?我立刻想到了你的家庭三部曲,因为这三部电影里的主角就像简·奥斯汀笔下那些人物一样,性格中充满了压抑——《推手》里,朱老先生和儿媳妇玛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儿子晓生无论怎么努力都调和不了,夹在父亲和妻子之间,晓生的内心既痛苦又无奈;《喜宴》的主角高伟同是同性恋,他常年生活在美国,又有一个美国男朋友,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很洋化了,但仍然改编不了传统保守的父母亲的想法,在家庭的逼婚下,他不能向父母倾吐真相,反而要找朋友假结婚,好应付父母和亲朋好友,千辛万苦对父母隐瞒秘密,同时要费尽心思劝说朋友和男朋友配合自己演戏的伟同心里也充满痛苦;《饮食男女》里的老父亲和大女儿也是,多年来都在压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种种原因不敢面对,直到最后感情再也憋不住迎来大爆发……”
“压抑是理性的产物,而爆发是感性的井喷,这样的感情处理方式很难不令我想到《理智与情感》,想到爱琳娜,简·奥斯汀笔下的女性都希望收获纯美的爱情,但她们的感情又逃不脱那个时代,逃不脱当时的社会现实给予的残酷波折,当然,故事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简·奥斯汀式的圆满大结局,但故事的整个过程带给人的并不是完全快乐的享受,而是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压抑和悲伤——大概是当时出版社和读者的强烈要求,也可能是认识到了太多现实的无奈,所以奥斯汀才写了那么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但我想如果她肯写悲剧的话,作品的艺术性会升华的更高些。”
威廉的话突然暂停了一下,因为他注意到房间内万分寂静,从李安到艾玛·汤普森,再到另外两位女士,都在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我是不是说太多话了?”他有些害羞的眨了眨眼。
“不,我想我们都是被你的想法给震惊了,特别是我。”李安翻了下手边的简历:“对于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少年来说,你能看懂我的电影并且有自己的想法,这真的真的非常难得。”李安的语气里隐藏着一丝欣赏的情绪。
“我也很惊讶,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和李的想法一模一样。”艾玛·汤普森看看威廉,又看看李安,用稍微有些惊叹的语气感叹道,等李安满含希望看向她时,又摇摇头,非常坚定的说:“不,没可能,我绝不接受你想把《理智与情感》改编成悲剧的想法。”
李安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失望,他对威廉说:“威尔,我能这样称呼你吗?好的,继续说下去,威尔,我能看出来你还有话没有说完。”
李安是个对电影画面要求很高、喜欢追求完美的导演——围观过电影风景画面的拍摄过程后,《理智与情感》剧组的每个人几乎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因为只是给一群羊拍镜头,李安都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从早餐刚刚结束一直拍到下午茶快要开始。
不是对光线不满意,就是对氛围不满意,甚至连对羊群的造型和队形都挑挑拣拣。
不过李安越挑,羊群就越是不配合他,德文郡目前天气正凉爽,比前阵子温度回升,但又不算燥热,非常适合人们外出踏青,但这是对人来说,对羊群们来讲,它们每一只身上都披着厚厚的羊毛,为了镜头的美感还不能将毛剪掉,简直每只羊都要热的暴躁了。
——拍摄中的某一日,这群羊中还真的有几只“身娇体弱”的被热晕了来着。
‘有个这样挑剔的导演,起码我们不用担心他把奥斯汀的名著给拍砸了!’剧组内一部分因李安亚洲人身份,而对他抱有偏见怀疑的演员放心的想。
不过更多的人则是既不解又吐槽:‘精益求精到都有点吹毛求疵了,亚洲人是不是都这样?’
