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 > 大雁悲歌文集 >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云南边境行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云南边境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大雁悲歌文集最新章节!

      一、海鸥飞处

    早春二月,我们一行飞到昆明。头天晚上,昆明刚下了一场雪,给绿色的春城带来几许凉意,可依然比北京暖和,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的目的地是瑞丽和腾冲。下了飞机再倒飞机,由昆明飞往芒市。

    趁着等飞机的时候,我们来到昆明的翠湖公园。这是一个开放式公园,临街而建,花木繁茂,柳树成荫。当我们走近翠湖时,霎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湖面上成百上千的的海鸥在空中俯冲争抢游人手中的食物。我的心顷刻被它们抓住了,兴奋地屏住呼吸,睁大眼睛观赏起来。

    一些海鸥围着湖面低空飞翔被游人的食物牵引着,大部分海鸥浮在湖面上等待空中掉下来的食物,象一只只落在花上的白色蝴蝶,非常漂亮。猛看去,它们的模样有些象鸽子,可飞翔时,翅膀比鸽子健壮硕大。它们的嘴巴是红色的,所以又叫红嘴鸥。1985年11月中旬,6000多只红嘴鸥首次从寒冷的北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整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并在翠湖安家。从此,每年的这个时候,红嘴鸥都要飞到这里,在来年的3月中旬离去,数量最多时,约有几万只。所以,翠湖已经成为它们的第二故乡,翠湖也因此蜚声海内外。红嘴鸥虽然不是昆明的,但却是昆明的骄傲!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亲身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壮观场面。这里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有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在湖畔看到前来越冬的红嘴鸥,心生怜惜,于是每天到翠湖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当人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以示纪念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哀鸣。它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飞往翠湖的海鸥越来越多,如今已经20余年,因为这里有最好的朋友善待它们,等待它们。

    为了招引红嘴鸥,我们从附近商贩手中买来几根长面包,一片片撕下来抛向空中。几十只红嘴鸥争先恐后凌空而起,飞向食物,纷纷接住空中的面包块,还有的直接从游客手中衔走食物。

    我开心地把一块块面包投向空中。无论我投掷的技术有多蹩脚,海鸥总能巧妙地接住。当然,也有接不住的时候,那是因为我掌握的火候不对,投掷早了或晚了,这就便宜了那些在水中嬉戏的海鸥。这些聪明的海鸥很懂得守株待兔,不用飞翔就得到天上掉下的美味。

    我注意到湖上海鸥中间混杂了几只肥大的野鸭子。尽管野鸭子的身量比海鸥大出许多,但他们显然没有海鸥灵活。每当食物掉下时,野鸭子本来可以吃到的,可几只海鸥一边叫唤一边从它们嘴里抢过食物,野鸭子自然不是对手,乖乖相让。人多势众的道理在海鸥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但它们并不给人以霸道的感觉,那活泼调皮的争抢模样实在让人忍俊不住,活脱脱一帮争抢东西的小孩子。

    毕竟这些食物是人们抛给海鸥的,它们是用飞翔的姿态赢得这些果实的。

    不知不觉与海鸥相处了2个多小时。翠湖对面是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它的外观是黄色建筑,古朴庄严。我想既然来了,理应进去看一看的,于是一个人穿过马路走了进去。

    这是一个空旷而清净的院落,一排排房子就是教室了吧,静静地伫立在阳光下,有些孤寂,与翠湖上成群的海鸥阵势形成巨大的反差。我粗略的看了一下,转身离去,因为乘机的时间到了。

    我再次走近翠湖,恋恋不舍的与海鸥告别。翠湖已经成为记忆中最动人的风景,因为海鸥!

    二、走进甸缅

    晚上5点多我们乘飞机从昆明飞往德宏州芒市,主要是从这里走出国门,去缅甸边境游玩。不过是40多分钟的路程,可由于飞机晚点,足足等了3个小时,晚上8点多飞机才起飞。听候机乘客说这趟飞行相当于小公共,什么时候人到齐什么时候飞行。这话无从考证,姑且听之吧。到芒市后,由于时间太晚,无法办出境手续,只好等第二天了。

    第二天早上8点多,我们乘“的士”来到旅游局照相,办出境证。旅游局院子不大,同事一个个被叫进一间小屋快速拍照,两个小时后我们取到证件,之后乘车来到了国门——瑞丽口岸。

    出境口有几个检查通道,我们排队接受验证。当我站队等候时,一个边防检查官突然从我手里拿过通行证,认真查看起来,着实吓了我一跳,难道我脸上写着“问题”二字吗?

