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亭山到底姓哪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品小说 www.epshu.com,最快更新甸甸文集最新章节!
西溪的秦亭山有名,却有两种版本:一说是祖龙曾驻跸于此而得名;另一说是秦少游游过此地建过一亭而得名。时过境迁,孰是孰非,极难断决。
钱塘县志载:在北山栖霞岭后,高百丈,周回三里。相传祖龙驻跸于此。又云:秦少游筑亭其上。浙江通志近人于青芝坞掘地得唐于府君墓铭,乃贞元中人。其铭云:大墓高冈新亭之阳,杭郡无新亭山而青芝坞正当秦亭之南,则秦亭唐时固名新亭矣。
秦亭山位于西溪群山最东面,海拔168米(也有书籍记载123米)。因为音讹,历史有几种称法:新亭、秦亭、蜻蜓等名。山下有净业堂、栴檀窟、普慈院、九莲居诸净室。自此至留下称沿山十八里,为南宋车驾至禹航洞霄辇道。
西湖渔唱里有秦亭山一诗
法华分派翠成屏,驻跸曾闻耀帝星。
坑冷灰飞千载梦,山容还是旧里青。
这首诗明显向着“祖龙驻跸”一说。据说当年秦始皇东巡时的西湖还是一个与钱塘江、杭州湾相连的海湾,秦始皇的御舟可直抵宝石山下。宝石山脚的岩石上有圆洞孔,相传就是当年御舟揽绳之遗迹。上岸后,秦始皇登上秦亭山望海,故有“秦望山”之名。当然后人还是称作“秦亭山”此事许多古籍中均有记载。
张纲孙秦亭山:“秦皇竟何在,叹息古亭虚。月白江潮转,林红海日初。草深蛇化径,地僻鬼遗书。惆望千秋事,伤心故国居”他所指的秦亭山,理所当然地理解为有秦始皇有关的那座山。故有“秦皇竟何在,叹息古亭虚”之感慨!
章昞也持此意,他作的秦亭怀古一诗道:“祖龙昔日曾游地,禁旅旌旗驻此山。一自翠华回帝寝,遂令仙仗散人间。重关扼险兵终入,大海求仙使不还。满眼兴亡成往事,川原今古自回环。”诗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好象亲眼看到过秦始皇到过此地的盛大场面!令人读其诗如见真实场景。
清陈文述西溪杂咏载:“秦亭山是秦少游建亭处,或云始皇驻跸于此,乃秦望山之讹也。”
少游建亭处,山亦名秦亭。
红阑深翠微,一览群峰青。
何如古龙泓,涧雪声泠泠。
陈文述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这秦亭山是因秦少游而得名还是因秦始皇而得名?但从诗的意思来看,他还是倾向于因秦少游而得名的“少游建亭处,山亦名秦亭。”
有人不屑秦始皇,坚决肯定此山因秦少游而得名。此人即丁立中,他在西溪怀古诗里有“秦亭山怀秦少游”一段说法:
少游名观,一字太虚。高邮人,历秘书正字。尝秋夜循湖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上凤凰岭,憩龙井酌泉,据石而饮,访辨才于寿圣院。有游记载集中。秦亭山因秦少游筑亭于上而名也。见西溪志。
此山岂是祖龙停,淮海来游始建亭。
上策言情呈北关,临流濯足度南屏。
峰登月桂光涵白,岭上风篁色沍青。
夜访辨才参释典,品泉携得汲泉瓶。
诗中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没有半点马虎的成份,谁能说秦亭山不因秦少游而得名?对于过去人或事或地,后人大多不热衷。尽管有人执一说,又有人执另一说,但大多数人都不执一说,在他们眼里,此山只是一座山而已,因谁而名并不重要。文人诗人只拿此山作为抒发感情的对象罢了。
陆圻秦亭感怀:谁唱沧浪鼓枻歌,斜阳溪路晚来波。篱边野客此时醉,碛里朔风何处多。天目秋云公海峤,秦亭木落下关河。砧声莫捣流黄锦,宋玉愁思奈尔何。
吴庆坻秦亭山下作:宴坐向林薄,客怀殊悄然。千山寒作雪,一艇晚冲烟。稔岁欢村叟,幽栖缅昔贤。苇花枫叶外,诗思寄谁边。
上面两位诗人压根儿不提秦亭山因谁而名“幽栖缅昔贤”而已。
沈铉秦亭山远翠:出门无寸瞩,凝望立溪湾。修眉在天际,料得是秦山。
管它是秦始皇的秦山还是秦少游的秦山,叫了写了再说!