抱有前面想法的大多是很关注电影质量的演员,抱有后面想法的基本上都是灯光摄影等工作人员。
不过再希望电影能拍的完美,这些人也是不可能学的跟李安一样,在个人时间里还将全部精神投放到工作中去的,下午茶时间刚到,演员们和工作人员们就全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找地方休息喝茶聊天去了。
英国人的生命中离不开下午茶,《理智与情感》的剧组内九成以上的人员都出身英伦三岛,所以在这个钟点,女王都别指望他们会乖乖工作。
只有李安和他的几个台湾助手还留在摄像机附近,在一帧一帧的研究今天拍下的镜头。
等看到他闲下来了,威廉端着几杯刚沏好的红茶走了过去——为了照顾李安等人的口味,既没有加奶也没有加糖——给大家分了分后,开始向李安请教问题。
李安认真听完后,开始回答,有时候还反问威廉几句,这种有问有答的模式从电影开始拍摄后没多久,就存在于威廉和李安之间了。
他们聊天的范围也很广泛,大多是对剧本和《理智与情感》原著的深度解读,或者十八世纪的英国传统文化这些对拍摄有益的东西,越来越投机后,也谈谈亚洲文化和好莱坞电影,还有各国美食。
几个台湾助手旁听的津津有味——威廉和李安聊天的时候用的都是中国话。
他们一开始极其惊叹威廉的汉语水平,和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曾开玩笑说如果威廉去台湾文艺圈发展的话,做个主播都没问题了。
这几名台湾助手对威廉很有好感,因为他是全剧组第一个对李安和他的助手们表示出极大善意,与亲近感的主演。
——其他白人演员和工作人员在李安导演组入组的时候,投来的几乎全是怀疑和异样的目光。
虽然李安是哥伦比亚公司力邀进组的,但他的执导却是一个多方妥协的结果:
哥伦比亚公司看重了艾玛·汤普森的奥斯卡影后头衔,并且对对方亲自编写的据说和《霍华德庄园》风格相似的电影剧本很感兴趣,所以才会投资《理智与情感》,希望这电影能为公司带来几个奥斯卡提名。
艾玛·汤普森希望自己心血编写的剧本能被最大程度还原,而不是被导演肆意的改来改去,她想做整个剧组里除了制片外最有权力的人,所以哥伦比亚为她找来了有才华,但在好莱坞还没什么名气的李安,不大牌的导演对上很大牌的主角兼编剧,自然会时时尊重后者的意见。
李安想在好莱坞立足脚跟,但他以前只拍过华语片,轻易不会有电影公司敢将英文电影交给他全权负责,所以他愿意拍《理智与情感》,也是想积累经验,为以后多拍好莱坞电影积累本钱。
复杂的背景造就了李安复杂的身份:一个“租来”的导演。
贡献自己的才华,但不需要贡献自己的意见。
而这个身份从一开始就尽人皆知。
加上不同国籍存在的不同文化隔阂,《理智与情感》这部电影从开拍起,导演和演员彼此间就存在着种种沟通不畅。
比如说剧组的好多主演都太大牌了——不是说演员们耍大牌,而是在“制片人中心制”的英美两国,大牌演员们或许不敢轻易得罪制片人,但肯定不会对一个“租来”的导演有多尊敬,当和导演有了分歧,他们肯定是更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听导演的话,而在“导演中心制”的台湾成长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李安,却是希望演员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拍摄的。
电影开拍第一天,三十五岁的艾玛·汤普森饰演原著里只有十九岁的爱琳娜·达斯伍德,只化着淡妆的艾玛在镜头里看起来并不年轻漂亮,李安脱口而出:“你能不能不要看起来那么老?”,让艾玛·汤普森感觉十分受伤。
除了艾玛·汤普森外,剧组里的其他人也都很不好对付,李安之前一直都在台湾拍电影,台湾电影里导演的权威是很大的,但在好莱坞,他的资历太浅了,以至于现在剧组里有点大牌的演员和摄影灯光等,一有自己的想法,就跑来对李安提出,像是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可以指使李安似的。
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威,李安不得不集中精力提高警惕,和每一个试图挑战他的人据理力争。
