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需要什么样的安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舂风又绿古琴台文集最新章节!
日前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杨振宁出席仪式称紧拉翁帆手感觉很安全。看罢无比心酸:杨老,您要的是什么样的安全呢?你感到不安全了吗?
报道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携夫人翁帆莅穗,参加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赠送转交仪式,一副恩爱有加的幸福模样。
“我现在七八十岁了,脚总是没有以前那么灵便,拉着她的手,使我感到非常安全!”杨振宁此前对媒体说的话再次被验证:仪式后,杨振宁与翁帆再现经典动作——十指相扣,一边耳语一边笑着离开会场,羡煞旁人。
回想走过的风风雨雨,我也为杨老感到有些不安全,忧心重重。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结婚,在全球无不引起强烈“地震”
翁帆出生在广东省潮州,杨振宁1995年夏天到汕头大学参加一项国际物理学家会议时遇到她,当时她还是大一英文系学生。翁帆英文说得极好,加上漂亮、活泼、体贴而且没有心计,杨振宁夫妇非常喜欢。杨振宁夫妇离开汕头后,和翁帆偶有联络。翁帆大学毕业就结婚了,不久离婚,几年后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就读。
杨振宁和翁帆曾有好几年时间没有联络,但有如天意,翁帆寄了一封信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给杨振宁,杨振宁当时在香港,信转到香港给他。之后几个月时间,杨振宁与翁帆有了密切联络,两人逐渐熟识。
杨振宁说:“那是一个只有上帝才会做的安排。”
杜致礼是杨振宁先生的原配夫人,是他在昆明教书时的学生,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的千金,1950年结婚,2003年10月与世长辞。
对“地震”的解释,杨、翁二人最强有力的理由就是“爱情”!是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除了翁小姐和杨老师本人,别人都不能代替他们回答这个问题。但“杨翁恋”最大的可议之处就在于,虽然可声称没有违反爱情的逻辑,但却违反了自然的逻辑。
有人感叹:“这事发生在名人身上就叫风流佳话,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就叫老不正经。”话虽刻薄,却不无道理。夫妻年龄相差过大为何会被民众视为“不正经”?即因它是反自然的。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如桃花要到三月才开、雪一般入冬才下。顺应这些规律就是“正经”悖逆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经”翁、杨之间相差半个多世纪,你真的相信他们可达到琴瑟和谐的境界吗?中国80多岁的“老灵魂”多了去了,有几个能承蒙20多岁的“青春”如此垂爱呢?
爱情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就连翁父也说女儿作出了牺牲,只不过这种牺牲“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光荣”可见连杨老师的岳父也不认为这真的是爱情,悖逆自然的特点又是如此的明显,民众会用什么理论来解读“杨翁恋”呢?最合理的当然就是“成本——收益”理论了。不是已有人以此为例再次证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了吗?杨、翁二人各自付出了什么成本,又获得了什么收益?人人心中都有一本精细的账。但这样的“外部性”无疑会加速人的异化:更加把自己当成了工具和手段,更加丧失了个人的主体性。
民间舆论对“老牛吃嫩草”颇不以为然,其实是出自维护自然规律的一种本能,防止这样的婚姻大量出现可能带来的混乱。但一些论者对“杨翁恋”的激赏,却很让人费解——这就好比有人在后花园里堆了一座假山,然后命名为“珠穆朗玛峰”这当然是他的自由,但如果谁真的背了氧气瓶来攀登,那岂不是要遭人窃笑吗?如果这时还有人煞有介事地向你证明这座假山的确高达8848米,那你就要小心了:这人的脑子八成是进了水!
也有人说,杨振宁以超越世俗的勇气告诉我们:爱可以超越年龄,科学的理性与科学家的感性是并行不悖的,科学家也有常人的爱——从这个角度看,一个充满感性的杨振宁比纯粹学术意义的杨振宁更让人尊敬,因为我们从感性的他身上触摸到了人性的温度。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他虽然岁数上已经年老,但精神上还是保持年轻,这也是翁帆觉得他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在爱情被许多世俗的东西玷污的当下,这份纯净尤其让我感到震撼。
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定义是:平安而没有危险。难道杨老也曾为身边年轻美貌的娇妻产生过危机感?危机从何而来又因何而生?您需要的是怎么样的安全感呢?名分安全?财产安全?还是生命安全?您那么有学问,我想肯定不会仅仅只是因为“七八十岁了,脚总是没有以前那么灵便”的缘故吧?
是的,我不是鱼,当然不知道鱼的快乐,但我是人,自然知道人的痛苦了。
有那么一天,双眼一闭,再不安全也安全了。人啊,有时候就是这么的不甘心,哪怕是些个不能为不必为的事情。何苦来着!