姜图南过秦亭山:秦亭斜日独徘徊,小艇初从河渚来。处处舟依芦港宿,家家门对竹溪开。怪人野鸭闻声没,恋子沙鸥接翅回。乘兴那辞村落远,为怜寥寂一衔杯。
在姜图南眼里,秦亭山只是一种背景而已,它能衬托出西溪如同桃花源般的田园风光。
而真正把秦亭山作为背景的,当属洪瞻祖先生,他在从秦亭山济西行梅花树中十八里贻所迟客一诗里写道:“连山带溪横,二九沿清氵此。行共梅花树,四境玉辉里。脉脉新旸坼,鳞鳞绪风起。写水弄珠出,著岸浮槎倚。步陟芳愈袭。村回际未靡。伊余乐林壤,怀禄征三喜。建德寡民俗欲,此焉隔嚣滓。阴阳浃淳化,耳目经奇纪。木古遥岑外,岚晴深涧底。青涂歌白石,劳者忘真理。弃隶解天游,知常坦幽履。还闻北渚邻,载卜东皋里。耕贩自成虞,牛马谁为绮。路远君莫从,攀条思无已。”此诗只借得秦亭山一角来写别的风景,也是一种好办法。
秦亭山后因历年更代,毁圮殆尽。海宁许承祖(即许雪门)重新书写秦亭山碑记,使之山光重新。丁立诚有感于此,作许雪门书秦亭山碑一诗曰:秦望办图经,新亭失故实。山麓亭翼然,游踪溯秦七。问俗许嘉兴,手把扛鼎笔。莫因祀元武,山与太和匹。
至今,山麓仍有亭翼然。抽得浮生半日闲,坐于亭上,眺望玉泉、黄龙洞一带风景,恍如隔代。
不管是秦始皇还是秦少游,总之是他们秦家的人来过此山了,一个皇帝,一介书生,都有理由使得此山长留后世。对于我们来说,山也好,水也罢,都无非是一页读烂了的注脚;而对于西溪来说,有秦亭山与没有秦亭山犹如一个男人有没有女人一样,是非常要紧的。其实,这种要紧,也并不太要紧的。
西溪的秦亭山有名,却有两种版本:一说是祖龙曾驻跸于此而得名;另一说是秦少游游过此地建过一亭而得名。时过境迁,孰是孰非,极难断决。
钱塘县志载:在北山栖霞岭后,高百丈,周回三里。相传祖龙驻跸于此。又云:秦少游筑亭其上。浙江通志近人于青芝坞掘地得唐于府君墓铭,乃贞元中人。其铭云:大墓高冈新亭之阳,杭郡无新亭山而青芝坞正当秦亭之南,则秦亭唐时固名新亭矣。
秦亭山位于西溪群山最东面,海拔168米(也有书籍记载123米)。因为音讹,历史有几种称法:新亭、秦亭、蜻蜓等名。山下有净业堂、栴檀窟、普慈院、九莲居诸净室。自此至留下称沿山十八里,为南宋车驾至禹航洞霄辇道。
西湖渔唱里有秦亭山一诗
法华分派翠成屏,驻跸曾闻耀帝星。
坑冷灰飞千载梦,山容还是旧里青。
这首诗明显向着“祖龙驻跸”一说。据说当年秦始皇东巡时的西湖还是一个与钱塘江、杭州湾相连的海湾,秦始皇的御舟可直抵宝石山下。宝石山脚的岩石上有圆洞孔,相传就是当年御舟揽绳之遗迹。上岸后,秦始皇登上秦亭山望海,故有“秦望山”之名。当然后人还是称作“秦亭山”此事许多古籍中均有记载。
张纲孙秦亭山:“秦皇竟何在,叹息古亭虚。月白江潮转,林红海日初。草深蛇化径,地僻鬼遗书。惆望千秋事,伤心故国居”他所指的秦亭山,理所当然地理解为有秦始皇有关的那座山。故有“秦皇竟何在,叹息古亭虚”之感慨!