这种情况下能有一个主演不仅不对他的执导指手画脚,还会虚心求教,根据他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表演,这实在是太甜了。
没错,李安说的就是威廉·布兰德利,一个和他认识的其他美国人都不同的,聪明、勤奋、低调、开朗,又英俊的过分的年轻人。
一开始,剧组里的英国演员们就像不喜欢他那样,对这名美国年轻人隐隐的排斥着,但威廉毫不在意,他就像是完全没感受到这些不欢迎一样,每天快快活活的和大家交谈,认认真真的揣摩自己的角色,表演的时候也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美国很多年轻人都有的粗鲁和放荡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
几周过去,剧组里已经有很多人和威廉·布兰德利十分熟稔,他们会当面喊他“美国甜心”,背后议论时也会称赞几句:“威廉是个非常不错的年轻人,兼具了英国人的礼貌和美国人的热情。”
李安对威廉也很有好感,而且这种好感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根基牢固,不会轻易消失。
所以当威廉提出对一个剧本情节的看法时,李安将那个情节在脑海里转了转,用分外温和的语气指点说:“你的想法很好,不过驼背的设计没必要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爱德华·费拉斯在刚出场的时候,还是家族的继承人,虽然他长期被厉害的母亲压迫,又有很多心事,不过从小生长在安逸富足的环境里,没遭过太大的挫折,这时候的他还是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所以他走路时的身姿肯定也很挺拔,至于驼背,我想可以放到这一幕里,就是……”
下午茶时间结束,休息过的工作人员们陆陆续续归来。
羊群在远处的大树下悠闲的啃着青草。
马术指导师牵着精神抖擞的纯血马走了过来,威廉换上骑马装,在马术师的帮助下帅气的上马,并且绕着周围草地跑了好几圈。
因为电影中安排了多个男士们跑马的镜头,所以骑乘课程是每个男演员进组后必学的科目之一,虽然生长在马术文化不太浓厚的美国,但威廉的骑乘课程学的快极了,现在他跑的已经不比艾伦·里克曼差了。
“需要替身吗?”助理导演远远的举着喇叭问他。
“不需要,谢谢!”威廉高喊着回应,然后调转马头,朝着夕阳下的诺兰庄园跑去。
骏马跨过草地,越过大树,惊的羊群四散躲避,却依旧奔跑的稳当极了。
摄像机在滑轮车的帮助下,紧跟在后拍摄。
马术替身称赞了一句:“这年轻人的骑术不错。”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最低标准 仅防同步 《理智与情感》本来就是一部很英国的小说, 加上作者奥斯汀是位十七世纪的女士, 所以整部书的文字风格都很含蓄,无论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述, 还是对感情的处理,哪怕是主配角们戏剧性的命运转折,都处理的无一不内敛,无一不细腻——这样的小说是极难被改编成剧本的,更勿论说要改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了。
但摆在威廉面前的这个剧本就极精彩。
简·奥斯汀小说内的精华全都被保留下来了,没有任何一个编剧原创的情节,所有剧情都取之原著,而且取的十分巧妙,恰好是能够完美体现小说人物性格,又不显得多余累赘的那种, 难得的是就连人物的对白和互动都是那么的原汁原味,那么的简·奥斯汀——偏偏节奏还不像原著那么慢吞吞,剧情安排非常有分寸, 每个转折都恰到好处。
这样一个好剧本,如果能再遇上一个不算差的导演, 和一群好演员,一定能拍出精彩绝伦的作品!
威廉对《理智与情感》的剧本非常心仪, 特别是在他获知电影将在英国拍摄后,更加心动了——还可以顺路去探望一下兰斯嘛。
“谢谢!亚蒙, 非常感谢!”威廉兴奋的对他的经纪人说:“我喜欢这个剧本, 我想要得到这里面的任何一个角色, 哪怕是讨人厌的威洛比也可以!”