    我情不自禁地打量了一下“长官”的形象:高大的身躯,黝黑的面庞,双目俊秀清澈,这才放下心来。那“长官”很和气,一边看证件,一边看我。证件握在他手里,我不好意思跟人家要。心想他是不是在欣赏母亲般的微笑呢?于是我面露慈祥、大方地接受他的“检阅”快到检查口时,他才把证件还给我。

    我顺利地通过了检查。

    我们换乘缅甸大巴向缅甸进发。大巴很破旧,一路颠簸地行驶着,很快进入中缅边境线上的缅甸木姐市。

    木姐市是缅甸第一个边境经济特区,面积7。5平方英里,人口约13万,是缅甸新兴的边境城市,也是对华贸易最大的口岸。木姐市容狭小,到处坑凹,阳光灿烂的有些让人招架不住,紫外线强烈。当地人黢黑,有些象印度人。下车后立即被几个小乞丐围拢起来。那些小孩脸蛋上抹着两个黄色的圆圈,即当地的“防晒霜”伸着黑色的小手向我们乞讨。我们左躲右闪,没了逛街的心情。进入当地那些小店,实在没有让人想掏钱的欲望。有人说这里的经济发展相当于30年前的中国。这话不假。这些铺面商店一下让我们回想起30年前的我国西南小镇,卖的大都是中国农村货。

    太阳越来越高,照得人冒汗,大巴载着我们向木姐市著名的金鹿寺驶去。

    金鹿寺与我国的寺庙完全不同。我们的寺庙无论什么时候去都是香火缭绕,大殿朦胧而陈旧。而这里却是清净、整洁、新奇,香客寥寥无几。整个院落掩映在葱郁之中,佛像尽管伫立在外面,可颜色鲜艳,没有一点被风化的痕迹,与外面凌乱的环境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这才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啊。

    缅甸是一个佛教重国,百姓大都习佛。缅甸男人要想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一生中至少要三次进入寺院当和尚,研修佛法,然后出来成家立业。所以,这里的和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尚。我看到院里几个年岁不大的小和尚,有的坐在亭子里假寐,有的晒太阳休息,漫不经心地望着游人,一幅无所事事的样子。

    我是最后一个走出金鹿寺的,留恋忘返。我看到院落边缘处有一队手捧化缘钵的和尚塑像,于是好奇地伫立在塑像前,猜测这里应该有一个佛教传说故事。

    午饭时间到了。我们来到一个大酒店,这里有“人妖”表演,缅方接待人员怂恿我们不妨看一看。几个男同事看了墙上镜框里的“人妖”表演照片后说:质量太低,没兴趣。是的,这些“人妖”大多是泰国淘汰下来的,无论相貌还是演技都一般,对我们这几个看过泰国“人妖”表演的男同胞来说,自然舍不得掏钱观赏“次品”了。

    饭后,大家疲惫地坐上旅游车奔向下一个景点。突然,几个男同事兴奋地窃窃私语:看“人妖”出来了。几个“人妖”从饭店出来后上了我们前面的一辆三轮敞棚车。司机大概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很快发动车子超过了前面的“人妖”车。浓妆艳抹的“人妖”很友好地向我们招手。她们有几个长的还行,但有一个长的有点象“大马猴”用北京话说:忒难看了。

    想不到的是“她们”和我们居然来到同一个目的地——山帝大民族村。

    三、奇特的布岛族

    走进山帝大民族村,眼前一派葱郁的歌舞升平的景象。10多个缅甸儿童和缅甸青年夹道欢迎我们这些“外宾”小家伙们脸蛋上涂着当地的防晒霜,脖子上挎着竹篓子,嘴里稚气地喊中国话:欢迎,欢迎。霎时有些感动,真想抚摩一下他们的小脸蛋,惟恐惹来什么麻烦,只好抑制了冲动。

    走进村里,象走进了植物王国。到处是花的海洋,树的世界,心情愈加舒畅起来。手举相机恨不得把这美丽的画面全照下来。无意中发现茂密的花树丛中有“人妖”闪现,面露微笑地注视着游人,想不明白她们在做什么。