章昞也持此意,他作的秦亭怀古一诗道:“祖龙昔日曾游地,禁旅旌旗驻此山。一自翠华回帝寝,遂令仙仗散人间。重关扼险兵终入,大海求仙使不还。满眼兴亡成往事,川原今古自回环。”诗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好象亲眼看到过秦始皇到过此地的盛大场面!令人读其诗如见真实场景。
清陈文述西溪杂咏载:“秦亭山是秦少游建亭处,或云始皇驻跸于此,乃秦望山之讹也。”
少游建亭处,山亦名秦亭。
红阑深翠微,一览群峰青。
何如古龙泓,涧雪声泠泠。
陈文述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这秦亭山是因秦少游而得名还是因秦始皇而得名?但从诗的意思来看,他还是倾向于因秦少游而得名的“少游建亭处,山亦名秦亭。”
有人不屑秦始皇,坚决肯定此山因秦少游而得名。此人即丁立中,他在西溪怀古诗里有“秦亭山怀秦少游”一段说法:
少游名观,一字太虚。高邮人,历秘书正字。尝秋夜循湖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上凤凰岭,憩龙井酌泉,据石而饮,访辨才于寿圣院。有游记载集中。秦亭山因秦少游筑亭于上而名也。见西溪志。
此山岂是祖龙停,淮海来游始建亭。
上策言情呈北关,临流濯足度南屏。
峰登月桂光涵白,岭上风篁色沍青。
夜访辨才参释典,品泉携得汲泉瓶。
诗中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没有半点马虎的成份,谁能说秦亭山不因秦少游而得名?对于过去人或事或地,后人大多不热衷。尽管有人执一说,又有人执另一说,但大多数人都不执一说,在他们眼里,此山只是一座山而已,因谁而名并不重要。文人诗人只拿此山作为抒发感情的对象罢了。
陆圻秦亭感怀:谁唱沧浪鼓枻歌,斜阳溪路晚来波。篱边野客此时醉,碛里朔风何处多。天目秋云公海峤,秦亭木落下关河。砧声莫捣流黄锦,宋玉愁思奈尔何。
吴庆坻秦亭山下作:宴坐向林薄,客怀殊悄然。千山寒作雪,一艇晚冲烟。稔岁欢村叟,幽栖缅昔贤。苇花枫叶外,诗思寄谁边。
上面两位诗人压根儿不提秦亭山因谁而名“幽栖缅昔贤”而已。
沈铉秦亭山远翠:出门无寸瞩,凝望立溪湾。修眉在天际,料得是秦山。
管它是秦始皇的秦山还是秦少游的秦山,叫了写了再说!
姜图南过秦亭山:秦亭斜日独徘徊,小艇初从河渚来。处处舟依芦港宿,家家门对竹溪开。怪人野鸭闻声没,恋子沙鸥接翅回。乘兴那辞村落远,为怜寥寂一衔杯。
在姜图南眼里,秦亭山只是一种背景而已,它能衬托出西溪如同桃花源般的田园风光。
而真正把秦亭山作为背景的,当属洪瞻祖先生,他在从秦亭山济西行梅花树中十八里贻所迟客一诗里写道:“连山带溪横,二九沿清氵此。行共梅花树,四境玉辉里。脉脉新旸坼,鳞鳞绪风起。写水弄珠出,著岸浮槎倚。步陟芳愈袭。村回际未靡。伊余乐林壤,怀禄征三喜。建德寡民俗欲,此焉隔嚣滓。阴阳浃淳化,耳目经奇纪。木古遥岑外,岚晴深涧底。青涂歌白石,劳者忘真理。弃隶解天游,知常坦幽履。还闻北渚邻,载卜东皋里。耕贩自成虞,牛马谁为绮。路远君莫从,攀条思无已。”此诗只借得秦亭山一角来写别的风景,也是一种好办法。
秦亭山后因历年更代,毁圮殆尽。海宁许承祖(即许雪门)重新书写秦亭山碑记,使之山光重新。丁立诚有感于此,作许雪门书秦亭山碑一诗曰:秦望办图经,新亭失故实。山麓亭翼然,游踪溯秦七。问俗许嘉兴,手把扛鼎笔。莫因祀元武,山与太和匹。
至今,山麓仍有亭翼然。抽得浮生半日闲,坐于亭上,眺望玉泉、黄龙洞一带风景,恍如隔代。
不管是秦始皇还是秦少游,总之是他们秦家的人来过此山了,一个皇帝,一介书生,都有理由使得此山长留后世。对于我们来说,山也好,水也罢,都无非是一页读烂了的注脚;而对于西溪来说,有秦亭山与没有秦亭山犹如一个男人有没有女人一样,是非常要紧的。其实,这种要紧,也并不太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