“我既然把剧本给你,就说明你很有希望能获得其中的一个角色。”亚蒙·高夫曼说:“其实这次也是我们走运了,恰好遇到制片厂和剧组产生分歧,不然的话,距离《理智与情感》开拍还不足两个月时间,我们是绝无可能在这时候进组的。”
通常来说,好莱坞正规制作的影片,开拍前两三个月男女主角都要确定下来了,而且越是大制作主角确定的越早,《理智与情感》再过不到两个月就要开拍,此时主要演员还没能定下来,是遇到了特殊情况——前期选定的演员全都是英国人,这让投资方哥伦比亚公司有些不满,《理智与情感》最后还是要在美国发行上映的,而且哥伦比亚希望拿这部影片来冲击各大颁奖礼,就非常希望剧组内能有个美国演员,所以他们才将电影里还没完全确定的角色挑了出来,在洛杉矶举行了一个规模很小、只要推荐演员的小范围试镜。
——这时,在好莱坞有没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就非常重要了,亚蒙·高夫曼正因为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里有朋友,才能得知这个消息,并用了些手段为威廉争取到了试镜机会。
电影开机迫在眉睫,威廉花了三天时间匆匆研究完剧本,就赶去了试镜会。
据亚蒙·高夫曼所说,布兰登上校早已确定人选,是令制片厂和剧组双方都非常满意的英国著名演员艾伦·里克曼,再说布兰登上校从年纪来说也不适合威廉,所以威廉可以尝试的角色只有另一男主爱德华或配角威洛比,他决定为威洛比全力以赴——从外形上来讲,威廉跟英俊的威洛比也比较符合。
试镜时威廉的号码排在第七个,前六个出来的人有男有女,而且从面上都看不出任何端倪,轮到威廉的时候,他轻呼口气,平复了下心跳,伸手推开了房间的大门。
然后他很惊讶自己居然能在房间里看到一个面熟的亚裔面孔。
“李安?”
威廉脱口而出的话使他获得了房间内所有人的注意,不为其他,正因为他说的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
房间内有四个人在盯着威廉看,三女一男。
威廉认得李安,认得艾玛·汤普森——在1993年,以《霍华德庄园》夺得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后的英国女演员——其他两名女士的面孔对他来说就完全陌生了。
不过从她们的穿着和座位来看,威廉猜得出紧挨艾玛·汤普森坐着的那位穿着米色套裙的女士应该是制片方代表,而坐在最左边,穿着朴素脸上一直挂着和善微笑的中年女士是美国演员工会代表。
米色套裙女士看向李安:“你认识他?”
艾玛·汤普森看看威廉,又看看李安,一脸好奇。
李安疑惑又惊讶的摇着头:“不,我不认识。”然后看向威廉:“抱歉,你——”
“我也不认识你,不,我的意思是,我知道你,而且很喜欢你拍摄的父亲三部曲。”威廉连忙说:“但是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没错,Ang Lee先生。”威廉这次特意换成了美国人比较熟悉的李安的称呼方式,然后自我介绍说:“我是威廉·布兰德利,叫我威尔就好。”
米色套裙女士对着李安微笑:“看来这是一个你的小粉丝,而且是精通中国话的粉丝——如果我没听错的话,威廉,你刚刚是用中国话在称呼李的名字对吧?”
威廉点头,并不谦虚地说:“我精通汉语。”
李安低头翻看了一下威廉的简历,觉得很诧异,他既诧异还刚刚成年的威廉居然精通汉语——这点做不了假,汉语发音对西方人来说是那么的难,哪怕再简单的口头语,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的话,也无法讲的字正腔圆——又诧异威廉居然看过他拍摄的父亲三部曲。
虽然在美国生活学习了很多年,但李安从没拍摄过一部完整的英文电影,他只是在大学期间制作过几个英文短片,正式执导经验全是回台后积累的,比如他的成名作《推手》,和为他斩获不少国际荣誉的《喜宴》和《饮食男女》,这三部电影就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也叫“家庭三部曲”。
《喜宴》和《饮食男女》都为李安带来过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其中《喜宴》还夺得过一座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所以李安才会在好莱坞的电影人心里有些名气,所以《理智与情感》才会交到他这个其实从未拍过英语影片的导演手上进行拍摄——但是李安从来没想到过,会有一名年轻演员熟悉自己在台湾拍摄过的纯粹华语电影。
是演员,不是编剧也不是制片人,更不是电影公司。这确实是有点稀奇了。
李安忍不住开始怀疑:难道这个年轻人是在投机?他会不会在试镜前打听过自己,故意在现在说出看过自己的电影,然后想要博得他的好感呢?
李安决定试探试探威廉·布兰德利。
如果这个年轻人是在试镜前临时做的功课,而不是真的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对他的电影有过研究的话,那他肯定会露馅的。
“你喜欢我的电影,这令我觉得有点惊讶。”李安温和的说:“毕竟很少有美国年轻人会精通汉语,并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华语电影感兴趣,这里面文化和语言的隔阂都太多了。”
“我不觉得《推手》、《喜宴》或《饮食男女》有什么难理解的,虽然它们是华语电影,讲述的也是万里之外的普通华人家庭的故事,表面看是跟美国文化美国生活南辕北辙,但好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不是么?我个人觉得,李安导演你的这三部电影作品都跟简·奥斯汀的小说有着共通之处,特别是跟《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的风格还有想传达的东西很相似,我猜,或许这正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会找你,一个从未执导过英文电影的华人导演,拍摄英国文学名著的原因?”
