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来生我还做你的儿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才兔乐陶陶文集最新章节!
从记事起,父亲就拄着拐杖,满桌子瓶瓶罐罐的全是药。后来慢慢大了听妈妈说起才知道,在我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出了车祸,虽然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却得了偏瘫。那时,大姐姐九岁,小姐姐七岁。从此,一家人的重担落在瘦弱的母亲的肩上。
母亲是个坚强的人,在困难面前从没有低过头。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母亲白天到生产队劳动争工分,晚上还要忙活一家人的伙食,常常忙到很晚很晚。记得有一次,我一觉醒了,还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便爬起来通过破旧矮小的土坯房的狭小窗户向外张望,母亲正在院子里推磨,瘦弱的母亲的身影被月光拉短又拉长,清秀的脸庞上挂满汗水,母亲不时用手在前额捋一下被汗水打湿的头发。那时很小,不懂得体谅母亲的辛苦,便跑出房去要母亲抱着,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哄着只有四岁的我,我却不依不饶。母亲无奈,只好把我背在背上,继续没有磨完的玉米糊。母亲的背早已被汗水湿透,并不宽阔的背却那样的温暖后来大了,多次跟母亲说起小时候的不懂事,母亲总是微笑着说,那时你小啊!多少次在月下看到母亲的辛劳,多少次在灯下看到母亲缝缝补补。母亲啊!那一根穿着长线的针分明是在织就一片属于儿女的幸福天空啊!
在生产队里劳动,母亲拼命的劳动,只希望能多争点工分,多分点粮食,毕竟家里有父亲和孩子四张吃饭的嘴等着。但是即使母亲很努力,可是争到的工分比男劳力还是少很多,分到手里的粮食就更少了。每年的麦收和秋收后,母亲总是偷偷的到农田里去拣丢下的粮食,那时是不允许的,若被发现是要收到严厉处罚的。有一次,母亲因为没有注意,被看坡的看到了,要没收母亲好不容易拣到的半袋子玉米,母亲苦苦哀求。但是最终玉米还是没收了,母亲看着面黄肌瘦的我,坐在地上伤心的泪流满面,很小的我哭着为母亲摸着泪水,母亲把我紧紧的抱在怀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流泪,仅仅为了孩子能吃饱饭。
那些过去的年月,有时会莫名的涌上心头,一个搀杂着黑面的馍,一碗飘着油花的汤,一个金黄的煎饼,无不浸透着母亲的辛勤汗水,无不体现出母亲对我们的爱。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么简单的饭食,也没有多少能到母亲的嘴里,每当有点好吃的,她总是留着给父亲和我们姐弟三个吃。
1982年对于我们家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一年。这年的春天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分到了5亩地。别人家都有男劳力,而我们家却只有母亲。忘了告诉大家,我的家在鲁中的贫困山区,运东西要用肩挑手抗,耕地要撅一撅的用手翻。母亲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白天,姐姐上学去了,就背着我、带上干粮拿着点凉开水到地里劳作。别人可以一早一晚天凉的时候下地干活,母亲却不行,别人在阴凉出休息的时候,母亲依然还在炽热的太阳下劳作。那年风调雨顺,麦子大丰收,母亲一镰镰的把麦子割下来,再一肩肩的麦子挑回家。有块地在离家很远的大山上,母亲把麦子割好后,用了整整三天才运回家,肩膀肿了就垫上很厚的布,白皙的恋庞因为劳累变的黝黑瘦削,曾经顺滑的秀发变的枯干,即使如此的辛苦,依然没有压弯母亲的脊梁,依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和劳累在人面前流过泪。看着丰收的麦子,母亲笑了,笑的那样的开心,那样的欣慰。母亲常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用心的去努力了。母亲做到了,为了家,为了我们。
我们姐弟三个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吃的多又不能为母亲分担什么。记得刚分地的那几年,收的庄稼总跟不上吃。秋天玉米才八成熟,母亲就掰回家,晚上在灯下用螺丝刀一粒粒的挖下来,然后到村里的碾上碾细再磨成糊摊成煎饼。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母亲孑然一人,用瘦弱的身躯为这个贫困的家奔波着。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母亲过早的老了,才四十多岁,头上就有了白发,只是母亲的目光依然那么坚定,那样执著。
上学了,母亲用满是老茧又灵巧的手为我缝了一个小书包,每天天不亮起早做好饭,喊我们起床,等我们吃完,目送我们姐弟上学后,才回家吃我们剩下的饭,然后上地干活。母亲常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多学文化知识,大了做个有用的人。那时小不懂得母亲的心,更不知道安慰体贴一下母亲。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好东西、用买的花书包,还回家闹,常惹母亲生气,母亲便心细的教育我们:人,比的不是吃好穿好,要比就比学习,比志气,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上进心。我们三姐弟比较争气,每年每人都会拿回奖状,母亲就把它们贴在房间靠西的墙上,每次从地里回来,就看看,然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父亲的脾气很暴躁,有了病后有时会更暴躁,母亲总是耐心细微的照顾。有时父亲生气了,会骂母亲,母亲总是默默的忍受,我们常愤愤不平,母亲总是说父亲有病,有病了就会产生情绪,要顺着他,不要让他生气之类的话。每月母亲都要步行到离家30里的医院给父亲买药,顺便给父亲买喜欢吃的食品。夏天天热,父亲的身上常起痱子,母亲便一遍遍的给父亲擦拭干净身体,按摩不能动弹手脚,在我的记忆里一年四季从没有间断过。不忙的时候,母亲就搀扶着父亲到村边的小道上走走,父亲庞大的身躯和母亲瘦弱的身影在夕阳下是那样的不协调,却又那样的和谐。我九岁那年,父亲一直不能活动的右手和不灵活的右腿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竟奇迹般的能活动了。父亲和我们都笑了,母亲却哭了,我不知道是因为母亲高兴的眼泪,还是为自己的付出有回报欣慰的眼泪,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母亲第二次流泪,从母亲的泪光里我读懂了什么是不离不弃,什么是真爱!