日前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杨振宁出席仪式称紧拉翁帆手感觉很安全。看罢无比心酸:杨老,您要的是什么样的安全呢?你感到不安全了吗?
报道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携夫人翁帆莅穗,参加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赠送转交仪式,一副恩爱有加的幸福模样。
“我现在七八十岁了,脚总是没有以前那么灵便,拉着她的手,使我感到非常安全!”杨振宁此前对媒体说的话再次被验证:仪式后,杨振宁与翁帆再现经典动作——十指相扣,一边耳语一边笑着离开会场,羡煞旁人。
回想走过的风风雨雨,我也为杨老感到有些不安全,忧心重重。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结婚,在全球无不引起强烈“地震”
翁帆出生在广东省潮州,杨振宁1995年夏天到汕头大学参加一项国际物理学家会议时遇到她,当时她还是大一英文系学生。翁帆英文说得极好,加上漂亮、活泼、体贴而且没有心计,杨振宁夫妇非常喜欢。杨振宁夫妇离开汕头后,和翁帆偶有联络。翁帆大学毕业就结婚了,不久离婚,几年后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就读。
杨振宁和翁帆曾有好几年时间没有联络,但有如天意,翁帆寄了一封信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给杨振宁,杨振宁当时在香港,信转到香港给他。之后几个月时间,杨振宁与翁帆有了密切联络,两人逐渐熟识。
杨振宁说:“那是一个只有上帝才会做的安排。”
杜致礼是杨振宁先生的原配夫人,是他在昆明教书时的学生,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的千金,1950年结婚,2003年10月与世长辞。
对“地震”的解释,杨、翁二人最强有力的理由就是“爱情”!是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除了翁小姐和杨老师本人,别人都不能代替他们回答这个问题。但“杨翁恋”最大的可议之处就在于,虽然可声称没有违反爱情的逻辑,但却违反了自然的逻辑。
有人感叹:“这事发生在名人身上就叫风流佳话,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就叫老不正经。”话虽刻薄,却不无道理。夫妻年龄相差过大为何会被民众视为“不正经”?即因它是反自然的。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如桃花要到三月才开、雪一般入冬才下。顺应这些规律就是“正经”悖逆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经”翁、杨之间相差半个多世纪,你真的相信他们可达到琴瑟和谐的境界吗?中国80多岁的“老灵魂”多了去了,有几个能承蒙20多岁的“青春”如此垂爱呢?
爱情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就连翁父也说女儿作出了牺牲,只不过这种牺牲“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光荣”可见连杨老师的岳父也不认为这真的是爱情,悖逆自然的特点又是如此的明显,民众会用什么理论来解读“杨翁恋”呢?最合理的当然就是“成本——收益”理论了。不是已有人以此为例再次证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了吗?杨、翁二人各自付出了什么成本,又获得了什么收益?人人心中都有一本精细的账。但这样的“外部性”无疑会加速人的异化:更加把自己当成了工具和手段,更加丧失了个人的主体性。
民间舆论对“老牛吃嫩草”颇不以为然,其实是出自维护自然规律的一种本能,防止这样的婚姻大量出现可能带来的混乱。但一些论者对“杨翁恋”的激赏,却很让人费解——这就好比有人在后花园里堆了一座假山,然后命名为“珠穆朗玛峰”这当然是他的自由,但如果谁真的背了氧气瓶来攀登,那岂不是要遭人窃笑吗?如果这时还有人煞有介事地向你证明这座假山的确高达8848米,那你就要小心了:这人的脑子八成是进了水!
也有人说,杨振宁以超越世俗的勇气告诉我们:爱可以超越年龄,科学的理性与科学家的感性是并行不悖的,科学家也有常人的爱——从这个角度看,一个充满感性的杨振宁比纯粹学术意义的杨振宁更让人尊敬,因为我们从感性的他身上触摸到了人性的温度。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他虽然岁数上已经年老,但精神上还是保持年轻,这也是翁帆觉得他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在爱情被许多世俗的东西玷污的当下,这份纯净尤其让我感到震撼。
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定义是:平安而没有危险。难道杨老也曾为身边年轻美貌的娇妻产生过危机感?危机从何而来又因何而生?您需要的是怎么样的安全感呢?名分安全?财产安全?还是生命安全?您那么有学问,我想肯定不会仅仅只是因为“七八十岁了,脚总是没有以前那么灵便”的缘故吧?
是的,我不是鱼,当然不知道鱼的快乐,但我是人,自然知道人的痛苦了。
有那么一天,双眼一闭,再不安全也安全了。人啊,有时候就是这么的不甘心,哪怕是些个不能为不必为的事情。何苦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