李安还没反应——或者是身为华人的他反应也太含蓄内敛了,不太引人注意——艾玛·汤普森和米色套裙女士,也就是《理智与情感》制作方和发行方的哥伦比亚公司高管艾米·帕斯卡尔,眼中都露出了惊讶的目光。
没人比艾玛·汤普森和艾米·帕斯卡尔更清楚哥伦比亚公司会找上李安执导《理智与情感》的原因了,甚至一个身为编剧兼女主角,一个身为制片人,李安最后能当上导演,是离不开她们二人的点头的。
威廉侃侃而谈:“说句无礼的话,简·奥斯汀的小说主题永远只有一个,婚事。怎么将乡绅阶级出身的小姐们嫁出去,而且要嫁的物质和情感都圆满,是她永恒的追求。但奥斯汀的作品,和那个时代其他描写绅士小姐们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她笔下的主人公们永远不会谈像罗密欧朱丽叶那样轰轰烈烈不顾一切的恋爱,奥斯汀创作的主角们一举一动都被时代限制着压抑着,渴望爱情,又必须隐忍,哪怕因为隐忍她们将失去毕生挚爱。”
“就像《理智与情感》里的姐姐爱琳娜,她爱爱德华,但却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不表露给爱德华知道,也不跟任何人倾诉,哪怕是自己的妹妹玛丽安,和爱琳娜性格相似的还有《傲慢与偏见》里的姐姐简,她们都因为过于压抑而差一点失去了自己的爱情。”
艾玛·汤普森在座位上挪动了下身体,视线不停的在威廉身上打量——刚刚这翻话说的太对她的心思了,眼前这年轻人有多大,二十?二十五?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真的很少有喜欢简·奥斯汀的啊。特别威廉·布兰德利还应该是个美国人。
“当我听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找了你,李安导演,去执导一部英国古典名著的时候,猜我心中在想什么?我立刻想到了你的家庭三部曲,因为这三部电影里的主角就像简·奥斯汀笔下那些人物一样,性格中充满了压抑——《推手》里,朱老先生和儿媳妇玛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儿子晓生无论怎么努力都调和不了,夹在父亲和妻子之间,晓生的内心既痛苦又无奈;《喜宴》的主角高伟同是同性恋,他常年生活在美国,又有一个美国男朋友,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很洋化了,但仍然改编不了传统保守的父母亲的想法,在家庭的逼婚下,他不能向父母倾吐真相,反而要找朋友假结婚,好应付父母和亲朋好友,千辛万苦对父母隐瞒秘密,同时要费尽心思劝说朋友和男朋友配合自己演戏的伟同心里也充满痛苦;《饮食男女》里的老父亲和大女儿也是,多年来都在压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种种原因不敢面对,直到最后感情再也憋不住迎来大爆发……”
“压抑是理性的产物,而爆发是感性的井喷,这样的感情处理方式很难不令我想到《理智与情感》,想到爱琳娜,简·奥斯汀笔下的女性都希望收获纯美的爱情,但她们的感情又逃不脱那个时代,逃不脱当时的社会现实给予的残酷波折,当然,故事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简·奥斯汀式的圆满大结局,但故事的整个过程带给人的并不是完全快乐的享受,而是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压抑和悲伤——大概是当时出版社和读者的强烈要求,也可能是认识到了太多现实的无奈,所以奥斯汀才写了那么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但我想如果她肯写悲剧的话,作品的艺术性会升华的更高些。”
威廉的话突然暂停了一下,因为他注意到房间内万分寂静,从李安到艾玛·汤普森,再到另外两位女士,都在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我是不是说太多话了?”他有些害羞的眨了眨眼。
“不,我想我们都是被你的想法给震惊了,特别是我。”李安翻了下手边的简历:“对于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少年来说,你能看懂我的电影并且有自己的想法,这真的真的非常难得。”李安的语气里隐藏着一丝欣赏的情绪。