母亲第三次流泪是因为父亲的离去。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只有13岁。父亲是急性心肌梗死去世的。父亲的去世给了母亲沉重的打击,一周母亲都不说一句话。姐姐和我们都已经懂事了,细心的帮母亲干着地里的活和家务,却不能分担母亲的痛苦。晚上母亲常一个人在灯下发呆,然后揽着最小的我对着父亲的像片喃喃的说:你为什么走的这么早,哪怕再苦再累,哪怕伺候你一辈子,只要你好好的活着啊!母亲啊母亲,我最亲爱的母亲,你用你的行动诠释了人世间什么是相依相偎的爱情!
初中毕业后,我同时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和煤矿技校。那时,两个姐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
虽然母亲不再象以前那么辛苦了,但是家里没有经济来源,母亲留下一年的口粮卖掉了家里的粮食,为我凑齐了学费。拿着浸透着母亲汗水和体温的几百元前,我竟不知道该对母亲说什么。在高中读书的日子,我反复思考着该为怎么做,该如何走好以后的路。我知道这个贫困的家,已经贫困的不能再贫困了。第一次我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该怎么办?经过深思熟虑,我放弃了读了43天的高中生活,决定上技校。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的时候,母亲非常生气了,她第一次打了我,说我不争气,说我辜负了她这么多年的苦心。母亲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读下去,哪怕有一天把房子也卖了!即使母亲这么苦苦哀求,我还是选择了技校。人生之路,有多少不如意,有多少辛酸与无奈,放弃也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见证。我跪在母亲面前,哭着说:妈妈啊,你就让儿子为你做点应该做的事情吧!母亲第四次流下了辛酸的眼泪,是那样的无助与自责!
幸福永远属于热爱生活,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人。
95年毕业了,我就要到离家150里的远方去工作了。出发前几天母亲一针一线缝了新被褥,把需要的东西收拾了又收拾,生怕落下什么。走的前一天晚上,在灯下与母亲说话,母亲唠叨着远方的伙食会不会合胃口,服不服那里的水土等生活的问题,看着母亲慈祥的面庞,我如梗在喉,母亲老了,母亲真的老了,两鬓已斑白,皱纹爬满脸庞。我象孩子般偎在母亲的膝上说:妈,让儿给你洗一次脚吧!母亲点了点头,开心的笑了,我却哭了!
参加工作后,生活好了起来,多次让母亲到矿上来,母亲执意不从也就作罢。每月回家,母亲忙前忙后,常做一桌饭菜,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慈祥的笑容会荡漾在脸上。有时给母亲买爱吃的点心或者买件衣服,母亲高兴之余总是善意的责备不要乱花钱。每次回矿前,母亲就唠叨着、算计着下月回来的日子,几份不舍,又几多鼓励。远了,家慢慢变小了,可是一回头,母亲那瘦弱的身影还在家门口的那棵老槐树下眺望,风吹起母亲的白发与那个瘦小的身影定格在脑海,常常不忍再看第二眼,怕再一回头,会舍不得离开亲爱的母亲。
儿子出生后,母亲才来到了矿上,母亲已经不再健壮,蹒跚着脚步,50多岁看上去象六七十的老人。妻子很孝顺,儿子也很聪明调皮,一家人团团圆圆,快快乐乐的。只是有时候,母亲会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眺望家乡的方向,一站就是很长时间。母亲一定又想家了,想老家的那几间土坯房,想父亲的坟前的柏树又长高了没有了
母爱如海,在母亲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一生一世都走不出母亲的目光。
母亲,我亲爱的母亲!来生,我还做你的儿子,好吗!
