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牛津大学的官方网站,从来不会有弹窗跳出来,告诉你牛津大学培养出27位英国首相、数十位世界各国元首、69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菲尔兹奖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牛津大学是少数从不办校庆的大学之一,有人说这是因为牛津成立之初的具体日期已经难以考据。但事实上,牛津大学选择不办校庆,就是为了不要陷入盲目攀比冒进的怪圈。诚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毕生都无法企及那些熠熠生辉的政治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成就,我们注定不会成为牛津大学的“知名校友”。(听众笑)但是如果我们任由自己的才能变成谋私利、求功名的手段,牛津大学一定不想承认我们曾经是他的学生。(听众笑)
有会人质疑,作为牛津毕业生,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在牛津校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校友,难道不是牛津人的目标?我不否认我渴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在向上攀爬的欲望驱使下,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财富的积累、阶级的跨越是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在我们铆足劲跨越物质阶层时,思想认知的阶层不需要跨越么?接受高等教育恰恰是丰富思想维度、提升认知的有效途经之一,它让我们在有限的时空中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拥有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经历的人,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不要让毕业使我们的接触面变窄,不要让世俗的成功标准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恰恰相反,我们要试图不断地拓宽它,否则我们的人生将被困在没有出口的阶级迷宫里。
当我们享受着在牛津的曼妙时光时,牛津的前辈们可能正在埃博拉病毒肆虐的刚果当无国界医生;或者在印尼的某个孤岛上拯救一门只有三个人会的语言;或者在一个权治国家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弱势群体而奔走呼喊;也可能正在科学的冷板凳上屡败屡战。我也为这些无名无姓的牛津人感到骄傲。中国有句老话叫‘成人达己,成己为人’。我始终相信,牛津人不应仅是替自己谋幸福,我们要为这个世界拓宽边界,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把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这是牛津人的使命!
再次谢谢大家。(观众掌声)”
仪式过后,毕业生们把博士帽抛向空中,也抛掉了通宵熬夜写毕业论文的痛苦回忆,他们渴望自己的理想像帽子一样一飞冲天,可大部分人的帽子都没能回到手中而是重重地拍到地上。立言捡起博士帽,拍了拍粘在上面的草屑,开心地和安娜一起拍照留念。
得知立言在中国没有找到符合她期许的工作,约翰心里是窃喜的。与母亲的拉锯战持续了十年,他厌倦了,也认清了现实,既然早晚他都要继承家族企业,何不在这个节骨眼上,用此做筹码换取立言留在英国?有了立言温柔的慰藉,兴许拍卖行无趣的工作他也能忍受。既然人生不能事事如意,能抓住一样是一样。约翰捧着花束走向立言,他从花束中取出戒指:“你愿意嫁给我么?”
安娜带头起哄:“答应他,答应他。”
面对约翰的求婚,立言感觉如释重负,就业的不顺、分手的疑云、归国的烦恼,瞬间烟消云散。情感上立言已经离不开这个陪伴了她三年的男人,理智告诉她要紧紧拽住这根救命稻草。她伸出手让约翰把戒指套在自己的无名指上。
“我愿意。”
没有与母亲商量,就答应了约翰的求婚,立言倒不是怕母亲责怪她翅膀硬了、不尊重自己。她怕母亲不能理解她的难处,所有的先斩后奏都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她寻思着怎么把匆促的决定告诉母亲。
“妈,我拿到博士学位了。你如果能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该有多好。”
陆芸(沈母):“你是我的骄傲。即使我不在你身边,你也能把学习和生活管理好,你从小就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孩子。”
“还有一件事”,立言停顿了一下,“我答应了约翰的求婚。”
“你要嫁给英国人?”陆芸觉得很突然。
“我希望得到你的祝福。”
“你不打算回国了么?”
立言没吱声。
“他对你好么?”陆芸知道女儿要回避回国的问题,她换了个话题。
“他是可以托付的人。”
“英国那么远,妈是怕你受委屈。”
“我能照顾好自己的。我还有约翰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当了三十年人民教师,教了千余名学生,女儿最让她引以为傲。她要求女儿上进,培养女儿独立,鼓励女儿出国留学,却忘了教育女儿要爱国,要信守承诺。如今女儿成了一个数典忘祖的利己主义者,陆芸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失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甩掉渣男后被霸总狂宠 方圆十里+番外 得和反派造个娃[穿书] 于微澜之间 坑爹系统总帮倒忙[快穿] 我攻略了四个科举文男主+番外 双重人格[无限]/美梦APP 你不懂爱,我懂你 仙山上有个学生会+番外 偏执女主迷上我 裙下臣 有幸做回余小姐 我金丹被当结石割掉啦 开到荼蘼花事了 开到荼蘼花事了 猎仙 炮灰女妖在西游 基建从工匠系统开始 大师姐她一心向道 检察官习惯守株待兔