“我也很惊讶,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和李的想法一模一样。”艾玛·汤普森看看威廉,又看看李安,用稍微有些惊叹的语气感叹道,等李安满含希望看向她时,又摇摇头,非常坚定的说:“不,没可能,我绝不接受你想把《理智与情感》改编成悲剧的想法。”
李安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失望,他对威廉说:“威尔,我能这样称呼你吗?好的,继续说下去,威尔,我能看出来你还有话没有说完。”
李安是个对电影画面要求很高、喜欢追求完美的导演——围观过电影风景画面的拍摄过程后,《理智与情感》剧组的每个人几乎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因为只是给一群羊拍镜头,李安都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从早餐刚刚结束一直拍到下午茶快要开始。
不是对光线不满意,就是对氛围不满意,甚至连对羊群的造型和队形都挑挑拣拣。
不过李安越挑,羊群就越是不配合他,德文郡目前天气正凉爽,比前阵子温度回升,但又不算燥热,非常适合人们外出踏青,但这是对人来说,对羊群们来讲,它们每一只身上都披着厚厚的羊毛,为了镜头的美感还不能将毛剪掉,简直每只羊都要热的暴躁了。
——拍摄中的某一日,这群羊中还真的有几只“身娇体弱”的被热晕了来着。
‘有个这样挑剔的导演,起码我们不用担心他把奥斯汀的名著给拍砸了!’剧组内一部分因李安亚洲人身份,而对他抱有偏见怀疑的演员放心的想。
不过更多的人则是既不解又吐槽:‘精益求精到都有点吹毛求疵了,亚洲人是不是都这样?’
抱有前面想法的大多是很关注电影质量的演员,抱有后面想法的基本上都是灯光摄影等工作人员。
不过再希望电影能拍的完美,这些人也是不可能学的跟李安一样,在个人时间里还将全部精神投放到工作中去的,下午茶时间刚到,演员们和工作人员们就全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找地方休息喝茶聊天去了。
英国人的生命中离不开下午茶,《理智与情感》的剧组内九成以上的人员都出身英伦三岛,所以在这个钟点,女王都别指望他们会乖乖工作。
只有李安和他的几个台湾助手还留在摄像机附近,在一帧一帧的研究今天拍下的镜头。
等看到他闲下来了,威廉端着几杯刚沏好的红茶走了过去——为了照顾李安等人的口味,既没有加奶也没有加糖——给大家分了分后,开始向李安请教问题。
李安认真听完后,开始回答,有时候还反问威廉几句,这种有问有答的模式从电影开始拍摄后没多久,就存在于威廉和李安之间了。
他们聊天的范围也很广泛,大多是对剧本和《理智与情感》原著的深度解读,或者十八世纪的英国传统文化这些对拍摄有益的东西,越来越投机后,也谈谈亚洲文化和好莱坞电影,还有各国美食。
几个台湾助手旁听的津津有味——威廉和李安聊天的时候用的都是中国话。
他们一开始极其惊叹威廉的汉语水平,和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曾开玩笑说如果威廉去台湾文艺圈发展的话,做个主播都没问题了。
这几名台湾助手对威廉很有好感,因为他是全剧组第一个对李安和他的助手们表示出极大善意,与亲近感的主演。
——其他白人演员和工作人员在李安导演组入组的时候,投来的几乎全是怀疑和异样的目光。
虽然李安是哥伦比亚公司力邀进组的,但他的执导却是一个多方妥协的结果:
哥伦比亚公司看重了艾玛·汤普森的奥斯卡影后头衔,并且对对方亲自编写的据说和《霍华德庄园》风格相似的电影剧本很感兴趣,所以才会投资《理智与情感》,希望这电影能为公司带来几个奥斯卡提名。
艾玛·汤普森希望自己心血编写的剧本能被最大程度还原,而不是被导演肆意的改来改去,她想做整个剧组里除了制片外最有权力的人,所以哥伦比亚为她找来了有才华,但在好莱坞还没什么名气的李安,不大牌的导演对上很大牌的主角兼编剧,自然会时时尊重后者的意见。
李安想在好莱坞立足脚跟,但他以前只拍过华语片,轻易不会有电影公司敢将英文电影交给他全权负责,所以他愿意拍《理智与情感》,也是想积累经验,为以后多拍好莱坞电影积累本钱。
复杂的背景造就了李安复杂的身份:一个“租来”的导演。
贡献自己的才华,但不需要贡献自己的意见。
而这个身份从一开始就尽人皆知。