    我们走进一个个工艺品坊间,新奇地看着缅甸手工艺者的杰作。那些手工艺品制作的很精美,与我国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往前走着,猛地看到前方不远处聚拢着许多人,我好奇地近前观看。只见一个脖子上戴着许多项圈的缅甸少女木桩子似的站立在门扉一侧,供游人观赏,活脱脱一个标本。

    眼前的情景一下把我拉到几年前看的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个节目。节目里面专门介绍了戴铜项圈的长脖子女人。由于不是从头看起,我一直还以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习性呢,想不到是缅甸布岛族的习性。

    布岛族男人认为戴项圈的长脖子女人才是美,所以,这个民族的女孩子从几岁起就开始戴项圈,直到结婚时戴的不能戴,把脖子弄的老长。我们知道脖子上的骨头是比较脆弱的,也是人的致命处,亏他们会把这当美。一个项圈代表1岁,面前的这个女子一共戴了24个项圈,证明她已经24岁。我绕到她身后,看到她脖子上的项圈已经加了锁,据说这锁是她丈夫锁上的,只有她丈夫有权利解锁。一旦他丈夫发现她不忠,就会把锁解开,把她扫地出门。所以,项圈也是贞洁的象征。我情不自禁地走到项圈女子面前,与她合影,然后塞给她几元钱。她用中国话说道:谢谢!

    布岛族女子大多活不长,一般只活到40来岁。我心情一下变的沉重起来,浮想联翩,由此,想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女人缠足,与这布岛族女子何其相似啊,都是受压迫的对象,却被人视为美的象征,真让人心堵啊。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一个露天舞台,观看布岛族的民俗表演。音乐响起,几个布岛族姑娘面无表情地起舞,其中就有那个”活标本“姑娘。她们脸上没有丝毫快乐的表情,只是应付差使地舞着、跳着。看的让人心发紧。是的,她们怎么乐的起来,我们又怎么乐的起来?

    缅甸是一个大男子社会,一个男人可以娶几个妻子,只要他娶的起,只要他愿意。男人在家是不做什么活儿的。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女人身背竹篓,一边看孩子一边做生意,水田里到处是弯腰插稻子的女人,黑色的面容,木钠的表情,美离她们似乎很远。

    真希望这样的习俗远离我们的人类,让世上所有的女人都能有尊严的活着,象这些园子里的树一样葱郁生长,象这些盛开的花儿一样美丽。

    四、一寨两国

    结束了缅甸境外旅行,我们返回祖国。沿途的景色是那么的不同,我们这里的农作物长势茁壮,油菜花高大茂盛,一眼望不到边;而缅甸的农作物低矮还有些荒凉,无法与我们的相媲美。我不由得对同事感叹道:还是我们国家好,建议旅游局把这条线路叫做ài国主义教育之旅。

    第二天早晨,阳光明媚,我们驱车来到瑞丽著名的银井寨,也叫“一寨两国”它位于中缅边境,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我们一方称为银井,缅方称为芒秀。据说,有一个傣族人家居住在分界线上,他家床头在中国,床尾在缅甸。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走进寨子,顿时感到空气清凉沁脾,绿树成荫,花香诱人,街道干净整洁。寨子布局简洁、清晰,房屋分为三种类型:草棚、竹楼、木版结构,代表着寨子各个年代的发展。

    顺着甬道,在一片青翠的竹林处,我们发现了“一寨两国井”水井用一个漂亮的小石亭子包装,亭子分别用中文和缅文写着“一寨两国水井”井前有两个巨大的石制水缸,右边的水缸标着红色篆体字“中国”左边的水缸标着“缅甸”我兴致勃勃地拿起取水的竹桶,在水井里取上一桶水。水井不深,很容易打上水,然后把水倒在缅甸的水缸里。水缸底座上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下边有个接水用的小石桶。

    中国妇女和缅甸妇女共用一口水井打水,语言是相通的,两寨男女也可自由通婚。据悉,缅甸妇女很愿意嫁到中国来的。

    再往前走,就到了71号界碑。界碑边上是一条宽阔的马路,把两国由此分开。两个边防战士随时提醒游人,不要跨界。可我们还是跨界了,因为发现一棵棕榈树,树根在中国,可树叶微微伸到了缅甸。

    为了留念,我们只好跨国照相了,浑然不觉地串了一次外国门。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大雁悲歌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品小说只为原作者大雁悲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雁悲歌并收藏大雁悲歌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