从记事起,父亲就拄着拐杖,满桌子瓶瓶罐罐的全是药。后来慢慢大了听妈妈说起才知道,在我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出了车祸,虽然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却得了偏瘫。那时,大姐姐九岁,小姐姐七岁。从此,一家人的重担落在瘦弱的母亲的肩上。
母亲是个坚强的人,在困难面前从没有低过头。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母亲白天到生产队劳动争工分,晚上还要忙活一家人的伙食,常常忙到很晚很晚。记得有一次,我一觉醒了,还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便爬起来通过破旧矮小的土坯房的狭小窗户向外张望,母亲正在院子里推磨,瘦弱的母亲的身影被月光拉短又拉长,清秀的脸庞上挂满汗水,母亲不时用手在前额捋一下被汗水打湿的头发。那时很小,不懂得体谅母亲的辛苦,便跑出房去要母亲抱着,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哄着只有四岁的我,我却不依不饶。母亲无奈,只好把我背在背上,继续没有磨完的玉米糊。母亲的背早已被汗水湿透,并不宽阔的背却那样的温暖后来大了,多次跟母亲说起小时候的不懂事,母亲总是微笑着说,那时你小啊!多少次在月下看到母亲的辛劳,多少次在灯下看到母亲缝缝补补。母亲啊!那一根穿着长线的针分明是在织就一片属于儿女的幸福天空啊!
在生产队里劳动,母亲拼命的劳动,只希望能多争点工分,多分点粮食,毕竟家里有父亲和孩子四张吃饭的嘴等着。但是即使母亲很努力,可是争到的工分比男劳力还是少很多,分到手里的粮食就更少了。每年的麦收和秋收后,母亲总是偷偷的到农田里去拣丢下的粮食,那时是不允许的,若被发现是要收到严厉处罚的。有一次,母亲因为没有注意,被看坡的看到了,要没收母亲好不容易拣到的半袋子玉米,母亲苦苦哀求。但是最终玉米还是没收了,母亲看着面黄肌瘦的我,坐在地上伤心的泪流满面,很小的我哭着为母亲摸着泪水,母亲把我紧紧的抱在怀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流泪,仅仅为了孩子能吃饱饭。
那些过去的年月,有时会莫名的涌上心头,一个搀杂着黑面的馍,一碗飘着油花的汤,一个金黄的煎饼,无不浸透着母亲的辛勤汗水,无不体现出母亲对我们的爱。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么简单的饭食,也没有多少能到母亲的嘴里,每当有点好吃的,她总是留着给父亲和我们姐弟三个吃。
1982年对于我们家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一年。这年的春天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分到了5亩地。别人家都有男劳力,而我们家却只有母亲。忘了告诉大家,我的家在鲁中的贫困山区,运东西要用肩挑手抗,耕地要撅一撅的用手翻。母亲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白天,姐姐上学去了,就背着我、带上干粮拿着点凉开水到地里劳作。别人可以一早一晚天凉的时候下地干活,母亲却不行,别人在阴凉出休息的时候,母亲依然还在炽热的太阳下劳作。那年风调雨顺,麦子大丰收,母亲一镰镰的把麦子割下来,再一肩肩的麦子挑回家。有块地在离家很远的大山上,母亲把麦子割好后,用了整整三天才运回家,肩膀肿了就垫上很厚的布,白皙的恋庞因为劳累变的黝黑瘦削,曾经顺滑的秀发变的枯干,即使如此的辛苦,依然没有压弯母亲的脊梁,依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和劳累在人面前流过泪。看着丰收的麦子,母亲笑了,笑的那样的开心,那样的欣慰。母亲常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用心的去努力了。母亲做到了,为了家,为了我们。
我们姐弟三个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吃的多又不能为母亲分担什么。记得刚分地的那几年,收的庄稼总跟不上吃。秋天玉米才八成熟,母亲就掰回家,晚上在灯下用螺丝刀一粒粒的挖下来,然后到村里的碾上碾细再磨成糊摊成煎饼。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母亲孑然一人,用瘦弱的身躯为这个贫困的家奔波着。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母亲过早的老了,才四十多岁,头上就有了白发,只是母亲的目光依然那么坚定,那样执著。
上学了,母亲用满是老茧又灵巧的手为我缝了一个小书包,每天天不亮起早做好饭,喊我们起床,等我们吃完,目送我们姐弟上学后,才回家吃我们剩下的饭,然后上地干活。母亲常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多学文化知识,大了做个有用的人。那时小不懂得母亲的心,更不知道安慰体贴一下母亲。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好东西、用买的花书包,还回家闹,常惹母亲生气,母亲便心细的教育我们:人,比的不是吃好穿好,要比就比学习,比志气,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上进心。我们三姐弟比较争气,每年每人都会拿回奖状,母亲就把它们贴在房间靠西的墙上,每次从地里回来,就看看,然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父亲的脾气很暴躁,有了病后有时会更暴躁,母亲总是耐心细微的照顾。有时父亲生气了,会骂母亲,母亲总是默默的忍受,我们常愤愤不平,母亲总是说父亲有病,有病了就会产生情绪,要顺着他,不要让他生气之类的话。每月母亲都要步行到离家30里的医院给父亲买药,顺便给父亲买喜欢吃的食品。夏天天热,父亲的身上常起痱子,母亲便一遍遍的给父亲擦拭干净身体,按摩不能动弹手脚,在我的记忆里一年四季从没有间断过。不忙的时候,母亲就搀扶着父亲到村边的小道上走走,父亲庞大的身躯和母亲瘦弱的身影在夕阳下是那样的不协调,却又那样的和谐。我九岁那年,父亲一直不能活动的右手和不灵活的右腿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竟奇迹般的能活动了。父亲和我们都笑了,母亲却哭了,我不知道是因为母亲高兴的眼泪,还是为自己的付出有回报欣慰的眼泪,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母亲第二次流泪,从母亲的泪光里我读懂了什么是不离不弃,什么是真爱!