加上不同国籍存在的不同文化隔阂,《理智与情感》这部电影从开拍起,导演和演员彼此间就存在着种种沟通不畅。
比如说剧组的好多主演都太大牌了——不是说演员们耍大牌,而是在“制片人中心制”的英美两国,大牌演员们或许不敢轻易得罪制片人,但肯定不会对一个“租来”的导演有多尊敬,当和导演有了分歧,他们肯定是更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听导演的话,而在“导演中心制”的台湾成长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李安,却是希望演员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拍摄的。
电影开拍第一天,三十五岁的艾玛·汤普森饰演原著里只有十九岁的爱琳娜·达斯伍德,只化着淡妆的艾玛在镜头里看起来并不年轻漂亮,李安脱口而出:“你能不能不要看起来那么老?”,让艾玛·汤普森感觉十分受伤。
除了艾玛·汤普森外,剧组里的其他人也都很不好对付,李安之前一直都在台湾拍电影,台湾电影里导演的权威是很大的,但在好莱坞,他的资历太浅了,以至于现在剧组里有点大牌的演员和摄影灯光等,一有自己的想法,就跑来对李安提出,像是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可以指使李安似的。
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威,李安不得不集中精力提高警惕,和每一个试图挑战他的人据理力争。
这种情况下能有一个主演不仅不对他的执导指手画脚,还会虚心求教,根据他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表演,这实在是太甜了。
没错,李安说的就是威廉·布兰德利,一个和他认识的其他美国人都不同的,聪明、勤奋、低调、开朗,又英俊的过分的年轻人。
一开始,剧组里的英国演员们就像不喜欢他那样,对这名美国年轻人隐隐的排斥着,但威廉毫不在意,他就像是完全没感受到这些不欢迎一样,每天快快活活的和大家交谈,认认真真的揣摩自己的角色,表演的时候也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美国很多年轻人都有的粗鲁和放荡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
几周过去,剧组里已经有很多人和威廉·布兰德利十分熟稔,他们会当面喊他“美国甜心”,背后议论时也会称赞几句:“威廉是个非常不错的年轻人,兼具了英国人的礼貌和美国人的热情。”
李安对威廉也很有好感,而且这种好感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根基牢固,不会轻易消失。
所以当威廉提出对一个剧本情节的看法时,李安将那个情节在脑海里转了转,用分外温和的语气指点说:“你的想法很好,不过驼背的设计没必要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爱德华·费拉斯在刚出场的时候,还是家族的继承人,虽然他长期被厉害的母亲压迫,又有很多心事,不过从小生长在安逸富足的环境里,没遭过太大的挫折,这时候的他还是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所以他走路时的身姿肯定也很挺拔,至于驼背,我想可以放到这一幕里,就是……”
下午茶时间结束,休息过的工作人员们陆陆续续归来。
羊群在远处的大树下悠闲的啃着青草。
马术指导师牵着精神抖擞的纯血马走了过来,威廉换上骑马装,在马术师的帮助下帅气的上马,并且绕着周围草地跑了好几圈。
因为电影中安排了多个男士们跑马的镜头,所以骑乘课程是每个男演员进组后必学的科目之一,虽然生长在马术文化不太浓厚的美国,但威廉的骑乘课程学的快极了,现在他跑的已经不比艾伦·里克曼差了。
“需要替身吗?”助理导演远远的举着喇叭问他。
“不需要,谢谢!”威廉高喊着回应,然后调转马头,朝着夕阳下的诺兰庄园跑去。
骏马跨过草地,越过大树,惊的羊群四散躲避,却依旧奔跑的稳当极了。
摄像机在滑轮车的帮助下,紧跟在后拍摄。
马术替身称赞了一句:“这年轻人的骑术不错。”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