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杂记之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白面书生文集最新章节!
我们这里属于江淮方言区,相对与吴方言或者岭南语而言,说话也并不是那么难懂的,只是有少数的字词方言味很重。尽管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终因代代相传、沿袭已久,难以改变。即使是知识分子也不能脱俗,有时候他们也因为方言而闹出笑话。
方言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更是一种地方文化,这些方言的后面也许藏着许多古老的、动人的故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剩下的只有那苍白难懂的语言了。
说实话我很不喜欢方言,因为它阻碍了不同区域之间人与人的交流。记得有一年我去黄山市(屯溪)小住了几日,那里的景色确实令人流连忘返,可令我遗憾的是语言的障碍,盘桓几日,竟然没听懂过当地人说的一句话。徽州方言很难懂,当地人说起话来就会让你有了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越是渴望交流,就越感到普通话的苍白无力。有一天早晨,我在车站那里转悠,其实是渴望能有一个交流的机会。等我转悠到早点铺子前,那个老板热情招呼我:“而要老九?”我当时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脑袋,天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根据谐音,我当时是这么理解的:你要喝点老酒吗?我没有回答他,只是感到十分奇怪:这徽州人怎么了?大清早的就招呼人喝酒?后来我就此事请教了一位当地的朋友,他告诉我意思是:要喝稀饭吗?我苦笑着摇头:“哪有这样说话的?”这是方言的局限和无奈。
我们这里的方言也闹过笑话,有一次,教师们要考普通话,邻乡的一位教师开始努力纠正自己的方言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认为过关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自己是知识分子嘛,和农民是有很大区别的。后来在考场上,这个老师读“街——上街”他读“街——街——上该(我们这里的方言把“街”字读成“gai”)的该”当时引得包括监考教师在内众人哈哈大笑。当然这一关他没过,还得第二年来补考。
我们附近的驻军部队也因为方言闹过不少笑话,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所以人们形容军营里“一群南腔北调的兵”一点也不错,真是那样的。有一天,军营里的通讯兵接了一个的电话,这个兵按照惯例,拿起话筒就说:“您好,我是xx部队,请问您是哪位?”谁知道电话那端到人说:“就不讲。”兵很奇怪,就说:“您到底是谁?”那端的语气有点愤怒:“我就不讲!”兵也火了:“不讲拉倒!我挂电话了!”这个奇怪的电话后来总算弄清楚了。原来是上级部门的一位姓周的宣传部长打来的,因为他是南方人,方言把“周”说成“就”把“部长”说成“不讲”那个兵问你是谁,谁叫你“不讲”的?所以那个接电话的兵也没受到批评。说起来还是方言惹的祸,怨不得谁。
语言是行走的护照,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形形色色的方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我想:在全国甚至是全球不遗余力地推广汉语普通话很有必要。
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尴尬
我们这里属于江淮方言区,相对与吴方言或者岭南语而言,说话也并不是那么难懂的,只是有少数的字词方言味很重。尽管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终因代代相传、沿袭已久,难以改变。即使是知识分子也不能脱俗,有时候他们也因为方言而闹出笑话。
方言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更是一种地方文化,这些方言的后面也许藏着许多古老的、动人的故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剩下的只有那苍白难懂的语言了。
说实话我很不喜欢方言,因为它阻碍了不同区域之间人与人的交流。记得有一年我去黄山市(屯溪)小住了几日,那里的景色确实令人流连忘返,可令我遗憾的是语言的障碍,盘桓几日,竟然没听懂过当地人说的一句话。徽州方言很难懂,当地人说起话来就会让你有了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越是渴望交流,就越感到普通话的苍白无力。有一天早晨,我在车站那里转悠,其实是渴望能有一个交流的机会。等我转悠到早点铺子前,那个老板热情招呼我:“而要老九?”我当时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脑袋,天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根据谐音,我当时是这么理解的:你要喝点老酒吗?我没有回答他,只是感到十分奇怪:这徽州人怎么了?大清早的就招呼人喝酒?后来我就此事请教了一位当地的朋友,他告诉我意思是:要喝稀饭吗?我苦笑着摇头:“哪有这样说话的?”这是方言的局限和无奈。
我们这里的方言也闹过笑话,有一次,教师们要考普通话,邻乡的一位教师开始努力纠正自己的方言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认为过关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自己是知识分子嘛,和农民是有很大区别的。后来在考场上,这个老师读“街——上街”他读“街——街——上该(我们这里的方言把“街”字读成“gai”)的该”当时引得包括监考教师在内众人哈哈大笑。当然这一关他没过,还得第二年来补考。
我们附近的驻军部队也因为方言闹过不少笑话,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所以人们形容军营里“一群南腔北调的兵”一点也不错,真是那样的。有一天,军营里的通讯兵接了一个的电话,这个兵按照惯例,拿起话筒就说:“您好,我是xx部队,请问您是哪位?”谁知道电话那端到人说:“就不讲。”兵很奇怪,就说:“您到底是谁?”那端的语气有点愤怒:“我就不讲!”兵也火了:“不讲拉倒!我挂电话了!”这个奇怪的电话后来总算弄清楚了。原来是上级部门的一位姓周的宣传部长打来的,因为他是南方人,方言把“周”说成“就”把“部长”说成“不讲”那个兵问你是谁,谁叫你“不讲”的?所以那个接电话的兵也没受到批评。说起来还是方言惹的祸,怨不得谁。
语言是行走的护照,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形形色色的方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我想:在全国甚至是全球不遗余力地推广汉语普通话很有必要。
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