母亲第三次流泪是因为父亲的离去。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只有13岁。父亲是急性心肌梗死去世的。父亲的去世给了母亲沉重的打击,一周母亲都不说一句话。姐姐和我们都已经懂事了,细心的帮母亲干着地里的活和家务,却不能分担母亲的痛苦。晚上母亲常一个人在灯下发呆,然后揽着最小的我对着父亲的像片喃喃的说:你为什么走的这么早,哪怕再苦再累,哪怕伺候你一辈子,只要你好好的活着啊!母亲啊母亲,我最亲爱的母亲,你用你的行动诠释了人世间什么是相依相偎的爱情!
初中毕业后,我同时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和煤矿技校。那时,两个姐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
虽然母亲不再象以前那么辛苦了,但是家里没有经济来源,母亲留下一年的口粮卖掉了家里的粮食,为我凑齐了学费。拿着浸透着母亲汗水和体温的几百元前,我竟不知道该对母亲说什么。在高中读书的日子,我反复思考着该为怎么做,该如何走好以后的路。我知道这个贫困的家,已经贫困的不能再贫困了。第一次我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该怎么办?经过深思熟虑,我放弃了读了43天的高中生活,决定上技校。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的时候,母亲非常生气了,她第一次打了我,说我不争气,说我辜负了她这么多年的苦心。母亲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读下去,哪怕有一天把房子也卖了!即使母亲这么苦苦哀求,我还是选择了技校。人生之路,有多少不如意,有多少辛酸与无奈,放弃也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见证。我跪在母亲面前,哭着说:妈妈啊,你就让儿子为你做点应该做的事情吧!母亲第四次流下了辛酸的眼泪,是那样的无助与自责!
幸福永远属于热爱生活,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人。
95年毕业了,我就要到离家150里的远方去工作了。出发前几天母亲一针一线缝了新被褥,把需要的东西收拾了又收拾,生怕落下什么。走的前一天晚上,在灯下与母亲说话,母亲唠叨着远方的伙食会不会合胃口,服不服那里的水土等生活的问题,看着母亲慈祥的面庞,我如梗在喉,母亲老了,母亲真的老了,两鬓已斑白,皱纹爬满脸庞。我象孩子般偎在母亲的膝上说:妈,让儿给你洗一次脚吧!母亲点了点头,开心的笑了,我却哭了!
参加工作后,生活好了起来,多次让母亲到矿上来,母亲执意不从也就作罢。每月回家,母亲忙前忙后,常做一桌饭菜,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慈祥的笑容会荡漾在脸上。有时给母亲买爱吃的点心或者买件衣服,母亲高兴之余总是善意的责备不要乱花钱。每次回矿前,母亲就唠叨着、算计着下月回来的日子,几份不舍,又几多鼓励。远了,家慢慢变小了,可是一回头,母亲那瘦弱的身影还在家门口的那棵老槐树下眺望,风吹起母亲的白发与那个瘦小的身影定格在脑海,常常不忍再看第二眼,怕再一回头,会舍不得离开亲爱的母亲。
儿子出生后,母亲才来到了矿上,母亲已经不再健壮,蹒跚着脚步,50多岁看上去象六七十的老人。妻子很孝顺,儿子也很聪明调皮,一家人团团圆圆,快快乐乐的。只是有时候,母亲会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眺望家乡的方向,一站就是很长时间。母亲一定又想家了,想老家的那几间土坯房,想父亲的坟前的柏树又长高了没有了
母爱如海,在母亲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一生一世都走不出母亲的目光。
母亲,我亲爱的母亲!来生,我还做你的儿子,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